盤龍區桃源街酒吧聚集區位於鼓樓街道桃園社區,沿盤龍江北起桃源街80號,南至桃源街140號(人民中路),共有酒吧13家。因桃源街緊鄰盤龍江,空氣清新、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又位於城市中心,成為人們茶餘飯後休閒、邀約好友小聚的理想去處。原開設於桃源街邊居民住宅樓下的茶室等休閒場所,為追求經營收益,逐漸轉行開設酒吧,並形成聚集區域。
民有所呼 「吹哨」來應
盤龍區桃源街酒吧聚集區因酒吧營業時間至凌晨3點鐘、消費者酒後喧譁擾民,周邊的居民抱怨不斷;同時酒後失足落水等安全問題,打架鬥毆、涉賭涉毒等違法或影響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也時有發生,對周圍居民的幸福生活及轄區治安管理均造成了很多負面影響。此外,酒吧違規改建閣樓、房屋結構遭到隨意更改,佔用人行道店外經營、消防通道堵塞等不僅影響交通秩序,還存在消防安全隱患。針對上述問題,盤龍區街道社區、公安部門等多次進行了清理整治,但因酒吧運營涉及多部門管理,且執法權限各異,這種分散監管難以快速形成合力、集中有效扭轉這些亂象。
為了維護轄區居民利益,消除安全隱患,規範社會秩序,盤龍區鼓樓街道決定針對這一痛點頑疾,按照先期制定的「街道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吹響「綜合執法哨」,牽頭各區級職能部門重點從桃源街酒吧聚集區的消防安全、治安管理、市場主體資格清查、環保、城市管理、行業從業人員管理等全方位開展綜合整治。
一聲「吹哨」 部門報到
通過「街道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給街道賦權,街道有了臨時指揮調動權,極大地激發了街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綜合整治工作「不打無準備之仗」,盤龍區鼓樓街道一聲「哨響」,各職能部門齊「報到」,對整治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成立由區委常委、區政法委書記擔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參與部門及職責分工並召開協調會議。同時,街道在整治前,全面摸清轄區內酒吧一條街的基本情況、居民訴求及存在問題等,做到有的放矢。
難點痛點 「哨響」來解
通過前期安排部署,鼓樓街道於2019年4月12日晚7點30日,針對桃源街酒吧聚集區的安全隱患、擾民問題等社會治理的難點和痛點吹響「集中整治之哨」,牽頭區市場監管局、區城管局、區公安分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區住建局、區衛健局、區融媒體中心、區消防大隊等八個部門前來「報到」,並組織綜合行政執法中隊、安監站、綜治辦及桃源社區共39名工作人員,聯合開展桃源街酒吧集中專項整治活動。整治活動分兩個小組,對桃源街13家酒吧進行拉網式排查。通過現場詢問、查閱證照、查看實物、檢查消防設備等方式,分別對各個酒吧的市場主體資格、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噪聲管控、超時經營、治安管理、違規搭建、店外經營等問題進行集中檢查,形成問題清單。並勒令無證經營、違規經營的酒吧關門停業、現場整改。
排查結束的當晚,鼓樓街道再次吹響「會商會辦之哨」,立即召集各部門「報到」,將街道、部門的工作人員集中起來,大家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各抒己見,通過現場會商會辦形成整治落實機制。
吹哨報到 產生特效
「吹哨報到」機制,可以更加及時有效地發現、處置問題,對難點痛點集中攻堅、產生特效。通過聯合執法、形成合力,力量下沉、服務基層,不用增加機構人員,卻能啃下硬骨頭。
通過「吹哨報到」,盤龍區對桃源街酒吧整治這樣之前往往是「看得見、管不著」、久治不愈的社會治理難題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盤龍區力求打擊一批違法人員、關停一批不符合規定的酒吧、整改一批經營不規範行為、消除一批安全隱患的目標即將實現。整治後盤龍區將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指定專人負責,做好酒吧「一戶一檔」監督工作,杜絕超時經營、噪音擾民等亂象反覆,有效規範桃源街市場經營秩序,消除各類安全隱患,降低擾民投訴,還轄區居民一片寧靜和諧。
下一步,盤龍區將以黨建為引領,強化服務基層意識,推動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努力完善「街道吹哨 部門報到」工作機制,繼續圍繞基層社會治理的難點和痛點下功夫,增強街道與部門間的統籌協調能力,不斷提升全區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增強轄區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通訊員 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