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林員吃的饃饃和榨菜,一年四季在大山裡,工資多少你猜猜

2020-12-15 解福昌

這裡的山上全部是人工林,是建國以來幾十年間林場的職工和當地的農民上山栽植的。整個山的陰坡都是油松,鬱鬱蔥蔥。最大的松樹一個人都難以抱住。幾十年的綠化成果,不僅使光禿禿的山脈被上了綠裝,也極大的改善了當地的小氣候。到了雨季,山上雲霧繚繞,綠樹蔥蔥,使你仿佛到了人間仙境。

為了保護這些人工林和天然林不被人為的破壞,林場由造林轉為森林防火。組織了幾十個人的護林防火隊伍。設立了若干個護林防火點,或者是觀察哨。這些護林員一年四季都生活的山裡面,外面的世界於自己無緣。這是一個護林防火點的三名護林員,其中左邊的叫王宏林,51歲,農民。右邊的兩位護林員是林場職工, 分管東片和西片的虎林工作,也是專職護林員。

森林防火的任務是相當繁重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護天然林和人工林不被破壞,不能著火。要管理當地的羊群不能進入林區,教育當地的農民不能夠在地裡點燃柴草和秸稈。一旦發現有火情,要在第一時間撲救。保證森林安然無恙。

護林員的工作就是騎著摩託車在大山裡巡邏,山裡的道路崎嶇難行,要格外的小心。白天要不間斷的巡邏,以防止各種意外發生,摩託車是個人的。但是這樣的辛苦,工資卻很低了。這位農民護林員的工資是每個月500元,其餘兩位林場的護林員的工資是每個月1500元左右,不過他們還有摩託車油料補助。圖為護林員扛著的是滅火打子,是撲滅火用的。這種工具不離身。

今年以來,山西省境內發生了幾起森林火災,國家調集了東北、內蒙等省的護林防火專業隊伍來山西撲滅森林火災。當地的政府非常重視森林防火,從縣政府到沿山各個鄉鎮都對森林防火予以大力支持,因此,這裡幾年來沒有發生過森林火災。清明節快要到了,縣政府、林業局的領導來到山裡檢查、安排清明節的森林防火工作。

圖片中的三位護林員所在的位置大體海拔在1200米左右,林場為了使護林員能夠在各地站點有個休息、辦公的地方,為護林員蓋了一間大大的平方。這間屋子,放著滅火的工具、滅火的器材和滅火的化學藥劑。也是個為護林員休息的地方。

護林員的工作是24小時堅守崗位,就是要全天候值守。白天,他們會騎著摩託車在分管的林區巡邏,轉一圈要幾十裡路,一天要巡邏多次。到了晚上,要在林場睡覺,不能回家,一旦發生火情,要第一時間奔赴現場撲滅森林火災。

這些默默無聞的護林員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在大山裡守護者國家的森林。沒有節假日 ,就是春節,也不能回家和家人團聚。但是他們的生活非常的艱苦。每天的午飯就是饃饃、榨菜,或者是方便麵、雞蛋。但是這些護林員雖然工資很低,工作任務繁重,生活艱苦,但是他們沒有怨言,在大山裡默默地守護者這片綠色的大地植被。

相關焦點

  • 威頭條 | 浙江最美護林員董小臘
    「高溫天裡,我一天要巡幾次山,主要是看看有沒有火災隱患,向村民宣傳不帶火種進山等,多看點,多走一點地方,心裡才踏實。」凌晨5點,低矮的護林房裡,董小臘穿上迷彩服,腰系柴刀,佩戴巡防員紅袖章,攜帶水壺和乾糧,為上午的巡山工作做前期準備。眼前的這座山,名叫嶽飛場,是國家級生態公益林,護林面積3560畝,淨海拔400米,山路蜿蜒崎嶇,草木叢生。
  • 全國「最美護林員」:大山深處護林人
    34年紮根大山,慶元吳曉青榮獲全國「最美護林員」稱號——大山深處護林人 34年來,慶元林場隆宮林區主任吳曉青堅守在大山深處,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只為守護好這片鬱鬱蔥蔥的山林。在不久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的全國「最美護林員」名單中,吳曉青榜上有名,他也是我省唯一獲此殊榮的護林工作者。
  • 護林員梁尚喜:大山裡的最美堅守
    在石泉縣雲霧山國有林場,62歲的護林員梁尚喜在這片大山中摸爬滾打了35年,將青春與熱血都奉獻給了這片10萬多畝的山林。護林員 梁尚喜:你看這個就是我們保護的主要就是紅豆杉,這一片都是的,這一片到這崖上這一片的紅豆杉,是我們主要保護對象,大熊貓級別。每天清晨,梁尚喜和同伴帶上工具一起開始了護林之旅。從這座山爬過另一座山,寒來暑往,從不間斷。
  • 鄭轉玉:大山深處的生態護林員
    先後被象達鎮、龍陵縣委組織部和中共龍陵縣委評為「雙學雙比女能人」「身邊榜樣人物」「優秀共產黨員」等多項榮譽稱號。「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16年9月的一天,鄭轉玉在村委會看到貼出的告示:要招收2名國家級生態護林員(對象必須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小就熱愛家鄉大山和林子的她,及時回家和丈夫商量,想當一名生態護林員並得到丈夫的「鼎力支持」。
  • 常年不回家的護林員:巡山時經常就著雪水啃幹饃
    等到他退休回來了,我剛好出來當護林員了,沒在一起生活過多少時間」。他說。原本,父子之間經常由母親「傳話」。幾年前,母親去世,從此留下了寡言的父子,彼此牽掛,卻又從未說出口。楊豔敏 攝 一家兩代人畢生守護的這片龐大山系,是祁連山。這是中國西部一條最重要的生態屏障。
  • 全南縣大吉山鎮林業工作站護林員李益軍:大山裡的平民英雄
    大山裡的平民英雄  ——記全南縣大吉山鎮林業工作站護林員李益軍  他是一名常年奮戰在森林防護一線的普通護林員,茫茫林海中默默巡護;他又是大山裡一位平民英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在洪峰浪尖裡勇救3名孩子……他就是全南縣大吉山鎮林業工作站護林員李益軍
  • 魯山縣西竹園村護林員劉青:大山深處的護山使者
    12月1日,魯山縣堯山鎮西竹園村的護林員劉青感慨道。今年51歲的劉青從小便上山打柴、採藥,雖沒讀過幾年書,但對山上的石斛、靈芝、過橋草這些卻如數家珍。他家共有六口人,是2016年識別的建檔立卡戶,孩子常年在外打工,他和老伴就在家門口靠打零工維持生活。劉青對這座大山有著深厚的感情,覺得只有在這裡才真正踏實,起山火的時候他每次都衝在最前面。
  • 從黑髮到白頭:山西發鳩山林場一護林員守護數萬畝山林34年
    34年前,19歲的和小弘來到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發鳩山林場工作,成為一名護林員。如今,他的頭髮已經灰白。劉峰攝「這個工作咱也不離不棄幹了多半輩子,把身和心都交給了大山,感到為大家守護森林、守護平安也確實值得。」34年前,19歲的和小弘來到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發鳩山林場工作,成為一名護林員。神話「精衛填海」中,炎帝的小女兒女娃遊東海溺死後,為了報仇,便化做精衛鳥,「常銜西山之山石,以堙於東海」,這裡所說的「西山」即指發鳩山。
  • 廣安武勝:「巡」找護林員工資
    四川新聞網廣安7月2日訊(顧金鳳)「14名貧困戶護林員季度工資應發1.68萬元,為什麼只發了1.54萬元?」「未發放的錢到底去了哪兒?是用於其他項目開支了嗎?」2019年9月,廣安市武勝縣委第二巡察組工作人員在該縣中心鎮開展巡察時,發現該鎮貧困戶護林員2019年1季度工資未足額發放,心中疑惑頓生。帶著這個疑問,巡察組工作人員隨即找到了中心鎮相關人員進行詢問核查。
  • 最美護林員——他是大山的守護者!
    城西鄉方洲村吳斐:守護青山 綻放光彩「彎彎曲曲的林間小路通向山的深處,白日裡他四處巡邏,夜裡他守護著大山的夢,崎嶇的山路布滿他的足跡,茂密的山林處處有他的身影吳斐今年56歲,是城西鄉方洲村的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被村聘為護林員以來,他始終堅守工作崗位,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默默無聞,用一顆愛心和真心守護著轄區內的每一片青山綠水
  • 「天眼一線」護林員的一天:與青山為伴 與歲月同行
    一大早,護林員楊秀清和同伴走在林間,他們手拿鐮刀,邊走邊清理林子裡的小雜樹,林子裡的露珠打溼了他的雙腿。楊秀清穿著綠色的解放鞋,丈量著這片廣袤的林區。  今年是51歲的楊秀清做護林員的第27個年頭。儘管每天的生活簡單枯燥,但卻責任重大,容不得半點馬虎,27年來,楊秀清的足跡踏遍了山林的每個角落。
  • 堅守大山護林40餘年 奏響護林員的青春之歌
    圖片來源:貴州文明網    山上滿眼的參天大樹,都是她和丈夫周宏權帶頭種下的,當年的幼林,如今已成萬畝林海,但自己的丈夫,曾經的老場長周宏權卻已和這片自己深愛的山林融為一體,於兩年前離世。這對患難夫妻是護林隊裡堅守時間最長的老隊員,他們將自己最美好的年華都留在了這片茂盛的林海。
  • 大山裡多了一個編外護林員
    何名不是護林員,但需要做護林員一樣的工作,每周跟隨護林員巡山護林3天。據了解,他因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需要「以勞代償」。  原來,何名為了防止野雞食用自家即將成熟的紅豆,在竹林中設置用扎絲製成的套索,數天後共獵捕2隻野雞。經鑑定,涉案的2隻野雞為原雞,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每隻價值5000元。案發後,何名主動投案,如實供述了其獵捕野生動物的行為。
  • 你吃過饃饃揉揉魚魚卷卷呱呱…嗎?
    饃饃圈圈卷卷,讓肚肚大大圓圓在黃土高原上,有多少個山頭,就有多少種饃饃。最普遍的,如涇川罐罐饃,不同於一般的饅頭,反而像是上大下小的壇罐,口感酥軟。開水泡饃,就能頂一頓「晌午」正餐。尋尋無奇的饃饃,也能吃出儀式感,比臉還大,動輒三五斤的莊浪大饃饃,是紅白喜事上少不了的王道配角,而從定西吃到武威的糕糕饃饃,既是日常美味,也能在中秋節代替月餅,在春節大放光彩。
  • 傳統手工饃饃店裡的平凡生活
    冬日的早上,天蒙蒙亮,孫軍夫婦就冒著刺骨的寒風來到饃饃店裡,和面、揉面、做饃饃,一直忙到晚上十點多才能回家,這樣的日子,孫軍夫婦已經經歷了大半年,在他們夫婦倆的努力下,這家外表不起眼的饃饃店
  • 安吉模範護林員劉光兵:34年紮根大山守護綠色
    2018-06-02 13:4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聶偉霞 通訊員 魏瑜今天,從國家人力資源部、國家林業局傳來好消息,安吉小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護林員劉光兵榮獲「2017年全國林業系統勞動模範」稱號,據悉,獲次殊榮的我省共有3位。
  • 守護綠水青山的森林衛士 ——記翠崗林場管護中隊護林員孫佔軍
    他用實際行動為大山的青山常在默默奉獻,用擔當體現了基層職工的責任與使命。風裡雨裡,他堅守一個信念今年52歲的孫佔軍,1984年參加工作。自管護中隊成立後,他便成為了一名護林員,一直與大山為友,與綠水為伴。作為60年代出生的林業人,骨子裡就有一種為大山奉獻精神,加上他的父親是建國前老幹部,家風家訓家教為他日後成長奠定了基礎。
  • 涪陵榨菜給臺灣榨菜專家郵寄的榨菜到貨了:感謝網友,無限激動!
    近日,臺灣財經專家黃世聰在節目中稱「中大陸人吃不起榨菜」,引發兩岸網友的群體嘲諷,黃世聰從此多了幾個名頭,有人稱其為「榨菜專家」,也有人叫他「榨菜哥」。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網友只要一提起榨菜,就會「感謝」黃世聰給了自己這麼一個可以「炫富」的機會。
  • 農村大山裡的野味,只要你勤奮,一年四季都有美味的食材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國的農村好多都依山而居,大山就像一座寶庫,一年四季都能提供美味的食材,只要你勤奮,這點相信農村山裡的朋友更有體會,物資匱乏的過去,我們充飢果腹,挺過難關,生活富足的現在,我們品嘗美味,慰藉生活。
  • 月薪三萬,你願意做護林員嗎?
    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個問題「月薪三萬,讓你當護林員,但是沒有電,沒有手機信號,你去嗎?」不過既然網友提到了這個問題,我也談談我對護林員工作的理解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一、護林員的崗位職責巡護森林,加強對林區火源的管理,協助做好森林防火宣傳和預防工作。監督本管護區內的各項森林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