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人時,都是爬著過橋」
搖搖晃晃的破舊簡易吊橋嚇壞學生、家長和老師,新蔡縣宋崗鄉王灣村多次向上級申請建座拱橋
首席記者 李釗 通訊員 魏朝林 文圖
本報駐馬店訊 昨天是中小學秋季開學的第一天,一大早,新蔡縣宋崗鄉王灣村幾位村民給記者打電話反映:「開學了,又開始了日復一日的擔驚受怕。因為,孩子每天上學,都要從一座搖搖晃晃的破舊鋼絲竹笆吊橋上經過。百米長的吊橋下是幾米深的河水,孩子一旦掉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王灣村多次向上級申請建座拱橋,但至今沒有結果。
為了孩子上學搭座簡易吊橋
昨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王灣村,見近百米寬的汝河故道自北向南將該村的10個自然村一分為二。「王灣小學在河的東側,河西側李灣、寧莊、閆莊、杜莊4個自然村的孩子上學,必須過河。為了孩子上學,才搭了這座簡易吊橋。」村支書嶽俊良說。
李灣、寧莊、閆莊、杜莊4個自然村的村民向記者講述了搭建簡易吊橋經過:這4個自然村四面環水,村民外出需繞三四公裡才能通過一座拱橋。可孩子們過河上學,每天繞這麼遠的路不現實,被水環繞的這4個自然村家家戶戶對錢對糧,請一船工在河上每天擺渡,接送孩子過河上學。
船工擺渡破舊的小木船,每年都有多次孩子落水的險情發生。「孩子落水,都被及時救上了船,雖沒發生過淹死孩子事故,可家長們害怕極了。」81歲的李大爺說,2003年秋,河西岸的4個自然村家家戶戶對錢,在汝河故道上搭了一座1.4米寬、100米長的鋼絲竹笆簡易吊橋,直通河東岸的王灣小學,以方便孩子過河上學。
簡易吊橋已「苦撐」八年
昨日上午10時許,記者走上這座簡易吊橋,吊橋搖擺得十分厲害。前行了20多米,只好蹲下身子,慢慢向前挪步。
「吊橋的橋柱活絡了,固定吊橋的鋼絲鬆了;多人一起過吊橋,橋面才『穩』些兒。」橋對岸的村民大聲提醒。
「吊橋沒人設計,沒人監督,是村民為解決孩子上學難搭建的。」據王灣村的村幹部介紹,河面百米寬,吊橋橋柱子5對,應該再添加4對橋才穩;橋由6條豌豆般粗的鋼絲支撐,鋼絲既少又細,應該再添加兩條粗鋼絲;橋上鋪的483塊竹笆,是在集市上買的,說不上啥質量標準。「這座簡易吊橋已苦撐8年了,怕的就是幾十個學生娃走在橋上,支撐的鋼絲突然斷裂……」
「這座搖搖晃晃的吊橋,換鋼絲、換爛掉的橋面竹笆等修葺過3次,都是鄉村好心人對的錢。」王灣小學的老師們說,今年秋季開學後,河西岸有70多個孩子過河來校上學,每天上學、放學,老師在橋頭接送,像家長一樣擔心孩子過橋出現啥意外。
孩子期盼過河有座安全橋
是日上午11時30分,王灣小學放學,河西岸的70多個孩子在老師的組織下排隊有序過吊橋。
「我一個人時,都是爬著過橋。」一年級的7歲小女孩寧田田(化名)說。
「去年一次過橋,走到橋中間時又有人上橋,橋晃動起來,我嚇得急忙趴下,書包脫肩掉到了橋下河水裡。」10歲的閻娟娟(化名)說,「每次過橋,我心跳得都很厲害。」
「簡易吊橋,安全隱患多多,可孩子上學又離不開它。」王灣小學的老師們說,為了河西岸孩子上學的安全和1200多名村民的出行方便,應該在吊橋處修座拱橋,可村民們又拿不出這麼多的錢。
村支書嶽俊良說:「建拱橋的呼聲,村委會已多次向鄉黨委、政府反映過,至今還沒啥眉目。」
王灣村的包村鄉幹部,是宋崗鄉副鄉長劉振宇。劉副鄉長表示:在他包村期間,將堅持不懈地一遍又一遍跑縣裡有關部門,爭取建拱橋項目,使這裡的孩子早日告別上學過河難。
(責任編輯:曾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