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吊橋搖搖晃晃苦撐8年 學生上學爬著過(圖)

2020-12-13 搜狐網

  「我一個人時,都是爬著過橋」

  搖搖晃晃的破舊簡易吊橋嚇壞學生、家長和老師,新蔡縣宋崗鄉王灣村多次向上級申請建座拱橋

  首席記者 李釗 通訊員 魏朝林 文圖

  本報駐馬店訊 昨天是中小學秋季開學的第一天,一大早,新蔡縣宋崗鄉王灣村幾位村民給記者打電話反映:「開學了,又開始了日復一日的擔驚受怕。因為,孩子每天上學,都要從一座搖搖晃晃的破舊鋼絲竹笆吊橋上經過。百米長的吊橋下是幾米深的河水,孩子一旦掉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王灣村多次向上級申請建座拱橋,但至今沒有結果。

  為了孩子上學搭座簡易吊橋

  昨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王灣村,見近百米寬的汝河故道自北向南將該村的10個自然村一分為二。「王灣小學在河的東側,河西側李灣、寧莊、閆莊、杜莊4個自然村的孩子上學,必須過河。為了孩子上學,才搭了這座簡易吊橋。」村支書嶽俊良說。

  李灣、寧莊、閆莊、杜莊4個自然村的村民向記者講述了搭建簡易吊橋經過:這4個自然村四面環水,村民外出需繞三四公裡才能通過一座拱橋。可孩子們過河上學,每天繞這麼遠的路不現實,被水環繞的這4個自然村家家戶戶對錢對糧,請一船工在河上每天擺渡,接送孩子過河上學。

  船工擺渡破舊的小木船,每年都有多次孩子落水的險情發生。「孩子落水,都被及時救上了船,雖沒發生過淹死孩子事故,可家長們害怕極了。」81歲的李大爺說,2003年秋,河西岸的4個自然村家家戶戶對錢,在汝河故道上搭了一座1.4米寬、100米長的鋼絲竹笆簡易吊橋,直通河東岸的王灣小學,以方便孩子過河上學。

  簡易吊橋已「苦撐」八年

  昨日上午10時許,記者走上這座簡易吊橋,吊橋搖擺得十分厲害。前行了20多米,只好蹲下身子,慢慢向前挪步。

  「吊橋的橋柱活絡了,固定吊橋的鋼絲鬆了;多人一起過吊橋,橋面才『穩』些兒。」橋對岸的村民大聲提醒。

  「吊橋沒人設計,沒人監督,是村民為解決孩子上學難搭建的。」據王灣村的村幹部介紹,河面百米寬,吊橋橋柱子5對,應該再添加4對橋才穩;橋由6條豌豆般粗的鋼絲支撐,鋼絲既少又細,應該再添加兩條粗鋼絲;橋上鋪的483塊竹笆,是在集市上買的,說不上啥質量標準。「這座簡易吊橋已苦撐8年了,怕的就是幾十個學生娃走在橋上,支撐的鋼絲突然斷裂……」

  「這座搖搖晃晃的吊橋,換鋼絲、換爛掉的橋面竹笆等修葺過3次,都是鄉村好心人對的錢。」王灣小學的老師們說,今年秋季開學後,河西岸有70多個孩子過河來校上學,每天上學、放學,老師在橋頭接送,像家長一樣擔心孩子過橋出現啥意外。

  孩子期盼過河有座安全橋

  是日上午11時30分,王灣小學放學,河西岸的70多個孩子在老師的組織下排隊有序過吊橋。

  「我一個人時,都是爬著過橋。」一年級的7歲小女孩寧田田(化名)說。

  「去年一次過橋,走到橋中間時又有人上橋,橋晃動起來,我嚇得急忙趴下,書包脫肩掉到了橋下河水裡。」10歲的閻娟娟(化名)說,「每次過橋,我心跳得都很厲害。」

  「簡易吊橋,安全隱患多多,可孩子上學又離不開它。」王灣小學的老師們說,為了河西岸孩子上學的安全和1200多名村民的出行方便,應該在吊橋處修座拱橋,可村民們又拿不出這麼多的錢。

  村支書嶽俊良說:「建拱橋的呼聲,村委會已多次向鄉黨委、政府反映過,至今還沒啥眉目。」

  王灣村的包村鄉幹部,是宋崗鄉副鄉長劉振宇。劉副鄉長表示:在他包村期間,將堅持不懈地一遍又一遍跑縣裡有關部門,爭取建拱橋項目,使這裡的孩子早日告別上學過河難。

(責任編輯:曾安能)

相關焦點

  • 洪水毀吊橋 四個多月村民仍在靠木筏渡河
    今年5歲的餘皓軒(圖左)、劉紫涵(圖中),由余皓軒的外公劉德安撐上簡易木筏,去對岸的藥木院幼兒園上學(11月22日無人機拍攝)。圖片均由記者姜辰蓉攝  一隻簡易木筏載著兩名孩童和一位老人,緩緩渡河。當看似很有詩意的畫面,真正出現在寬70多米、深六七米的西漢水河上時,這樣的場景卻變得令人心驚。  今年7月,一場洪水衝垮了陝西省略陽縣徐家坪鎮藥木院村江口壩組114名村民出行的唯一一座吊橋。4個多月來,用輪胎、木板拼湊的兩個木筏,成了兩名5歲幼童上學、村民外出過河的工具。
  • 涼山小夥熊洞:十年前爬著上學 十年後站著支教
    沒做手術前,熊洞只能爬著走路。 手術後的熊洞,自信滿滿。 誰能想到,10年前,熊洞還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大齡小學生,因身體殘疾,靠爬行來這裡上學,手掌經常被沙石磨出血。 10年後的今天,熊洞成了支教老師。每天六七個小時的課,講得口乾舌燥,他也樂此不疲。熟悉熊洞的人都知道,這一天,來之不易。
  • Mlxg和女友度假,走吊橋搖搖晃晃,網友:這是喝多了嗎?
    在參觀完大熊貓之後,Mlxg走吊橋的一幕也被女友拍攝了下來。在視頻中,Mlxg走吊橋時搖搖晃晃,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喝醉酒了呢,非常可愛。對此,有網友表示我鍋仔是喝多了嗎,這迷之舞步!
  • 被毀吊橋重建 群眾過河不再犯難(1)
    新華社照片,漢中(陝西),2019年3月25日被毀吊橋重建 群眾過河不再犯難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為略陽縣徐家坪鎮藥木院村江口壩組的餘皓軒(左)、劉紫涵(中),由余皓軒的外公劉德安撐上簡易木筏,去對岸的幼兒園上學
  • 吊橋「懸吊吊」學生踩石頭過河
    村民過河靠「石步子」。該鎮喻家鄉房巖窩村母家河上一座吊橋已成危橋,遇到大風便左右搖擺。來往的村民過河只能靠在水裡面搭建的石頭作為臺階,以此過河,或者乾脆繞道。榮山鎮鎮政府表示,已多次實地調研,並請專家做了危橋的改造方案,目前方案已上報有關部門。同時,當地正在積極申請擬建一座公路橋,方便當地群眾出行。
  • 全球十座最讓人膽戰心驚的吊橋(圖)【8】
    全球十座最讓人膽戰心驚的吊橋(圖)【8】 2014年06月26日08:19  來源:環球網綜合 《今日美國旅遊》盤點了世界上最讓人膽戰心驚的十座吊橋,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體驗高空刺激吧!
  • 完成使命的村級吊橋
    1985年10月12日,一座簡易但不乏雄偉的鋼索橋,歷經艱辛300多天,終於壯觀地橫跨在伊犁河喀拉塔木渡口。通車當天,伊犁州、原伊犁地區和農四師的領導應邀來到渡口,並為吊橋通車舉行了隆重的剪彩儀式。渡口附近察布查爾、鞏留、伊寧3縣的上千名群眾自發前來祝賀,他們無不歡欣鼓舞,至此,喀拉塔木渡口百年來以舟為渡的歷史宣告結束。
  • 越南一座吊橋毀壞 家長用塑膠袋送孩子過河上學
    2014年3月20日國際在線報導:在越南奠邊省Sam Lang村,一名家長把自己的孩子裝到塑膠袋裡,送他們過河去上學。受到一年一度的春澇影響,附近的吊橋已經被衝壞了,所以這位勇敢的家長才想出這個權宜之計。這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被女教師Tong Thi Minh拍攝了下來。視頻中,這名男子小心翼翼的把孩子裝到塑膠袋裡,然後走進齊脖子深的激流中。
  • 消失在城市中的鐵索吊橋
    吊橋的搖搖晃晃和隨後出現的諸多不安因素,吊橋在二十世紀1974年拆除。 二十世紀1974年後又在吊橋原址搭建了三條石過河便橋。 橋體按照「見光不見燈」的原則設計,流線造型,遠遠望去,既像是一條躍出水面的飛魚,又像是一列飛馳而過的子彈頭列車,形態優美,栩栩如生。 四、廣場鐵索吊橋最初也是渡口。據《天津衛志》記載:「馬家渡口建於明代,去城東南約一裡許,有引河設閘開渠,洩南澱之水」。明代天津建衛,初期是軍事建制,設有中、左、右三所,中所和左所在馬家口。
  • 山村教師背學生過河上學 25個春秋風雨無阻(圖)
    每逢雨季,總能看到兩段河的岸邊,放著兩雙沾滿泥漿的皮鞋,兩位男教師各自背著學生,一步一步趟過漫至大腿的河水。河對岸,其他學生正目不轉睛地注視著他們。上了岸,他們帶領一群學生,一路小跑進了灣嶺鎮大墩小學。  這所小學現有103個學生,其中40多個學生居住在河對岸的村寨裡,每天必須涉水過河上學。幾十年來,兩位山村教師用自己的脊背為這些孩子撐起了一座求學之橋。
  • 重慶黔江,靚麗風雨廊橋的前身,是一座搖搖晃晃的人行吊橋
    到過黔江的人都知道,黔江不但有世界第一風雨廊橋,還有一座白天氣勢雄偉、晚上金碧輝煌的風雨廊橋「長生橋」。黔江有冊山河和城北河兩條河流在市中心交匯,形成了有名的三岔河,過去,從城東到城南或者城西需要涉水過河,上世紀80年代黔江發生了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後,為了方便市民過河,政府部門在這裡修建了一座人行吊橋,人們行走在吊橋上,橋身擺動、晃晃悠悠,膽小的人甚至不敢上橋挪動半步。
  • 張啟文:為學生鋪條平安上學路(圖)
    10年來,他堅守在彭澤縣城學校最密集、最易擁堵的路段執勤,用自己的熱情服務和秉公執法,令這條城區交通最繁忙的路段,成為該縣最安全的路段。  10年來,他用自己的耐心、細心、恆心,為百萬學生鋪就了一條平安上學路,被學生和家長們親切地稱為「知心叔叔」。「只要他在,我就可以放心。」在採訪中,很多彭澤縣城關完小的家長這樣告訴記者。
  • 陝西67名兒童天天走竹橋上學,汛期過橋像蕩鞦韆,建橋等幾十年!
    2018年1月5日,陝西漢中,下雪天,竹橋上結滿冰碴子,村民和孩子們走在上面比較危險。視覺中國 圖為了方便孩子們上學,村民自籌資金用鋼板、竹子和鐵絲建起簡易竹橋。然而,橋窄且滑,一不小心就有墜入橋下的可能。
  • 明德水庫 賞鳥垂釣過吊橋
    這裡流行吊橋,登日新島、海棠島都要走過搖搖晃晃的吊橋。面積4.5公頃的日新島有遊憩潛力,可以步行或騎單車去遊玩。  日新島在西岸,海棠島在東岸,也要跨過吊橋才能登島。這島上最有名的是間老廟——永春宮,奉關帝爺,今年廟齡已是145年。
  • 通過卡皮蘭諾吊橋,開始探索森林的自然之旅
    溫哥華有一座著名的吊橋,而吊橋下面是一座美麗的自然公園。卡皮蘭諾吊橋,是加拿大卑詩省北溫哥華地區橫跨卡皮蘭諾河的一條長長的吊橋。這座吊橋一直以來都非常有名,這裡還有公園和散步大道,同時可以領略原住民的傳統和文化。
  • 德國最長的吊橋,花110萬歐元建成,被當地人視為「吊橋鼻祖」
    近年來,國內各大景點為吸引遊客,都紛紛開始製造「人工噱頭」,在山林裡建造各式吊橋,例如張家界玻璃橋、許昌大鴻寨5D玻璃吊橋、洛陽官帽山玻璃吊橋等等,遊客在吊橋上打卡拍照也吸足了眼球。當地人認為,吊橋的鼻祖不是中國,而是德國。
  • 桃花源廣場、吊橋附近環境明顯好轉 城北車站附近需加大力度
    圖為整治過後的桃花源廣場。酉州城事訊(全媒體記者劉琴文/圖)10月27日,是酉陽城區交通秩序及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的第3天。經過前幾天的整治,桃花源廣場、酉陽中醫院吊橋、東風壩路段環境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但城北汽車站、碧津橋附近亂停亂放現象依然嚴重。亂停亂放的駕駛員普遍心存僥倖、圖自己方便,往往是執法人員前腳才離開,駕駛員後腳就開始亂停亂放了。在酉陽中醫院吊橋負責臨時停車收費的冉林說,通過這幾天綜合執法,吊橋附近的交通環境和市容市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 瑞士開放全球最長高空吊橋,張家界玻璃橋屈居第二
    本文圖均為 資料圖這座吊橋位於瑞士阿爾卑斯山間,連接著格拉申與採爾馬特這兩個當地著名景點,前者有瑞士最美小鎮之稱,後者則是欣賞冰川與雪山的上佳據點。吊橋的名字來自於這項工程的主要贊助者,一位瑞士酒莊主人查爾斯·庫納,妙的是他同時也是一位心理學家。整個工程只用了2個半月就神速地完工了。
  • 幾十年,老師的脊背就是學生的橋梁-光明日報-光明網
    灣嶺鎮大墩村委會是一個黎、苗、漢多民族聚居地,有8個自然村1236人。灣嶺鎮高田村、高灣村和搭擇村是三個相對封閉的自然村寨,三面是高聳入雲的大山。蜿蜒流淌的馬乾河和龍牛河成了三個村村民出入的必經之路。3個村民小組的38名學生每天必須經過搭在近20米寬河面上的簡易木橋才能到大墩小學。每逢雨季,山裡河水水位上漲迅猛,簡易木橋很快被淹沒或是被衝走。
  • 雲南8歲"冰花男孩":上學冷但不辛苦 長大想當警察
    1月9日,雲南昭通一名頭頂風霜上學的孩子照片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本文圖片 受訪者:王剛奎 供圖(原標題:對話雲南昭通8歲「冰花男孩」:上學冷但不苦,長大想當警察)頂風霜上學,頭髮、眉毛被風霜沾成雪白,身後的同學對著他的「冰花」造型大笑......1月9日,雲南昭通市魯甸縣新街鎮轉山包小學三年級學生王福滿因一張特殊的上學照走紅網絡,也讓眾多網友直喊「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