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小視的臺灣滷肉飯
臺灣的飯食小吃花樣繁多,不過要說其中最為著名的當推滷肉飯。據稱,風味獨特的滷肉飯,全世界只有臺灣人會做。「滷肉飯」是臺灣食品的代名詞,一碗好的滷肉飯,需要把切得剛剛好又不能太碎的五花肉在醬油和五種香料中慢燉。飯要又香又韌,滷肉要多汁,肥美而不油膩,再加上鮮脆可口的醃製醬菜,真是叫人無法拒絕。
牛肉麵是最具說服力的臺灣美食
臺灣牛肉麵是臺灣平民美食,攤位遍布臺灣省大街小巷。有著「牛肉麵之都」美譽的臺北,每年都要舉辦盛大的「臺北國際牛肉麵節」。不管是臺灣的牛爸爸餐廳裡全球最貴的牛肉麵(334臺幣(約人民幣70元)一碗),還是在您偶然發現的小餐館中,都能找到最好吃的臺灣牛肉麵。
臺灣島最著名的小吃:蚵仔煎
蚵仔煎是臺灣最具知名度的小吃之一。其做法和風味,也是因地域不同而稍有差異。2007年,《遠見》雜誌進行了一項1000名臺灣人參與的民意調查,蚵仔煎被評為臺灣小吃的最佳代表。
比啤酒更好的飲料:既是飲料又是小吃的珍珠奶茶
珍珠奶茶是臺灣人鍾愛的「QQ」質地食物的代表。「QQ」一詞是用來形容那些很耐嚼的食物,珍珠奶茶中用樹薯粉做成的的「珍珠」就是其中一種。現在臺灣已經有了更多種類的珍珠奶茶,包括香芋口味、茉莉花茶或咖啡口味,又冰凍的也有熱的。
臺灣小吃棺材板
棺材板是臺南市有名的小吃之一。有些店家為求吉利,將其改稱為官財板。將麵包切成薄薄的麵包塊,下鍋油炸,炸到金黃色後撈起,掀起炸酥的一面,把中間挖空,再裝入由雞肝、雞腎、雞肉、豌豆、馬鈴薯、胡蘿蔔、地瓜粉、墨魚和蝦仁等精心調製的作料以高湯煮成再用些牛奶芶欠,再於麵包面上蘸上醬料,就成了大名鼎鼎的棺材板了。酥脆的外皮配上香滑可口的肉餡,香味濃鬱,營養豐富。
擔仔麵
擔仔麵是一種發源於臺南地區的小吃,其全名亦可稱為度小月擔仔麵。正宗的擔仔麵是用鮮蝦熬煮湯頭,加入豆芽、香菜、碎豬肉和鮮蝦製作而成。在臺灣已有百年歷史,其不但鮮美甘甜的甜蝦湯頭,而且還有加上香醇不膩、長時間熬煮的肉燥,在臺灣非常的受歡迎。
臺灣小吃生煎包
如果您喜歡蛋糕的蓬鬆或是薯片的酥脆,那麼生煎包則是兩者兼具。生煎包是由鬆軟的包子煎炸底部做成。掰開以后里面是鬆軟的豬肉餡,成品面白,軟而松,肉餡鮮嫩,中有滷汁,咬嚼時有芝麻及蔥香味,以出鍋熱吃為佳。
割包是臺灣產的巨無霸
割包的餡料被剁成小塊混合在一起,所以每一口都能吃到所有的種類。這種做法與西方的漢堡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此,不少人也稱割包為「臺灣人的漢堡」。
鐵蛋
鐵蛋為臺灣臺北縣淡水鎮的著名小吃。相傳由在渡船頭畔經營一片小麵攤的黃張哖,一個下雨天的日子,由於生意不好,於是將滷蛋不斷的回鍋,因為滷好的蛋海風一直吹,越滷越小,越滷越黑,沒想到客人卻喜歡上這種更有嚼勁、更加美味的黑滷蛋。之所以被稱為「鐵蛋」,是因為這種小型蛋和人的指甲一樣堅硬。鐵蛋通常用鵪鶉蛋製作,先在醬油中煮熟然後風乾。
臺灣微熱山丘的傳統鳳梨酥
臺灣鳳梨酥名氣不小,是去臺灣遊玩大多都會帶的伴手禮。正宗的鳳梨酥皮薄餡大,外皮酥鬆化口,鳳梨內餡甜而不膩,其中為了口感更美味,通常會添加冬瓜,成品非常好吃。
「甜不辣」的每一滴醬汁都是美味
甜不辣是將魚肉打成魚漿,加些澱粉、肉、海鮮等,弄成想要的形狀,再下油鍋炸成「甜不辣」。通常超市看到的甜不辣有長條形、圓形、扁形等等,將它切片後,與芹菜、蝦一塊兒燒,是道容易又實用的家常菜。聽起來或許並不特別,但它卻因濃鬱的香味和豐富的口感成為了備受喜愛的臺灣小吃。
臺灣小吃肉圓
肉圓是一種臺灣的特色小吃,與餃子非常相似,它的名稱得自於外觀,一般為直徑6到8釐米左右的半透明扁圓形,是一種以地瓜粉、太白粉等材料作成的半透明肉圓皮包裹豬肉與其他配料的食品。
臺灣街邊美食:無骨鹽酥雞
鹽酥雞是臺灣最常見的小吃之一,不過其實它是一個綜合性的全稱,鹽酥雞攤位中除了油炸小塊雞肉骨外,通常一併賣炸甜不辣(包括豬血糕及魚板)、炸花枝腳、炸蕃薯條、炸四季豆、炸芋粿等等,有的攤位會兼賣炸雞排。
蔥抓餅:臺灣小吃中的皇后
看著一片蔥抓餅被慢慢撕開是最誘人的一件事。如果加了奶酪和雞蛋效果還會更好。蔥抓餅應在剛做好時儘快享用,以確保它在熱氣騰騰時的十足口感。
蚵仔面線:來自大海的味道
蚵仔面線為臺灣小吃中極具有特色的一種,主要原料為蚵仔(小牡蠣)和面線,蚵需先拌太白粉,但市面上也有許多是用大腸面線(豬大腸和面線)來銷售。一碗好吃的蚵仔面線應該有濃鬱美味的湯底和薄薄的面線,蚵仔應保留其獨特的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