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地佔位花樣多 小區地鎖之困如何「解鎖」?

2020-12-12 四川在線

  成都市一小區內,居民用長椅等佔位。  本報記者 肖雨楊 攝

  多地讀者反映,當地居民小區內有業主私自安裝地鎖、搶佔公共空間

  「我是自貢市自流井區天花井社區學府苑小區的業主,最近個別小區業主安裝地鎖侵佔公共空間。」「在成都市成華區西林二街瑞祥御錦小區背後,去年底開始有車主裝地鎖,上面還搭棚子,完全變成一個私人車位。」近日,多位群眾向四川日報民情熱線(028)86968696反映,小區公共用地使用矛盾突出,各地出現了業主私自安裝地鎖、搶佔公共空間的現象。

  這樣的事件為何頻繁發生?群眾該通過哪些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如何緩解城市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民情熱線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本報記者吳憂

  鎖之亂

  地鎖「開花」搶地佔位花樣多

  學府苑小區位於四川理工學院營盤校區附近,這裡人流密集,小區內部的空地不過數百平方米,滿滿當當停放著私家車,新開進來的汽車甚至難以掉頭轉向。這是記者6月17日在自貢市自流井區天花井社區走訪時看到的場景。

  「小區裡的空地上,被一些人裝起地鎖,變為私家停車位,非常不好。」學府苑小區業主趙女士告訴記者,小區沒有專門的物業公司管理,業主以往停車都是有空位就停,但自從有了這些「私家車位」,小區內本就不夠的停車空間變得更加緊張,「我的車子半個月沒動了,就怕開出去再回來搶不到車位。」

  在成都、遂寧等地,小區裡搶佔公共空間的事件也在不斷上演。

  三輪車、嬰兒車、竹椅、花盆……在成都市金牛區沙灣東一路6號小區,除了地鎖,能夠用來佔據停車位的東西都被居民們派上了用場,曾經的花臺、綠地被夷為平地,簡單澆築水泥甚至直接墊上些磚石,一個「私家停車位」就弄好了。租住在這裡的李志強告訴記者,他本想買一輛小車,就是因為小區停車太困難,只好放棄。

  「到了晚上停車高峰期,很多車子都開不進來了。」住在遂寧市紅光機電廠宿舍的龔女士介紹,「我們老小區沒物管不收停車費,一些外來車輛就進來佔車位,我們自己不佔就被別人佔了。」

  除了停車,還有一些小區的業主搶佔公共空間另作他用,有的圈地自用,有的開荒種地。例如,成都市成華區上行錦繡小區內,有一樓住戶用籬笆或鐵柵欄把公共綠地圈了起來,當中擺上一臺麻將桌,就成了對外營業的麻將館,生意紅火。

  鎖之困

  監管空白居民「解鎖」不容易

  北京安博(成都)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陳軍介紹,依據《物權法》相關規定,小區公共空間屬於全體業主共有,全體業主均有權使用,部分業主私自佔用停車位的行為已經構成侵權,其他業主或者業委會可以請求侵權人停止侵權,恢復原狀。

  《物業管理條例》更是明確規定,擅自佔用、挖掘物業管理區域內道路、場地,損害業主共同利益的,對個人可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不過,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業主們想要依此維權並不容易。

  「就算懂法,也不太可能去打官司,畢竟都是鄰居,不想把關係鬧僵。」李志強說,目前小區沒有物管,小區地鎖的問題到底該「誰來管、誰能管」,大家都是一頭霧水。居民們也曾向有關部門投訴,希望城管執法工作人員出面前來處理,但一直無果。

  既然有規定,為何有關部門不採取行政處罰或強制措施呢?

  一位街道城管工作負責人表示,目前對小區地鎖的監管空白現象的確存在。對物業、居委會來說,他們雖可以制止居民在小區內私設地鎖,但不是執法部門,只能勸說,貼整改通知,所以收效甚微;對公安交管部門來說,如果私裝的地鎖在小區外的道路上,公安交管部門有權予以拆除,如果是小區內,則不屬於其管理範圍;而對綜合執法部門來說,目前並沒有法律法規明確要求由綜合執法負責此事。

  而且,執法人員還面臨著這樣的難題:給地面劃線、安裝地鎖,是否屬於佔用行為?「如果有違章建築,是明顯的佔用行為,但只在空地上劃出一個框,或者加一個地鎖,許多人認為這樣不算佔用,我們也不好把握。」上述負責人說,由於私設地鎖等現象是近年才集中出現的,法律對這塊沒有明文規定,因此監管執法的依據也有待進一步明確。

  鎖之匙

  治亂+開源多把「鑰匙」需合力

  那麼,對於小區業主私自安裝地鎖、搶佔公共空間的現象,如何才能有效「解鎖」?

  陳軍建議,首先可以增強法律法規等制度的剛性,在法律尚未明文規定的地方,可以通過地方立法的方式予以進一步明確,既明確禁止行為,也明確執法的主體,讓居民們的投訴渠道暢通起來,及時制止違法行為。例如北京市就已明確規定監管執法主體:公安交管、住房城鄉建設、城管三部門分別對應管理道路、居住區和其他公共區域三類地區的私設地樁、地鎖行為,不僅將責令改正並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在當事人不在場或拒不拆除的情況下,還有權強制代為拆除。

  除了法治這把「鑰匙」,在專家看來,用好自治這把「鑰匙」也十分重要。

  「阻止業主私自搶佔公共空間,關鍵還在業主自身。」在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楊翠柏看來,成都等地在推進一些「三無院落」整治工作中取得的經驗,是很好的借鑑。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發揮基層自治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推進作用。比如街道、社區可組織由居民代表、社區幹部組成的居委會、業委會,討論、制定院落居民公約,並進行公示,這樣公開透明的整治方法可以提升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讓居民從被動接受管理轉變到自我管理,將帶著濃烈強制化色彩的「管理」轉變為具有人文情懷的「治理」。

  這樣的想法在省內也有實踐。比如在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的籍田街道某院落,曾經是改造中的難點院落,如今該小區按照「先自治後整治」原則,許多居民主動讓出了原來佔用的公共綠地,投入到新風貌的打造中去;在瀘州市江陽區北城街道,和諧小區曾是一個人口密集、「髒、亂、差」問題突出的小區,如今這裡通過定期召開院壩會,小區居民一致決定把小區空地按照設計劃分出停車位,供小區居民合理使用……

  還有很多業內人士認為,要制止私佔公共空間的亂象,不僅要依靠完善法律法規、居民自治制度體系建設來堵,也需要適當擴源。例如,針對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通過增加公共停車位等公共空間的供給,來緩解矛盾。

  去年年底,成都市建委起草了《關於加強中心城區停車設施建設管理的實施意見》,提出鼓勵和規範停車困難的企事業單位、居民小區在用地紅線內因地制宜建設小型立體停車設施,增加院內停車泊位供給,規範交通秩序,暢通消防通道。除了地面,地下空間也可以充分利用——支持企事業單位利用已取得地表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地下空間投資建設自用停車設施;引導社會資本利用企事業單位用地紅線內地下空間建設公共停車設施。

  廣角鏡

  守護公共空間外地這樣出招

  ●北京

  2014年1月1日,號稱「史上最嚴」的《北京市機動車停車管理辦法》正式施行,明確對私裝地鎖說「不」。此後,北京多個街道社區組織開展了專項治理行動,城管執法隊、派出所、拆除作業單位等聯合行動。如北京市朝陽區六裡屯街道,僅2015年就整治了四環內1096個私裝地鎖。

  ●寧波

  通過居民自治,許多沒有物管的小區得到有效治理。例如寧波市海曙區月湖街道平橋社區偃月小區地處市中心,外來車輛多、停車管理難等問題一直影響著小區居民的生活質量。為此,社區牽頭,邀請居民代表、有車居民及無車居民各利益相關方建立「停車自管小組」,有序劃定了小區的停車位,起草並通過《停車規則及公約》,亂停亂放問題得以制止。

  ●佛山

  2016年10月,佛山市出臺《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規定》,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所設置地鎖、地樁等障礙物,對違反該條例的行為,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可以對個人處100元以下罰款。隨後,佛山市啟動了針對私設地鎖行為的專項整治行動。

相關焦點

  • 廣安區萬盛街道辦事處一老舊小區現「花式地鎖」 如何「解鎖」?
    私裝地鎖是一個「頑疾」,是老舊小區普遍存在、尤其凸顯的問題。老舊小區內空間有限,車位自然嚴重不足,再加上沒有物業管理或者疏於管理,解決停車難便成了「無解」之題,於是許多老舊小區也就成了各種腦洞大開的「花式地鎖博物館」。這裡是位於廣安區五福南路的一處居民小區,小區有一個約兩百平米的空壩。
  • 北京海運倉小區殭屍地鎖隨處見 開陽裡小區搶車位「各顯神通」
    最近本欄目記者走訪很多小區時,發現各小區陸續貼出通知。大致內容是2019年小區的停車收費管理辦法,值此之機,很多居民也提出,明年的停車管理,明年能否再有更大的改進。檢索市民們向市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12345發來的相關訴求,小區停車管理問題當中,地鎖現象仍然佔了挺大一部分。
  • 海運倉小區地鎖「霸道」安全隱患大 居民急盼拆除
    2016年12月15日訊,近日,家住東城區海運倉小區的王先生反映,小區有人安裝地鎖擋道。記者探訪發現,小區安裝的地鎖超過60個。東城區房管局物業科工作人員表示,已與小區物業公司取得聯繫,要求其儘快將地鎖清理。小區物業北京東旭嘉業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此前曾多次清理地鎖,無奈居民不配合,地鎖拆了又裝,會配合相關部門儘快拆除地鎖。
  • 尕莊小區內私裝地鎖被拆除
    「真沒想到,剛剛反映小區住戶私裝地鎖的問題,這麼快就得到了解決,感謝社區和都市報。」6月29日,家住省城南川西路尕莊小區的李師傅開心地說。  6月27日,本報《您來電我跑腿》欄目刊登了南川西路尕莊小區居民反映家屬院地鎖有上百個,給居民出行帶來不便一事,引起了南川西路街道辦事處東臺社區的高度重視。據了解,尕莊小區是個無人管理小區。
  • 北京「停車亂象」回訪:龍潭公園加裝護欄,多部門配合清理地鎖
    據打掃這個片區的環衛工人說,經常有私家車被貼罰單,可是還是擋不住那麼多車主違章亂停,一到周末,尤其是天兒好的時候,龍潭東路上的非機動車道還是被私家車停滿。近日,記者再次來到龍潭公園東門看到,東門外的道路上已經放置了隔離護欄,將非機動車道和機動車道進行了有效隔離,也正是因為加裝了隔離護欄,私家車亂停問題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 北京各小區能否治治地鎖?居民期盼停車管理有更好服務
    最近本欄目記者走訪很多小區時,發現各小區陸續貼出通知。大致內容是2019年小區的停車收費管理辦法,值此之機,很多居民也提出,明年的停車管理,明年能否再有更大的改進。檢索市民們向市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12345發來的相關訴求,小區停車管理問題當中,地鎖現象仍然佔了挺大一部分。
  • 委員:解除「地鎖」關鍵是解決老舊小區「停車難」
    居民私裝「地鎖」現象嚴重  近來,北京市西城區三義裡社區因為居民私裝「地鎖」現象嚴重,經北京電視臺報導後,一下子成了有名的「地鎖小區」。10月27日晚,記者來到在位於馬連道北街的三義裡社區進行走訪,只見小區人行道旁和空地上密密麻麻地鋪滿了「地鎖」,幾乎不留一絲空地,臨時來的車輛根本無法「落腳」。
  • 小區內私設地鎖 公共區域無法共享
    近日,有市民向商丘市12345馬上辦便民服務熱線反映,平原路與長江路交叉口附近的文化新苑小區,小區內有人在這個院內私自安裝地鎖,佔用停車位,造成車輛停放困難,希望市12345馬上辦聯繫相關部門及時處理。
  • 小區內居民私裝地鎖城管全部拆除
    為了方便自己停車,在一些小區私裝地鎖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現象。昨天,廣外街道辦組織廣外城管隊、綜治辦和派出所等單位,將三義裡小區私設的156個地鎖拆除。不少居民為了佔據停車位,在人行道、居民樓前私裝地鎖,這樣就無法給錯時停車的車主提供空閒車位,同時加劇了小區道路狹窄的程度,引起小區其他居民抱怨。據統計,該小區私設的地鎖達到了150多個。昨天,執法人員共拆除了156個地鎖。據當地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拆除地鎖後,社區將開始重新規劃車位,緩解停車壓力。
  • 商鋪私裝地鎖 「圈車位」 業主稱侵佔小區公共資源
    新安晚報 安徽網(www.ahwang.cn)訊「沿街商鋪在門口私自安裝地鎖, 侵佔小區公共資源。」有市民向本報 962000熱線反映稱,安高城市天地小區西門沿街商鋪此舉損害了小區業主的利益。昨日, 就在記者實地探訪時, 店家稱不裝地鎖的話, 車輛就亂停放遮擋門面。據了解, 物業曾下達整改通知, 也聯合轄區相關部門多次進行強拆。
  • 蘭州康樂園小區住戶私裝地鎖 物業責令車主拆除
    住戶私裝地鎖遍地「雷區」 小區物業責令車主自行拆除  每日甘肅網10月22日訊(蘭州晨報記者李升 馮保強)「小區是公共用地,怎麼可以私自安裝地鎖佔車位!」10月21日,鐵路西村康樂園小區的住戶撥打本報96555新聞熱線反映,小區內一些住戶擅自佔用公共用地加裝地鎖佔車位,嚴重影響小區秩序和大眾的權益。當日下午,記者了解到,康樂園小區物業公司已經發出通知責令拆除,並決定從下周開始集中清理地鎖,拒不履行者將向法院起訴。
  • 天成郡府、嘉禾一方……滄州多個小區的地鎖被拆除
    為進一步改善城區環境面貌,提升城市整體形象,滄州市交警一大隊私自設置地樁地鎖等佔用公共空間的行為進行集中清理整治。民警對轄區內所有馬路、小區附近私自設置地樁地鎖等佔用公共空間的行為進行了全面摸底,認真拉網排查區域內存在的問題點。
  • 搭帳篷、裝地鎖、放花盆……成都這個小區上演「搶車位」大戰!
    公用停車位上停放的不是汽車,而是大大小小30個花盆;一把私人安裝的地鎖,讓正在尋覓車位的住戶車主將車開走......近日,營康西路奧林社區的住戶向成都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反映,其小區樓棟之間的道路被其他業主私自安裝了車鎖,且有業主使用石頭、帳篷等物品佔用車位,導致其他業主無法正常停車。
  • 自製鐵三角架為私家車佔位 「生命通道」被擠佔
    自製鐵三角架為私家車佔位  貴陽市雲巖區汪家灣路片區地處城郊接合部,有數百棟2層到4層的自建房,多數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修建。這裡的居民大部分是外來務工人員,還有部分附近村民。記者在汪家灣路看見,不寬的道路上,居民們安放了好幾個自製鐵三角架為自家汽車佔位。
  • 拆除地鎖、安裝道閘設備……北京建築木材廠小區停車終於不難了!
    這下好了,引進停車公司管理後,車位固定了,女兒回來多晚都不怕了。」劉阿姨家住朝陽區建築木材廠小區,昨天,她欣喜地向記者講述著小區的新變化。7月底,建木小區停車管理改造基本完成,拆除地鎖,劃定私家車位,安裝道閘設備……經過一系列舉措,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終於得以解決。拆除地鎖昨天下午,記者來到朝陽區南磨房地區建築木材廠小區一看究竟。
  • 信眾搶臺北龍山寺「點燈」名額 佔位椅子堆成山(圖)
    原標題:信眾搶臺北龍山寺「點燈」名額 佔位椅子堆成山(圖)《中國時報》   中新網1月6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北市艋舺龍山寺每年都吸引大批心中點「光明燈」,因今年農曆新年比較晚,報名從元旦延後到1月11日,但早在2014年12月下旬就有信眾前來,以塑料椅佔位排隊,直至昨天下午已排到1600多號,椅子堆棧宛如一座小山。   報導說,龍山寺點光明燈每年都吸引超長排隊人龍,蔚為地方奇景。
  • 茅臺酒多地再現全面斷貨 高檔白酒廠商為佔位齊漲價
    雙節後,一直站在高檔白酒「塔尖」上的茅臺多地出現斷貨的現象,而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多家高檔白酒廠商則陸續調高產品價格。業內人士表示,中產階級的佔比提升帶動了高檔白酒的消費,而白酒廠家集體調價則是為了佔位和價格佔頂的需求和策略。
  • 困龍之地、克父詛咒?古代沙丘,一座斷夢之城
    「一座大平臺三代帝王事」,沙丘已經成為古代帝王避之唯恐不及的「困龍之地」。3000多年歷史的大平臺村見證了三位君王的隕落,商紂王帝辛酒池肉林的紙醉金迷、趙武靈王的夢斷之地、始皇帝巡遊的最後一站。 商紂王帝辛的「酒池肉林」自然不必多說,甚至《封神演義》中他的兒子殷郊殷洪都要搶著殺他。 第一次沙丘之亂,曾經馳騁戰場的趙武靈王老了。甚至已經到了老邁昏庸的地步,他居然想把趙國一分為二。
  • 停車位有限私家車越來越多 泉州湖心街商住小區停車位之困
    96339反映,她住在市區湖心街商住區的「仁」字區小區,小區明明有停車位,她卻發現這些車位被裝上了地鎖,自己的車不能停在裡面。昨日下午,記者來到湖心街商住區「仁」字區小區,看到立起來的地鎖已被放了下去。記者找到為該小區服務的南方物業,工作人員表示,這些地鎖是一些業主私自安裝的,並沒有徵得其他業主以及業委會的同意。物業已向執法部門反映,部門過來後制止了這些業主的行為,要求放下地鎖,否則將會強制拆除。最終協調的結果是,只要不影響其他業主正常停放即可。
  • 地鎖「霸道」,集中清理不叨叨 金門路街道將拆除轄區內34處地鎖
    27日上午9點40分,記者隨執法人員來到為臺北路一號三號樓前的停車場,發現這裡畫出的不到20個停車位上,竟有10多處地鎖,「我們前期進行了摸排,目前確定了轄區內的34處地鎖,每一處地鎖的數量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