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小區能否治治地鎖?居民期盼停車管理有更好服務

2020-12-15 北晚新視覺網

最近本欄目記者走訪很多小區時,發現各小區陸續貼出通知。大致內容是2019年小區的停車收費管理辦法,值此之機,很多居民也提出,明年的停車管理,明年能否再有更大的改進。檢索市民們向市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12345發來的相關訴求,小區停車管理問題當中,地鎖現象仍然佔了挺大一部分。

小區內西側一條南北向道路,有疏散通道禁止停車的明顯標識,但道路兩側同樣停滿了車。

地點1 海運倉小區

殭屍車地鎖隨處見

「現在外部車輛的問題終於解決了,小區裡的停車位能再規劃一下就更好了。」早在一個月前,有市民向12345提起了東城區海運倉小區的停車難問題。記者近日兩次走訪時對比發現,小區的停車難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破解,居民提出爭取把地鎖、佔道兩個問題也同樣解決好。

早在一個月前,記者走訪海運倉小區時,小區裡亂停的車輛遠比現在要多,居民們提到了外部車輛進入的老大難問題。小區北門外,隔著一條馬路便是醫院,需求停車位較多,路側停車費用不低,環比周邊地區,海運倉小區則成了外部車輛的低價停車場。

「大概十幾天前改的吧,現在好多了。」昨天二次走訪時,記者發現,小區已經有了新的停車管理規定。停車管理員告訴記者,外部車輛停在小區裡和路側,所花的停車費是一樣的,這樣的管理辦法更好保護了小區業主的停車益。

居民張先生告訴記者,現在的停車管理辦法,解決了外部問題,希望相關部門能繼續關注小區,讓內部停車問題同樣得到改善。

根據多位居民的指引,記者也看到了小區內部停車目前存在的兩大問題,首先是佔路停車,小區的主幹路兩側,目前都停放著大量私家車,多數車輛甚至斜插在便道上,主幹路錯車困難,行人與車輛混行,居民們也提到安全隱患。在這些佔路車輛中,不乏還有很明顯的「殭屍車」。小區內西側一條南北向道路,有疏散通道禁止停車的明顯標識,但道路兩側同樣停滿了車。

第二類情況居民也提到了地鎖,小區多棟居民樓前,都有一塊停車區域。居民們說,這些區域雜草叢生,疏於規劃,排布在這裡的地鎖幾十個,鏽跡斑斑橫七豎八,希望這些區域能得到更好的利用。

地點2 群芳三園

地鎖堵住單元門

居住在梨園鎮群芳三園的詹先生反映,這個老小區沒有地下車庫,也沒有大面積的停車場,不少居民就在樓下的空地內安放了地鎖。「只要有個空地兒能停車,基本都安上地鎖了。」

群芳三園小區內道路兩側與樓前的停車位大多被安裝了地鎖,而且有些車位還不止安裝了一個地鎖。群芳三園有限的車位無法滿足現在小區內的汽車擁有量,部分車主開始將地鎖安裝在居民樓的兩個單元門中間,單元門中間距離並不大,僅能容納一輛車停放,但是有些地方竟然放了五個地鎖。

「這些地方經常停兩三輛車,都斜著放,一到晚上車停滿了,行人走路的空間就不寬敞了,騎車通過都費勁。」部分地鎖安裝的位置距離單元門很近,而小區內晚上照明有限,這些地鎖也在給居民「下絆子」。另外群芳三園內空地面積也不大,小區內的空地基本都被私家車停滿了,甚至是道路拐彎處與小區綠地上這些地方也都安上了地鎖。「現在居民晚上儘量走有燈光的路,空地也基本不去,就怕被地鎖碰到。」

詹先生也有私家車但是他沒有安裝地鎖,只要晚上回家稍晚,就要花上一段時間找車位。為此他將這個情況上報給物業,也向城管部門反映過,但是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

詹先生說,他最擔心的還是安全問題,如果這些地鎖都停上車,小區道路的寬度只能容納一輛私家車勉強通行。「如果小區發生緊急事件,救援車肯定不能第一時間抵達。」他建議可以先將單元門之間的地鎖拆除,在確保小區道路暢通的前提下,治理其他地鎖。

地點3 開陽裡二區

搶車位手段五花八門

近日,家住豐臺區開陽裡二區的居民反映,由於缺乏相應管理,小區內私裝地鎖情況較為普遍。「現在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下樓,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出現磕碰。」

記者在開陽裡二區看到,在小區內從路邊到便道再到綠化帶中,幾乎有空地的地方,都有地鎖存在。在小區7號樓後面,短短十餘米,就安裝了四個地鎖,從三角鎖、擺在地上的舊自行車再到拴在樹上的鐵鏈,住戶搶佔車位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門。

住戶朱先生告訴記者,小區私裝地鎖的現象由來已久,「我們小區本來就擁擠,院子裡停放的私家車又多,很多人不裝心裡就不踏實,也能理解,但是不是能從管理上解決這個問題呢?」一位孩子的家長也提到隱患問題,「我孩子還小,他老喜歡在小區院子裡玩耍,我總是很擔心,那些地鎖都是鐵的,萬一有個磕磕絆絆多危險。」

記者在小區車輛入口處發現,雖然目前此處安裝了電子抬杆,但並沒有投入使用,居民們指出,很多人裝地鎖也是無奈之舉,從管理上看,現在還沒有辦法保障居民的內部停車利益,如果改善管理,情況可能會有所好轉。

地點4 二七劇場路19號樓門前胡同

地鎖擋道難以過車

「我家樓下有一條小胡同,不到百米密密麻麻安著幾十個地鎖,加上電動三輪車、老年代步車隨便停放,堵在殘疾人通道上,別說消防車了,普通轎車都進不去,推輪椅出入也經常受限。」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戶主對記者說。

這位戶主提到的地點是二七劇場路19號樓小區樓門前的一條無名胡同,東西各連接著二七劇場路和三裡河東路,是這棟二十幾層的樓裡幾百戶居民出入的必經之路。

「師傅您得往後退,這前面都是地鎖,車開不出去的。」在這條胡同裡,一輛計程車正卡在拐彎處進退兩難,胡同寬度可達十米,不過兩側均設有地鎖,並停放著車輛,中間空地不足以這輛計程車通行,居民正站在車尾指揮司機倒車。

「大約三個月前這條胡同硬化路面時,物業貼出告示禁止私加地鎖,並且強制拆除了,那時候我們住戶才知道樓下那些是部分住戶私自裝的。」在這位戶主出示的物業通知上記者看到,根據《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呼籲大家不要私裝地鎖,以保證消防通道暢通無阻,時間顯示為今年6月26日,在戶主提供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幾乎每個車位背後的牆上以及樓道內均有張貼。

不過,在路面硬化後,地鎖又出現反彈。「當時三四個住戶自己搞了電鑽、大錘、油漆等設備,重新裝上地鎖,怕的是車位不夠,被外部車輛佔用。」 是不是這裡確實缺少停車位?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住戶,據了解,小區周邊的長安商場、海峽國際等處均有停車場,不過介於收費,很多老住戶仍然停在胡同內。

「前不久我愛人半夜12點臨盆,提前破水,要送醫院但車就是開不進來,沒辦法了,只能冒著臍帶脫垂的風險背到大馬路上乘車。」胡同住戶提起因為地鎖引發的各類問題,語帶酸楚,各種擔心之中,提到最多的還是發生意外時,消防車進不來。

有居民提議,拆除地鎖後,合理規劃綠化地、健身區,既能方便居民,改善環境,又能防止亂停車。否則單純拆除還會出現反彈,依然解決不了停滿車堵塞通道的問題。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景一鳴、張群琛、陳聖禹、曲經緯

編輯:洪園園

相關焦點

  • 北京規範停車管理五個月 小區私設地鎖仍較火
    記者在一些道路和小區進行調查發現,停車管理員佩戴二維碼上崗證情況較好;但小區私設地鎖情況仍然存在,特別是由物業統一管理、出租的固定車位地鎖,還沒有統一的解決辦法。  沒物業的小區  地鎖被拆後仍有業主私安「搶位」  隨著私家車的增多,在道路、小區裡私設地鎖的情況在許多城市普遍存在,加劇了停車難。北京新出臺的《辦法》規定,對道路上和其他公共區域內設置地樁、地鎖的可以進行投訴,最高可罰款5000元。
  • 委員:解除「地鎖」關鍵是解決老舊小區「停車難」
    近幾年,私家車的大量增加導致車位短缺加劇,為了有個停車的地兒,北京的老舊小區、胡同裡,居民私裝「地鎖」佔車位的現象十分普遍。近來,北京市法制辦網站進行了為期21天的《北京市機動車停車管理辦法》徵求意見活動,超過五成網友表示對地鎖「禁設令」的關注,近60%的投票網友對地鎖「禁設令」表示支持。
  • 北京海澱翠微南裡小區私裝地鎖問題嚴重,居民期盼停車位共享
    筆者在海澱玉淵潭南路的翠微南裡小區看到,這裡私裝地鎖情況較為嚴重。小區內幾乎所有道路和公共區域都被裝上樣式繁雜、大小不一的地鎖,有的地鎖高出地面半米,有的地鎖上面還堆放半人高的石頭。地鎖分布的密度更是驚人,筆者看到有一條過道兩邊都被私裝了地鎖,僅留中間一狹小空間供行人和車輛通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小區內的幼兒園及花園周邊的寬闊地帶也布滿了各種類型的地鎖。有居民說,小區裡私裝地鎖的現象很普遍,估計得有一兩百個,不僅造成停車難的問題,還擠佔了本就不寬的路面,經常發生老人、孩子被地鎖絆倒的情況,影響出行安全。
  • 老舊小區「難拆」的地鎖,如何破解?
    鄭州城管局未回應今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河南省物業管理條例》第五十六條第十五條規定,使用地鎖、石墩、柵欄等障礙物佔用公共道路、公共停車泊位,違反規定停放車輛;違反前款規定的,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制止。業主、物業使用人有權投訴、舉報,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應當及時處理。
  • 委員:解除「地鎖」關鍵是解決老舊小區「停車難」
    近幾年,私家車的大量增加導致車位短缺加劇,為了有個停車的地兒,北京的老舊小區、胡同裡,居民私裝「地鎖」佔車位的現象十分普遍。近來,北京市法制辦網站進行了為期21天的《北京市機動車停車管理辦法》徵求意見活動,超過五成網友表示對地鎖「禁設令」的關注,近60%的投票網友對地鎖「禁設令」表示支持。
  • 北京海運倉小區殭屍地鎖隨處見 開陽裡小區搶車位「各顯神通」
    最近本欄目記者走訪很多小區時,發現各小區陸續貼出通知。大致內容是2019年小區的停車收費管理辦法,值此之機,很多居民也提出,明年的停車管理,明年能否再有更大的改進。檢索市民們向市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12345發來的相關訴求,小區停車管理問題當中,地鎖現象仍然佔了挺大一部分。
  • 【記者調查】懷化小區私設地鎖佔車位,誰來管?
    近日,家住老中醫院附近的李先生向本報反映,在老中醫院家屬區內,不僅路面設置地鎖,而且設置地鎖的居民還把裝地鎖的車位進行出租。小區到底能否設置地鎖?私人設置地鎖需要收取費用嗎?
  • 老舊小區再現「花式地鎖」……
    導讀私裝地鎖是一個「頑疾」,是老舊小區普遍存在、尤其凸顯的問題。老舊小區內空間有限,車位自然嚴重不足,再加上沒有物業管理或者物業疏於管理,解決停車難題便成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事,成了「弱肉強食,佔山為王」的事,於是許多老舊小區也就成了各種腦洞大開的「花式地鎖博物館」。如何治理?扣問管理智慧。
  • 拆除地鎖、安裝道閘設備……北京建築木材廠小區停車終於不難了!
    這下好了,引進停車公司管理後,車位固定了,女兒回來多晚都不怕了。」劉阿姨家住朝陽區建築木材廠小區,昨天,她欣喜地向記者講述著小區的新變化。7月底,建木小區停車管理改造基本完成,拆除地鎖,劃定私家車位,安裝道閘設備……經過一系列舉措,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終於得以解決。拆除地鎖昨天下午,記者來到朝陽區南磨房地區建築木材廠小區一看究竟。
  • 海運倉小區地鎖「霸道」安全隱患大 居民急盼拆除
    2016年12月15日訊,近日,家住東城區海運倉小區的王先生反映,小區有人安裝地鎖擋道。記者探訪發現,小區安裝的地鎖超過60個。東城區房管局物業科工作人員表示,已與小區物業公司取得聯繫,要求其儘快將地鎖清理。小區物業北京東旭嘉業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此前曾多次清理地鎖,無奈居民不配合,地鎖拆了又裝,會配合相關部門儘快拆除地鎖。
  • 衡水在水一方小區沿街商家私設地鎖及斜坡一律拆除 居民拍手稱快
    10日上午,衡水日報客戶端報導了市區在水一方小區部分沿街商鋪在門前路緣石下私設車位鎖,影響他人正常通行的情況。報導刊發後,引起了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的高度重視。當日下午,市區兩級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桃城區河西辦事處等有關單位聯合出動,現場拆除車位鎖7個,私設斜坡設施16處,水泥坡道5處。「終於拆除了,真是大快人心。」10日下午,記者再次來到在水一方金街路段,執法人員正在全力開展拆除工作。附近居民拍手稱快。
  • 小區居民私裝地鎖 社區城管聯合拆除(圖)
    社區城管聯合拆除地鎖 (付燕萍 攝)  中國江西網-景德鎮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付燕萍報導:為及時消除道路安全隱患,近日,新廠街道一中路社區聯合城管部門,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數碼園小區內私裝地鎖、地樁問題,開展專項清理行動。
  • 小區內居民私裝地鎖城管全部拆除
    為了方便自己停車,在一些小區私裝地鎖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現象。昨天,廣外街道辦組織廣外城管隊、綜治辦和派出所等單位,將三義裡小區私設的156個地鎖拆除。不少居民為了佔據停車位,在人行道、居民樓前私裝地鎖,這樣就無法給錯時停車的車主提供空閒車位,同時加劇了小區道路狹窄的程度,引起小區其他居民抱怨。據統計,該小區私設的地鎖達到了150多個。昨天,執法人員共拆除了156個地鎖。據當地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拆除地鎖後,社區將開始重新規劃車位,緩解停車壓力。
  • 政協搭建溝通平臺,這批地鎖拆得居民服氣
    交匯點訊 11月29日傍晚,家住玄武區珠江路511號小區的於先生早早回家,如願覓得一個空車位,「以前小區到處是地鎖,再早回來也停不下,現在地鎖拆了,小區裡的車位先到先得,停不下的安排到小區外,大家氣都順了。」
  • 搶車位搶得老小區地鎖遍地 這個結該怎麼解
    私裝地鎖住戶主要集中在曾經繳納過「固定停車位」費用的小區老住戶。社區工作人員朱俊驍說,以前外面停車不收費,小區裡面停車要收費,住戶不願意,所以收了一段時間也就不收了。「那些交過錢的車主,就自顧自地認為,車位就是自己的了,裝上地鎖佔為己有。」社區組織過拆地鎖,拆了又裝。  「裝地鎖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 北京花園路街道龍翔路老舊小區停車難,居民提建議
    路側施劃斜列停車位,設置立體停車設施,拆除地鎖……為了解決龍翔路兩側老舊小區停車問題,街道社區想了各種招兒,可停車資源仍捉襟見肘,居民眼巴巴盯著拆遷騰退後的一大片空地,希望空地上規劃的公園能夠配建停車設施。居民希望拆遷空地能規劃出一塊停車場。馬甸公園的地下停車場入口。
  • 搶地佔位花樣多 小區地鎖之困如何「解鎖」?
    本報記者 肖雨楊 攝  多地讀者反映,當地居民小區內有業主私自安裝地鎖、搶佔公共空間  「我是自貢市自流井區天花井社區學府苑小區的業主,最近個別小區業主安裝地鎖侵佔公共空間。」「在成都市成華區西林二街瑞祥御錦小區背後,去年底開始有車主裝地鎖,上面還搭棚子,完全變成一個私人車位。」
  • 九江各小區停車收費之痛:市民期盼有位可停、收費合理
    《中心城區停車收費標準不一讓人「蒙圈」》後續記者調查各小區停車收費之痛後發現——市民期盼有位可停、收費合理九江新聞網訊(九江報業融媒體記者近日記者走訪新老小區,通過對比不同區域居民的訴求,探尋各小區停車的痛點。老舊小區:原來不收費 現在想收有點難潯海領域小區是一個老舊小區,從建成之初到現在,地面停車位一直沒有收停車費。
  • 牛街春風社區拆除私裝地鎖實施停車自治
    1月16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西城區牛街街道獲悉,曾經困擾春風社區居民多年的400餘個私裝地鎖今年年初全部拆除,社區嘗試停車自治管理。春風社區屬於老舊小區,由於社區道路處於開放狀態,停車秩序一直很混亂。為防止社會車輛停放,有車的居民紛紛裝起地鎖。「小區的地鎖有的存在了十多年,街道、社區曾多次協調解決,幾次清理都收效甚微。」牛街街道平安建設辦公室科長於澤平表示,居民反映無處停車和要求清理地鎖的呼聲都很高。去年年底開始,牛街街道「接訴即辦」,街道平安建設辦公室聯合城管、派出所、交通隊等部門,依法先後清理了400餘個地鎖,打通了小區道路的「微循環」。
  • 小區內私設「地鎖」佔車位,誰來管?
    |近日,不少市民向本報反映,一些小區內,有業主用「地鎖」佔車位,給居民的安全造成隱患。而城市監察管理部門雖有執法權,卻表示這種行為點多面廣,難以徹底根除。    事件|小區內頻現「地鎖」佔車位,造成安全隱患    昨日,家住洛陽市澗西區瀛洲新村的市民王先生反映,小區內部有業主利用廢舊車輛和鐵鏈強佔車位,導致其他車主無法在此處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