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愛吃的南京麵館,5元1碗陽春麵已經不多見,小籠包更受歡迎

2020-12-13 天堂美食

南京是我們國內非常知名的一座文化名城,從古至今,這裡一直都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因此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都是來到了這座發展迅速的城市,希望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未來。而這些龐大的人群不光是為南京帶來了智慧和勞動力,更是把大家家鄉的美食給帶到了這裡,因此南京的美食文化也是發展得相當迅速,比如說最有名的南京鹽水鴨,就曾讓無數外地遊客連連稱讚,而板鴨、茴香豆、蒸餃、桂花鴨、松子燻肉、素魚翅等等知名美食,在全國範圍內都是很有名氣,再加上本身南京人的口味就和很多南方朋友十分相似,因此也不會出現口味不符的情況。

得益於南京快速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網紅店開始扎堆出現在南京這座城市當中,靠著明星效應,這些網紅店在短時間內就獲得了許多的名氣,甚至成為了不少外地人專程前來打卡的理由。而今天我要跟大家介紹的,則是和網紅店剛好相反的蒼蠅館子,不過因為人氣和口碑實在是太好,這家蒼蠅館子竟然也變成了網紅店,雖然說在宣傳方面,這家小店沒有投入太多的資金和精力,但是靠著自己出色的手藝,還是成為了不少吃貨的目標。

這家店的名字叫做「夫子廟麵館」,地址在能仁裡附近,他們家店面還是蠻大的,裡裡外外也擺放了十來張桌子,不過環境則是差強人意,看上去不是那麼的乾淨。但是這也算十分的正常,畢竟這種味道出色,但是環境和裝潢非常一般的店鋪,才能夠算得上是蒼蠅館子嘛。而且這家店的人氣的確是相當的不錯,每天都能夠看到很多的吃貨過來,點上自己最喜歡的幾道菜好好地吃一頓。

事實上,真正讓這家店出名的,還是當初爆火的《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當年徐崢就是在這家麵館當中取景,不少人也是因為這件事,專門過來打個卡,結果在嘗試他們家的招牌麵條時,直接就被那個香味濃鬱的味道給徹底吸引住了,他們家的麵條不管是從味道還是從口感上面來說都是十分的出眾,再加上小料也很足,吃起來是讓人大呼過癮。

這家店的價格也是非常的便宜,最便宜的陽春麵才5元錢,再加上麵條很美味,因此每天願意來這裡吃飯的顧客都是絡繹不絕,如果說大家想要試試好吃的麵條的話,這家店絕對是大家的不二之選。還有他們家的小籠包,如今漲到了8元錢4隻,但是味道好,更受大家歡迎哦!

相關焦點

  • 最「窮酸」麵館,蝸居在深巷,卻能稱霸南京20年,1天500碗不夠賣
    愛吃是每個人的本性,生活中沒有比吃更重要的事了,我們能忘了一切卻忘不了吃。而每個地方都有當地的特色美食,而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了,對於吃也是越來越講究了。但是這種講究並不是追求高價的美食,而是為了尋找一些獨特的美食,寧願跨過千山萬水也要找到它。
  • 88元1碗面!藏在1家"地下"麵館裡!
    1份蟹黃面上桌,滿滿的蟹黃和蟹粉,根本看不到面!吃麵前,你可以淋一些香醋,更能襯託出蟹鮮。 廣州唯一的蘇式麵館 「蘇堂」是廣州唯一的蘇式麵館,開在捷登都會負一樓。老闆家祖傳3代做蘇式面。蟹黃面是經典的蘇式麵食,在江浙,最貴的可以賣到888元1碗。相比之下,這家店的蟹黃面,倒還是便宜了
  • 陽春麵是碗什麼面?
    從《上海飲食服務志》得知:1955年0.13元一碗;1965年0.12元;到1990年,衝到2字頭,每碗0.20元。這碗面之所以價廉,聽它原名便知:「清湯光面」。面清水光湯沒澆頭,調味就是放醬油,能加點豬油不要太幸福。光面如白飯,到店裡填肚皮,就喊陽春麵。就是進入配套,也沒失去平價本色;1958年3月23日報紙上報導了0.29元的一份套餐:「高粱二兩,陽春麵一碗,便菜一盆。」
  • 青島最好吃的上海口味麵館,灌湯小籠包好吃到要失去味覺
    這次吃的是李村寶龍4樓的上海麵館,在點評上推薦前兩名分別是蔥油拌麵和小籠包。蔥油拌麵端上來的時候,濃濃蔥油香味撲鼻而來攪拌之後顏色誘人有食慾。正宗的蔥油裡一般都是用豬油會更香(現在可能都換成植物油了),麵條拌勻之後吃起來爽滑勁道,香而不膩。蔥油拌麵與陽春麵都是海派面中最簡單的兩種面,曾經在樂客城一家店吃過陽春麵失望至極,而這碗上海麵館的蔥油拌麵滿足了我對美食節目中蔥油拌麵的一切想像,好吃不貴只要8元。
  • 南京這家80多年的老麵館,招牌卻是小籠包,不蘸醋也好吃
    南京這座古城,是名副其實的美食之都,老字號美食館子遍布南京各個區域,這些老字號經歷了數十年,依然人氣不減。這家80多年的老麵館,招牌卻是小籠包,南京人有一種說法,「吃包子不蘸醋,好像吃抹布」,意思就是說小籠包離開醋味道會變差,但是他家的小籠包不蘸醋也好吃,曾經是南京人心目中最好吃的小籠包。
  • 上海陽春麵
    生意好的麵館與軋面作坊有默契,作坊老闆會多軋一道兩道,使之更有勁道。舊時鎮揚幫的館子還推出一種跳面。師傅擀了麵皮後,碼在厚厚的案板上,用一根粗壯的木槓插在胯下騎著,另一頭穿入牆洞裡,全身一聳一跳地將麵皮層層壓緊,然後再切成細細麵條。這種面的勁道特別足,吃在嘴裡特滑爽。前不久,我在寧波路一家專營江陰菜的飯店裡意外吃到了這種跳面。飯店老闆請來一位江陰老師傅,每天做5公斤,賣完為止。
  • 教你4個步驟在家做陽春麵,口味正宗,鮮香爽口,比麵館的還好吃
    第一次吃陽春麵,是在南京旅遊時,在南京大牌檔裡吃的,6塊錢一碗,麵條爽滑可口,麵湯鮮香可口,吃完麵條,喝幾口麵湯,瞬間會有一種「世間真美好」的感慨。回去後梨姐嘗試過自己煮陽春麵,最開始是用開水和醬油來調配麵湯,但這種做法做出來的麵湯味道不夠正,顯然不是地道的做法。
  • 南京肉價上漲 小籠包、小餛飩扛不住了
    「以往一籠小籠包8元,現在要9.5元,怎麼漲價了!」「南京小餛飩都是5元一碗,怎麼變成6元了?」這兩天,有不少市民向記者反映,幾天沒吃,小籠包小餛飩價格漲了一截。近階段,受豬肉價格影響,愛逛菜場的阿姨們直呼吃不消。記者走訪發現,不少企業都出現了較大的漲價壓力,其中最為明顯的是肉包子等,餐館的價格已經承受不了壓力,開始陸續漲價。
  • 陽春麵是碗什麼面
    1828年(清道光八年),隆順館勒縣城隍廟大門個旁邊開業,再有了麵館。到了上世紀20年代,湖北麵館成為了迭個行業個主角。陽春麵做法簡單,價鈿便宜,上海人做搿面一絲不苟,有標準,有操守。像1934年16個銅板一碗個陽春麵,佐料就有麻油、醬油、蔥、雞蛋皮、蝦皮咾啥,一個人吃足夠飽了。1955年,市政府對大餅、油條等14種純糧製品實行統一規格搭仔定價,其中就有陽春麵。
  • 2020南京麵館30強榜單
    在南京,麵館數量之多,絕不亞於鴨子店。從爭奇鬥豔的各類澆頭面,到幾塊錢一碗的陽春麵,世界各地口味的麵館越來越多,而好吃的老字號卻越來越少...今天把私藏的30家老字號麵館全告訴你們!小排面是朋友推薦的口味,分量多到堆起一個小山丘,和鹹菜分佔整個碗面,口感也是怎麼吃都不膩。
  • 湯清、面健、油香、蔥綠,這碗讓人念念不忘的陽春麵!
    先看門口的這幅對聯,「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烹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這句話引用了《同仁堂》的古訓,老闆將原句中的「炮製」改成了「烹製」。向同仁堂製藥的精神去做這家麵館,當然面也可以說是餐飲界最講究最難做的,老闆在這碗面上也同樣是花了不少的功夫。
  • 上海這家饅頭店太不務正業,店裡小籠包更受歡迎,12元1個不嫌貴
    ,像是什麼陽春麵、小楊生煎、銀魚炒蛋、四喜烤麩、排骨年糕、八寶鴨、油墩子等等,都是上海最有名氣的幾種美食之一,而且老上海人也很喜歡吃「本幫菜」,只不過因為大量的外來人口並不適應本幫菜的口味,所以現在本幫菜館的數量還是蠻少的。
  • 這兩碗面都與乾隆相關,為啥陽春麵要比銀絲面出名?|睡前分享
    這碗銀絲面,源出江南常州府,算得上江南麵條中的精品。記得第一次吃銀絲面是在無錫崇安寺的新萬鑫麵館,我領了一筆工資,約了幾位長輩和朋友,到這家麵館點了幾個冷菜熱炒,一瓶花雕酒,一人一碗銀絲面。銀絲面是江南麵條中價格比較貴的,那時陽春麵9分錢一碗二兩,銀絲面是1角2分錢一碗二兩。平時去麵館吃麵大都選擇陽春麵,很少會去吃銀絲面。現在無錫陽春麵6元錢一碗,銀絲面10元一碗。
  • 南京這碗面上榜「江蘇十大麵條」,你中意哪一碗?
    無錫老式面、鹽城東臺魚湯麵、揚州陽春麵、南通曹公面和淮安長魚面。進店後點碗皮肚肉絲麵加雞蛋,皮肚QQ的,沒有腥味,肉絲也很嫩,雞蛋是溏心的水包蛋,麵條是南京的小煮麵。喜歡軟的可以讓老闆多煮會,想不起來吃什麼的時候就可以搞一碗。
  • 南京最好吃的小籠包、湯包、鍋貼......只是看看就口水流一地
    你如果留心看,會發現老南京早已經拍了長隊等在街門口了,因此看著這些店鋪,千萬表手下留錢。在南京,小籠包和湯包是有區別滴,下面讓我們先區分一下吧。南京被稱為小籠包的是長成這個樣子的,請看下圖在南京如果他叫湯包的話就應該長成這個樣子,請看下圖
  • 簡單又好吃的陽春麵,到底怎麼做?
    「以前在老家,還在單位上班時,早上經常會去麵館點一碗陽春麵作為早飯。特別是在冬天,喝上幾口麵湯整個人就暖起來了,再騎自行車穿梭在冬日早上的街道,那種感覺是『我好勤奮,我愛上班!』」但是吃上鮮香好吃的陽春麵,真的很難欸。倒不如自己做!輕輕鬆鬆,只要 5 步。
  • 南京湯包(小籠包)不完全指南
    尹式湯包和雞鳴湯包對於很多南京人來說,可能被認為是南京「小籠包」的代表,其實不然,對老南京來說,正宗的小籠包是夫子廟永和園麵館,老瞻園麵館,六鳳居。三山街劉長興麵館這四家。3.老瞻園麵館老瞻園麵館,地道老南京人都知道,尤其是老城南人,簡直是看著我長大的店,從小吃到大的店!
  • 廣西北路上這家三十多年的老麵館,據說是上海歷史最久的陽春麵?
    這些傳統美食當然都很美味,不過在毛哥看來說到淳樸,還真的要看那一碗簡單但又鮮美的陽春麵了。所以今天毛哥要和大家說的一家店,就是一家陽春麵的老店,在廣西北路上開了快三十年了,附近街坊的口碑都非常好,味道確實很地道。讓我們就來廣西北路422號這家「凱麗上海陽春麵館」嘗嘗。
  • 一碗最好吃的陽春麵
    這看似樸素一碗陽春麵,在上海做得出色的麵館寥寥,而據我所知敢於將陽春麵作為招牌的更只有一家——逸桂禾。這家位於老西門吉安路上的麵館是我最常去吃麵的地方,一年四季已幾乎滾遍了菜單,最愛的還是那碗絕無僅有,冠絕上海的陽春麵。逸桂禾的老闆頗有閒散不羈的氣質(照片右下角就是老闆本人)。店門口一躺椅,一壺茶,一支煙,悠哉悠哉。
  • 南京小吃地圖(二)
    地址:洋珠巷78號【老夏點評:】夫子廟瞻園麵館拆掉之後,夫子廟飲食服務公司分成廟內和廟外兩大塊,廟內還叫夫子廟飲食服務有限公司,旗下目前只有奇芳閣和蓮湖糕團店兩家。廟外叫瞻園麵館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有椿和麵館、包順興麵館和四鶴春麵館,鶴春又分為三元巷和洋珠巷兩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