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霸媽媽總結:帶娃走過小學六年,這6件事兒最重要

2020-12-10 小辮子媽媽

文|全文共2988字,閱讀時間約4.5分鐘

周末去表姐家取經。眼看Tim馬上要進小學了,本來自詡為「快樂教育,絕不雞娃」的我,在一眾海澱閨蜜的日夜薰陶下,也沒來由的焦慮起來。除了擔心漢字和漢語拼音外,我還擔心他隨意灑脫的性格會難以適應公立小學的紀律。

而清華畢業的學霸表姐,卻一手帶出了兩個牛小畢業生,侄女升入本區著名中學,侄子也是班上成績不俗的佼佼者。家有如此資源,我們當然要上門求教啦!

相信很多孩子即將步入小學的爸爸媽媽,或者已經在經歷小學生涯的父母,都很想知道在為日後學業生涯打基礎、鋪通路的小學階段,如何幫他們建立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習興趣,並且順利快樂地度過這6年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在清華學霸媽媽的經驗中,小學階段6條重要經驗是什麼呢?

小學階段的任務是什麼?

聽了我的「焦慮」,表姐哈哈大笑,她反問我:「你覺得孩子小學階段最主要的任務是什麼?」她這麼一問,竟然把我問住了。我想了想說:「打好學習的基礎?」大家不妨也想想,我們的孩子在這個階段,成長的需求到底是什麼?

在《人格心理學中》發展心理學泰鬥埃裡克森說:5-12歲孩子的人格發展任務是勤奮vs自卑,而積極品質是「能力」。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年齡段恰恰是孩子的小學階段。那麼該如何理解人格發展任務呢?簡單來講,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行為目的性的發展。孩子開始需要體驗專注,和通過勤奮來達成目標的感受。如果無法體驗到這種「勤奮感」。他們可能會在同齡人的競爭中陷入自卑,也不容易在下個階段的青春期獲得「同一性」。

表姐給我舉了個例子:有個孩子成績不好,行為也出格,甚至連基本的課堂紀律都難以遵守。後來班主任跟家長嚴肅會談,認為這種問題行為恰恰是「自卑」的反應。於是決定從他比較喜歡的語文開始抓成績,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個孩子雖然沒有獲得什麼特別好的成績,但是他獲得了那種「靠努力達成目標」的感覺,也就神奇的開始遵守紀律了。

這就意味著,不存在「孩子剛上小學,不用那麼緊張。」這種說法,其實小學階段,才是家長要帶著孩子脫離「傻白甜」,成為靠勤奮獲得成績的學生最好時機。

規劃小學生涯記住這6件事兒

一位閨蜜曾經對我說,如果再給她一次機會,她一定會帶娃去上幼小銜接班,再不濟也要按著多學點漢字。女兒馨馨上一年級時什麼也不會,結果沒想到全班就她和另外一個男孩是「裸上」(沒有上幼小銜接),老師進度快,女兒回家寫作業跟不上委屈的嗚嗚直哭,好在她下了狠心最終給孩子補上來了。世間沒有後悔藥,如果能學到「過來學霸」的經驗,又何樂而不為呢?

第一:早點識字培養閱讀自信

表姐的一對兒女,都是從3歲開始識字,到3歲半姐姐已經能認識近百字,小學面試時,姐姐已經能自己看小說了。表姐告訴我,讓孩子早認字,不是為了在親戚朋友面前炫耀,而正是為了她能早自主閱讀,能看得懂題

一方面,因為能自主閱讀,孩子的信心倍增,在幼兒園到小學的適應階段,能有一個支點。另一方面,因為識字,所以可以自己讀題,又培養了獨立做作業的好習慣。

Ps:這裡說認字,不是按著孩子死記硬背,而是在親子閱讀中、生活中不斷給孩子指認漢字,在逐步給他們分級讀物去增加閱讀自信。

第二:堅持晨讀的習慣

表姐一家都有晨讀的習慣,她和博士姐夫每天雷打不動六點半就在書房各自看書。兩個孩子也都7點起床,先晨讀半小時。表姐告訴我,這個習慣其實是無心插柳,但是沒想到孩子們卻因此培養出了「自律能力」,當晨讀成為習慣,意志力又被轉移到了諸如晚間預習、周末做卷子等學習事物上。

第三:培養孩子讀題習慣

之前在私信中看到很多家長問:孩子太粗心怎麼辦?具體溝通後了解到,在很多情況下,他們都是沒有仔細讀題,或者理解錯誤。我記得上高中時,有一位老師說:「會讀題的人,不但能從題目中看到老師考試的範圍和目的,還能看得到正確答案。」經歷過幾輪考試,愈發覺得有道理。同理,培養孩子的「應試功夫」讀題是非常重要的。

表姐的方法是讓孩子自己讀題,然後找重點。一開始是孩子念一遍,表姐再指出重點,很快孩子就可以一邊念一邊用筆畫重點了。隨著學業難度的增加,到了四年級左右,題目開始變得更複雜,邏輯多層嵌套,甚至還有故意的迷惑性題型。表姐就帶著孩子作分割,分析題目之間的條件,邏輯關係等等,慢慢帶著孩子去推導。

第四:數學可以玩著學

一提起數學,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很心虛,擔心孩子學不好,擔心數學太枯燥。然而表姐卻告訴我,數學最好學,因為都從生活中來。她說:「不瞞你說,我家兩個孩子數學都是在打撲克裡複習的。」

除了撲克,生活中還有很多學數學的機會,各種桌遊玩具、教具甚至連帶孩子出門購物都能隨時隨地來個數學的應用。關鍵的是,讓孩子覺得數學是一種特別有用的學問,有了這個基礎認知,再加上耐心引導,他們很快就會開竅。

第五:寫作靠練思維

三年級一過,班級裡很平均的作文水平就變得兩極分化了。表姐說兒子班上有個女生寫的作文,連他們這些家長看起來都是文採飛揚,現在的孩子簡直太神了。但若非有特殊才能,在作文方面想要提升,光是增加閱讀量,不一定能達到想要的效果,還需要帶著孩子去練思維。

往近了說,高考作文的主流還是議論文,往遠了說「歌以詠志」,寫作能力的大部分目的還是為了表達觀點,因此孩子有邏輯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很重要。這就需要邏輯思維能力、思辨能力。表姐家鍛鍊這兩種能力的方法就是辯論和「抬槓」,全家人經常在一起討論書中看到的問題,新聞中的觀點。久而久之,孩子就有了調動可掌握的信息,分析問題,提出觀點的能力。

第六:升學需要平常心

到了六年級,很多孩子都開始面臨升學壓力,一些家長甚至比孩子更焦慮。然而尷尬的是,這段時期正好是青春期的開端。於是外部壓力加上內部蠢蠢欲動「權力之爭」反而極易產生親子矛盾

其實爸爸媽媽大可不必給孩子太大的壓力,或者臨時抱佛腳恨不得讓孩子將六年落下的內容全都追上。如果從一年級開始家長孩子都有明確的目的和規劃,那麼小學的最後階段也不必慌張。

不負六年時光,爸媽需先做思想準備

有的爸媽可能會說,不就是個小學麼,沒必要這麼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吧,你看我也沒怎麼管,孩子也沒差太多。但是表姐卻說,一到三年級看到孩子的成績大起大落,著急到處找輔導班的也是這部分爸媽。

表姐向我推薦了于敏老師的《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于敏老師具有寶貴的20年一線教學經驗,針對孩子的小學生涯,無比細緻的提出成長規劃。我買來翻看了一下,就震驚於這本書的周到,從每個學年可能會面臨的問題,到假期的安排和規劃。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于敏老師的目光不僅僅在成績和學業上,而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為家長制定了孩子從學習提升、心理成長、性格培養等方面的立體方案。比如于敏老師在書中,特別提出了「二年級讓孩子對學習充滿興趣」「四年級學習難度升級」等階段性的方案。

這本書原價35元,現在活動價格只要29.9元,少抽一包煙、少吃一包爆米花,點擊下方連結就可給娃帶回家,像學霸媽媽一樣,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了!

小辮子媽有話說:

其實雖說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在教育競爭激烈的當下,孩子的求學之路更像是一個個以家為單位團隊的「競賽」,如果說孩子是上場比賽的「運動員」,那父母就是場外的教練。孩子負責努力,而我們負責規劃的更合理,看得更長遠。因此無論是孩子處於小學前,還是小學中,爸媽都需要這樣一份「路線圖」,記得下單,陪孩子不迷茫了!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連結一:寶寶愛搶玩具是「學壞」了嗎?發展心理學:兒童自我意識發展期

相關連結二:活得通透:接納孩子個性,最好的成長是「成為自己」

相關連結三:「短視頻嚇娃」流行爸媽群?恐嚇教育太坑娃,試試「後果法」

相關焦點

  • 從學霸到北大清華,父母主抓家庭教育「核心三點」,小學時就開始
    愛讀書,可以說是學霸父母們一定要培養出來的重要品質。 但是,這樣的讀書,只看其表而不知其裡,我們也可能無法掌握其中的重要精髓。 如果一定要說培養閱讀習慣,哪個因素最重要,那一定是興趣。興趣會讓孩子自發產生動力,進而形成習慣。
  • 清華博士媽媽:小學6年,我讓女兒背這順口溜,成績從未下過98分
    清華博士媽媽:小學6年,我讓女兒背會順口溜,成績從未下過98分!在小學階段,正是我們孩子打好數學基礎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我們最主要的就是將我們的一個公式定理掌握好,並學會運用。小學數學的知識點也都是極為的簡單,但是為什麼還是有孩子的數學成績不夠理想?小學數學全是最基礎的知識,只要牢記基本公式,掌握解題方法,擁有較強的運算能力,孩子的數學成績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很多家長為了孩子能考出一個好成績,在孩子放學之後,還另外給孩子報了很多補習班。
  • 有一種媽媽能力,叫做「我可以獨自帶娃旅行」!
    閨蜜小惠,是個實打實行動派媽媽,女兒上小學前,三天兩頭看到她帶著娃在出遊,遠的、近的,短程的、長途的,著實看著令人羨慕。有一回遇上她,我說:「你好厲害,獨自帶娃走天涯哇!」孩子爸忙是客觀原因,其實在小惠的心裡,她很渴望有那麼幾天,母女倆可以用最親密的方式相處,孩子的世界裡只有媽媽,媽媽的視線裡只有孩子,彼此以最純粹的方式擁有對方。頂住公婆的壓力,告別忙碌的丈夫,小惠獨自帶孩子坐上動車,去了幾百公裡外的城市。
  • 00後清華女學霸棄筆從戎,影響孩子人生的「最重要之人」未必是你
    今年海軍徵兵剛剛結束,10名來自北大和清華的新兵讓人矚目,這不禁讓優寶想起了去年有位更加奪人眼球的海軍陸戰隊新兵——來自清華的女學霸,00後的祁逸菲。女學霸瞞著父母停學參軍,只因從小迷戀軍旅祁逸菲在2018年以632分的高分考進了清華的美術學院,可大一剛過她就毅然決然的暫停了學業,參軍入伍。
  • 學霸黃恬靜保送復旦,媽媽透露秘訣:小學「三不」原則成就未來
    也正是由於這樣的影響,增強了許多學生對於高三的恐懼,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在校表現優異,他們得以被保送到名校,學霸黃恬靜就是這樣一位學生,在高三的時候就被直接保送雙一流的復旦大學,免於參加高考而帶來的壓力。
  • 韓國博士牛媽,培養6個子女全上耶魯哈佛,學霸養成關鍵在小學
    全惠星,被韓國媒體譽為「首席媽媽」,梨花女子大學英文繫念二年級時,以全額獎學金作交換學生去美國留學,波士頓大學社會學博士,曾經在耶魯大學擔任教授。養育了6個子女,全部送進哈佛耶魯。
  • 考前忘帶身份證,高考成績出來被清華錄取:學霸也丟三落四?
    那個高考忘帶身份證的孩子,成績優秀被清華錄取,讓人羨慕 一般人都覺得,只有學渣才會丟三落四,卻想不到連學霸也會丟三落四 小姜高考高考考出了700分的好成績,這讓家長和孩子都安了心,畢竟一想到考試「不順」,就讓人覺得心裡有些緊張。 事情是這樣的,小姜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提前來到了考點,一家三口表現得都很坦然,並沒有感到很大的壓力,有說有笑的在考點前等待著考試的開始。
  • 考入清華、北大的那些學霸,到底是拼實力,還是拼家長?
    學霸就是學霸,熊軒昂的建議非常有用和中肯,是從實戰中總結的經驗之談。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熊軒昂最終能成為當年的北京文科狀元,考入清華大學一方面是父母給他營造了好的家庭氛圍和條件,另一方面,是靠他自己嚴格的自律和努力,並且方法得當。
  • 清華首封錄取通知書發給廣州學霸:廣東高考理科第一!
    愛看《三體》的學霸廣州六中副校長江玉軍介紹,劉洋能拿到強基第一,跟賦分方式也有關,高考分數佔比85%,在清華的筆試和面試佔比15%。他建議有志於強基計劃的學弟學妹,「利用好備考時間,面試時候就算緊張也儘量自然地說話,通過訓練讓說話流暢一些。」
  • 《世界上最難唱的歌》難倒清華北大學霸(
    昨日,文章導演的電影《陸垚知馬俐》推廣曲《世界上最難唱的歌》一發布,便在微博上引發熱議——歌詞一半都是中國語文中的生僻三疊字,副歌的一段「皛垚壵嚞刕鱻森,刕鱻森鱻舙龘犇,皛垚焱磊掱掱飝,皛馫焱嚞尛磊」不僅放倒了廣大網友,紛紛表示「感覺語文白學了
  • 媽媽送兒清華報到,指著面前幾個男生自豪地說:這都是我的學生
    在孩子的小學階段,我一直認為,學霸的養成主要在於自身的努力。隨著孩子學段的不斷上升,才慢慢發現,學霸的養成與優質教育資源有極大的關聯。越是名校、名師的學生,成長為學霸的越多、越是拔尖,完美地詮釋著「名師出高徒」。
  • 清華學霸也曾沉迷玩手機,媽媽這樣培養他的自控力
    隨著各省高考分數陸續出爐,又到了年度大型瞻仰學霸的時刻了。 前有疫情後有汛情,讓湖北的高考生比往年更受關注。不過,優秀的孩子始終會發光。來自湖北省荊門市龍泉中學的文科考生徐茜就考出了667分的好成績,她各科成績分別是語文123分,數學147分,英語137分,文科綜合260分。
  • 比起外國媽媽帶娃歲月靜好,中國媽媽為啥帶娃雞飛狗跳?真實對比
    沒有經歷過帶娃辛苦的人,永遠不會知道,帶娃真的是世界上最費心費力費腦的工作,無論是一心撲在娃身上的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家庭兩不誤的職場媽媽,對中國女人來說,有了娃就意味著自己平靜如水的生活一下子變得雞飛狗跳。
  • 廣西文科高考狀元,以681分考入清華,這4個學習方法可借鑑
    這還沒怎麼努力,這要用起勁兒來,那還得了!當她談及對清華生活的規劃時,她給出了非常精彩的回答:我希望能在清華治古今之學,觀中外之勢,成一家之言。——韓思雨僅僅一句話就能感受到這女孩淵博的學識,遠超同齡人的通透明達。在談及學習方法時,她總結了4個重點。
  • 一位清華學霸的日程表,網友驚呼:不可思議!
    近日,小編網上瀏覽新聞時,看到一則清華學霸的日程表,真是大寫的驚嘆號,網友們看了也紛紛發表評論:高度自律,贊!服了!而牛筆的小神童們做到了,各大高校總有一些牛人,清華的牛人估計更多一點;我真搞不懂是怎麼做到的;如果是我,幾天是可以做到的,但要長期做到就難了,光是身體這一關就不行。莫非他們都鐵打的身體。..........等等,網友評論就不一一貼出來了!大多數是各種服氣!
  • 有娃家庭請注意,解決好這4件事,媽媽帶娃出行更輕鬆
    自從有了寶寶後,媽媽們似乎一瞬間從小女孩變身成了超人,就算照顧寶寶時再苦再累,自己也會咬牙堅持。本來在家照顧寶寶已經夠不容易了,帶娃出門更是有操不完的心。作為過來人,我給大家總結了一些帶寶寶出行時,媽媽最操心的四個方面以及相應的解決辦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小學階段最重要的5件事,媽媽一定要教會孩子!
    小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承前啟後的關鍵階段。那麼,從6歲到12歲的這段小學時光裡,除了學習,還有哪些重要的事呢? ◆ ◆ ◆ 第一件重要的事:聊天 孩子放學回家後,父母要問問孩子在學校裡發生了什麼,和孩子聊聊天。有的爸爸媽媽下班回到家後,往往是醉心於手機,或是繼續未完的工作,很少和孩子溝通。
  • 這位來自廣州的清華學霸曾偷偷玩手機到深夜,媽媽使出這招太妙了
    日前,「掌門1對1 牛娃面對面」直播室迎來今年廣東高考理科前20、來自廣大附中的嚴若天和他的媽媽。嚴若天已被清華大學錄取。許多人可能會有錯覺,覺得學霸小時候肯定也是天賦過人的?但據嚴若天媽媽介紹,小時候的嚴若天也調皮,如何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這位學霸媽媽費盡心思。
  • 小學1至6年,每個年級都有不同的側重點,把握住小升初才更輕鬆
    有些家長認為,小學5-6年級是小升初的關鍵?智慧家長則不同,從上1年級就很重視,整理了一些學霸家長對小學教育的經驗,希望能給大家帶去一點思考。1-2年級:做好幼小銜接與閱讀積累孩子從幼兒園到一年級的轉變,家長們要多加關注,首先要讓孩子對上學這件事不排斥引導孩子正確的接受。
  • 考上清華北大的學霸總是備受關注,為什麼上大學後卻默默無聞了?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經常聽人說,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可能是一生中最榮耀的時候 學霸確實是學霸,但並非唯一 要知道,在清華北大這樣的高等院校裡,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各省地的優等生,優秀的人在一起,可能會因此變得更加優秀,但也有人會變成普通人,只想在自己的領域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