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嘉人》雜誌
都知道格子間人類的午餐最為尷尬無味,選擇有限,價格偏貴,營養少的可憐,不吃不行,要吃上還得算準時間。然而某些大公司的午餐時光卻全然超出你想像,自助餐檯,落地長窗,菜樣日日翻新,雞鴨魚肉、瓜果蔬菜、冰點冷飲、甜點蛋糕樣樣齊全,你可以盡情吃到飽,惟一要擔心的只是衣服變小。這裡女人要辭職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總抱怨薪水薄加班多,但每日一吃到由法國名廚製作的餐後甜品,便心花怒放,繼續像騾子一樣任勞任怨。
吃喝是人生恆定的主題。她們老闆大概已經發現,關心到「胃」,比發個大紅包要有效的多。每天早上,當室友Rose悠閒從容的更衣梳洗時,Mary卻在煙燻火燎油煙四起的廚房裡準備午餐。蛋炒飯加火腿片配一個蘋果,牛肉燴飯加酸奶,或者直接就是康師傅的食麵八方。她們公司午間只有一個小時,午餐福利是提供外賣。可回收便當盒裡米飯飯粒掉到地上竟然能夠擲地有聲,幾片綠色的葉子配幾片不知那個部位的肥肉。換過好幾家便當店,總是質量越來越差,索性自力更生豐衣足食。
跟同事排隊用微波爐加熱便當的時候,她就會羨慕起Rose公司的午餐福利。曾經去G公司Rose,她請Mary在公司食堂共進午餐。當Mary看到餐廳門口冷菜熱菜湯菜熱飲冷飲點心蛋糕林林總總三十多種菜色時,不禁從心底覺得Rose幸運,甚至想到:自己賺的是Rose的兩倍,但到底誰的幸福指數會更高?
午餐是食之無味的雞肋,十個白領湊在一起,九個會如此抱怨,剩下沉默的那個,多半像Rose,是服務於某家體貼的大公司的幸運兒。
據說世界上最漂亮的員工餐廳是阿迪達斯的紐約總部,坐在它的餐廳裡,你會誤以為是在某間湖畔療養院,面前是澄澈的湖水,背後是鮮翠欲滴的草坪和樹林,餐廳裡的當季新鮮水果一筐筐任你享用,中央是一個外形簡約的自助式餐檯。你可以選擇在白色遮陽傘下用餐,也可以在落地窗前。在北京,Google的食堂福利已經被說到濫,若想吃鮑魚一定得在合適的時間約會Google某員工;在上海,能同時享受到落地窗和美食的是金茂君悅的員工,他們可以天天一邊吃著星級水平的午餐,一邊欣賞著觀光客們買票才能看到的城市風光,足羨煞同一大廈的白領們。位於環球金融中心的柏悅則擁有世界最高的員工餐廳,最特別的還是它的老上海情調,老式鳥籠和黑白掛畫讓用餐空氣也安然幽遠起來。而這兩家公司的女人都喜歡用貌似抱怨的語氣曬幸福:「我都被吃胖了」。
都說食物可以影響女人的情緒,更何況是日復一日、承上啟下的午餐。那些拿著優厚薪水、卻整日跟午餐較勁的大公司女白領一到中午就開始覺得腦細胞不夠用,吃什麼?去哪兒吃?什麼時候去吃?叫誰一起去?回來時則咬著星巴克咖啡的塑料蓋,一副得不到滿足的沮喪模樣,從抽屜裡掏出甜食,然吃完後不僅沮喪,還添懊惱。
午餐福利會成為吸引你留在一個公司的關鍵因素嗎?M.C.調查發現,65%的人持肯定態度,而接近一半的人期望擁有雙倍餐補。吃喝是人生永恆的主題。聰明的老闆應該已經發現,關心了員工的胃,比發個大紅包更加有效。
諾基亞餐廳分為三個部分,一層賣中餐套餐,二層是中西合璧的自助餐,還有一個小餐廳在七層,是可以提前點餐的地方。每天,餐廳的電視屏幕上會提前展示出公司菜譜。一層的速度最快,趕時間的時候我們喜歡在那裡用餐,十幾塊一份套餐,比如燒鴨燒雞套餐,葷素搭配合理,吃完可以立刻返回工作。不急的話當然選擇二層,花三十多元,那裡菜式多,果蔬豐富,尤其受女性歡迎。最棒的是沙拉,一種是生菜自助沙拉,六七種新鮮蔬菜可供選擇,另外一種是調製好的,裡面蔬菜花樣也很多。餐後甜點是人最難以抗拒的,提拉米蘇、奶酪、蛋糕、酸奶,味道極為地道,這個餐廳可是由法國大廚親自打理的,還有,他很帥!公司每天的餐補是十元,一個月下來,實際支出的餐費並不高,尤其和我們享受到的美食相比。
二層的環境我也喜歡:夏天的藤椅,長條桌,沙發,吧檯的高腳椅,充分考慮到你的需要和心情。兩個人聊天一般會坐在單獨的兩個沙發那裡,team一起吃飯就用長條桌,想獨處就去做吧檯邊,想看風景就坐藤椅吧。公司整幢大樓內部是鏤空式設計,二層的視野非常開闊,可以欣賞到各個顏色鮮亮的樓層,充滿設計感的擺設,和蔥鬱的綠色植物。中午時分,陽光從通透的頂棚暖洋洋直照下來,捧著無比滿足的胃,還是趕快來杯咖啡吧,不然真會睡過去忘記上班。柏悅的員工餐廳有兩個-B2的簡餐餐廳和90樓的樂府員工正餐餐廳,午餐時間為10點到下午2點。採購部門每日早晨購買時令的蔬菜,葷素搭配並且餐餐有海鮮,到了菊黃蟹肥的季節,還會給員工購買大閘蟹。飯後的甜點、水果足夠豐富,每日還做銀耳湯、綠豆湯、桂圓湯等甜羹。如果員工對菜式的建議都可以給人事提出來,比如最近有人反映給我們想要喝冷飲,員工餐廳就又裝了臺冷飲機。
員工餐廳還有一大特點就是集風景、娛樂於一身,90樓的餐廳裝修極具特色,總經理親自設計,頗有老上海的味道,吧檯區掛滿老照片,單獨玻璃房作為吸菸區。從窗戶望出去,能盡收上海黃浦江景,看到上海金茂大廈、東方明珠,這些風景只有在全球金融中心才能欣賞到的。B2的餐廳也很有特色,放了棋牌供員工娛樂,錯過了正餐也有點心提供,休息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報名看電影。公司的員工餐廳在53樓,叫cheers 53,是大家集體為它取的名字。我還記得剛入職,第一次到那裡吃飯,看到滿室的落地窗,和五花八門的菜餚,興奮地像中了彩票。那也是我第一次在那麼高的餐廳吃飯,一邊欣賞著窗外美景,一邊啃著飯後水果,想著再去來點水果羹還是一塊全麥麵包,感覺奢侈極了。後來才知道,每周二、五,都會有special menu。周二吃西餐,為了照顧那些在酒店工作的外籍人士,大廚會輪流做他們國家的菜,所以有時我們吃日本料理,有時是義大利菜,有時是法國菜,比如本周二的菜譜是日式,就包括照燒羊膝、日式燉蛋、香乾肉絲,和奶油玉米湯。周五與周二相仿。最幸福的時候還是每月給公司員工過生日,酒店餐廳的法國大廚會做味道正宗的蛋糕,每次都不同,黑森林、香草。
樓上很多其他公司的白領想到我們這裡用餐,但是很遺憾,這裡只能容納700個人,酒店員工又多,只能無奈的拒絕他們。朋友都說,在外面花三四十塊吃一餐,也抵不上我這免費一餐的營養美味。我們大廚有營養師的資格證,深諳營養調配,每日兩葷兩素,不用味精,十分控制放油量,買新鮮的季節性時蔬,光飯後的蔬菜沙拉就有五六種。他們還常去跟酒店餐廳的名廚學習交流,菜樣周周都翻新,可謂搜腸刮肚把我們餵滿意。那些公司沒有員工餐廳的白領們,她們的午餐生活又是如何?M.C.採訪了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外企白領,一窺其匆忙的午間時光。
幾乎每個中午我都會坐大巴去正大廣場用餐,想必這也是上海的奇觀之一-兩輛印有「正大廣場」字樣的巴士,每日十一點半從浦東華夏銀行出發,穿梭在浦東陸家嘴的130幢寫字樓間。主要是公司所在位置比較尷尬,前後都是寫字樓,沒有便利店,外賣選擇極其有限,大廈有食堂,但是菜樣單調,味道總是偏重偏油膩。正大算最近的商場,但步行來回要四十分鐘。好在前幾年前正大開通了這趟免費班車,不然我們還是過著午餐時候在格子間對著幹癟的「無證盒飯」抓狂的日子,只能在時間寬裕的時候才能去那裡飽飽口福。
正大廣場集購物、餐飲、娛樂等為一體,有時我懷疑自己想去吃飯只是藉口,那裡的餐廳吃來吃去也會膩,趕上用餐高峰期,就只能餓著肚子痛苦等待,而飯後順便逛Zara,Sephora等商店、淘淘打折貨似乎才是真正快樂所在。用餐完畢,我們仍然在西門處等車,開班車的師傅很好,有時我們在裡面逛久了,錯過時間,他還是會再加開一班,把我們送回去。
雖然巴士比較便利,但總有一段時間我又會回歸外賣生活。正大的餐廳不便宜,最便宜的也要味千拉麵,外加女人難以自制的購物慾望,一頓飯吃回來,要為癟下去的錢包懊悔好幾天。前些日子媽媽來看我,會給我做美味可口的便當帶去公司,到午餐時候我聞著新鮮米飯的香味,感到特別幸福,忍不住感慨掙那麼多錢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連頓像樣午餐都吃不到。
Candy 26歲 某會計師事務所 北京
每天的午餐時間只有1小時,公司附近可供選擇的午餐地點也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快餐和餐館。由於我們所在寫字樓的工作人員密度很大,大多數公司的午餐時間都基本趨同,幾乎每個餐館門口在12:00~12:30這個時段都是門庭若市。為了餐後能夠在陽光下溜10分鐘的彎兒,或者趕在上班前逛逛樓下正在打折的專賣店,身邊的每個人都躊躇於「今天中午是繼續味千拉麵還是拼單點菜去」。如果選擇在快餐店,就需要迅速計算何時出發能夠恰好趕上在第一撥飯糰結束戰鬥,多快好省的填飽肚子然後加一杯便宜又長肉的飯後珍珠奶茶。如果選擇拼單點菜,則需要選擇一個人提前開溜去領號佔位子,通常這是在不太忙的時候才能有的小奢侈。公司人事部門經常會跟大家常去的餐館申請集體折扣,只需要出示員工卡就可以獲得類似88折的優惠。當然忙到分身乏術的時候,也就只能有勞肯爺爺和麥叔叔了。也有些愛美的同事犧牲午餐時間去附近的美容院做臉或者健身房練習瑜伽,然後下午補充一個大果粒酸奶。由於工作的關係,我們常常需要到客戶的辦公地點上班。如果客戶自己有員工食堂的話,往往可以讓午餐的選擇多樣化,通常這些食堂會提供更多的蔬菜選擇,甚至有新鮮的當季水果或者粗糧。運氣好的,遇上一個返聘退休名廚的食堂就更高呼萬歲了。謝威 26歲 日資銀行 廣州
對我而言,最在意的倒不是幾百元的補貼,而是有比較寬鬆的時間和場所,在公司還沒有搬到這個廣州的「CBD」之前,我的午餐還是相對愉悅的,但搬家之後,午飯時間變成一小時,偏偏方圓數公裡之內只有一些「乏善可呈」的高級料理,比如400多元一客的牛排、一套定食150元的日本料理、只能餵飽洋胃的星巴克,還有就是人頭攢動的快餐店和永遠遲到的外賣。
湊合著吃還是堅定地不吃,這是我們每天中午要考慮的難題,讓我們每天都在愛與痛的邊緣徘徊不定。由於公司就餐時間的限制,快捷便利成為了午餐的關鍵因素。外出就餐吧,等位子平均要用15分鐘,點餐到上菜又要花上15至20分鐘,買單又要等約8分鐘,再加上吃的時間,總共要用上45至50分鐘,還要算上等電梯和步行的時間,午餐時間絕對是捉襟見肘;打電話叫外賣吧,這個時候往往是各家餐館最忙亂的時候,「無限的等待」成了最大的煩惱。於是水果零食充飢,自帶愛心便當成為了無奈的選擇。長久以往營養結構失調,消化吸收功能退化。最近頗震驚的是聽說同行業排名類似的銀行居然每頓午餐可報銷100~200元,羨慕的同時也對他們保持身材的毅力深表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