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變成了代購 日本每個家庭均配一中文導購

2020-12-13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03月02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曹婷婷)「我真的只是打算去旅遊的,結果活生生被朋友們弄成了代購。我回國的時候,大箱子裝了22公斤的東西,小箱子10公斤,最後不得不把自己穿的衣服都打了個包發回國內,實在拿不下了。」杭州人小金在日本衝繩呆滿了4天,至少有一整天的時間在為朋友們的購物清單忙碌。就在昨天,他還在整理一部分的戰利品。

  每個家庭配一中文導購

  日本零售淡季成了旺季

  日本遊究竟有多紅?記者在朋友圈發了一個詢問,當即有5人回復「已從日本歸來」,另有6人表示「有朋友春節期間去了」。而來自官方的數據顯示,今年春節中國出境遊人數為519萬,其中8.7%的人去了日本,這些人差不多花費了1125億日元(約60億元人民幣),以東京的三越銀座店為例,他們在春節長假前3天免稅品銷售達到了去年同期的3.4倍。中國人的消費熱情把2月這個日本的零售淡季變成了旺季。

  由於中國人的大批湧入,日本商場的中文導購數量也急劇增長。「我們同時進商場的有2個團吧,大概分到了20個中文導購。正常情況下,一個家庭就可以有一個中文導購陪同,她們有些會一路陪你買東西。」從事金融行業的Neo說,Neo這次是跟著一個30多人的大團去了福岡,一伙人在博多運河城裡大肆血拼。日本商場也算是做足了應對中國客人的準備,比如有些導購會有意識地推薦價位相對高一些的產品,最明顯的就是電飯煲,「因為中國客人經常是幾人一群,一人買了其他人也會跟進,效率很高。當然,導購們會解釋這些產品更適合『在中國使用』。」Neo說。

  眼藥水保險套衛生巾

  電飯煲幾乎人手一隻

  據Neo介紹,團裡多數人的購買比例是這樣的,「奢侈品佔到5成左右,然後就是護膚日用品以及電子產品。其中最紅的就是電飯煲,幾乎人手一隻,可惜傳說中的馬桶蓋我們去的時候就斷貨了。」

  「我自己買的東西和其他人不太一樣,我大約花了3成的錢在奢侈品上。還有3成是在當地有特色的工藝產品上,比如我買了鑄鐵壺,是跟當地一個比較有名的師傅定的。」Neo說。

  其實很多中國人早幾年就買電飯煲了,而馬桶蓋則是去年突然紅起來的。日用品和電子產品成了中國人最新的購物興趣點,它的普及之快可與曾經的奢侈品媲美。

  「眼藥水、保險套、體溫計、口罩、花王的蒸汽眼罩,象印的杯子和悶燒罐,卡西歐的手錶,還有就是一些護膚品,比如Allie的防曬霜,Albion的爽膚水,DHC的唇膏等等。」小金嘆了一口氣說自己在電飯煲面前站了許久,最終還是沒有勇氣帶回這個大傢伙。

  「現在很多女孩愛買衛生巾,花王的特別紅。」在日本留學的小綺春節回國過年,回來時也帶了一大箱子東西,基本是女性用品,都是她超市掃來的,「我們這種人肉快遞最吃香了,產品質量有保障啊。」

  從炫耀消費到從眾心態

  國人離成熟消費還有距離

  很多人把近期日本遊火爆的原因歸結為兩點:日元貶值以及面向中國人放寬了籤證條件。而中國人對日用品的熱愛也讓我們看到了新的變化。「國人購買奢侈品最初的心態是給人看的,也就是炫耀性消費,但如今,電飯煲也好馬桶蓋也罷,都是放在家裡的,至少說明更多人開始關注自身內在的生活品質。」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國人在澳洲買澳毛和在義大利買玻璃製品,都反映了類似的心態轉變。」

  Neo也告訴記者,他剛抵達日本時恰巧看到一期當地節目,討論的就是日本人眼中的中國消費者。「他們的評論大致有三點,第一是中國人很有錢,第二是很愛自己,第三則是依然存在從眾心理,不然也不會出現一件商品集體購買的現象。很多人並不在意東西是否真的需要,而是覺得別人買了,我也就帶一個吧。」Neo說。

  「中國人經濟實力的增長讓奢侈品從稀有變成普及,也讓大家有多餘的錢和精力追求新東西,但中國消費者離成熟還有距離。到下一個階段,消費分流會更明顯,屆時,當地的特色產品工藝品估計會受到更多人喜歡。」Neo分析。

相關焦點

  • 杭州小夥日本旅遊變成代購 遊客人手一隻電飯煲
    「我真的只是打算去旅遊的,結果活生生被朋友們弄成了代購。我回國的時候,大箱子裝了22公斤的東西,小箱子10公斤,最後不得不把自己穿的衣服都打了個包發回國內,實在拿不下了。」杭州人小金在日本衝繩呆滿了4天,至少有一整天的時間在為朋友們的購物清單忙碌。就在昨天,他還在整理一部分的戰利品。
  • 去日本旅遊:只想看風景 卻被朋友弄成了代購
    原標題:去日本旅遊:只想看風景 卻被朋友弄成了代購   「我真的只是打算去旅遊的,結果活生生被朋友們弄成了代購。我回國的時候,大箱子裝了22公斤的東西,小箱子10公斤,最後不得不把自己穿的衣服都打了個包發回國內,實在拿不下了。」杭州人小金在日本衝繩呆滿了4天,至少有一整天的時間在為朋友們的購物清單忙碌。
  • 實拍日本免稅店,中國遊客大量湧入搶購,導購笑稱「發財了」
    說起去日本旅遊,我們對這個國家總是褒貶不一,因為歷史原因,有人依然對這裡充滿著偏見,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卻是很喜歡去日本旅遊的,他們喜歡這裡的美食,也喜歡逛這裡的免稅店,瘋狂的買買買。據統計,去年,中國內地共有700多萬人赴日旅遊,消費高達1000億。
  • 揭秘日本頂級商場裡的中文導購如何精緻服務
    在日本旅行,南到衝繩,北至北海道,大到各種高級時尚的商業設施,小到傳統店鋪,都有可能遇到中文服務員,且以女孩居多。她們大多是中國人,也有少數會中文的日本人。隨著中國遊客的日益增多,擁有「中文女孩(會說中文的女孩)」意味著對中國遊客市場的重視程度和競爭能力。通過她們,中國遊客不僅提高了購物效率,還能有機會深入體驗日本文化中的待客之道。
  • 這是我最後一次去日本做代購
    代購做了小兩年了,這是最後一次再去日本做代購。
  • 日本購物街實拍:滿大街藥妝店,都能用支付寶,有的還有中國導購
    2018年,赴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超過了八百萬人次,是中國遊客出國遊去的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泰國。並且中國遊客在日本的旅遊消費總量超過了一千億。可見,近幾年越來越富裕的國人,買遍全球的腳步從未停歇,而與我們一衣帶水的近鄰日本顯然是一個非常能夠吸引中國遊客前去購物的國家。
  • 央視發話 日本最嚴「限購」給錢也不賣 代購涼涼?
    至於澳爾濱的健康水也從一開始限購五瓶,到後來限購三瓶,現在變成一人限購一瓶!現在就連cosme大賞殿堂級的FANCL,居然也發出告示,宣布每個顧客一周只能購買10瓶FANCL卸妝油,至於女生喜歡補充的綜合維生素,每人每樣限購3袋:除了上面這些大牌產品,一些不算大牌但是非常熱門的產品,也同樣被限購了。
  • 國人購買奢侈品的熱情,讓巴黎戴高樂機場免稅店專門配了中文導購
    最喜歡的就是這裡的指示牌全部都有中文版本的,看來中國人越來越多的走出國門,也越來越國際化了。轉機的時候,隨便來逛了一下機場免稅店,和任何國家的機場免稅店一樣,這裡的化妝品的人氣都很高,大家穿梭在各大奢侈品牌之間,尋找自己需要的品牌。
  • 為什麼中國遊客這麼喜歡在日本免稅店買東西呢?你知道嗎?
    為什麼中國遊客這麼喜歡在日本免稅店買東西呢?你知道嗎?現在的年輕人卻是很喜歡去日本旅遊的,他們喜歡這裡的美食,也喜歡逛這裡的免稅店,瘋狂的買買買。據統計,去年,中國內地共有700多萬人赴日旅遊,消費高達1000億。
  • 中國遊客在日本免稅店瘋狂搶購,買到斷貨,導購笑的合不攏嘴!
    說到日本旅遊,有些人可能討厭它,有些人討厭它是因為歷史原因,喜歡是因為「美食」和「免稅商店」,早在2017年,中國大陸就有700多萬人去日本旅遊,在日本的消費達到1000億,2019年,數據就更大了。因此,如果你去日本的幾個主要城市,基本上可以看到很多地方都擠滿了中國人,大多數導購員或老闆也會說幾句簡單的漢語,原因很簡單,就是引導中國遊客消費。在大街上,很明顯,很多地方都有中國旅遊團,而且很多旅遊團主要由大媽組成,雖然他們在年輕人中不時髦,但在購買東西方面他們不比任何人差。
  • 揭秘日本免稅店:店員中文推銷 宛如中國大型超市
    這是在日本長崎港口附近的一家免稅店內,導購和中國遊客的對話。店內熙熙攘攘,擠滿了前來購物的中國遊客,每個貨架基本都有中文標籤,上寫有「經濟實惠」、「日本銷量No.1」等字樣,店員用中文大聲推銷產品,該免稅店似乎和中國某些大型超市並無二異,店內也沒有日本當地消費者。
  • 日本華人代購現象普遍 因代購被捕驚詫從業人士
    日本華人代購現象普遍 因代購被捕驚詫從業人士    據日本中文導報網報導,在日本華人做代購的現象非常普遍,隨著國人收入逐漸增長和近年來日元急速貶值,中國人消費的觸角已延伸到日本,並成為一種現象。從箱包到手錶,從化妝品到衛生巾,從紙尿褲到奶粉,從玻尿酸到酵素,日本商品顯然成了搶手貨。在日華人家庭主婦、留學生紛紛利用閒暇時間做代購,甚至公司裡的就職者也加入代購大軍。然而,最近兩件華人因代購而遭逮捕的消息如同重磅炸彈落下,驚詫了一片從業者。
  • 日本藥妝連鎖松本清開設化妝品店Beauty U,配備11名中文導購
    日本藥妝連鎖松本清開設化妝品店Beauty U,配備11名中文導購 CBO首頁 | 作者: 劉珽玉 |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  2017
  • 日本高島屋大阪分店為外國遊客提供外語導購
    人民網東京8月31日電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的高島屋大阪分店將於9月開始充實自身服務,準備迎接來自中國等國家的外國遊客。除專門在店裡安排會說外語的導購員外,還將為顧客提供手機翻譯服務。自今年7月,日本政府大幅度放寬中國人赴日旅遊個人籤證的發放條件以來,訪日遊客的數量急劇上升。
  • 經驗|去日本旅遊,可以順便配一副眼鏡啊~
    以前只知道去日本要買藥妝和藥品啥的,這次在日本過海關安檢的時候,突然看到日本的工作人員帶的眼鏡都好亮,再看看老公的眼鏡已經花了(國內配成3000人民幣,使用時間3年,最近在淘寶買了酒精紙擦花的),莫名覺得感覺日本鏡頭做得好,所以鏡片也該很棒棒,便萌生了要在日本給他配眼鏡的想法。
  • 日本頂級商場裡的「中文女孩」(高清組圖)
    她們大多是中國人,也有少數會中文的日本人。隨著中國遊客的日益增多,擁有「中文女孩(會說中文的女孩)」意味著對中國遊客市場的重視程度和競爭能力。通過她們,中國遊客不僅提高了購物效率,還能有機會深入體驗日本文化中的待客之道。近日,筆者有機會認識了兩位日本頂級百貨店的「中文女孩」,通過她們,見識了中文導購與日式服務的完美結合。
  • 日本高絲集團均受影響:海外代購受限奢侈品在中國市場放緩
    Jefferies投資銀行的分析師Stephanie Wissink 表示,「這主要由於佔旅遊零售業35%的化妝品消費支出在第三季度出現下滑。來自日、韓,中國香港、澳門的數據顯示,近幾個月來,中國內地旅客的增長放緩。化妝品是中國出境旅客購買的頭號產品類別,超過50%的人在中國境外購買化妝品。」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認為,Wissink的報告是在中國加大對代購行業限制的情況下發布的。
  • 日本遊火爆 最快3月底溫州將開通直飛日本航線
    上周五,市民小葉和男友結束了在日本6天的旅行,幾天時間裡因為要幫朋友代購商品,他們去商場的時間比去景點還多,扛回一堆東西足夠開個小賣部,「身邊好多朋友問我日本玩得如何,我卻只記得買買買」。不過小葉說,去日本購物遊的中國人的確超級多,朋友圈內幾乎有一半的人都去過,實在火爆。
  • 日本整形業漸受華人熱捧 設中文網頁配中文翻譯
    日本整形業漸受華人熱捧 設中文網頁配中文翻譯 日本整形技術因其細膩精緻、追求完美、尊重個性的特點,而走在亞洲醫學美容的前沿。近年來,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過去保守的中國女性們不再囊中羞澀,不少愛美者紛紛漂洋過海,到整形手術費用相對高昂的日本來「求美」。  日本不少知名整形機構,都專門設有中文網頁。為了吸引中國客戶,一些醫院內還配有中文翻譯。從預約到入院,從諮詢到手術,都有專人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