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微訪--杭州市長陽小學校長劉志華:像繁星照亮每個角落,讓音樂...

2020-12-10 中國教育在線
校長名片

本期校長:劉志華

 劉志華,杭州市長陽小學校長。1998從浙江省教育學院音樂教育系畢業後,到德勝小學任音樂教師,一幹就是十幾年。2012年8月到莫幹山路小學支教一年,2016年2月任長陽小學校長。
 先後獲得了浙江省教壇新秀、杭州市勞動模範、浙江省教改之星金獎、杭州市教壇新秀、杭州市教改之星金獎、杭州市學科帶頭人、杭州市優秀教師、杭州市藝術節和拱墅區藝術節優秀指導老師、拱墅區首屆十佳教師、區優秀教師、區首批學習型教師、區骨幹教師等榮譽稱號。

走進校長

  提起城北的杭州市長陽小學(下稱長陽),蹦出的關鍵詞一定足球與音樂。確實,尤其近兩年,長陽小學這兩個特色發展越來越好,越來越快。
  那麼,說到音樂,不得不提的就該是長陽小學的現任校長劉志華。在學校裡,她不僅是校長,主持全校工作,還是一位一線音樂教師,跟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也不少。也許正因此,她的內心變得柔軟溫和,歲月並未在她臉上留下多少痕跡。
  從1998年到至今,劉志華從教18年。18年來,她一直奮戰在教學一線,執著探索著音樂教學的真諦。這個嬌小身體的背後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精彩的故事?

 足球與音樂並行,一隻足球一首班歌師生玩嗨了

  長陽小學創辦於2009年,是一所年輕學校。曾是杭州市德勝小學教育集團下的一所學校,2014年改叫長陽小學,獨立建制。在劉校長看來,學校雖然年輕,但有朝氣,有活力,這並非不是優勢。辦學之初,社會各界對學校的期望很大,也正因此,長陽從未停止探索學校的發展之道。
  走進長陽小學的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長陽夢想牆。這是一面「會說話」的牆,由師生共同設計,定期以不同主題展示學生心中長陽學生和畢業生形象;再往裡走,就是充滿童趣的水管家族,這是長陽小畫家們親手設計和繪製的;還有走廊上圖書漂流角的牆繪,是老師們在下班時間分工合作完成的;校園裡一個個窨井蓋,經過孩子們的巧手繪製,卡通人物、足球獎盃、足球logo一一在眼前展現。
  這些校園文化的呈現,全部出自學生和老師之手,不是外部植入。正如劉校長所說,親手將校園文化做起來,感覺自然別有味道。
  2013年,長陽全面普及社團活動,發掘學生的個性和特長。足球特色因此誕生。足球作為長陽的特色,不斷發展壯大。劉校長說,通過開展班級、校級聯賽,在校園裡形成了「人人都會踢球」的氛圍。學校足球隊不但連續三年獲得拱墅區足球比賽的金牌,今年代表區裡參加杭州市足球比賽的三支隊伍,分別獲得了男子甲組第一名、男子乙組第三名和女子甲組第八名的好成績。最終有兩隻隊伍拿到了省賽二等獎。

  劉校長接手長陽後,在保持學校足球特色的同時,實現了新突破。在她看來,足球並不僅僅是一種運動,更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上學期,學校圍繞足球推出了主題式跨學科學習實踐周,開展基礎性課程的變革。用一隻足球打通所有學科。浙江省深化課改以來,提倡多學科的融合貫通,長陽也在不斷探索,圍繞足球開展主題式跨學科學習正是課改的落地項目。
  劉校長介紹說,主題式跨學科學習實踐周首先在五年級試行,以「我與足球的約會」為主題。在此過程中,學校舉辦了一系列跟「足球」相關的活動,比如足球比賽、班歌比賽、足球小報比賽等。更主要的是,用一支足球打破了傳統學科間互不貫通的傳統學習模式,全部改為以足球為主題的創新課程,選課走班。
  在數學課上,學生會親自動手製作一個足球,測量球場面積;在英語課上,進行足球標語設計;在語文課上,創作與足球相關的情景劇文本。劉校長的手機裡,收藏著孩子們上課親手製作足球的視頻。視頻中,孩子們開心地笑,將一個個足球雛形拿在手上。看著視頻的劉校長,臉上滿是自豪的神情。
  與足球特色並駕齊驅的,還有音樂。走在長陽的校園裡,你時不時會聽到從班級裡傳出稚嫩的童聲合唱。孩子合唱的這些歌,不是別人的,都是自己創作的班歌。


  說到創作班歌,前陣子長陽還因此火了一把。長陽目前24個班,班班有別具特色的班歌。24首班歌,唱出了24種獨特的班級文化,特別是足球聯賽前唱班歌的儀式,對學生來說是很好的國際禮儀教育。那麼,這個好點子是誰提出來的?劉校長。
  「孩子對音樂的喜愛是油然而生的,但平常在音樂課上容易受內容和教材的限制,孩子對音樂的天性無法釋放。」劉校長說,每個班有自己的班歌,這不是簡單的走個形式,而是真真正正的嘗試創作,寫詞、譜曲。此外,這首歌承載的東西是美好的,六年時光、同學間的回憶等,班級凝聚力也會因此凸顯。
  每首班歌都不一樣,內容各有各的特點。劉校長介紹說,低段的小朋友,創作的內容多以毛毛蟲、向日葵等為主,高段的相對來說多些情感表達,會有些許畢業季的傷感。這些班歌,會跟隨每個孩子六年時間,甚至未來更長的時間。

開設樂美課程,讓每個孩子成為一束「光」

  隨著浙江省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選課、走班」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近年來,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長陽除了發展學校特色,也致力於拓展課程——樂美課程的開發和研究。這學期,學校基於「培養個性特長培育陽光心態」的辦學宗旨和「我是一束光」的辦學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在周一、周三下午推出樂美課程,實行走班上課。
  據劉校長介紹,樂美課程是學校老師們合力開發的,分為五大課程體系,分別是體藝課程、綜藝課程、博覽課程、生活課程和STEAM課程,其中涉及足球、鼓圈、合唱、投資與理財、機器人、夢幻廚房、雙語禮儀、耕雲播雨等近40門課。
  其實,早在暑假,學校就通過學生問卷調查、教師課程開發意向等多種形式對課程進行了重新整合和調整,保留了學校的足球、氣象、合唱等特色課程,增加了機器人、理財、三國等新課程。
  「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做選擇,讓他們真正為自己做主。」劉校長說,就像長陽的校徽一樣,由七種不同的光組成,每種顏色都代表了不同個性特點的學生。劉校長希望,每個孩子都成為一束光,一束擁有不同興趣特長的光。
  而樂美課程,正是基於培養學生的不同發展方向開設的,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進行自主選課,每人選擇一門。「這些課程,學生可通過長陽小學微信公眾平臺上的拓展課程菜單進行選擇,流程簡單易學。」

  課程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學生的熱烈歡迎,開放選課後,平臺瞬間爆滿,其中最受學生歡迎的是「創新機器人」和「夢幻廚房」課程。當被問到首次嘗試走班上課,擔不擔心會發生混亂情況時,劉校長表示,低段孩子小,剛開始走班亂是肯定的,不過關係不大,幾次下來就順暢了。
  除了拓展課之外,學校打造了不少精品社團以滿足學生的多元化發展需求。比如耕雲播雨社團,學生們可以對風、雨、雲、氣溫、氣壓、溼度等天氣現象的形成進行研究,學習氣象知和觀測技能。
  目前,學校也正在籌建浙江省第一家氣象科普館,佔地300多平方米,預計在今年12月開放。劉校長表示,氣象館建成後學生能夠更加專業地研究與氣象相關的知識,培養科學興趣和素養。「以後很多課程都可以以此為載體展開,而不僅局限於氣象研究和觀測。」
  另外,長陽還有個藝術團,共分12個分團,包含合唱、銅管樂、雙語禮儀、相聲、小品、表演、書畫等等。劉校長認為,學校不管搭建什麼平臺,都必須圍繞學生的個性發展,只有讓學生擁有更多施展才能和特長的平臺,才能實現他們的差異化發展。

<

將音樂進行到底,在教育路上播撒音樂種子

  既是校長又是一線教師,這對劉校長來說是種幸福。「如果哪天讓我只當校長不教書,我肯定不願意。」劉校長坦言,她就是為三尺講臺而生的,沒有什麼會比站在講臺上更讓她幸福的。
  在愛好和工作的選擇上,很多人往往迫於生活壓力,放棄愛好,為賺錢而工作。而劉校長顯然是幸運的。熱愛音樂的她,中師畢業後被保送到浙江外國語學院的前身浙江教育學院就讀音樂教育專業。1998年畢業後,來到杭州市德勝小學,成為了一名音樂老師,一幹就是10年光景。
  今年二月份,劉校長來到長陽,在發展足球特色的同時,不忘將音樂注入到學生的血液,培養其音樂天賦。劉校長說,目前長陽一年級實行的是國家音樂教育新體系,一周開設三節音樂課,在課程中加入班級合唱和樂器教學。
  除了每天的校長工作外,劉校長同時擔任學校五年級的音樂老師。每到她的課,課堂上除了一群學生還有不少年輕面孔,這些人是誰呢?由於劉老師對音樂課的教育教學非常有研究,她的每節課都成了「公開課」,不少校內或校外的音樂老師前來聽課取經。
  劉校長說,音樂教學需要抓住課堂,注重孩子的體驗、審美和情感表達。「音樂是最能表達情感的學科之一,它很神奇,不僅需要唱、聽,還要通過肢體動作去感受。」為此,學校也引進了不少國外教學的先進理念。

 此外,劉校長也會通過各種途徑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比如公開課、展示課、觀摩課和賽課等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深知,上一堂好課很不容易,於是她很摳細節,不管是上課流程、模式的設計,還是課上一個小環節的設計,都會反覆斟酌。
  在18年的教學生涯中,很多東西都在變,包括教學手法和教學特色。不過,劉校長心中一直有個不變的追求:「讓音樂屬於每一位孩子」。她堅信,教育不能沒有夢想,沒有夢想的教育,就不會有希望和激情。
  她不僅鼓勵學生和教師創作班歌,在任教的這些年裡,她也不忘創作歌曲。從2008年起,劉校長開始創作合唱歌曲,先後創作了20多首。其中傳唱度最高的是《鴉鵲拌歌》,歌曲讓人有種置身叢林深處聽到無數鳥鳴的感覺。在浙江省首屆中小學生合唱比賽的初賽中,這首合唱歌曲就被六個學校演唱過。最終榮獲了杭州市中小學藝術節合唱一等獎、優秀創作獎。
  「讓音樂屬於每一位孩子」,劉校長就這樣一直踐行著。因為多年的音樂教學經歷,她提出了「學會聆聽、體驗音樂、動情歌唱」的歌唱教學課堂觀,並在全校範圍內推動普及型班級合唱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組建了學校合唱社團後,她還會親自擔任指揮,緊盯排練。

  此外,教育教學創新一直都跟劉校長如影隨形。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她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理念與風格。個人專著《跳躍的音符——小學歌唱教學的實踐與思考》一書,濃縮了她十多年的教學智慧和結晶。近幾年來,她還進行了省市區不少課題的研究,先後有十餘篇論文獲獎或發表。
  從一名音樂老師到一校之長,角色轉變了,但做教育的心沒變。劉校長認為,不論是老師還是校長,人人平等,只是分工不同。「做校長更主要的還是做人,對老師、對學生都要真誠相待。」劉校長說,學校的工作光靠校長不行,需要發揮老師的特長。
  用人之長,真誠相待。劉校長一直告誡自己要做一個真誠、真實、謙遜的人。憑藉這份真誠,她與老師相處融洽,經常和老師談心,把自己當成情緒「垃圾桶」。也正因她熱愛教育,全身心忘我地投入工作成了她每天最自然的事。

相關焦點

  • 校長微訪--錦繡育才中學附屬小學.育才京杭小學校長莫慧平:用善待...
    校長名片 本期校長:莫慧平 莫慧萍,錦繡·育才中學附屬小學負責人、杭州市育才京杭小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1995年8月參加工作,曾先後在拱宸橋小學、楊家門小學(現已合併為大關中學附小)任數學教師,在德勝小學任教學副校長,曾獲得杭州市教壇新秀、拱墅區優秀教師、十佳教師、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在教學上敢於探究和實踐,教育教學碩果纍纍。
  • 杭州市育才外國語學校校長張軍林:讓每個孩子都成為最好的自己
    1999年參加工作,歷任杭州市學軍小學副校長、杭州市轉塘小學校長,系杭州市優秀教師、杭州市教壇新秀。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陳顯婷):剛走到校門口,記者就被校門口的保安大叔「截住」了:請問您找誰?有預約嗎?請出示密碼。現在學校的安保工作抓得很緊,一般到訪學校都要求出示身份證件、填寫個人信息。
  • 市北教育發布 | 市北區26所小學校長調整名單
    新學期,市北區教體局對全區26所小學的校長進行了調整。下面是詳細內容。  原平安路第二小學校長臧文剛任富源路小學校長  原富源路小學校長劉曉燕任樺川路小學校長  原樺川路小學校長金延清任山東路小學校長  原山東路小學校長杭偉任包頭路小學校長  原包頭路小學校長閆燕任上海路小學校長  原上海路小學校長高峻任壽光路小學校長  原壽光路小學校長辛衛青任嘉定路小學校長
  • 校長開課啦!開學第一天,江幹校長齊亮相,同上第一課
    項一喜從一道數學題引入,帶著孩子們重走祖國70年發展歷程。她告訴孩子們:每個人都是美好學校的建設者,每個人都是美好教育的踐行者。  王紅霞指出,我們要像愛護生命一樣,愛護五星紅旗,它神聖而不可侵犯!
  • 杭州一小學教學樓像城堡 網友讚嘆好夢幻(組圖)
    上周末,很多小學都在開新生家長會。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開學季,杭州有一波新校園要和孩子們見面了。  這幾天,杭州市天長小學的官方微信上曬出一組新校區的美圖,引來各種讚嘆:「像童話一樣,好夢幻!」、「居然是個小學,要不要這麼美啊!」
  • 永豐縣沿陂鎮梘頭小學校長曾廣安,一連35年照亮山區路
    「校長伯伯好!」「校長伯伯早!」只要您早晨趕上上學時間,踏進沿陂鎮梘頭村小,就能聽到一聲聲最稚嫩、最親切、最響亮的聲音。這是孩子們對從教三十五年教齡的曾廣安校長的最好的禮遇。「讓娃娃們在學校開心快樂的學習和生活,這是我一生最大的追求」曾廣安校長動情地說。都說教師是天底下最光榮的職業,教師是學生的幸福引路人。
  • 本原小學校長肖榮華:讓每個人都有出彩的舞臺
    文/珠江商報記者呂紅紅  12月20日,本原小學師生將在第五屆中國詩詞春晚上同臺演出情景歌曲《聲律啟蒙》,一展才華和風採。校長肖榮華說,他希望每個學生都是一道光,積極自信,健康成長。
  • 未來學校校長訪談 鯉魚池小學校長梁正雄
    未來學校校長訪談 鯉魚池小學校長梁正雄 未來學校校長訪談 鯉魚池小學校長梁正雄 更多精彩視頻掃描 關注華龍視聽微信號 未來學校校長訪談 鯉魚池小學校長梁正雄
  • 動態丨海南省名校長、江西省名校長訪學走進南京市月華路小學
    為加強校際間交流,實現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教學目的,11月20日上午,來自海南省名校長(葉麗敏工作室)和江西省名校長(餘衛工作室)的教育代表團走進南京市月華路小學參觀交流。在月華路小學校長夏翠蓮的陪同下,遠道而來的教育代表團參觀了校園。
  • 一位校長的漢字夢:專訪鄭州市中原區伏牛路小學校長李欽志
    東方今報 猛獁新聞 記者李書恆 實習生 張宇 圖:劉曉銀在鄭州,有一位小學校長,他做了一個讓很多人不理解的「漢字夢」。他叫李欽志,伏牛路小學校長。幾年來,他從故事城堡到漢字文化館,再到「天馬行空」,伏牛路小學漢字文化館已經成了中原區教育系統的一張名片。有人說,李欽志不僅是在打造伏牛路小學的的漢字文化品牌,更是在實現著自己的漢字夢,在推廣漢字精髓,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 北京萬泉小學校長印象:景小霞(圖)
    ■萬泉小學校長:景小霞景校長是實力派校長,具有教育家的特質,教育的底蘊深厚,內涵豐富。很多校長聽了她的輔導報告後,對她十分佩服。她具備成為年輕校長的實力,早就應該有她的校長工作室。像她這樣的人,只能等待主管領導來發現,而不會有意做出姿態來引起主管領導的關注。好在教育官方對她和她的萬泉小學的認可度頗高。其實從各方面來衡量萬泉小學,這所學校都可以與一類校相媲美。景校長和她的萬泉小學經得起品,經得起琢磨。(2011年版)□萬泉小學校長:景小霞景校長注重抓教育教學,業務紮實,思路清晰,為人低調。
  • 周南梅溪湖小學校長徐信:讓每個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前言:2019年9月10日,長沙市舉行慶祝第35個教師節暨優秀教師表彰大會,179人次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在會上受到表彰獎勵,在「國開教育獎」的15人獲獎名單上,周南梅溪湖小學校長徐信名列其中。2016年,長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學與嶽麓區教育局合作開辦小學,徐信受中學外派,成為周南梅溪湖小學首任校長。
  • 杭州市春暉小學教育集團校長田冰冰:為教育,做一隻「絲不盡」的蠶
    2018年,她拖著一個行李箱,隻身一人來到杭州,擔任新名校杭州市春暉小學(下簡稱「春暉」)的校長。「我是看中了春暉的『顏值』,更希望能夠為這所學校美好顏值的背後創造出美好內涵。」田冰冰笑著說。雖然是句玩笑話,但她為人行事的魄力可見一斑。  從全國知名班主任,到高質新品的集團校校長,25年來,輾轉豫渝浙三地,「玩」教育的快樂,只有田冰冰最能體會。
  • ——記四川省木裡縣俄亞小學校長王偏初
    鄉裡「最高學府」——俄亞小學坐落在被譽為「納西族原生態文化最後留存地」的大村古寨旁邊。高高飄揚的國旗、清脆琅琅的書聲、生龍活虎的孩子……山腳下的學校給古老的村寨抹上了一道亮麗的色彩。這個學校的「掌燈人」,就是俄亞小學校長王偏初。
  • 杭州市大關小學、杭州英倫幼兒園與南投縣集集鎮永昌小學分別籤訂...
    大關小學校長與永昌小學校長籤訂結對協議書英倫幼兒園園長與永昌小學校長籤訂結對協議在大關小學申花校區,小朋友相互交換禮物    2016年6月16至20日,臺灣南投縣集集鎮鎮長陳紀    衡率永昌小學學生、隨行教師和家委會會長一行20人應邀來我市拱墅區參加
  • 蘭州一隻船小學微笑校長和她的「靈動課堂」
    和往常一樣,一隻船小學馬媛校長在7點剛過一點已到了校門。見到一同進校門的老師們,微笑著打招呼,像任何單位的同事之間一樣親切。  有著30年教齡的馬媛讓你猜不出她的年齡,她沒有中年女人的疲憊,大多的時間都在微笑,說話很快,有著與年齡不符的果斷與熱情。  上午,馬媛隨意走進個別教室裡轉了轉,看了看老師與孩子們。
  • 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九年一貫」辦學30周年 校長王盛之:九年...
    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安吉路教育集團新天地實驗學校校長王盛之說,安吉路的「九年一貫學制」著力於「一貫」,致力於辦學思想、育人體系、課程體系的「一貫」。對於九年一貫制學校對於學生培養的優勢,王校長表示,有利於緩解學生壓力,促進身心健康,實現輕負高質;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持續發展;有利於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核心素養的提高;有利於資源整合增強潛力,放大效益,推進均衡等。
  • 窮山旮旯的教育心燈—記湖南省龍山縣白羊小學校長田朝暉
    湖南省龍山縣地處湘西武陵山腹地,是典型的「老少邊窮」貧困區,在青山環、田野遍布旮旯之地,有所白羊小學,校長田朝暉,被當地的土家人稱為「教育心燈」。 2016年,田朝暉走馬上任。「給孩子們智慧,讓他們沒有青春勤學的遺憾。」
  • 杭州市鳳凰小學校長繆華良:課程助推核心素養落地,「新生活教育...
    作為第一任校長,他來學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聽課。「我將全校90多位教師、39個班的課全部聽了一遍,課堂上能夠找到很多課程建設的源泉。」在學校裡,幾乎每天都能看到繆校長拿著一個小本子隨班聽課。從教研員到校長,他已經聽了5000餘節課。  繆校長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構建課程。其實,自2016年擔任杭師附小教育集團校長起,他就著手進行課程改革了。
  • 蒼南第一實驗小學首任校長是他!
    蒼南縣改革開放40周年十大人物提名獎;賴春成/蒼南縣第一實驗小學首任校長(合影左六)「最美不過夕陽紅,人生風景蘊其中。歷盡天華才成景,人間萬事皆從容。」賴春成校長是蒼南縣第一實驗小學的首任校長。他的一生經歷頗為豐富,參加工作後,憑著專業特長和高遠的眼界,為蒼南基礎教育事業改革做了較有成效的嘗試,尤其創辦蒼南縣第一實驗小學(創校時校名為蒼南縣中心小學,1990年12月更名為現校名),並在他手上發展成為浙南名校,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