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09-27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魯曉林 報導 森林小火車曾是阿爾山林區主要的交通運輸工具,跨越了60多年的歷史,承載了林區人太多美好的回憶。伊爾施新城街道森旺社區由於緊鄰林業局貯木場,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條件,於是萌生了利用原火車道建設起特色森林小火車主題驛站的想法。
旅遊+扶貧 驛站2天完成接電
隨著阿爾山大力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道路越走越寬,市政府的發展重心逐步從扶持個人拓展到扶持鎮街,「以點帶點」推動旅遊業全面發展。於是,這一想法得到了鎮政府的大力支持,意圖全力打造研學遊、騎行遊等「旅遊+扶貧」品牌,開放經營權,以帶動城市低端收入家庭增收,有效探索城市扶貧新舉措。
而國網阿爾山市供電公司伊爾施供電所在接到新城街黨委辦給森林小火車主題驛站接電請求時,就確定了一個「急」字,急到想在提交用電申請的兩天之內完成接電。
在得到阿爾山市供電公司的許可後,該供電所負責人劉志國當下安排人員進行實地的現場勘查,組織實施電網配套工程和裝表接電工作。
考慮到「小火車」屬於扶貧項目,劉志國主動為客戶分憂,否定了單獨安裝變電的建設計劃,在充分計算用電負荷後決定從聖泉小區5號箱變接電,避免了投資過大的問題。
僅用時兩天,森林小火車主題驛站順利通電。而整個接電過程,客戶「一次都不跑」,小投資時間短,大大超出客戶預期。
總投資160萬元的阿爾山市森林小火車主題驛站於2020年9月12日正式對外開放,由蒸汽機車頭、煤水車車廂、硬臥車廂、軟臥車廂組成,集宣傳展覽、休閒娛樂、餐飲住宿等功能為一體,引來眾多遊客前來「打卡」。當小火車拉響汽笛,噴出濃濃的氣霧,遊客紛紛拿起手機拍照留念。如今,森林小火車不再運送木材,它開啟了鄉村振興的致富路。
棚改+服務 政企6年攜手共建
森林小火車主題驛站所屬新城街道和伊爾施供電所可謂是「老朋友」了。
自2014年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帶著黨中央的深切關懷,看望慰問新城街轄區林業棚戶區的困難戶後,阿爾山市供電公司就走上了棚戶區電網改造之路,兩年間累計投入資金9779.55萬元,完成了24個臺區,800多戶土樓,6000餘塊電錶的改造升級,受益居民10200戶。
在此期間,伊爾施供電所大力協助新城街鎮政府開展棚戶區異地搬遷安置,按照電力超前原則,提前完成伊爾施移民新村基礎電力設施建設和通電工作,為棚戶區居民入住安置提供了可靠有力的電力支撐。
從「供上電」到「供好電」,該公司積極探索、實踐黨建引領的新途徑,將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融入公司經營管理,主動與轄區街道社區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形成政企聯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工作新格局。
社區是社會治理的「最後一公裡」,社區居民是電力服務的主要終端客戶。伊爾施供電所立足百姓的所需所想,圍繞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感知,依託社區網格員與居民用電訴求,消除小區供電設施安全隱患,聯合宣傳推廣「網上國網」APP,積極參與社區防火應急演練以及為「五保戶、貧困戶」送溫暖等活動,通過優勢互補聯手高效化解各類難題,為社區治理體系注入新的幸福元素。
該供電所負責人劉志國說道:「只要是政府有需要的,只要是發展旅遊特色的,伊爾施供電所一直積極參與。」
為旅遊填動力,助推綠色發展,為客戶解難題,提升服務感知,始終是國網阿爾山市供電公司的出發點和歸結點。伊爾施供電所和新城街道將繼續深化供電優質服務與社區治理的融合聯建,擴大政企聯動的「網格化」深耕成果共享,共同推動幸福社區建設和全域旅遊發展。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