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奇景之一——吳哥古蹟

2020-12-25 風的旅者

提起神秘而動蕩的國度柬埔寨,人們最先想到的便是吳哥古蹟。吳哥是高棉人的精神中心和宗教中心也是旅行者嚮往的聖地。人們要去朝聖,是對神靈的朝聖,對文明的朝聖,對美的朝聖。吳哥不僅是段歷史,一座都城,更是一門藝術,一方崇拜

當你真正站在它的面前,卻不敢仰視,那種震撼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惟有透過寺前的一池塘水的倒影緩緩地平撫心中的悸動在寶塔的石柱,石雕門樓上,刻著許多仙女的風姿及蓮花蓓蕾形的石刻裝飾,展現出吳哥璀璨一時的神話。

在碩大的南門石門上刻有一張人面,冷峻的面孔及雙眼,冷酷地注視著世人,而廟宇裡高高低低的石塔上,雕有約40多張人臉,威嚴,肅穆,詭秘。安詳,含笑……這些臉譜都意味著什麼呢?

世人已參謁了千年之久,卻還是一無所知。

無欲無求的聖佛總應該是微笑著的吧,可是他們的微笑為何又是那麼的神秘?微笑的佛面可否真的可以給高棉帶來寧靜與祥和?

儘管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感嘆於這裡撼人心魄的自然風光:綠色的原野一望無際沒有工廠,沒有村舍,甚至連煙火也沒有,周圍只是無邊的寂靜。置身其中,好像回到了上古年代,當直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但是面對這些大佛的時候,總感覺那微笑承載著那麼多厚重,那麼多感慨。

走在異國的土地上,雖為朝聖,也免不了對至親故交的思念,或者來到這裡,就是為了聆聽那思念的聲音。體會那思念的震撼?

那古代賢孝的君王定不知因思母而建立的敲心塔讓現在的人感到如此神奇。在這裡,只要輕輕敲著胸口心臟,整棟建築就會發出蹦蹦聲響,很像有大地震。古往今來,誰又能倖免逃脫思念之苦?

有人說,吳哥是荒涼的,總有一種叢林的味道。不知是因為埋藏了400年的吳哥還羞於對世人敞開它富有的懷抱,還是因為吳哥不願讓人們看到它傷痕累累的臉龐。

無疑吳哥是高貴的,是矜持的,它如同一塊瑰寶,掩映在高大的樹木當中,穿透茂密的枝葉灑下來的陽光,讓神秘的吳哥平添了幾分溫柔和細膩

太陽照著吳哥窟,讓人感到生機勃勃的暖意。這個出現在柬埔寨王國的國旗上的地方就是一座石頭佛寺,如同一個盤旋在熱帶雨林中的夢。

投入其中,立刻就會融入一種溫柔委婉的處境感覺,風變得柔弱地吹,蕭瑟的風聲像在低訴當年發生在這裡的故事。遠處的寺廟傳來悠悠的僧侶誦經聲豎起耳朵細細的聆聽,那就像是從天國傳來梵音,讓人頓覺心境平和。

這裡四壁皆畫,置身於這裡,仿佛置身於世間的九重輪迴與八度空間,真實,虛幻,喜悅,苦難,盡在其中。

相關焦點

  • 領略世界八大奇景之一的
    領略柬埔寨風光,感受古高棉的悠久深厚歷史,探秘世界奇蹟吳哥窟,成為無數人嚮往的異域之旅。    探秘古國的花樣年華          柬埔寨,舊名高棉,是東南亞地區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建國於西元1世紀,在古代歷經扶南、真臘時期,其中9世紀到15世紀吳哥王朝國力強盛,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吳哥文明。
  • 吳哥古蹟重生故事裡的中國面孔
    這批中國「文物醫生」為茶膠寺開方祛病,讓它重新健康地挺立在吳哥古蹟文物叢林中。吳哥古蹟保護國際行動起步於1993年,中國是最早的參與者之一。26年來,中國已經先後完成周薩神廟、茶膠寺兩個大型保護修復項目。去年,吳哥古蹟最核心的遺址——王宮遺址的全面保護修復,也交給了中國工作隊。
  • 中國援助吳哥古蹟保護二十年
    吳哥古蹟在17—19世紀末被西方殖民者發現後,以法國遠東學院為代表的研究機構也隨之對吳哥古蹟進行了考古發掘和古蹟的修復工作。這時的法國學者雷慕沙(A.Remusat)首次把元朝人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譯成法文,並在法國引起不小的震動。1992年,吳哥古蹟被世界遺產委員會以瀕危遺產的形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旅行好書 | 《吳哥之美》吳哥古蹟神秘而令人嚮往
    過去世界上許多古老的文明所在,埃及、希臘、印度、中國,但沒有一個地方像吳哥窟,使我陷在一種茫然中,好像觸碰到內在最本質的生命底層,美的震撼竟然變成一種心痛,美竟成了不忍。吳哥窟還是五百年前的吳哥窟,如此莊嚴,如此華美,不可思議。以上是蔣勳在《吳哥之美》這本書序文所寫的數段話。
  • 冬令營 | 柬埔寨吳哥古蹟之旅,探訪從沉睡中甦醒的世界瑰寶~
    PS:位於柬埔寨金邊西北約310公裡處的吳哥古蹟群,是柬埔寨吳哥王朝的都城遺址,現存古蹟主要包括吳哥王城(大吳哥)和吳哥窟(小吳哥)。通王城南門(Angkor Thom):城門高達23米,上方為巨大的四面佛像,面露安詳的微笑,是吳哥古蹟的標誌之一。
  • 吳哥寺也叫小吳哥,是吳哥古蹟群中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吳哥寺也叫小吳哥,是吳哥古蹟群中最著名的景點之一,也是其中保存最完好的建築,狹義上的吳哥窟就是指的這裡。這是吳哥時代藝術鼎盛時期的代表建築,它創立於12世紀中期,為供奉印度教毗溼奴神所建,13世紀後期,變成佛教寺廟。
  • 世界第七大奇景—柬埔寨 吳哥窟、金邊追尋古墓麗影
    第二天:重慶到暹粒(12:35/14:25)各貴賓於指定時間前往重慶江北機場國際出發大廳集合,乘機飛往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柬埔寨。後乘專車前往酒店休息。午餐後前往參觀名列世界七大奇景-【小吳哥】,是高棉吳哥王朝全盛時期所遺留下來的不朽宗教建築;全城雕刻之精美有「雕刻出來的王城」美譽。是柬埔寨的標誌,印在了柬埔寨的國旗上。
  • 永恆的微笑——吳哥古蹟,用石頭建立起來的盛世王朝,不能錯過!
    今天小編繼續給大家帶來一個又好玩又有文化底蘊的一個景點——吳哥古蹟。吳哥古蹟位於東埔寨北部,是高棉王朝的都城遺址。45平方千米的叢林中,隱藏著大大小小各式建築600多座——這本來就是驚世奇觀。若這些規模宏大的築築再飾以精美的浮雕藝術,那該是怎樣的建築奇景?當年又頭建怎樣的王朝盛景?
  • 柬埔寨吳哥古蹟旅行小貼士
    吳哥古蹟(Angkor)位於柬埔寨暹粒省境內,距首都金邊約240公裡,是柬埔寨民族的象徵,被譽為東方四大奇蹟之一。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把整個吳哥古蹟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裡介紹一些吳哥古蹟旅行小貼士:
  • 文物丨中國援柬吳哥古蹟修復項目開工
    中國—柬埔寨政府吳哥古蹟保護工作隊近日告知媒體,吳哥古蹟王宮遺址修復項目已於11月正式開工。
  • 吳哥寺是吳哥古蹟群中最著名的景點之一,簡直就是人間天堂
    吳哥寺也叫小吳哥,是吳哥古蹟群中最著名的景點之一,也是其中保存最完好的建築,狹義上的吳哥窟就是指的這裡。這是吳哥時代藝術鼎盛時期的代表建築,為供奉印度教毗溼奴神所建。周圍環繞的是寬闊的護城河,吳哥其實就是人間天堂。
  • 吳哥古蹟裡有群中國「文物醫生」(記者觀察)
    在柬埔寨北部暹粒省400多平方公裡的熱帶叢林中,藏著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吳哥古蹟。20年來,一批又一批中國「文物醫生」來到這裡,參與古蹟的修復工作,讓這些世界建築瑰寶重新綻放光彩          「感謝中國文物修復團隊,他們對世界文化遺產作出了貢獻」   在吳哥窟景區的茶膠寺腳下一棵參天古樹前,來自上海的賴女士一家人正在仔細閱讀「中國政府援助柬埔寨吳哥古蹟保護(二期)茶膠寺保護修復工程」的展示牌。
  • 柬埔寨三大聖廟之一,吳哥窟保存完好寺廟之一,稱為吳哥古蹟明珠
    柬埔寨的暹粒省有一座「女人的城堡」,婆羅門教三大神之一溼婆神就在那裡供奉著。它是柬埔寨的三大聖廟之一。這就是有「吳哥古蹟中的明珠」和「吳哥藝術之鑽」美譽的女王宮。女王宮有500平方米的建築面積。整個寺廟都是用紅砂巖雕刻的。
  • 柬埔寨吳哥古蹟如今的"花樣年華"(組圖)
    吳哥古蹟(Angkor)位於柬埔寨北部暹粒省境內,距首都金邊約240公裡。在公元9世紀至15世紀時,吳哥曾是柬埔寨的王都,最盛時人口達數十萬。吳哥始建於公元802年,完成於1201年,前後歷時400年。在幾百年的建造過程中,吳哥三易中心。
  • 吳哥王朝與吳哥窟
    吳哥曾先後兩次遭洗劫和破壞。第一次是在1177年佔婆人侵入柬埔寨時,吳哥遭受了劫掠;第二次是1431年暹羅軍隊的入侵,攻陷了吳哥。吳哥遭到了嚴重破壞,王朝被迫遷都金邊。此後,吳哥被遺棄,逐漸淹沒在叢林莽野之中。從此吳哥窟便於世上消失了四百年,直至19世紀才重見天日。
  • 世界十大奇景之一,世界上唯一擁有六座宣禮塔的大清真寺
    今天參觀了位於土耳其的世界大大奇景之一的藍色清真寺。藍色清真寺(Blue Mosque )本名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Sultanahmet Camii),因為清真寺內的地磚呈現淡藍色而得名藍色清真寺。而這六根宣禮塔,象徵伊斯蘭教六大信仰,藍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真的是望斷脖子系列,不管是在寺外還是寺內,頭頂上方的空間都是最吸引人眼球的。這裡是免費的,作為一個地標性的建築,來參觀的人很多,總是能夠發現這裡排著長隊。
  • 空中宮殿原名金角山,是柬埔寨吳哥古蹟之一!
    空中宮殿,原名金角山,是柬埔寨吳哥古蹟之一。空中宮殿最初是真臘國王羅因陀羅跋摩二世在興建王宮的同時,建造的溼婆廟,後為蘇利耶跋摩一世改建成為須彌山式印度教寺廟。空中宮殿的風格多方面受到印度文化的影響,須彌山造型來自印度神話。
  • 中國援柬吳哥古蹟茶膠寺保護修復工程開工
    新華網柬埔寨暹粒11月27日電(記者雷柏松 報導員索萬)中國政府援助柬埔寨吳哥古蹟茶膠寺保護修復工程開工儀式27日在茶膠寺舉行,柬副首相兼內閣辦公廳大臣索安、中國文化部部長蔡武、中國駐柬大使潘廣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等以及當地民眾代表近300人出席了開工儀式。
  • 【小二舅舅】真臘行記——吳哥古蹟研學之旅
    班蒂斯蕾(Banteay Srei),也叫女王宮,距吳哥城約25公裡,是柬埔寨三大聖廟之一,被譽為「吳哥古蹟中的明珠」。供奉著婆羅門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溼婆。建於967年的羅真陀羅跋摩(Rajendravarman)時期,而於1002年的闇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時期完成。普拉普特斯橋建於12世紀,巴戎寺風格。整個橋身由砂巖石塊結構構成呈現磚紅色。
  • 從吳哥出發,幫世界留住文明印記
    柬埔寨吳哥古蹟保護和管理機構發言人隆戈薩說:「這是吳哥古蹟中最核心的文化遺產,中國隊20多年來在吳哥保護中展現出的高超水平和素養取得了我們的信任,也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多個國家文物修復團隊的高度評價。」這支中國文物修復「國家隊」在吳哥古蹟保護的國際行動中贏得了同行的認可,並從這裡走向更廣闊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