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科技館

2020-11-08 風的城市

每周三我都會出門拍照,所以我會關注一些適合的目的地,最近「中國建築科技館」常出現在視野裡。那個地方離我家也比較近,正好今天下雨,探探館還是不錯的。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光谷東的現狀給了我更多的感觸。從高新大道過去,整條馬路都重新翻新加寬,連路燈也都是裝的那種豪華型的。路兩邊的建築基本都完工了,去年我去的時候那裡全都是工地......


光谷東現在真的是一片沃土,中國的高新科技企業紛紛落戶於此,政府的各項政策也都是非常友好的。現在各種樓宇都逐步修繕妥當,騰飛之勢已初步顯現了。


好像有點說跑偏了,說回來主題......


中國建築科技館靠在光谷之星背後,位置還是比較好找的。不知道館內的展覽是否會定期變化,我今天去看的那個展覽內容感覺還是挺豐富的,有中國從古至今的各種建築。特別是古代那部分,在聽了講解員的解說之後,不由得在心裡默默感嘆,真的是巧奪天工。


今天是工作日,又是下雨,但還是有一些人的,甚至還有兩個團,估計周末和天晴的時候人會更多。這是個不錯的館,如果你住得近,或者對建築這方面內容感興趣是非常值得一去的。


最後,我不得不說,這館的造型真的很特別。


好了,看片不說話。

















中國建築科技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由中建三局投資建設並運營,建築面積 1.9 萬平方米,由中國臺灣著名建築師李祖原先生主持設計,旨在傳承中國建築文化、促進建築科技發展,打造中國建築文博、展覽、科普領域影響力最大的文化傳播平臺,成為中國建築科技和建築文化的形象展示窗口。


展館展陳面積約 6000 平方米,包括常設展、主題展、臨展。其中常設展廳分為古代、荊楚、現代及未來四大展廳,全面展現中國古代建築文化、荊楚建築成就、現代建築科技及未來建築展望。


2020年8月19日,國內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在武漢市東湖高新區開館。開館當天,「武漢火神山醫院、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紀實展覽」也在此開展。


8月19日-9月26日:每周五、周六、周日09:00-17:00(16:30停止入館). 9月26日起:周二至周日09:00-17:00(16:30停止入館),每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和特殊情況除外)


公交車:301路、536路、913路、373高新大道高科園路站。

地鐵換乘:武漢軌道交通11號線豹站。

科技館-1層地下停車場對參觀觀眾免費開放。

相關焦點

  • 中國建築科技館在武漢開館
    8月19日拍攝的中國建築科技館(無人機照片)。 當日,國內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在武漢開館。展館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採取預約制參觀,遊客提前一天預約。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1 2345下一頁8月19日,參觀者在中國建築科技館內參觀。
  • 武漢新地標•中國建築科技館
    2020年8月19日,國內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在武漢市東湖高新區開館。 展館展陳面積約 6000 平方米,包括常設展、主題展、臨展。其中常設展廳分為古代、荊楚、現代及未來四大展廳,全面展現中國古代建築文化、荊楚建築成就、現代建築科技及未來建築展望。 展館按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標準建設。
  • 中國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正式開館
    ——中國建築科技館正式開館。在這顆建築的「種子「裡,所有「建築迷」將可以自由穿越於7000年的中國建築隧道。中國建築科技館位於武漢光谷高新大道與花山大道交匯處,由中建三局投資建設並運營,按照國家一級博物館、5A級景區標準建設,由中國臺灣著名建築師李祖原先生主持設計
  • 送福利 | 穿梭千年瞥見未來建築 打卡中國建築科技館
    相信不止一位電影導演、科幻小說家都曾嘗試給出答案但比起文藝作品漫無邊際的想像建築師的想法也許更值得聆聽當我們天馬行空地暢談未來建築時時髦的建築師與設計師們早已開始將未來元素融入現代建築設計中中國建築科技館  //  科技感的外衣  //
  • 探秘國內首家建築科技主題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
    8月19日,國內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在武漢東湖高新區開館。本報記者柳潔攝8月19日,位於武漢東湖高新區的國內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開館,採取預約制參觀,遊客提前一天預約,即可全方面了解中國各時期的建築文化,暢遊建築科技的海洋。
  • 中國建築科技館首迎周末客流 數千人品味華夏建築史
    梁思成發現的中國最早木結構建築在哪裡?曾登上央視《國家寶藏》的「樣式雷」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設計?在這裡都可以找到答案。8月19日,武漢光谷再添新地標——外形酷似一顆正在發芽的「種子」的中國建築科技館在漢開館。
  • 中國建築科技館在漢開館 再現7000年前河姆渡房屋
    中國建築科技館外觀。中國建築科技館公共大廳。8月19日,中國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在武漢開館,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由中國臺灣著名建築師李祖原先生主持設計。在這顆建築的「種子「裡,所有建築迷將可以自由穿越於7000年的中國建築隧道。
  • 【搶鮮看】這家建築科技館很中國!你打卡了嗎
    中國建築科技館迎來「雙節」大客流度過假期的幸福時光在這裡你可以體驗到古代、荊楚、現代、未來建築你可以看到距今7000年河姆渡遺址幹欄式建築復原模型還有將中國元素融合到教堂、教會學校建築中的10天,12天巍巍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相繼拔地而起中國速度震撼世界
  • 李祖原大師新作:武漢中國建築科技館,外觀形似「種子」
    8月19日,中國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武漢中國建築科技館正式開館。在這顆建築的「種子「裡,所有「建築迷」將可以自由穿越於7000年的中國建築隧道。
  • 來打卡建築科技館,中國建築7000年歷史任你暢遊
    打卡英雄城武漢 【來打卡建築科技館,中國建築7000年歷史任你暢遊】7000年前河姆渡房屋,「世界三大奇塔」之一的應縣木塔模型,融匯中西的荊楚建築……10月3日,秋雨連綿,今年8月開館、位於武漢東湖高新區的國內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成為市民新的打卡地,徜徉其間,流連忘返的觀眾們在這裡暢遊於7000年建築科技的海洋
  • 為一座博物館赴一座城——中國建築科技館
    國內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中國建築科技館開館,採取預約制參觀,遊客提前一天預約,即可全方面了解中國各時期的建築文化,暢遊建築科技的海洋。該科技館由中建三局投資建設並運營,建築面積 1.9 萬平方米,由中國臺灣著名建築師李祖原先生主持設計,旨在傳承中國建築文化、促進建築科技發展,打造中國建築文博、展覽、科普領域影響力最大的文化傳播平臺,成為中國建築科技和建築文化的形象展示窗口
  • 《光谷在建》帶您走進中國建築科技館
    這一期《光谷在建》帶您走進剛剛開放的光谷新地標中國建築科技館!參觀須知 :地址:武漢東湖高新區晨暉街3號(地圖軟體搜索「中國建築科技館」即可)開放時間:8月19日-9月26日:每周五、周六、周日09:00-17:00(16:30停止入館)9月26日起:周二至周日09:00-17:00(16
  • 寬創案例|感受古建築智慧、暢想未來城市,中國建築科技館開館
    8月19日,作為國內首個以「中國建築」和「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國家級展覽館——中國建築科技館在武漢東湖高新區盛大開館,該展館的展陳設計凝聚了寬創人的智慧和汗水,寬創此次打造過程中秉承尊重事實,嚴謹細緻的原則。
  • 中國建築科技館建成開放,設「兩山」醫院建設專題展
    中新社武漢8月19日電 (鍾三軒 徐金波)位於武漢東湖高新區的中國建築科技館19日建成開放。該館是中國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可幫助觀眾全方面了解中國各時期的建築文化,並設有「兩山」(雷神山和火神山)醫院建設專題展覽。
  • 中國建築科技館建成開放 大光谷又添網紅新地標
    通訊員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董育雄 通訊員 鍾三軒)8月19日,位於武漢東湖高新區的國內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開館。7000年前河姆渡房屋,「世界三大奇塔」之一的應縣木塔模型,融匯中西的荊楚建築……徜徉其間,流連忘返的觀眾們可以全方面了解中國各時期的建築文化精髓。「兩山」(雷神山和火神山)醫院建設專題展覽同日舉行。
  • 中國建築科技館開館,一手遊覽攻略來啦
    中國建築科技館,一顆將萌芽的種子中國建築科技館是中國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位於中建科技產業園E地塊,地上四層、地下三層,總建築面積約6.97萬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約1.86萬平方米。中國建築科技館旨在傳承中國傳統建築文化,促進建築技術發展,打造中國建築文博、展覽、科教行業0影響力最大的學術交流、典藏研究、科技展示、文化傳播平臺,成為中國建築科技和建築文化的形象展示窗口。
  • 建築之美,內外兼修的藝術 ----親子遊之《中國建築科技館》
    而在中國,傷害最大的無疑是首先被發現新冠病毒的武漢。身處武漢的我們,在經歷了半年多終生難忘的抗疫防疫、疫後重建的日子之後,我們的日子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什麼選擇了《建築科技館》?一是非火爆熱門景點,好約。歡樂谷、海洋世界這些地方,據說每天的預約都靠搶,能成功搶到已經成了一件頗有成就感的事情了。
  • 國際博物館日 | 中航規劃總院博物館&科技館建築作品鑑賞
    作為大型國有建築設計院,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伴隨著我國博物及科普事業的發展,完成了包括原中國科技館在內的二十餘個各級博物館和科學技術館設計,從而積累了豐富的設計經驗。今天,讓我們一起欣賞那些出自中航規劃總院的博物館及科技館設計作品吧。
  • 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開館(圖)
    小朋友從菜地裡收穫大白菜    杭州網訊 在經歷了三年多的建設後,國內第一家以低碳為主題的大型科技——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    今天上午,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儀式。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是國內第一家以低碳為主題的大型科技館,是杭州市委、市政府打造生態型城市建設的重要舉措,是杭州市推進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和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精彩之筆。
  • 武漢再添一地標,全國首家建築科技館今日在漢開館
    長江日報由毛澤東題寫報名,是中國百強報刊、全國城市黨報十強。再現7000年前河姆渡房屋;超精細還原世界最古老全木高塔;領略建築中的中國高度、跨度、深度、精度、速度;體驗水下住宅、垂直城市、行走之城......滿足你對未來城市的所有樣本想像。中國建築科技館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