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科技館建成開放,設「兩山」醫院建設專題展

2020-08-2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武漢8月19日電 (鍾三軒 徐金波)位於武漢東湖高新區的中國建築科技館19日建成開放。該館是中國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可幫助觀眾全方面了解中國各時期的建築文化,並設有「兩山」(雷神山和火神山)醫院建設專題展覽。

中國建築科技館由中建三局投資建設並運營,按照國家一級博物館、5A級景區標準建設,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由臺灣著名建築師李祖原先生主持設計,旨在傳承中國建築文化、促進建築科技發展,打造中國建築文博、展覽、科普領域影響力最大的文化傳播平臺,成為中國建築科技和建築文化的形象展示窗口。

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周乃翔說,該館經過6年精心建造,是首家以中國建築和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填補了中國建築科技博物館的空白,設置了古代、荊楚、現代及未來四大展廳,充分展示了中國古今建築科技發展歷程,對傳承中國建築文化、促進建築科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

走進序廳,仰頭就能看到圓形天頂中央的《天文圖》,標註有天文圖像;腳下則是銅刻現存最早、最完整、精度最高的中國全國性地圖——《禹跡圖》,仿佛置身千百年前的浩瀚宇宙,漫漫星辰,感受到古時人們天圓地方的宇宙探索。

古代建築展廳可親手體驗古人智慧,包括能抵抗10級地震頂天立地的鬥拱榫卯結構,防水防潮極盡奢華的琉璃瓦當,「中國第一塔」——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荊楚建築展廳展示了湖北建築獨有的融合四方特點,以及武漢從傳統封建城市向近代都會轉型過程中,現存的哥德式基督教教堂、羅馬式天主教教堂、拜佔庭式東正教堂、伊斯蘭風格的清真寺風格,是典型的「中西雜糅」建築等。

在寬敞明亮的公共大廳,正在展出「兩山醫院」建設紀實,展示了今年抗疫期間以中建三局為代表的一支支逆行的鐵軍如星火般集結、一個個平凡的身軀挺起了中國脊梁、共克時艱匯聚的磅礴力量,更有深層技術解密,例如裝配式建造、BIM智能化建造等數十項先進技術,全面解析「中國速度」背後的「中國力量」。(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中國建築科技館建成開放 大光谷又添網紅新地標
    通訊員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董育雄 通訊員 鍾三軒)8月19日,位於武漢東湖高新區的國內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開館。7000年前河姆渡房屋,「世界三大奇塔」之一的應縣木塔模型,融匯中西的荊楚建築……徜徉其間,流連忘返的觀眾們可以全方面了解中國各時期的建築文化精髓。「兩山」(雷神山和火神山)醫院建設專題展覽同日舉行。
  • 「兩山」經驗加速EPC推廣 醫院建設流行「拎包入住」
    「兩山」,世界建築史上的創舉9月19日至21日,第21屆全國醫院建設大會暨中國國際醫院建設、裝備及管理展覽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來自湖北的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情況相關模型和圖文亮相後,引起廣泛關注。「兩山」醫院,前後12天左右建成,共計2600張床位。180平米展區裡,音視頻、圖文、微縮模型等展示了中建三局、中信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武漢建工等齊心協力,創造「兩山」奇蹟的歷程。
  • 中國建築科技館
    中國建築科技館靠在光谷之星背後,位置還是比較好找的。不知道館內的展覽是否會定期變化,我今天去看的那個展覽內容感覺還是挺豐富的,有中國從古至今的各種建築。特別是古代那部分,在聽了講解員的解說之後,不由得在心裡默默感嘆,真的是巧奪天工。
  • 中國特色現代科技館體系初步建成
    9月15日,北京科學嘉年華將拉開帷幕,由中國科技館變身而來的北京科學中心將正式開放。而位於北四環奧林匹克公園區域的中國科技館新館早已成為新的地標性建築,並將在今年的全國科普日期間首次在夜間向公眾開放,開展「科學之夜」大型活動。中國科技館30年的變遷發展折射了中國特色現代科技館體系的建設完善歷程。
  • 青島科技館2019年建成 將成全國最大綜合科技館
    據了解,青島科技館一期工程位於紅島經濟區紅島街道,一期建設主科技館一座,總建築面積5.1萬平方米。該項目預計2019年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建成後將填補青島市級大型綜合科技館設施的空白,這也是目前全國在建規模最大的綜合科技館。
  • 中國建築科技館在武漢開館
    8月19日拍攝的中國建築科技館(無人機照片)。 當日,國內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在武漢開館。展館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採取預約制參觀,遊客提前一天預約。在開館當天,「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紀實展覽」也在此開展。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1 2345下一頁8月19日,參觀者在中國建築科技館內參觀。
  • 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今起恢復開放 參觀需實名預約
    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今起恢復開放 參觀需實名預約 2020-03-25來源:浙江在線記者 張吉 通訊員 牛盧璐 》精神,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自今天(25日)起恢復對外開放,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參觀。
  • 【搶鮮看】這家建築科技館很中國!你打卡了嗎
    中國建築科技館迎來「雙節」大客流度過假期的幸福時光在這裡你可以體驗到古代、荊楚、現代、未來建築你可以看到距今7000年河姆渡遺址幹欄式建築復原模型還有將中國元素融合到教堂、教會學校建築中的10天,12天巍巍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相繼拔地而起中國速度震撼世界
  • 貴陽科技館全方位開建 預計明年6月建成投用
    原標題:貴陽科技館全方位開建 預計明年6月建成投用 記者昨日從貴陽市科協相關會議上獲悉,目前,貴陽市科技館已進入全面施工階段,主體工程將於今年底完成,有望在明年6月前建成並向市民開放。 據悉,貴陽科技館建設項目是今年貴陽市政府「十件實事」之一。
  • 中國科技館新館內容建設方案發布儀式
    中國科協副主席 中科院院士 趙忠賢中國科協原副主席、全國政協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技館新館內容建設專家委員會主任 徐善衍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 程東紅羽毛球前世界冠軍 董炯,他小的時候也有一個夢想,想成為科學家,但那個時候科技館沒有建成,所以他就在體校學打球了,否則他今天也是一個科學家,對嗎?
  • 約4萬名建設者10天左右建成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兩山速度...
    他們日夜鏖戰,與病毒競速,創造了10天左右時間建成兩座傳染病醫院的「中國速度」!他們不畏風險,同困難鬥爭,充分展現團結起來打硬仗的「中國力量」!武漢不會忘記,歷史終將銘記這個英雄的群體——火線上的建設者!
  • 中國建築科技館開館,一手遊覽攻略來啦
    中國建築科技館,一顆將萌芽的種子中國建築科技館是中國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位於中建科技產業園E地塊,地上四層、地下三層,總建築面積約6.97萬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約1.86萬平方米。中國建築科技館旨在傳承中國傳統建築文化,促進建築技術發展,打造中國建築文博、展覽、科教行業0影響力最大的學術交流、典藏研究、科技展示、文化傳播平臺,成為中國建築科技和建築文化的形象展示窗口。
  • 新疆5家科技館試行免費開放 今年新增3家科技館
    6月1日,記者從新疆科協了解到,包括新疆科技館在內,目前新疆共有5家科技館免費向公眾開放。  這些科技館今年均被納入全國92家科技館免費開放試點名單。
  • 武漢又將迎來新地標,堪稱國內首家建築科技館,如今卻免費開放
    但是,這也阻止不了我們建築科技的發展。在8月19日,有一個外形超酷的科技館開館了。它可是我們國家第一個把建築科技作為主題的展館,在這裡你可以穿梭於時空中,因為這裡記載了我們中國建築的7000年歷史。它位於武漢東湖高新區,佔地1.9萬平方米,是由中建三局承包的,即將是武漢新地標。設計師把它的外形設計成了一棵種子,立在那。好似經過我們的精心灌溉,就會發芽一樣。小編想,設計師應該是想讓我們遊客文明參觀,享受其中的魅力,一起推動它的發展,推動武漢市旅遊業的發展。
  • 李祖原大師新作:武漢中國建築科技館,外觀形似「種子」
    8月19日,中國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武漢中國建築科技館正式開館。在這顆建築的「種子「裡,所有「建築迷」將可以自由穿越於7000年的中國建築隧道。
  • 貴陽市科技館預計明年建成
    原標題:貴陽市科技館預計明年建成 記者8月28日從貴陽科技館項目營運招商合作推介會上獲悉,截至7月底,科技館項目已累計投資1.2億元,預計將於明年下半年建成並對外開放。 貴陽科技館項目位於觀山湖區,於2014年年底開建,項目建設資金達4.52億元,被列為我市「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人文貴陽升級版」的重點項目,以及為民辦「十件實事」中「加快科教事業發展」的重點項目。 截至今年7月底,科技館已累計投入資金達1.2億元,主館地下兩層和裙樓主體五層已基本完成施工。預計2015年底主體建築封頂,2016年下半年建成並投入運營。
  • 天府廣場"換心" 四川省展覽館改建科技館
    2006年5月,由展覽館改建的四川科技館將正式開館。記者昨日從有關部門獲悉,改建規劃方案已經確定,並將於近期面向社會公開招標、啟動。建成後的科技館將成為一個具有四川特色、國內一流的現代科技館。據悉,目前基本確定建成後的四川科技館將以收費的形式面向市民開放,門票價格將低於中國科技館的全票40元標準。
  • 光谷廣場地下通道開放、光谷火車站建成
    一起來看看吧:光谷廣場地下通道開放光谷廣場地下通道預計2020年1月對外開放。目前光谷廣場綜合體地面道路、鋪裝、綠化已完成並開放。計劃於2020年1月份開放環形地下通道部分。光谷火車站建成光谷火車站預計2020年下半年建成。
  • 中國科技館新館開放很大很好玩(組圖)
    ,9月20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在正式開館之前,本報記者進行了初步體驗,結論是:中國科技館新館是一座現代科學的大型遊樂場,很大,很好玩,一天逛不完!  新館建築  很有特色很環保  中國科技館新館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科技館之一,科技館佔地面積4.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0.2萬平方米,總投資20億元人民幣。館長徐延豪非常認真地告訴記者:「科技館新館是國際一流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中國科技館新館建築本身就是一個展品。」
  • 中國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正式開館
    ——中國建築科技館正式開館。在這顆建築的「種子「裡,所有「建築迷」將可以自由穿越於7000年的中國建築隧道。中國建築科技館位於武漢光谷高新大道與花山大道交匯處,由中建三局投資建設並運營,按照國家一級博物館、5A級景區標準建設,由中國臺灣著名建築師李祖原先生主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