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人物名字隱藏太多信息,寶玉寶釵名字在唐詩有出處,可為什麼到第62回才由香菱來揭曉?其中有什麼奧妙呢?
一、寶玉名字唐詩出處
第62回寶玉生日,恰寶琴、岫煙、平兒也在同一天生日,探春發動眾人湊錢在怡紅院設宴為四人祝壽,吃酒行令時,湘雲說「寶玉」二字並無出處,不過是春聯上或有之,詩書紀載並無,卻被香菱秒駁回。
香菱道:「前日我讀岑嘉州五言律,現有一句,說:『此鄉多寶玉』,怎麼你倒忘了?後來又讀李義山七言絕句,又有一句,『寶釵無日不生塵』。我還笑說:他兩個名字都原來在唐詩上呢。」
岑嘉州就是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其《送楊瑗尉南海》全詩云:
不擇南州尉,高堂有老親。
樓臺重蜃氣,邑裡雜鮫人。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嶺春。
此鄉多寶玉,慎莫厭清貧。
這是詩人岑參送贈友人楊瑗往南海赴任縣尉的五言律詩。據《舊唐書·地理志》:嶺南道廣州有南海縣,即在今廣東廣州市北的位置,現為南海區、隸屬佛山市。雖然詩中「寶玉」與賈寶玉並無直接關聯,但是來自大荒山青埂峰的通靈寶玉、神瑛侍者和賈寶玉卻是「三位一體」,大荒山在哪裡?能見到海市蜃樓,也使人聯想到「太虛幻境」。看來此詩中的「寶玉」與《紅樓夢》中的寶玉,確實存在某些不謀而合的地方。
廣東南海最著名的景點為西樵山,西樵山有72座峰巒,全山有16個巖洞,232個泉眼,28處瀑布,山頂有3個「天湖」,風景秀麗,最著名的景點為西樵山南海觀音文化苑。西樵山是新石器時代珠江三角洲主要採石場和石器製作場,所以說「此鄉多寶玉」。《紅樓夢》作品中有賈寶玉、甄寶玉,還有「通靈寶玉」。至少可以說,岑參的詩給作品創作必有啟發,特別在寶玉生日中揭曉名字出處,實在為創作思維精髄所在。
二、寶釵名字唐詩出處
李義山就是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寶釵名字唐詩出處為李商隱七言絕句《殘花》:
殘花啼露莫留春,尖發誰非怨別人。
若但掩關勞獨夢,寶釵何日不生塵。
此詩讀來令人感慨,年輕守寡的少婦,花容月貌已消逝,怨恨改變不了命運,掩門獨居已無心打扮,連昔日喜愛的寶釵也封上了塵埃。
詩句隱隱伏筆了寶釵的命運,在賈府抄家、寶玉出家後,寶釵悲愁、傷感的獨居生活寫照,但是此詩名《殘花》卻讓人觸目驚心,其中可有其他隱情?
黛玉對「殘花」有別樣的理解,「黛玉葬花」是一個美學經典,而黛玉對「殘菏」也脫口道出「留得殘荷聽雨聲」的美學境界。「留得殘荷聽雨聲」同樣來自李商隱的絕句,《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不得不再追究黛玉與寶釵的人物原型:作品男主角賈寶玉的生活原型為《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曹雪芹祖父曹寅為江寧織造,曹家曾有四次接駕的紀錄,與作品中甄家的經歷吻合,與賈家互相影射。曹雪芹有三任妻子,原配梅氏與曹雪芹青梅竹馬,夫妻感情十分深厚。梅氏善詩文,可惜自小體弱,婚後病故,曹雪芹受到很大打擊而流連勾欄麻醉自己。曹雪芹在勾欄瓦舍認識的歌女柳惠蘭成為第二任妻子,但婚後性情大變,後來還神秘失蹤。曹雪芹第三任妻子是回老宅時認識的才女許芳卿,兩人因字畫結合,但並沒有行過拜堂禮。
黛玉原型為梅氏,寶釵原型為柳惠蘭,當然藝術高於生活,作品中寶釵是生活原型的反面鏡像,柳惠蘭性格優點集於寶釵身上,缺點通過趙姨娘呈現。寶釵名字的唐詩出處透露出生活很殘忍,殘花敗柳,遺憾只能隱去真事。
三、為什麼香菱來揭曉
在神話世界,寶玉是無才補天的頑石,黛玉是三生石畔靈河岸上的絳珠仙草,寶黛擁有「木石前盟」。在人間,寶玉因「通靈寶玉」與寶釵擁有「金鎖」,兩人有著「金玉姻緣」的輿論導向。
黛玉和襲人於二月十二日同一天生日,而作品中黛玉是一個冰清玉潔的未婚女子,襲人則是寶玉陪房丫鬟,已發生雲雨情。
和寶玉同一日生日的有很多位女子,除了寶琴、岫煙、平兒,還有怡紅院的一個小丫頭叫四兒,四兒本名芸香,後被襲人改名蕙香,寶玉和襲人賭氣,才改名為四兒,四兒因有「同日生日就是夫妻」的言論被王夫人攆出了大觀園。
寶琴已許配梅翰林之子,岫煙許配了薛蝌,平兒已為賈璉陪房,所以與寶玉「同日生日」的三個女子都不可能與寶玉有婚配關係,在寶玉生日的大日子,本來湘雲只說「寶玉」名字詩書中無出處,可香菱不僅揭曉寶玉名字在唐詩中有出處、還說出了寶釵的名字在唐詩中的出處,所謂成雙成對,伏筆了寶玉與寶釵姻緣。
香菱學詩,她的老師是黛玉,香菱勤學苦練速成詩社成員,她揭曉寶玉寶釵名字於唐詩中的出處,黛玉作為老師固然很有面子,減弱了與「木石前盟」的衝突,眾人也只是責成湘雲罰飲酒而已,因為寶玉名字由來就是「銜玉而誕」,而皇商薛家一心想女兒「飛上枝頭當鳳凰」才取名寶釵,哪裡知道唐詩中的典故。
所謂「聽者無意,言者有心」,香菱作為《紅樓夢》「十二金釵」第一個出場的女子,她是甄士隱遺失的女兒,她在整部作品中最有份量的話,恐怕就是揭曉了寶玉寶釵名字在唐詩中的出處,既是作者曹雪芹的精心安排,亦是其創作靈感來源的奧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