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的豆絲,早上炒著吃,晚上煮著吃,百吃不厭

2020-12-13 農村小魚的日常

在湖北有一種特有的食物叫:"豆絲"有的還叫「豆糕」它的烹飪方式有很多種,最為常見的就是可以炒著吃和

煮著吃。豆絲是武漢市黃陂區三大特產之一,也是武漢八大名吃之一。主要食材有綠豆、大米。

豆絲有清熱解毒、抗菌抑菌、降血脂、排毒美膚、抗過敏等功效。也是湖北人經常吃的一種食物。

豆絲有幹豆絲和溼豆絲,溼豆絲其實就是指剛做好的豆絲,剛出鍋的豆絲真的很好吃。像雞蛋餅一樣軟乎乎的,

可以包一些蔬菜或者醬料卷著吃。幹豆絲就是做好了後曬乾了,然後放置好留著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

這是在為過年儲備食物,豆絲也算是一道好吃的小吃。不會做的可以買幹豆絲直接炒著吃,但是今天,我要給大家

介紹的是豆絲整個的製作過程。

【材料】:綠豆,大米,有的用黃豆,一般就是綠豆和大米就可以,提前一天泡發,比例是1:1 洗乾淨,磨成漿。

大米和黃豆

2.磨漿的話一般會選磨豆漿的機器來製作,農村一般都有,因為農村過年也做手工豆腐。

磨的漿

3.磨好的米漿倒進一個大盆子裡面,時不時用擀麵杖攪拌,攪拌是防止沉澱不均勻。

4.大鐵鍋燒熱,先用扇子沾油水擦一遍鍋。

鐵鍋熱油

5.舀一碗米漿順時針往鍋裡一倒,這步得快,技術活,因為灶裡燒著火,速度慢的話米漿遇鐵鍋高溫會凝固,那麼就抹不圓啦。

豆絲

6.像攤煎餅一樣,講究是手法和速度。起鍋後平鋪放在簸箕上,然後拿到外面晾曬乾,切絲

攤開豆絲

卷豆絲
切好的豆絲

7.全部切好再曬,曬乾後就可以找個袋子裝起來。

曬豆絲

8.接下就是炒豆絲或者煮豆絲吃 。可以用臘肉,大蒜炒。

炒豆絲

炒制的豆絲透著一股油香,加上臘肉的鹹香,在冬季可以當早餐。

煮的豆絲

晚上吃煮的豆絲,好消化,暖胃。

朋友們,今天的豆絲吃了沒有

相關焦點

  • 廣東臘肉炒湖北豆絲.
    ,他老媽媽做豆絲的手藝特別贊👍🏻每年臘月份,都要特意給我們家撻不少豆絲,曬得幹透了再讓他給我們捎過來,一晃好多年了,年年如是,心中倍感溫暖啊!今天他送來的除了幹豆絲,還有新鮮的「活豆絲」 ,午餐正好嘗鮮咯! 』
  • 這東西可是寶貝,加點豆絲炒一炒,光看著就要流口水,太香了
    這東西可是寶貝,加點豆絲炒一炒,不會擔心沒胃口,看一眼就流口水了,聞一聞肚子就咕嚕咕嚕叫,一口咬下去,滿足到天際!初冬季節天氣漸漸冷起來了,在湖北農村,家家戶戶都要忙著做一件事:攤豆絲。哈哈,小魚老家也是湖北的,所以相信只要提到「攤豆絲」這三個字,很多同齡好友的兒時記憶就馬上被呼喚出來了,有木有?
  • 孝感人喜歡的豆折,這家店做了20年,一天賣200斤豆絲
    大冷天的早上起來,吃一碗煮豆絲,不光是嘴巴和胃得到了滿足,感覺全身都暖和了,整個人都有精神了!話說我們家煮豆絲很喜歡放餈粑,有人跟我家一樣的嗎?想要吃到好吃的豆絲,孝感人一到冷天就喜歡囤一大袋子放家裡,所以製作豆絲的店生意就格外的好。有一家老店做豆絲,已經好些年了。
  • 湖北人愛吃豆絲,你吃過嗎?蠶豆絲、綠豆絲、黃豆絲哪個更好吃?
    湖北人愛吃豆絲,你吃過嗎?蠶豆絲、綠豆絲、黃豆絲哪個更好吃?豆絲是我們湖北人最愛吃的主食之一,它就像北方人愛吃的麵條一樣。記得我小時候從來沒有吃過麵條,但豆絲是經常吃、也好吃,豆絲在我們當地家家戶戶都會做。
  • 餈粑、豆絲(作者:小P)
    豆絲的製作是我是看到電視,今年湖北經視有做過一期年味的節目,正好介紹了我媽老家黃陂的老做法。把綠豆磨漿,可能要加點麵粉之類的,然後進大鍋攤成直徑20-30釐米的大薄餅,感覺有點像山東的大煎餅。但是比他們厚,因為我們需要點質感。把新鮮的綠豆餅立刻像北方切面一樣,折上幾折成長條,婦女們就利索的切成一釐米左右的麵條。不過他們不會特意撣開,就那麼放到一邊的簸箕上晾乾。
  • 《人文前川》:美味飄香黃陂豆絲
    家裡都有餘糧,每家排隊邀請我家去幫忙攤豆絲,以能夠請到老王家的人攤上豆絲成為榮耀!在湖北黃陂豆絲是必不可少的年貨,每年臘月,家家戶戶做豆絲,飄出濃濃的年味。黃陂特產常旺豆絲最有特色,黃陂最正宗的常旺豆絲選用本地優質早稻米和本地大粒黃豆,用灄水河的清水浸泡,三次淘洗,然後把米和黃豆攪拌均勻!
  • 幹了這碗武漢豆絲,暖和了,舒服了!
    豆絲是黃陂三大小吃之一,在清朝《漢口竹枝詞》中,就出現了豆絲的蹤跡。「切面豆絲幹線粉,魚滲元子滾雞湯。」切面就是熱乾麵。早在道光年間,豆絲就和熱乾麵一樣,是武漢人過早標配。🥘豆絲誕生是因為冬日農閒,人們有大把時間琢磨怎麼吃。 秈米混著綠豆黃豆磨成漿,燙餅切絲,就是豆絲。一般為了保存,將豆絲晾乾成「幹豆絲」,反之新鮮的就是「溼豆絲」。
  • 炒豆絲這麼炒,又香又好吃,技巧告訴您,照著做大家搶著吃
    這些都是深受人們喜歡的食物, 也只屬於這個季節, 帶有濃濃的地域特色美食, 是很多人的鄉愁思念。今天的主要食材是豆絲,這是武漢黃陂的一道美食,用大米、綠豆等按一定比例打漿攤成餅此時為溼豆絲, 可以炒食或者直接抹上醬料或自行包菜吃; 當然為了便於保存可切絲晾乾, 再煮著來吃。豆絲營養豐富、口味純正、口感細膩有勁道,實屬天然綠色食品。
  • 湖北人冬季必吃的特色美食,讓人垂涎三尺,暖心又暖胃!
    湖北作為華中地區著名的魚米之鄉,美食包羅萬象,其中最為出名的大概就是省會武漢的熱乾麵以及麻辣鴨脖和小龍蝦等。還有一些特色美食名聲雖不響,但美味程度絲毫不輸,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幾個湖北人冬季必吃的特色美食,讓人垂涎三尺,暖心又暖胃!
  • 記憶中的黃陂豆絲
    周日是孩子一周裡唯一的休息日,這天,她照例是要睡懶覺的,所以,早上起床的時候,我儘量輕手輕腳,讓她多酣睡一會兒。回武漢的時候專門在長嶺街上買了一大袋豆絲,50斤大米的袋子裝的,應該可以吃上一陣子。這次買的豆絲真心好,煮出來粘稠,吃起來有嚼勁,正宗黃陂糊豆絲。在武漢買過很多所謂的黃陂豆絲,卻很少可以吃到如此地道的口感。
  • 望江美食之~手工豆絲!不僅僅只有過年才能吃到~
    做豆絲的前一天,要挑選上好的本地綠豆,用石磨破豆,便於將綠豆殼分離,然後一般按4:6的比例配上優質早稻米,用水侵一夜,洗乾淨後就可磨豆米漿。磨好的豆米漿倒到大鍋裡攤成皮,捲成長條狀,切成絲,柴火的火候要剛剛好,攤的皮厚薄要適中,這樣製作出來的豆絲才又香又好吃。
  • 武漢人爭論了百年的問題:豆絲到底是溼的好吃,還是幹的好吃?
    ——《漢口竹枝詞》每天早上一碗豆絲,偶爾再加上一碗切面(熱乾麵古名),這是幾百年前的湖北人最熱衷的過早吃法。幾百年後的今天,熱乾麵成了湖北武漢對外最亮眼的招牌,而豆絲卻在市井小巷裡慢慢沉寂了下來。溼豆絲口感溼滑鮮嫩,佐以臘肉、蒜苗炒香味道絕對鮮美;幹豆絲則口感更加勁道,更適合肉湯煮著吃。而武漢人關於溼豆絲與幹豆絲之爭,就好像是南方人與北方人對於甜、鹹豆腐腦的爭論,直到現在,也沒有絲毫要停止的樣子。武漢哪裡能買到好吃的豆絲?
  • 春天,吃魚吃肉不如吃此菜,簡單一煮,清爽又開胃,百吃不厭
    春天,吃魚吃肉不如吃此菜,簡單一煮,清爽又開胃,百吃不厭今天天氣非常好,風和日麗,正是踏青最佳的時候,剛好有一個朋友打電話給我,說她家中的蠶豆可以採摘了,叫我過去摘一些回來吃,我就非常高興答應了,因為不僅有營養有機的蠶豆吃,朋友種蠶豆的地方風景還非常好,還可以當做踏青和欣賞美景。
  • 冬品黃陂豆絲
    豆絲是湖北人愛吃的一種傳統農家食品,整個鄂東南,直至安徽西南部和江西北部都有冬季吃豆絲的傳統。
  • 攤豆餅,曬豆絲,湖北魚米鄉的年節味道
    記憶中每到年節將近,湖北老家農村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年貨,炸串串,炸藕夾、炸圓子…在這些年味美食裡,最讓我懷念的便是那剛剛攤出鍋的豆絲,濃鬱的豆香夾著大米的香甜軟糯,趁熱一頓就可以吃掉大半個……若加上臘肉、蒜苗與新鮮豆絲炒食
  • 湖北各地經典早餐盤點,你今天早上吃的啥?
    在愛吃的湖北人眼中,過早早已成為一種精神文化了。而提到湖北的早餐,外地人一定認為湖北人早餐都吃熱乾麵。其實不然,18萬平方公裡的荊楚大地上,每個地方的早餐也是各有各的特色。今天小編帶大家盤點一下湖北省各地區不同的早餐標配。
  • 冬月黃陂品豆絲
    豆絲是湖北人愛吃的一種傳統農家食品,整個鄂東南,直至安徽西南部和江西北部都有冬季吃豆絲的傳統。
  • 夏長興:蔡甸「米王」創新湖北豆絲加工工藝賺大錢
    「湖北人愛吃豆絲,但過去受時令限制,一般只在秋冬兩季做。經過創新加工工藝,今年7月起,我們就能不受季節限制全年加工豆絲,而且還開發出雜糧、蓮藕、綠豆等多種口味。」夏長興自豪地說。   從1994年辭職下海,夏長興在長達20餘年的時間裡,基本上只做了一件事:賣大米。「創業就是把一件事做精做透,自然也就成功了。」
  • 黃陂人話豆絲
    酒過三巡,服務員端上一盆飄著青菜的臘肉米糊,問服務員,我們點的是豆絲,你咋上米粉糊?答曰:這便是臘肉豆絲!朋友們哄然大笑,說,你也真是,在外面還想吃到正宗的黃陂豆絲呀?朋友一語中的,的確,要想吃到正宗的豆絲,只有在黃陂!黃陂人做豆絲工序到位,配料講究,所以才有黃陂豆絲的鮮香爽口,味道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