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就像一次寂寞旅行,孤獨地尋找自己的身影,千山和萬水,只是沿途風景,擦肩而過繁華已散盡
文章分類|旅遊見聞
文章字數|1032字,閱讀約3分鐘
上海是一座有著深厚文化歷史的城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隱藏在上海各個角落的老街有著不同的命運。這些老街有的已經成為旅遊景點,有的正在改造,有的已經完全消失。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只有在城市腹地才能找到。至今,這座城市的往事還留有一絲痕跡。和祥橋老街在上海就是這樣一個存在。
合香橋鎮位於閔行區馬橋鎮西南同心村。當初,鎮南有一小溪荷葉田,稱河西鎮。因為小鎮小,其實就是一條裡弄。溪中有小橋,後改名合祥橋。興起於清嘉慶年間,稱和鄉橋城。得益於老城區的大型貨運碼頭,每天柳條港上都有船隻進進出出。1949年有18家店鋪,其中油醬店4家,豆腐店和藥房各2家,榨油店3家。店鋪合併後,1984年只有兩三家小店,居民30多人,多為農民。
現在,現在屬於馬橋鎮管轄的和祥橋老街,網上的信息基本上太多了。現存的老街不是很長,約200米長。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偌大一個上海,這條老街可以說是原汁原味的明清建築老街。老街整體沿西河涇而建,沿街兩側。一邊是一排兩層磚木結構的樓房,一邊是青磚黛瓦的平房。村內有登記不可移動文物4處(金氏宗祠,同心村金氏家宅,顧巖故居,金慶章故居)及多處歷史建築。
老街著名的古建築--金氏祠堂,位於荷香橋老街80號。在老街的盡頭,河邊搭起了一座無名橋。金氏宗祠如今已是一座空蕩蕩的建築。據說當地政府將對宗祠進行維護,因此裡面的居民已全部遷出。如今的宗祠雖略顯破敗,但牆外保存完好的雕梁畫棟和磚瓦門樓,依稀能感受到當年的富麗堂皇和風採。透過空縫看去,上面雜草叢生,說明空縫已經經營了一段時間。
還有金慶章故居。金慶章,清末外交家,曾赴日本留學,南社社員。先後任寶山縣縣長,松江縣縣長。抗日戰爭時期,他拒絕擔任偽職務,後來病逝。
如今,老街的居民已經不多了,也只剩下二三十戶了,但深街的盡頭還是那麼淳樸親切。老人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心的老亭子成了他們唱滬劇,談事的最佳去處。傍晚,集中在村中心的老亭子旁乘涼。空氣中充滿了古老的氣息。
和祥橋老街雖然不長,但保留了原汁原味,頗有明清韻味。目前,這條老街的周邊建築已被打造成現代化建築。只有這條老街還是老建築。老街那一排兩層樓的磚木老建築破敗不堪,裡面有點搖搖欲墜。不知道老街還能維持現狀多久。
好了,今天的旅行見聞就分享到這裡了,再次感謝您來到《鹿見茶館》旅行「小欄目」,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一種緣分,期待與您下次相遇不見不散!
長期的工作讓人身心疲憊,現在有機會可以忙裡偷閒了。那就帶著你的心靈一起去旅行吧!回來後我希望看到的是你永遠抹不去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