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在三臺山,可以春看衲田花海,夏有曲水風荷,秋賞紅楓之戀,冬來梅村煮雪。
倘若此話不虛,那麼三臺山的梨蘭會,大約應該算是花海的第一重浪。
梨蘭會,當真是三臺山春天裡一場聲勢浩大的花事。
梨,是梨花。蘭,是二月蘭。梨花,在高處一樹一樹的白,二月蘭,在低處一片一片的紫。這樣的兩種顏色交融在一起,便成了一個幻境,辨不清天上人間。
我原先只在朋友的照片裡見識過,已然震撼於畫面的美,這一次終於得以親歷,方知別人鏡頭裡的梨蘭會,遠不如現場的浩瀚壯觀。
我不由好奇,究竟當初是誰成就了這場天作之合?
二月蘭,原本不過是一種常見的野花。花形和顏色,也都沒有什麼奇異的地方。倘若只是一兩株,實在是難以在群芳爭豔的春日裡,贏得人們青睞。
然而,它們擅長以多取勝呀!就是和風輕拂一下而已,二月蘭便如同飲了觀世音淨瓶中的聖水一般,從最初的一兩朵,三四朵,轉眼就成了百千朵,億萬朵。在你還還沒來得及有所反應的時候,已然開出了漫天遍野的磅礴氣勢。於是任誰也不敢小瞧它。
作為果樹,梨樹與二月蘭相比,血統大約要高貴些。但在開花的方式上,其實和二月蘭有著相同的特質:熱烈,奔放。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個原本是寫雪的句子,其實最能凸顯出梨花盛開時的肆無忌憚。從打花苞到集體綻放,它們似乎都不捨得喘口氣兒,就那麼迫不及待地開出滿樹銀白。
偏巧它們的花期還步調一致。莫非二月蘭怕梨花白得太過寂寞,所以才殷勤地送上這深深淺淺的紫色?真是太可人心了!
紫色,高貴而又神秘,優美中還兼一絲憂鬱。白色,純潔樸素,淡雅動人。
大有染紫整個天地之勢的二月蘭,與這一樹一樹耀眼的梨花白,不約而同收斂鋒芒,融入到一起。結果是,它們相映成輝,如夢似幻。
梨花與二月蘭,一樣開得汪洋恣肆,可又都懂得節制。
或許,它們也曾私下裡研究過美學,深諳和諧至美。所以,它們才會在自己最好的光陰裡,接納了彼此,也更好地成就了彼此。
設若這裡只有遮天蔽日的白,壯觀固然壯觀,究竟太過素淡。
同樣的道理,如果這裡只有漫天遍野的紫,美則美矣,到底顯得單調。
可是,把它們放到了一起,那感覺便完全不同。
它們各自都在傾盡全力,為對方錦上添花,於是造就出一個美輪美奐的童話世界。
無論梨花還是二月蘭,它們好像都比人類更懂得共生共榮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