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39):深藏不露...

2020-12-10 澎湃新聞

原創 王懷林 方志四川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編者按 自5月26日起,「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推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王懷林先生的《打開康巴之門——橫斷山腹地人文地理》,敬請關注,並歡迎在文尾「寫留言」處留下您的讀後感言!

深藏不露雅礱江

稀世之美

雅礱江流域地跨四川、青海、雲南3省的29個縣市,是以藏、漢、彝為主的多民族地區,她不僅是自然資源開發的富礦,也是一個罕為人知的文化寶庫。

雅礱江風景(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雅礱江在歷史上就非默默無聞之地,她曾經為中華文化的傳承作出過重要貢獻。傳說人類始祖黃帝最初一個人孤獨地居住在軒轅的一個山丘上,他後來娶了西陵氏的女子為妻,她就是我們大家所熟悉的嫘祖。嫘祖年輕時漂亮而有威儀,因此被立為皇帝的正妃。她後來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兒子也挺爭氣,長大後都被分封出去,擁有自己的疆土。一個兒子名叫玄囂,別名「青陽公子」,他的疆土被分封在一個叫「江水」(今岷江)的地方。另一個叫昌意,被分封到四川若水(今雅礱江一帶);在若水期間,昌意覺得四川姑娘真是迷人,於是就娶了蜀山(四川岷江)的一個女子為妻,它名叫昌僕,後來她為昌意生下一個兒子,取名高陽。黃帝架崩,葬於橋山,他的子孫——也就是出生在若水的昌意之子高陽被冊立為王,他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顓頊皇帝。

嫘祖(圖片來自網絡)

雅礱江成長於「扎溪卡」草原,「扎溪卡」在藏語裡是「雅礱江邊」的意思。它位於以石渠縣為主的地區。「扎溪卡」草原面積25000多平方公裡(草地約佔90%),是四川省面積最大的草原,石渠縣是四川海拔最高的一個縣,其縣城海拔4200米,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高城」。那裡有被譽為「康巴敦煌」的巴格嘛呢牆和松格嘛尼城,那裡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唇鹿和黑頸鶴的故鄉,那裡至今還能看到保存原始遊牧部落習俗的查加部落的身影。

扎溪卡草原(圖片來自網絡)

查加人是草原上最古老的部落之一,他們與周圍的部落之間很少往來,處在相對封閉的狀態,至今仍然傳承著固有的文化,保留著原始部落的一些戒規和習俗,比如部落的人都不沾菸酒,這在藏族當中是很少見的。再就是不與其他部落通婚,只能自我繁衍,還有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的現象存在。

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和遊牧民族的自由天性,使他們似乎不可能真正的定居下來,在潛意識裡他們隨時都準備著再一次的遷徙,就連在他們心目中視為神聖的寺廟,都是可以馱上馬背任意搬遷的,這便是查加部落的一絕:帳篷寺廟。別看它設施簡陋,可竟然還有祖傳下來的有幾百年歷史的唐卡,宗教儀式和法事程序也一絲不苟,活佛和三十幾個扎巴都是本部落的人,雖然穿著袈紗,但平時都各回各家,只有做法事的時候才住在寺廟裡。帳篷寺廟就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存在著,一直支撐著查加人精神的天空,無論他們漂泊到哪裡,它都是他們心靈的避難所。

石渠帳篷節(圖片來自網絡)

雅礱江從石渠進入德格,那裡的阿須草原是格薩爾誕生地。作為冷兵器時代的成功英雄,格薩爾不僅創造了當世的輝煌,由他的事跡生發的世界最長的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及其說唱,成為藏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格薩爾誕生地——阿須草原(作者供圖)

由德格到甘孜到新龍,雅礱江就象渡過他的童年進入青年,江水一如他青春的活力奔騰咆哮,兩岸在格薩爾精神浸染下成長的子民也一如其性格,變得強悍有力。且不說新龍歷史上喊出「殺盡天下土司」口號而橫掃康區的起義英雄工布朗結,今天,新龍漢子頭上的英雄結和驃悍性格使他們成為康巴漢子的範本。

康巴漢子及頭上的英雄結(作者供圖)

在川藏北線的道孚、爐霍,車輛常依鮮水河而行。鮮水河是雅礱江的重要支流,發源於壤塘,流經爐霍、道孚,最後在雅江匯入主流。其中道孚—雅江段為長達140公裡的大峽谷。由於河谷處在兩條藏漢通道之間,交通閉塞,所以保留許多原始的生活狀態,而最令人著迷的是,這裡仍然保留了扎巴母系氏族走婚的習俗。

扎巴母系氏族走婚習俗(圖片來源:微雅江)

鮮水河還以地理奇觀著稱。地質學上有名的鮮水河斷裂帶,是全球近代最活躍的斷裂帶之一,起於甘孜西北,向南東經侏倭、爐霍、道孚、乾寧、康定、磨西,止於公益海,全長約400公裡。該斷裂帶是我國大陸內部以走滑為主的強烈活動斷裂帶之一,也是一條強震活動帶。自公元1700年以來,該斷裂帶上發生7級以上地震 8次,6-6.9級地震17次,5-5.9級地震若干次。這種地質活動不僅造成上世紀70年代的地震破壞,也製造了巧奪天工的神奇景觀。

道孚縣鮮水河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圖片來自網絡)

道孚縣八美的土石林景觀,位於317國道36道班附近,沿雅礱江支流慶大河上遊東岸分布,面積約3平方公裡。它的成因就是由於鮮水河斷裂帶中的巖石,受到擠壓、剪切,發生破碎、糜化,形成構造糜稜巖。因這種巖石軟弱且含鈣質,大自然風雨流水的侵蝕便把它雕塑成了千姿百態、雄奇壯觀的土石林景觀,且隨不同的氣候變換顏色,堪與華南著名的石灰巖喀斯特石林媲美。類似的糜稜巖土石林在國內外尚未見報導,堪稱世界奇觀。八美變色土石林與寬廣的草甸、起伏的雪山、迷人的藏寨和土石林相互映襯,構成一幅絕神奇妙的風情畫。

道孚縣八美變色土石林(作者供圖)

雅礱江從雅江進入九龍木裡段,峽谷幽深,所保存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更其豐富。木裡曾經是輝煌一時的藏地王國,那位大名鼎鼎的洛克先生曾於20世紀20—30年代三次造訪過此地,並經此地進入稻城,發現了被後來人描繪成「香格裡拉」的貢嘎嶺雪山。

上世紀20年代,洛克和木裡土司在木裡大寺合影(圖片來自網絡)

(未完待續)

往期回顧

…………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30):五彩康定 │ 商業重鎮與鍋莊之鄉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王懷林

配圖: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溫馨提示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

轉載請註明:來自「方志四川」(ID:scsdfz)。

原標題:《【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39):深藏不露雅礱江│稀世之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15):康巴人的...
    原創 王懷林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編者按 自5月26日起,「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推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王懷林先生的《打開康巴之門——橫斷山腹地人文地理》,敬請關注,並歡迎在文尾「寫留言」處留下您的讀後感言!
  •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12):二郎山...
    原創 王懷林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編者按 自5月26日起,「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推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王懷林先生的《打開康巴之門——橫斷山腹地人文地理》,敬請關注,並歡迎在文尾「寫留言」處留下您的讀後感言!
  •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17):康巴藏族的...
    原創 王懷林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編者按 自5月26日起,「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推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王懷林先生的《打開康巴之門——橫斷山腹地人文地理》,敬請關注,並歡迎在文尾「寫留言」處留下您的讀後感言!
  •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46):格薩爾文化...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46):格薩爾文化走廊│冷兵器英雄 2020-07-13 0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13):康巴人的...
    原創 王懷林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編者按 自5月26日起,「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推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王懷林先生的《打開康巴之門——橫斷山腹地人文地理》,敬請關注,並歡迎在文尾「寫留言」處留下您的讀後感言!
  • 【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13):康巴人的來歷(上)
    (未完待續)往期回顧【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1):另眼看康巴——穿行在自然博物館和人類學寶庫(代前言)【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2):文化的盛筵――沿成都平原向西 l 天府西望【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
  •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33):冷兵器英雄...
    原創 王懷林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編者按 自5月26日起,「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推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王懷林先生的《打開康巴之門——橫斷山腹地人文地理》,敬請關注,並歡迎在文尾「寫留言」處留下您的讀後感言!
  • 【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32):木雅與明正土司
    【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32):木雅與明正土司 2020-06-27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28):五彩康定 │《康定情歌》背後的故事
    原創 王懷林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編者按 自5月26日起,「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推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王懷林先生的《打開康巴之門——橫斷山腹地人文地理》,敬請關注,並歡迎在文尾「寫留言」處留下您的讀後感言!
  • 【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5):蒼茫橫斷山 l 一座山脈...
    【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5):蒼茫橫斷山 l 一座山脈 兩條走廊 2020-05-30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7):蒼茫橫斷山 l 崑崙兒女走四方(中)
    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7):蒼茫橫斷山 l 崑崙兒女走四方(中) 2020-06-01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 打開康巴之門(4):文化的盛筵――沿成都平原向西 l 川藏茶馬...
    原創 王懷林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編者按 自5月26日起,「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將推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某大型國企高管王懷林先生的《打開康巴之門——橫斷山腹地人文地理》,敬請關注,並歡迎在文尾「寫留言」處留下您的讀後感言!
  •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上帝為什麼造四川?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上帝為什麼造四川?,作者錦繡人文地理 錦繡人文地理萬象風物,從此出發歡迎關注「方志四川」!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來源:錦繡人文地理撰文:大唐梁金吾配圖:鄧贄嘉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
  • 【方志四川•民族文化】龍明阿真‖尋源康巴漢子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尋源康巴漢子龍明阿真2003年,在川滇藏共同舉辦的康巴藝術節上,來自四川甘孜州雅江縣西俄洛一帶的康巴漢子們,以其剽悍、高大和來自大自然的野性徵服了世界。就在這次盛會上,雅江縣西俄洛被甘孜州人民政府命名為「康巴漢子村」,並在國家商標局進行了註冊。雅江縣西俄洛鄉康巴漢子村(四川日報 記者 衡昌輝 攝,圖片來源:四川日報)被命名為「康巴漢子村」的雅江縣西俄洛鄉,距雅江縣城60多公裡,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一進村子,你會感覺到一切都顯得陽剛之氣,高大的民居別具一格。
  • 【方志四川•旅遊】甘孜州的秋天有多美?
    甘孜州的秋天到底有多美?「甘孜」藏語乃潔白美麗之意,甘孜州有著15.3萬平方公裡壯美畫卷。山川平行相間,江河南北縱貫,千百年歷史風雲,康巴文化源遠流長,既有絕美的旅遊資源,更有善良純樸的甘孜人民。秋之古鎮磨西古鎮我達達的馬蹄聲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深藏在川西山林的磨西古鎮,恰若江南古鎮的韻味,宛如一位藏在深閨不識的秀女
  • 【方志四川·地情】什麼是郫縣(成都郫都區)?
    【方志四川·地情】什麼是郫縣(成都郫都區)?成都市郫都區郫縣豆瓣需經長期翻、曬、露等傳統工藝天然精釀發酵而成郫縣豆瓣的品質特色與區域環境、氣候、土壤、水質、人文等因素密切相關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劉文傳 ‖ 清代綿州李氏:一門四進士...
    原創 劉文傳 方志四川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從內容看,包羅歷史、考古、地理、文學、語言學、音韻學、金石學、書畫、農學、姓氏學、民俗學等專門領域的研究成果。儘管涉獵範圍廣博,研究內容龐雜,但他始終以一絲不苟、刻苦鑽研的精神從事編撰。他刊刻《李太白集》時才22歲,名儒袁守侗看了他寫的序言後,認為其水平不在皇甫謐之下,說:「蜀坊無書,獨此刻耳。」
  • 中國國家地理之《康巴美女-定格所有的視線》
    含煙凝碧的肌膚,豐滿輕盈的體態,美麗的康巴姑娘為我們的四川之行增添了神秘誘人的色彩。氣韻源白天成?是獨特的地貌,還是歷史的源流?美人地帶的過去、現在和將來對於我們來說是那麼的充滿誘惑,不可抵擋。  康巴美女   提到康巴美女,很多人都會想到丹巴美女。2001年和2002年的康巴之花都出在丹巴,丹巴美人谷的聲名也藉由各種媒體的宣傳炒作不脛而走,引來無數的遊人,都想一睹丹巴美女的風採。   走進丹巴,通常人們會告訴你:「你要看美人,去甲居看。」甲居有一位康巴之花,名叫盧阿姆。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漫話漢闕
    有的用石雕砌而成,專作記官爵功績和裝飾之用。也有大闕旁邊跟建小闕,稱「子母闕」。另外絕大多數學者認為,闕是象徵性、禮儀性和標誌性建築,大多不具備登臨觀望或室內活動的實用功能。二、闕的歷史闕的歷史十分悠久。它最早在什麼時候出現,尚無定論,但至遲不晚於春秋。「闕,門觀也」。
  • 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通江篇開機
    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通江篇開機 【時間:2020-12-11 11:12:59】【來源:巴中晚報】【編輯:賈洪博】   12月7日,《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通江篇開機儀式在通江縣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