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電視劇有一個奇妙的特性,但凡站在女性視角拍攝的電視劇,幾乎都不會平視男性,反而把男性貶得一無是處。就好像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過分地強調了女性的不易和辛酸,而男性則被無情地踩到了很低的位置。
總體來看,《三十而已》站在女性的視角,講述了一個仿佛十分正確的道理:女性一定要努力奮鬥,因為男人靠不住。事實上,先不說這個道理正不正確,把這個道理放到電視劇中的男性角色身上,似乎這條真理又行不通了。
01
先來說說許幻山(李澤鋒飾演)。許幻山這個人物,從頭到尾就是一個附屬品,他沒有個人的靈魂。
瞧,許幻山的創業,到底是為了誰呢?他不喜歡創業,不喜歡當老闆,就想做個煙花設計師。然而,是誰硬生生地改變了他的夢想呢?
是顧佳(童瑤飾演)。這個事業野心極強的女人,把許幻山從簡單的生活拉倒了一個複雜的位置,而後按照她的意願生活,嚮往更貴的房子,更大的事業,兒女更好的教育條件。
許幻山喜歡這樣的生活嗎?明顯不喜歡,他就像做個簡單的設計師。然而,他尊重顧佳的選擇,因為他心裡是愛顧佳的,為了顧佳他犧牲了很多。
而這一點,無論是顧佳,還是電視機前的觀眾們,似乎有選擇性地忽略了這一點。大家都將許幻山的出軌拉到批判的位置口誅筆伐,但沒人意識到,許幻山為了顧佳,同樣也犧牲了很多。
很多人都覺得,顧佳很愛許幻山,娛評君並不這樣認為。顧佳真正在乎的,是她自己的野心,許幻山只是自己實現宏偉目標路上的一個追隨者,並不是同行者。
當然,許幻山出軌,是非常不對的事情,這一點也需要明確。但許幻山的出軌,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為站在許幻山的角度,他並沒有得到尊重,只有被控制、被推走,他沒有自己的靈魂。
即使有,那樣的靈魂也得不到舒展。拋去成見,許幻山和顧佳的婚姻裡,許幻山幸福嗎?而最初顧佳的幸福,許幻山又付出了多少呢?
沒人關注,因為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顧佳身上,許幻山這個男性角色,已經被選擇性地忽視了。
02
圍繞在王漫妮(江疏影飾演)身邊的男人們,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有「海王」梁正賢(馬志威飾演)、有痴情男姜辰(毛毅飾演)、有老實人張志(王自健飾演),這三個男人,王漫妮都是怎樣對待的?
對待有錢又多金的梁正賢,人家遞過來一張房卡,什麼都沒有說,王漫妮就撲了上去了。她沒有想過,對方是看中自己哪裡了,也沒有想過,對方有沒有女朋友、有沒有家庭。
對待對他一往情深的姜辰,最初因為給她買不起奢侈品果斷分手;隨後有了多金的男友梁正賢以後,跑到姜辰店裡炫耀;最後一副語重心長的樣子站在姜辰面前,勸說人家不要再對她有想法了。
對待張志呢?王漫妮時刻以一副從大城市歸來、見過大世面的樣子,居高臨下的看著人家,時不時還嘲諷人家張志一番。當然,即使張志為她做了那麼多,依舊把人家給踹了。
所以,王漫妮對待身邊的男人們,到底是秉持著一個樣的標準?娛評君實在有些迷惑。說句重話,王漫妮這樣的女人,真不配得到真正的愛情,因為她空有其表,本質是滿滿的拜金。
且不說別的,在王漫妮的故事裡,直接表明,導演不懂男人。
「海王」什麼樣的女人沒見過?竟然會來泡一個三十歲的王漫妮?你這是在逗我呢?
難道體制內的人,在導演眼裡就是張志這個樣子?你是不是對體制有什麼誤解?看張志的頭銜,再怎麼也是個正科了,前途一片大好,難道就那麼的無腦?可能導演對城府一詞,從未聽說過。
咖啡店主姜辰,分手多年,竟然沒有看出王漫妮拜金的本質?難道男人就這麼傻?
王漫妮那叫奮鬥嗎?在上海待了八年,竟然淪落到買奢侈品的地步,這就是所謂的奮鬥?她又有什麼資格看不起張志?難道人家的一切,都是大風颳來的?
和王漫妮相比,她身邊的男人們,哪一個不比她王漫妮強?但還真就把眼光全放在王漫妮身上去了,話說男人都這麼淺薄?
導演,啊喂,該醒醒了!
03
鍾曉芹(毛曉彤飾演)還挺單純,身邊只有兩個男生,分別是陳嶼(楊玏飾演)和鍾曉陽(晏紫東飾演)。
不吹不黑,陳嶼算不上什麼好男人,純粹大直男一個,真不適合結婚;鍾曉陽呢?人如其名,的確就像一道暖陽,很不錯的小夥子。
且不說鍾曉芹和陳嶼的婚姻失敗到底是誰的原因,也不說鍾曉芹拒絕鍾曉陽是否正確,單純來談談鍾曉芹的一系列操作。
她和陳嶼離婚了,這是事實吧?她答應了鍾曉陽的追求,這也是事實吧?反正她接受和鍾曉陽的親密接觸,以及約鍾曉陽一起看電影、接受鍾曉陽的邀請一起出去玩,這是事實吧?
可我實在理解不了的是,明明已經和往事乾杯,也大大方方的接受了鍾曉陽的追求,可為什麼在和鍾曉陽一起時候,還和前夫陳嶼拉扯不清呢?你有沒有考慮過人家鍾曉陽的感受?這樣做符不符合道德要求?
電視劇好像忽略了這一點,觀眾們好像也忽略了這一點。然後,鍾曉芹和陳嶼又一次在一起,好像還是原配好啊,有情人終成眷屬。
而鍾曉芹呢?也在朋友們和觀眾們的歡呼中,掌控了自己的人生,開始從職場小白逆襲成為人生贏家,仿佛鐘曉陽只是個過渡一樣。
話說,鍾曉芹這樣的操作,明顯沒有道德好吧?既然你依舊愛著陳嶼,還要答應和鍾曉陽戀愛呢?
總而言之,電視劇強調了鍾曉芹的人生逆襲,忽略了這份兒逆襲裡面的不道德因素,讓鍾曉陽的傷害自然而然的被抹去。
話說,難道在女性視角下,男性就是拿來利用的?這是什麼價值邏輯?
04
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當然應該客觀,至少應該容納不同的聲音。用女性的眼光看待世界,這當然是沒有問題的,但不應該把男性拉來當下腳料,一味的捧高女性,踩低男性。
《三十而已》用女性的眼光看世界,講述女性的奮鬥和成功,這沒問題。可在這部電視劇裡,似乎男性的人物形象都是負面的;即使有正面,也沒什麼好的結果。
反而是女性以一種高高在上的視角,俯視、控制著男性們,這明顯有失偏頗。
想起前幾年熱播的電視劇《歡樂頌》,同樣的以女性的視角看世界,講述女性的奮鬥故事,可人家明顯處理得很好,雖說是女性視角,可看待世界的時候,雖說不至於客觀,但好歹是平視眼光,把女性的奮鬥同樣展現得淋漓盡致。
這至少說明了一個道理,要講述女性的故事,展現女性的辛酸奮鬥史,並不是只有把男性當做下腳料才能實現。
在這個世界上,男女是平等的。無論男性女性,各有各的不易,各有各的辛酸,當然也各有各的故事,但這些內涵並非要踩低另一方才能展現。
毫無疑問,《三十而已》過分的強調了女性的奮鬥,將女性的成功和蛻變,建立在貶低男性的基礎上,已經失去了客觀的立場。
部分觀眾批評本劇三觀不正,故事流於表面,娛評君不作評論,觀看某影音平臺的評分就知道了。
但娛評君還是忍不住想要說一句,《三十而已》用無數的道德硬傷,展現出來的,是一出爽劇,讓無數的三十歲女性在心理上經歷了一把狂歡。但,爽完了呢?
捧高了女性,踩低了男性,這是硬傷。即使是站在女性視角,也應該尊重男性,至少應該客觀,這是最基本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