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編劇:寫這個本子,我曾經數度崩潰

2020-12-18 1905電影網

1905電影網專稿《三十而已》又又又上熱搜了。繼「三十而已 代入感」、「顧佳顧學」等話題後,「陳養魚許放炮梁海王」、「唯一的好男人是許子言」於近日登上微博熱搜。一天N個熱搜,劇中人物被挨個反覆討論,這對一般電視劇而言並不常見。

毫無疑問,這部劇真的火了。數據顯示:迄今為止,《三十而已》收穫了超過20億的全網播放量。而在豆瓣頁面上,它也憑藉精彩的劇情和人物塑造拿下了7.8的高分。其中,超過70%的觀眾打到了8分以上。

不少評論都不吝「溢美之詞」,表達了對該劇的喜歡。

這部劇究竟有何魅力?好評如潮的背後,又隱藏著什麼樣的創作「秘笈」?

近日,《中國電影報導》獨家採訪了《三十而已》的編劇張英姬,聽她聊一聊與《三十而已》的創作故事。

以下為張英姬口述,由筆者整理。

01.過了30歲,我覺得有信心寫寫女人的故事了

我自己在過了30歲、完成了人生不少重要大事後,就覺得好像有信心了,可以寫寫關於女人的故事了。

有這個想法後,就跟檸萌影業那邊聊了一下,給他們報了這個題目。檸萌一聽,覺得說「三十而已」這個題目就挺有故事的。於是雙方一拍即合。

創作過程中,我一直強調整個劇的創作態度都要落在「而已」上。希望大家看完後能有一種「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覺,覺得30歲也不過而已,能萌生更多勇氣。涉及到現實題材的創作,編劇都需要特別留心生活。

從一開始,我就希望能描摹出活在當下的三個女孩的真實形象,所以特別在意能否把她們身上的生活質感刻畫到位。

從我第一部戲開始,李曉明老師就告訴我,人物小傳是個非常重要的東西。你必須要很認真地寫,寫得越細越好。只有這樣,未來在推進劇情的時候回頭看,才會發現人物小傳能給予很大的助力。

所以我寫東西時,一定要先在內心孵化每一個人物,把每個人都想得透透的再動筆。不然後期你再加入劇情和情節,就會覺得跳,就很不生活。

從2018年初開始構思到正式動筆,我大概準備了幾個月。自己有認識的一些櫃姐朋友、在物業公司上班的朋友、從事媒體行業的記者朋友等,檸萌這邊也幫我安排了一些採訪的對象。在跟他們的相處過程中,我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把握了一些細節。與此同時,我還跑去一些奢侈品店觀察櫃姐,看她們平時是怎麼工作的。

幾個月的觀察過程下來,我基本摸清了幾個職業的真實樣貌,也確定了人物的整體質感。

譬如說鍾曉芹這個角色,我從一開始就想好了她不會開車,這點也非常符合她的人設。按理說,像她這個年紀的大城市女孩不會開車的真是少之又少。但她是一個從小就我爸我媽開車帶我、長大後相親結婚老公開車帶我,安靜坐在副駕駛的位子的存在。如果有天她突然覺醒了,說我要長大,可能她也就想要掌握自己的方向盤了。

顧佳這個角色也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只要跟家人出去,都是顧佳開車。這其實也是我想好的設定。

他們這樣一個家庭,丈夫平時是一個藝術家的狀態,工作又很辛苦,顧佳作為全職太太,為了照顧丈夫孩子,平時出門開車是很合理的。與此同時,她和她丈夫兩人的關係有點像是導演和製片人。丈夫搞藝術創作,顧佳控制成本預算,所以兩人存在一些天然的矛盾。

你看全程都是她開車,她來把握方向盤,也說明了他們之間其實存在著某種程度上的失衡。

02.我從沒覺得顧佳完美,她就是給人很大的壓力

前段時間,「顧佳」這個角色引起了不少討論。有評論說她好像人設變了,其實沒有。我從來沒覺得顧佳是完美的,她也不是爽劇大女主。

她是那種首先要求自己完美的人,要自己做到很完美,再拉著你一起前進。但當遇到許幻山這種有點孩子氣、有點藝術家風格的男人,就會產生很大壓力。

這並不像大家所說的,為什麼這麼好一個家庭,怎麼突然許幻山就出軌了?所有東西都是有鋪墊的,所有矛盾也是有先兆的。大家可以慢慢往後看,整條線有很多很現實、生活的內容,可能會很扎心。

我寫顧佳的原因,也在於希望能呈現一個比較少見的全職太太的形象。

這個時代湧現出非常多優秀的女性,有的選擇做職場拼殺的白領,有的選擇做照顧家庭的全職太太。但即使做全職太太,她們也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和自我,希望把所有事情做得井井有條。我就是想寫出這一類人的生活,也希望能夠改變大家對於全職太太的傳統認知。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我描述的幾位女性原生家庭其實都特別暖,沒有那種拖後腿的現象。我自己其實覺得,愛有時候會比所有的負擔都重。譬如說鍾曉芹這個形象就很明顯,父母愛她,但是也在不斷介入她的個人生活。

這樣的原生家庭,父母會成為她無法迅速成長的一個原因。因為這種愛,這種大包大攬,某種程度上會成為一種負擔。劇中女性遇到的問題,是現實中大部分女性都會遇到的。

現代女性的自我要求都很高,很優秀很有魅力。但與此同時,她們也背負了很多。身上的壓力、遇到的窘境,會在一定程度上讓她們更好更快地成長。所以她們做的很多事情,可能當時觀眾不能理解,但其實都是隱忍後的一個反擊。

03.我不覺得陳嶼「渣」

我其實不是一個女權主義者,寫東西的時候也從沒有仇恨男性。

雖然我特別喜歡寫人物的成長,也喜歡從女性視角代入,所以在一些情節點的塑造上,大家可能看到的都是鍾曉芹等的視角。但我一直跟自己說,千萬不要踩踏我的男性角色,因為一旦踩踏男性角色,可能女性角色就會跟著崩。

無論哪個人物,我一直希望大家能站在一個更客觀的視角上,去看到人身上本來的弱點和缺憾,沒有人是完美的。

像陳嶼之前就存在一些爭議,他的不善言辭也好,不愛表達感情也好,其實都有原生家庭的影響在。其實我一點不覺得陳嶼渣。相反,我內心非常喜歡陳老師那個角色,因為他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

不善交際、喜歡宅,有挺高的道德標準和自我要求。他如果真的很差勁,也不可能找到鍾曉芹這樣好的老婆。

陳嶼跟鍾曉芹的愛情,從根上來說就不一樣,因為家庭環境和氛圍不同。正常情況下,如果兩個人互不相識,到了年紀通過相親結婚,在沒那麼深的感情基礎上,是很難持續下去的。你想想,剛開始結婚也挺甜的,但就是在時光和歲月蹉跎中,逐漸就涼了。

但只有涼了,鍾曉芹才能正視她的一些問題和陳嶼的問題,才能下定決心去成長起來。成長後兩人還能不能繼續走到一起,這就又是另一個新的話題了。

從人物名字上,其實也能看出這個人的個性。創作時,我會考慮這個人物是做什麼工作的、什麼性格,然後根據這些設定和細節來取名字。整體的思路就是,希望他\她的名字,能跟人設很貼連。

像陳嶼,我就在劇裡解釋過,比較內化、孤僻的性格,把自己活成了一個孤島。許幻山呢,就有點夢幻色彩,因為煙花其實是一種最玄幻的東西,很美很燦爛但也容易出事。

我有個朋友的爸爸就是做煙花生意的,有天他跟我講說,這個行業其實能安安穩穩的,就會是一個好買賣。一旦出事,可能擁有的一切都會很快消失。這句話給了我很大啟發,我覺得許幻山和他的焦慮感其實就像煙花生意一樣,是坐在火藥桶上的。

一個火星子,可能就炸掉了。

人如其名,許幻山、顧佳他們所擁有的財富、幸福等,就像一場幻夢一樣,隨時會消失。伴隨著劇情推進,問題慢慢出現,大家也都能看到更多內容。

04.寫作過程中,我曾經數度崩潰

從準備到完成,我差不多花了2年時間。持續地寫,基本沒有停下來的時候。整個寫作過程中,我曾經數度崩潰。

特別焦慮、痛苦,因為我很想能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寫出一個真實的、有溫度的女性故事。那麼每場戲這句臺詞要不要說、說多少,其實寫的時候都很忐忑,反覆考量、斟酌。這是我覺得很難的一個地方。

寫作過程中,一旦焦慮產生,我就容易渾身難受。尤其寫到王漫妮與梁先生這條線的結束,以及後面非常多重場戲的時候,我真的焦慮到不行。有場戲拍的時候,導演跟我說,他跟童瑤老師拍的時候,童瑤老師也崩潰了。所以其實整個創作過程中,我覺得我們主創都挺不容易,經歷過很痛苦的狀態。

因為故事來源於生活,一旦劇情遇到什麼坎的時候,我也會跟我老公聊,他可以提供一些男性的視角。導演、檸萌的製片人、責編也會給我很多素材和支持。

王漫妮、顧佳、鍾曉芹這三個角色,我都是把自己掰開來寫的,每個人身上都有我的影子,我朋友的影子,閨蜜的影子。

寫這三個人的時候,我付出了相同的愛,因為她們都是很有魅力的女性。我入行這麼多年,覺得自己還算比較順利的。編劇是一個很累、也容易痛苦的職業,但當大家認可的時候,獲得的幸福感也是非常大的,所以我經常笑稱每次播劇都像在過年,特別開心。

這次沒想到會有這麼大關注度,內心挺忐忑的,這是實話。

希望大家看完以後,依然可以認同這個故事。我覺得編劇只要把自己想寫的東西寫出來,把人物等根基搭好,發自內心地寫出來,觀眾自然會認可你,也會給到你尊重。

我下部還打算寫個愛情劇,暫時還沒考慮別的題材。因為我喜歡觀察生活,覺得生活常寫常新,特別有意思。

最後講個小故事吧。有次,我帶我女兒去書店挑書。看到兩本書,一個寫著《男孩要學的一百件事》,一個寫著《女孩要學的一百件事》。打開一看,男孩那本是說如何露營,如何冒險,如何生活,女孩那本就說怎麼給芭比娃娃挑好看的衣服,怎麼梳頭髮。看到這些的時候,我心裡很不舒服。

為什麼男孩要去做勇敢的事,女孩只要學給芭比娃娃穿衣服?這種性別的刻板印象,真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消除掉。我也會把這樣的故事和感受,放進自己的下部作品裡。

相關焦點

  • 專訪丨《三十而已》編劇張英姬:這是三個女人爬山的故事
    《三十而已》這個劇,在最近的「姐學熱潮」中,堪稱適逢其時。這個項目開始創作時,接連幾部女性群像題材的電視劇引發熱議,美國的《致命女人》,韓國的《浪漫的體質》等等。這一觀察讓編劇張英姬意識到,在全世界範圍內,創作者們對女性題材開始投以更高的關注,對於女性所面臨的問題與困境的反思也越來越多,這是大趨勢。「現實題材,就是要去碰撞現實裡最真實、最新的東西。」
  • 《三十而已》主角名的諧音很用心,編劇在《好先生》中也用了這招
    由江疏影、童瑤、毛曉彤、楊玏等主演的女性勵志大劇《三十而已》,自開播以來話題不斷。雖然目前僅僅上線了7集,但是這短短的7集,已經在全網引爆了各種話題,「年度爆款」的潛質越來越明顯。最近,有網友發現《三十而已》各個主角的人設,早已經被編劇寫在了角色名中,這種小心思真的很討觀眾喜歡。
  • 專訪史建全:給大腕導演寫戲,編劇是「聽寫」狀態
    可他說,當編劇,完全是陰差陽錯「趟了渾水」,「我是美術系畢業的,從小就想當一名偉大的畫家」。  後來為了生計,史建全去做了電影美術,導演戚健聽他講分鏡頭的時候就說「小史,你能寫戲」。於是,史建全先被「逼著」寫了十集電視劇《片兒警》,火了;接著又寫《針眼兒警官》,也火了。他說,到這會兒自己都沒想過當編劇,「還想著掙點兒錢買顏料畫畫呢」。
  • 專訪|編劇何冀平:我寫東西,格兒得一直在那擺著
    這個九月,她在北京、上海兩地待了整整三周,一邊是獻禮片《決勝時刻》,一邊是大戲《德齡與慈禧》,都是她執筆編劇,手心手背都是肉,何冀平忙得不亦樂乎。《決勝時刻》劇照,唐國強飾演毛澤東《天下第一樓》(1988)和《德齡和慈禧》(1998)是話劇編劇出身的何冀平,公眾認知度、美譽度最高的兩部作品。
  • 三十而已片尾的小攤是什麼意思 小攤有那些特殊的含義嗎
    《三十而已》中三位女主角的日常生活雖然和觀眾們也有一定的相似度,但是她們的複雜和忙碌雖然與上海的快節奏生活完全吻合,可有些脫離現實了。這種說法雖然有失偏頗,但確實說明了一些問題。顧佳代表的是上層社會,經常混跡上流社會太太圈。像她這樣優秀的人還是比較少的,那種光鮮的生活對大部分人來說可望而不可及,顧佳、鍾曉芹或是王漫妮,她們都沒法真正代表底層人民。
  • 小火神吐槽:《三十而已》有多少大坑
    ,最近去西安旅行途中我終於把《三十而已》看完了,撒花!(旅行途中追劇也是很累的)由於臨時更新了4篇西安遊記,所以一直拖著沒有寫《三十而已》系列的最後一篇,今天我就把這個系列正式完結,看看這部劇的大結局到底有多少坑等著我們去「填」?
  • 追《三十而已》的人,才應該看《二十不惑》……
    要說最近熱度最高的現代劇,非《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莫屬了吧。很多臺詞,沒點職場經驗的編劇我想也是寫不出來的。二十歲初半的看它,可能會因初入職場的種種不適而在劇中看到認同感;二十歲後半的人,也會因劇中年輕人的朝氣和勇氣引發回憶。
  • 不少同人本子都以C開頭,這個C是什麼意思呢?
    經常在網絡上欣賞同人本子的諸位大紳士小紳士老紳士們,對於各種同人本的名字肯定不陌生的,也不知道誰規定的,現在一般網絡上分享的同人本,都會在名字裡詳細寫清楚作者、名字、是哪部動漫作品的同人,一些漢化的作品還會寫清楚漢化者是誰,除此之外,有的本子前面還會寫上諸如C97、例大祭一類的,其中以一個
  • 考卷忘寫名被罰抄百遍,一個5分鐘搞定,一個崩潰到哭,名字絕了
    忘寫名字被判「零蛋」,罰抄百遍氣哭學生孩子從進入幼兒園開始,就要在自己的本子、毛巾、書包上寫上或繡上自己的名字。等到進入小學以後,老師在每次考試前都會反覆強調,先寫名,先寫名,先寫名,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北平無戰事》編劇劉和平:這個戲,女人進不來
    而創造這一部現象級電視劇的「頭號人物」——《北平無戰事》的編劇和總製片人劉和平昨天在北京參加第二期華策杯編劇培訓班時,接受了年輕編劇以及揚子晚報記者的採訪提問。劉和平特別舉例,由於無法預知下面會「發生什麼」,他幾度崩潰,「例如『謝木蘭之死』,我原來沒有這樣設計,突然到那個時候她就死了,她一死之後,我抓瞎了,我不知道國民黨該怎麼面對,共產黨該怎麼面對?後面的故事該怎樣講下去……那一段一路寫下去,寫得非常非常累。」
  • 小清新們的「手帳市集」:這個小本子讓我對生活勝券在握
    這是寫樂的墨水!這是百利金的墨水!」「百樂色彩雫一共有24種顏色,我過來試了就說,『你們這樣是不行的!我會窮死的!』」除了鋼筆筆墨外,手帳市集上還可見不同粗細、不同顏色的水筆、原子筆、螢光筆,各攤位筆架上種類之多遠大於普通文具店,喜愛使用非鋼筆的手帳愛好者也不少,「水筆寫起來方便而且選擇很多,我用水筆做手帳都會選擇恐懼症!
  • 《三十而已》女主人設崩塌,顧佳智商下線,王漫妮三觀不正
    《三十而已》之所以有如今的成績,很大一部分歸功於題材,這部劇講的是30歲女性在事業和愛情上面臨的各種各樣的挑戰,既現實又接地氣。尤其是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從小城市來,獨自一人闖蕩,那麼她的人設怎麼會突然崩塌呢?
  • 炮製編劇:「別署我的名字」
    「我看過很多劇本,但沒有看到過一部好的本子,最好的情況就是有幾部可以拍出來的。」 樊城在當下編劇圈的所見所聞遠超出他的預期。編劇們在一起聊的最多是:「誰認識我,哪個組的套路是什麼樣,哪個給我投資了,我手頭現在有什麼項目。聊這些還覺得很光榮。」
  • 《三十而已》顧佳結局太慘,林有有意難平,編劇回應太出乎意料!
    因為送審樣片洩露,熱播劇《三十而已》還沒播放完畢,網友就已經提前知道了結局!原本以為林有有這個小三會有一個悲慘的結局,沒想人家毫髮無損安然無恙的回京了,在插足別人感情之後還能全身而退,真讓網友意難平,這大概是結局最好的小三了,相反最慘的卻是顧佳。作為許幻山的老婆,顧佳後面啥都討不到好!把許幻山從一介編程師扶持成鼎鼎有名的大老闆,為了她甘願放棄事業回家當全職太太,用心經營著自己的小窩。
  • 林有有成為《三十而已》最大贏家?
    01 百度百科是這樣介紹三十而已的編劇張英姬的:85後,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2008級研究生。 代表作有:好先生,戀愛先生,我愛男保姆。
  • 編劇與小說家王宛平、丁丁的母女二重奏
    王:我對人生的陰暗面看得也非常透,也寫過諸如《婚內婚外》這樣的故事。當時很多讀者還寫信給我,說看了《婚內婚外》之後,對婚姻很失望,很絕望。  現在反倒很嚮往這些很和諧,很美好的事物,所以總是寫一些溫暖的故事。  丁:我最喜歡《甜蜜蜜》,尤其是這個故事的前一段,看完了,感覺心中很溫暖。
  • 編劇蘆葦:中國這個民族是個缺乏合作精神的民族
    就在宋丹丹與編劇之間因「演員能否改劇本臺詞」論戰正酣時,著名編劇蘆葦自曝也有過類似經歷。昨天,他將被王全安徹徹底底「槍斃」的《白鹿原》電影劇本,首次發表在他的新書《白鹿原:蘆葦電影劇本》中。他說,「這個劇本生不逢時,對它有強烈感應的人不多。我給後代留一個遺言,我死了以後,這個電影劇本要能投拍並公映,請把海報在我的骨灰盒前面燒一張。」
  • 《甲鐵城》劇場版,官方這是要做「本子」劇情?
    沒有觀眾喜歡看的大場面,反而去演孩子弒父的苦情戲,強行升華主題讓整部動畫的口碑崩潰。歷經三年,重新開播,這次是否能打個漂亮的翻身仗呢?我覺得三年來整個團隊都在成長,編劇大河內一樓從《甲鐵城》之後,就沒再背過任何黑鍋,能看出他的純熟與進步。逐漸培養起來的原畫團隊,讓作品的打戲有了最基本的保證。
  • 趙本山春晚小品扮地球 已有多個成熟本子待選
    我們設想給太陽安個身份——燒鍋爐的,我演的就是地球。」趙本山透露。  他介紹,自己扮演的地球要因為影響太陽系的發展而被批判,為此不得不進行辯解。  據記者了解,趙本山的春晚本子基本上是由編劇尹琪在操刀,目前已有了兩三個比較成熟的本子,具體用哪個還沒有最終確定。
  • 《如果歲月可回頭》編劇怎麼忍心?把林響寫死,黃九恆妻離子散
    編劇怎麼忍心?竟然將林響給寫死了,這可是一屍兩命呀。只剩下了黃九恆與他女兒了,這種情況黃九恆根本沒有辦法取得女兒的撫養權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女兒隨著他的親生父親遠走他鄉。從觀眾的角度看,小蕾跟著他親生父親去法國其實是最好的選擇了,因為她的媽媽已經不在了,而她與爸爸組成的家庭已經沒有血緣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