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出自於南宋文學家蔣捷的詩詞《一剪梅舟過吳江》。全文如下——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度與泰娘嬌。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這是一首借景抒情,感嘆春光易逝的傷情詩。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意思也非常簡單——櫻桃才紅熟,芭蕉又綠了,春去夏又到。
拍攝思路
從字面上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就是紅配綠——這是非常濃烈的顏色對比。
既然詩詞描寫的是春夏交替的時節,那麼「紅了櫻桃」就是在指櫻桃花;而「綠了芭蕉」當然是指碧綠色的芭蕉葉子。不過,這也只是從字面意思上理解的,狹義的選景方式。
如果是從廣義的範疇來理解「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那麼,「紅了櫻桃」可以指代所有在春夏交替時開放的花朵,還可以指代所有成熟的,紅色的果實。「綠了芭蕉」也可以指代所有在春夏時節伸展枝葉的綠植。
我們作為攝影愛好者,本來就應該以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去拍攝。
拍攝方法
確定了「紅花配綠葉」和「紅果配綠植」的拍攝思路,接下來就是具體怎麼拍攝了。
構圖取景「紅花配綠葉」和「紅果配綠植」有很多種構圖取景方式。關鍵在於要根據拍攝時的環境順勢而為。紅配綠,紅花和紅果是攝影主體,綠葉是攝影陪體。所以,拍攝時的首選方案,是採用近景特寫來表現綠葉和紅花、紅果之間的陪襯關係;當然,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嘗試著採用中景拍攝「萬綠叢中一點紅」。
鏡頭近景特寫拍攝「紅花、紅果配綠葉」,首選大三元鏡頭當中的70-200鏡頭。輔以大光圈的虛化效果,更容易突出攝影主題。
中景拍攝「萬綠叢中一點紅」,可以考慮大三元鏡頭當中的24-70鏡頭。這枚中焦段鏡頭的表現力還是很不錯的,24mm還能滿足畸變效果不那麼厲害的廣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