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前後,最應季的水果非櫻桃莫屬。紅豔豔的櫻桃,無論是墜滿枝頭,還是盛在盤中,都令人垂涎欲滴。
櫻桃是我國傳統精美果品之一,又名鶯桃,荊桃,楔桃,英桃,含桃等,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據先秦著作《禮記·月令》記載:「是月(仲夏之月)也,天子乃以雛嘗黍,羞以含桃,先薦寢廟。」,東漢鄭玄注釋說,「含桃」為櫻桃。
「惆悵牆東,一樹櫻桃帶雨紅。」(南唐·馮延已《羅敷豔歌》)
「綠蔥蔥,幾顆櫻桃葉底紅。」(宋·趙彥端《豆葉黃》)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宋·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
歷代文人詠嘆櫻桃的佳作不計其數,我個人認為蔣捷的這個詩句最為含蓄蘊藉:不僅生動描繪出了季節的流轉,而且蘊含著深刻的生命體驗。
今天我們就首先學習一下蔣捷的這首代表作吧!
一、關於櫻桃的佳作: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賞析:
「蔣捷是中國文學史上最不見經傳、最不求聞達的詞人,卻留下了「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等諸多千古名句。或者說,他是史上最純粹的詞(詩)人,純為詩歌來到人間,除了詞(詩)句,不曾留下任何其他瑣碎。他寫下的,不僅是最純淨的個人情感,也是最唯美田園時代最後的輓歌。」
為什麼譚華傑給予蔣捷如此高的評價?一般而言,一部文學作品,我們總是能從他個人的生活經歷和心靈經歷找到解讀的鑰匙,但可能中國的文學史上可能從來沒有一個人像蔣捷這樣,只留下了作品、而生平史料卻少之又少。
蔣捷(生卒年不詳),字勝欲,號竹山,宋末元初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先世為宜興巨族,鹹淳十年(1274)進士。南宋亡,深懷亡國之痛,隱居不仕,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
蔣捷留存至今的雖然不多,可是他的《虞美人·聽雨》、《賀新郎·甚矣君狂》、《一剪梅·舟過吳江》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因為《一剪梅·舟過吳江》中的佳句「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故後人又稱其為「櫻桃進士」。
蔣捷是南宋遺民,他作品中的悽涼、悲哀和感慨,脫不去國破家亡的沉重影子。或許正是因為在飄搖的歲月裡看盡了興衰,他的詩詞裡不自覺地濃縮了太多的歲月滄桑、世態炎涼。
蔣捷的大多數詞總是流露出一種「流光容易把人拋」、「水流花謝兩無情」的生命蒼桑感,一種生命的無奈,除了他是南宋遺民,我們並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我們只能透過他的詞作本身,來偷窺隱藏在他內心深處的秘密。
這首詞主要描述的是蔣捷乘船漂泊在途中倦懶思歸之心情,最後一句「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使得這首詞雖然是體裁極度常見、題材也並不新穎,卻得以流芳千古,世代傳唱不息。
蔣捷的成功之處在於,他抓住夏初櫻桃成熟時顏色變紅,芭蕉葉子由淺綠變為深綠這個特點,將看不見的時光流逝轉化為可以捉摸的形象。「紅」、「綠」顏色之轉變,既抒發了時光流轉,年華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嘆,也極具視覺感,和李清照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其他詠嘆櫻桃的佳作:
01.《無題》(其四)
(唐)李商隱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溧陽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後同牆看。
歸來展轉到五更,梁間燕子聞長嘆。
02.《折枝花贈行》
(唐)元稹
櫻桃花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
別後相思最多處,千株萬片繞林垂。
03.《雜曲歌辭·久別離》
(唐)李白
別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
況有錦字書,開緘使人嗟。
至此腸斷彼心絕,雲鬟綠鬢罷攬結,
愁如回飆亂白雪。
去年寄書報陽臺,今年寄書重相催。
胡為東風為我吹行雲,使西來;
待來竟不來,落花寂寂委青苔。
04.《謝新恩》
(晚唐五代)李煜
櫻花落盡階前月,象床愁倚燻籠。
遠似去年今日,恨還同。
雙鬟不整雲憔悴,淚沾紅抹胸。
何處相思苦?紗窗醉夢中。
05.《酬韓侍郎張博士雨後遊曲江見寄》
(唐) 白居易
小園新種紅櫻樹,閒繞花行便當遊。
何必更隨鞍馬隊,衝泥蹋雨曲江頭。
06.《和裴僕射看櫻桃花》
(唐)張籍
昨日南園新雨後,櫻桃花發舊枝柯。
天明不待人同看,繞樹重重履跡多。
07.《雨中寄元宗簡》
(唐) 張籍
東風漸暖滿城春,獨佔幽居養病身。
莫說櫻桃花已發,今年不作看花人。
08.《宮詞》
(唐)張籍
黃金捍撥紫檀槽,弦索初張調更高。
盡理昨來新上曲,內官簾外送櫻桃。
09.《吳楚歌詞》
(唐) 張籍
庭前春鳥啄林聲,紅夾羅襦縫未成。
今 朝社日停針線,起向朱櫻樹下行。
今天學習的這10首關於櫻桃的古詩詞,大家最喜歡哪一首?夏天的水果,植物,美景,美食還有很多,大家想要梳理哪方面的詩詞,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