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存摺直接取款 上門提供延伸服務 銀行出招破解老年群體「數字...

2020-12-26 同花順財經

  身處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網絡支付、轉帳越來越普遍,而不少老年人因不熟悉新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不便。12月10日,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印發《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關於進一步做好個人金融服務的意見》,部署湖北轄內金融機構進一步做好個人特別是老年、殘障等特殊群體的金融服務。連日來,各大銀行網點已紛紛推出更便捷、更有溫度的金融服務,幫助老年客戶享受金融便利,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

  智能化網點不乏傳統服務

  17日下午4時,在武昌區解放路的工商銀行武漢三八支行內,84歲的黃婆婆看到支行負責人鄢純,熱情地握住了她的手。黃婆婆從白沙洲坐公交車過來,她曾是湖北省人民醫院的兒科醫生,因為認可這裡的服務,多年來一直在這辦理業務,「她們全是女同志,不是一個兩個,是全部都蠻好」。

  此前一天,三八支行為黃婆婆癱瘓的老伴提供了上門服務。老人因為銀行卡被鎖定,需重新設置密碼,工作人員上門辦理了核實手續,並授權黃婆婆代辦。

  營業大廳裡,大部分是老年人在辦理業務。「雖然銀行網點進行了智能化轉型,但網點保留了至少三個現金窗口,大堂也會安排三個人,以便能隨時幫助老人使用智能服務。」鄢純說。

  不少老人習慣用存摺。然而,辦理存摺存取款業務以往一般要到櫃檯,不像銀行卡可以到ATM機上自助使用。目前,銀行配置了可以使用存摺取現的設備。辦理存摺存取款業務,單筆5000元以下的可直接在ATM機上自助取款,更加方便快捷。

  12月16日,在郵儲銀行(601658)恩施州分行網點,69歲的張婆婆首次使用存摺在ATM機上取出了2000元錢。她說,一直習慣用存摺取錢買菜、交電費。從前只能通過櫃檯,現在在ATM機上直接自助支取,真是方便多了。

  服務送上門為老人排憂解難

  老人、殘障等特殊群體行動不便,出門辦理業務常會遇到難題。不少銀行網點設身處地替客戶考慮,將服務送上門,讓「特殊」的客戶享受到「特殊」的服務。

  退休後,青山區的徐婆婆最擔心她年過七旬的妹妹。妹妹住在養老院,偏癱在床,丈夫早逝,無子女照顧。最近,徐婆婆來到招商銀行武鋼支行,想替妹妹取出拆遷款急用,但銀行卡沒有激活取不出來。

  激活銀行卡須本人到場做人臉識別,妹妹臥床不起,徐婆婆急得差點哭了出來。工作人員梅穎傑聽說後,開車帶著徐婆婆去了養老院,幫她妹妹激活了銀行卡,解決了難題。

  女兒代母親領取養老金,因預留信息不符需本人到場核實,可老人行動不便,出不了門。幾天前,東西湖的張女士去銀行遭遇此事。原來,自今年6月起,各大銀行開展個人信息治理工作。不少年紀較大的客戶由於養老金帳戶開戶時間較早,個人信息留存不完整,導致帳戶不能正常使用,需要本人辦理個人信息治理業務。

  「我媽媽腿不好,走不了路。」這讓張女士犯了難。郵儲銀行武漢市吳家山支行大堂經理主動詢問:「我們可以提供上門服務,只需要婆婆在委託書上簽字就可以了。」張女士的眉頭這才舒展開來,她協助大堂經理登記好上門信息,並約定了上門時間。次日,工作人員如約上門為老人辦理了個人信息治理業務,張女士順利為母親取到了養老金。

  開闢綠色通道提升滿意度

  目前,不少營業網點為特殊群體配備了便民設施設備,加強了廳堂人員服務。

  在農業銀行網點,大廳內配齊了輪椅、老花鏡、放大鏡等便民服務設施,方便特殊客戶群體業務辦理;每個網點有一臺移動PAD,可對特殊客戶提供預約上門服務。

  郵儲銀行武漢市分行承擔著武漢市40餘萬戶養老金發放業務,疫情期間多次緊急開門營業,為不會使用電子支付的老人提供現金取款業務。招商銀行武漢分行則進行親老、適老化改造,加強助老設備、開闢服務專區和綠色通道,優化對老年群體的便捷服務。

  「我要轉帳,你們的手機銀行怎麼轉不出去!」上周,一位老人來到招商銀行嶽家嘴支行,她行走不便,語氣著急。服務專員黃敏一邊安撫她,一邊示意同事推出網點配備的輪椅。「奶奶,您坐這裡。放心,咱們去櫃檯肯定可以查清楚。」

  黃敏將老人攙扶坐上輪椅,同時大堂主管協調網點啟動綠色通道。櫃員耐心接待,了解到老人轉帳給兒子買房,而她的轉帳限額只有兩萬元,導致反覆操作未成功。櫃員幫她調高了轉帳限額,完成轉帳。

  轉帳完成後,黃敏提醒老人可與兒子電話確認。聽到電話那邊傳來肯定的答覆後,她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隨後,黃敏和安保隊長把老人送回到電動車上。臨走前,奶奶不停地誇獎網點服務太好了。(來源:綜合自《楚天都市報》相關報導)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qzw

相關焦點

  • 郵儲銀行南京市分行存摺取款機開通10元取款功能
    為推廣普惠金融服務,提供更加便捷的惠民措施,郵儲銀行南京市分行在浦口支行營業部試點上線了存摺取款機的小額紙幣取款功能,市民在網點的存摺取款機上可以通過存摺或銀行卡便捷地支取100元或10元面額的紙幣。  記者了解到,浦口支行營業部位於浦口區中心區域,老年客戶眾多,每逢養老金發放日網點總是人滿為患。
  • 工行投產自動櫃員機存摺取款模塊
    通訊員胡繼生 本報記者陳譽報導 為解決持有個人存摺的客戶取款業務只能在櫃面排隊等候辦理的問題,減少客戶排隊等候時間,進一步提升網點服務能力。
  • 農業銀行在濟南推出存取款一體機存摺業務
    本報訊(記者 周芳 通訊員 陳東林 張寶敬)為方便使用存摺的老年客戶,日前,農行山東分行營業部在濟南64個網點投放了65臺具有存摺功能的存取款一體機。據悉,這在全省農行系統還是首家。  據了解,該設備通過客戶自助模式或人工輔助模式,實現了客戶持折自助存取款,並同步在存摺上列印交易明細。
  • 用存摺就可以自助取款
    本報訊(記者 張 緣 通訊員 王 晴)不少上了年紀的市民習慣用存摺,然而辦理存摺存取款業務一般要到櫃檯,不像銀行卡可以到ATM機上自助使用。不過,河北銀行日前推出存摺預約取款服務,以後市民辦理存摺存取款業務,單筆和日累計金額3000元以下的可以直接在ATM機上自助取款,更加方便快捷。
  • 傳統服務與智能創新結合——西安銀行用心做好老年客戶群體金融服務
    本網訊 西安銀行將傳統服務與智能創新相結合,將普適性金融服務與老年客戶特殊需求相結合,將線下櫃面服務與線上渠道服務相結合,多措並舉為老年客戶提供暖心金融服務,取得良好效果。
  • 老人病重無法取款 家屬稱銀行要求「抬也要抬過來」 銀行回應
    老人病重無法取款,家屬稱銀行要求「抬也要抬過來」,記者核實得知——銀行已上門服務特事特辦  老人病重,很可能不久於人世,家人前往銀行取款,但是銀行要求老人親自來驗證,「抬也得抬過來」。12月13日中午,家住泉州臺商投資區洛陽鎮堂頭村的謝女士致電本社24小時熱線96339反映說,現在服務講究人性化,家人為老人的狀況擔憂傷心,沒想到到銀行取錢時,還會遇到這種情況。記者核實採訪得知,昨日上午,銀行已經提供上門服務,派人前往儲戶家中辦理業務。
  • 退休人群:操作起來有困難 銀行網點:會提供人工協助
    銀行自助存取款服務區 近年來,居民養老帳戶與時俱進,由原先的存摺更換成了具有銀行卡功能的社保卡,功能更為豐富。對於老年群體來說,習慣了拿著存摺到窗口領取養老金的他們,在自助系統上通過社保卡領取養老金,操作是否順利?有什麼困難?12月7日,記者對此展開了探訪。
  • 推出存摺自助取款業務
    本報訊(劉向燔)近日,在河北銀行的營業大廳內,市民張女士用存摺在ATM機上取了2000元錢。據她說,自己是河北銀行的老客戶了,一直習慣用存摺取錢,可是以前只能通過櫃檯取錢,現在河北銀行推出存摺預約取款服務,單筆和日累計金額3000元以下的都可以在ATM機上自助取款,以後就方便多了。
  • 光大銀行深圳分行 打出服務老年群體「組合拳」
    原標題:光大銀行深圳分行 打出服務老年群體「組合拳」   面對銀行
  • 郵儲銀行宜春上高縣支行引進首臺卡折通用取款機
    9月15日上午8時許,郵儲銀行宜春上高縣支行大堂經理小何正在引導前來領取社保工資的老人來到卡折通用取款機前取錢。吳大爺高興的說道:「像我們這樣上了歲數的人,銀行卡不會用,還是用存摺好。有了這個自助設備,我現在拿著存摺也可以直接取錢,也不用叫號排隊了,真方便,比以前快多了!」  據悉,郵儲銀行上高縣支行代發社保養老金歷史悠久,因自助設備限制,給養老金客戶帶來很大不便。
  • 日本推出移動ATM車 為老年人存取款提供便利
    日本推出移動ATM車 為老年人存取款提供便利 據日本日刊新聞11月15日報導,目前,日本對搭載著ATM機的移動式金融店鋪車的需求正在不斷上升。
  • 雲南建行全部ATM機都能刷臉取款啦
    不需要身份證、銀行卡,臉朝ATM機笑一笑,按提示操作就可以取款了。據了解,在建設銀行雲南省分行全部ATM機上,已經可以實現刷臉取款了。 近期,建行雲南省分行自助櫃員機全面推出無折、無卡「刷臉取款、存款、查詢、轉帳、定活互轉、理財產品查詢」六項「刷臉業務」服務,特別是刷臉取款,尤其解決了老年客群使用存摺排隊取款的問題,獲得客戶高度讚譽。 建行工作人員介紹,「刷臉業務」是結合應用紅外雙目攝像頭硬體創新,有效抵禦照片、換臉視頻、翻拍、面具攻擊等風險。
  • 老人行動不便遇業務辦理難 銀行主動上門服務解難題
    近日,市民李先生焦急的來到濰坊農商銀行鳶飛路支行辦理低保存摺的掛失業務,因掛失存摺業務須由本人攜帶身份證件辦理,李先生聽後非常著急,因為存摺戶名為其70多歲的母親,因為腦梗行動不便,本人無法到現場辦理業務,而李先生急需支取現金為母親買藥。在了解到這一特殊情況後,鳶飛路支行工作人員當即特事特辦,主動提出為李先生上門服務。
  • 存取款要到銀行辦理,還不能綁第三方工具,為什麼還有人用存摺?
    以前存錢、取錢、轉帳都離不開存摺。而現在只要有銀行卡,就可以在銀行櫃檯,或者自助取款機上實現存取款、跨地區跨行的轉帳。甚至不藉助銀行卡,直接通過微信、支付寶就可以轉帳。正是因為銀行卡、支付工具使用方便,現在存摺已經越來越少見了,因此有人建議可以淘汰掉存摺了。那麼,存摺到底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呢?實際上,存摺與銀行卡相比,短處很明顯,但是優點也是有很多的。
  • 看海南如何破解老年人金融工具使用難
    「我們工人的工資也是直接在線上發放,非常方便。」在肖先生看來,銀行的智能化發展大大提升了他們企業運作效率。銀行:老花鏡、放大鏡、輪椅、拐杖等便民設施配備不少銀行是否關注到老年群體的訴求,採取措施完善服務呢?答案是肯定的。
  • 韓國友利銀行首推電子存摺業務 手機也可存取款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國紐西斯通訊社7月31日報導,韓國友利銀行首次推出了手機存摺,可在智慧型手機上辦理包括存取款在內的窗口業務。韓國友利銀行30日宣布稱,8月起將推出可在手機上辦理窗口業務的「移動存摺」,在已有手機銀行上設置「網頁存摺」一項後,在使智慧型手機就可辦理存摺。
  • 工行鎮江象山支行上門服務受好評
    金山網訊  「在這種情況下你們還能上門辦理業務,真是太感謝了,工商銀行確實是為老百姓服務的銀行」這是家住象山橋的王大爺在面對工行鎮江象山支行上門服務人員時說的話
  • 堅持傳統與智能結合 中行日照分行為老年客戶提供優質服務
    魯網1月12日訊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應用的加速普及,智能化建設的不斷加快,金融服務的自助化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使用手機銀行、自助設備來解決自己的業務需要。但老年人卻是越來越難,他們面臨著「不會用、不敢用」的問題,與年輕人的「數字鴻溝」日漸凸顯。
  • 銀行為何總是讓儲戶去ATM機上取款?原來有「貓膩」,總算明白了
    過去,科技不發達,我們經常拿存摺到銀行櫃檯取錢。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大多數人用儲蓄卡從銀行的自動取款機上取錢。這時,銀行工作人員直接把你領到自動取款機前進行存取款,這讓許多中老年人感到跟不上步伐。為什麼銀行總是喜歡讓顧客從自動取款機上取錢?
  • ATM機取現政策調整收續費上漲 2016全國各銀行ATM取款手續費標準
    此前一直執行任意借記卡全球每天首筆取款免費政策的一家銀行,也開始調整政策,從明年一月上旬開始,普通借記卡每月取現前三筆免費,金卡及更高級別貴賓卡每月取現前八筆免費。有些銀行從無條件免費進入有條件免費時代,有些本來就收手續費的銀行則適度上調了服務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