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助華北油田建設智慧油田 - 專家觀點 - CTI論壇-中國領先的ICT...

2020-12-24 CTI論壇

  當傳統的能源行業遇上ICT技術,會產生怎樣的碰撞,發生怎樣的變化?在2014 HNC大會期間,華北油田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副院長、數據中心副主任李鳳民向我們分享了華北油田建設智慧油田的思考與實踐。

  走信息化道路

  《營贏》:油田的運營涉及勘探、生產、銷售等多個環節,所以它的信息化相對也複雜些,那麼華北油田在這方面有什麼實踐?

  李鳳民:近兩年,華北油田提出了「智慧油田」的建設理念,雲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展,為華北油田實現這一理念提供了條件。

  具體來說,首先是數據採集。近幾年,油田勘探對井下壓力數據的採集要求很高,因此,我們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在前端傳感設備和井下壓力計上,以實現對油水井、計量間以及輸油管線的實時管理和控制。

  另一個是勘探,勘探是有程序的,華北油田的地球物理勘探,需要大量數據作支撐。在傳統的單機研究時代,研究人員在進入到一個區塊後,首先要搜集區塊的數據,包括地震物探的數據,以及以往在這一區塊之前打井的數據。搜集這些數據非常費時,快則十天半個月,慢則一個多月。不僅如此,搜集數據後還要準備研究軟體,在每個人的研究環境上安裝地質研究的軟體,成本高昂、投資巨大,且每個人的研究成果不能共享,只能單機存儲,以及散落在每個研究人員的大腦裡。因此,華北油田現在做了地質勘探雲,把研究環境和數據集中部署在一個統一的研究平臺上,所有的研究人員都在這一平臺上進行研究。由於資源池化,就不需要專人整理原來勘探所需的數據;另外,研究軟體都集中到這個雲平臺上,可通過授權隨時被調取,研究成果也可直接儲存到庫,公開並共享給同事。

  《營贏》:我們了解到,華北油田將「萬兆到院、千兆到廠、寬帶無線到井」作為智慧油田網絡規劃的原則和依據,具體是怎麼分階段實現的?

  李鳳民:華北油田有三個研究院,一是勘探開發研究院,二是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三是採油工程研究院。這三個院作為華北油田的總參謀部,涵蓋了地質研究以及地面研究。研究人員日常工作要面對大量的數據,因此,對數據傳輸的實時性要求很高,所以我們提出了網絡要「萬兆到院」。

  為了支撐地質研究所和工程研究所這兩個研究單位的工作,網絡一方面用於與上級單位研究數據的傳輸,如研究數據的下載;另一方面用於辦公,整個企業的辦公自動化要基於這一網絡來實現,因此,我們提出了「千兆到廠」,這也受限於當時使用的設備只能支撐千兆的網絡。

  華北油田單井比較多,如果使用光纜傳輸數據,雖然傳輸質量可靠,但會涉及到布線的問題,導致每口井都布線,像蜘蛛網一樣,不僅影響農民的耕種,且有弄斷的風險。因此我們選擇無線覆蓋。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發現LTE能很好地滿足需求。但是無線覆蓋到井,對帶寬有所要求,井站最少要兩兆,我們的策略也要相應調整,在「萬兆到院」的基礎上,我們又新增了一層波分。從院到工區,採用無線的方式,雖然減少一級架構,但是帶寬有所增加。

  我們已經完成網絡第一階段——物理層的建設,實現「萬兆到院」。目前正在進行網絡第二階段的運作,即在光網絡基礎上部署IPv6雙棧,我們打算2014年要完成70%的工作量。第三階段也在同步進行,實現無線覆蓋井站,我們打算用三年的時間,將LTE網絡覆蓋到所有井站,現在在山西煤層氣田已經有所實踐。

  享信息化好處

  《營贏》:物聯網和雲計算平臺給油田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

  李鳳民:華北油田在物聯網領域的早期實踐始於2000年,那時稱為油田生產自動化,主要是前端的數據採集。原來是人工巡井、取樣、測量井口的壓力和溫度,工人的工作量太大、勞動強度高、環境惡劣,尤其是在二連和山西。採用自動化後,儀表、壓力傳感器和溫度變動器,可將溫度和壓力數據自動、實時地上傳,這也是我們進行無線覆蓋的目的。

  物聯網技術在不同行業的體現並不一樣,要與行業特點相結合。以油田為例,我們利用物聯網的一些特點,對資產、設備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如油管、油杆、油泵、前端抽油機,涵蓋從出廠、維修到報廢整個生命周期的信息。

  此外,我們現在也在做一些人機對話的實踐,比如對油井的遠程啟停,促進工藝流程換代升級。在山西,我們選出兩個區塊來實驗。山西是全國第一個規模化煤層氣田,煤層氣屬於清潔能源,與傳統的油氣生產不同,它的生產是採用抽水降壓的方式,對自動化需求很高,因此,我們利用物聯網的相關技術來進行智能開採。

  《營贏》:在油氣的探測、開採和傳輸等過程中,大數據分析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李鳳民:油田的數據很多,地震數據、勘探數據、鑽井數據、物探數據,等等。因此,我們在建的數據中心需要幾百甚至上千T的存儲容量。油田的大數據運用有個特點,主要是需要挑選某一個區塊的數據進行研究,有較強的針對性,如碳酸巖和砂巖的成油原理及機制是不同的,那麼在研究砂巖的時候,其他區塊的數據就用不著。因此,油田大數據分析的關注點主要在數據的選擇上,就是說如何在浩瀚的數據裡選到研究人員想要的數據。

  不僅如此,原來油田的數據保存是通過專門的檔案室和資料室,是紙質的。研究人員若是研究一個區塊,所需的相關材料要到資料室和檔案室翻找相關膠片、紙質文件。如今,將數據數位化集中存儲到雲後,就可以在庫裡直接查找,非常方便,效率得到大大提高,而且材料的清晰度、歸集度都有所提高,也有利於油井定位的準確度。

  從效果上來說,原來研究一個區塊,可能需要耗時半年,現在只需三個月即可完成,那麼,剩下的三個月可以開始部署井位打井,大大縮短了研究時間,提升了工作效率。不僅如此,根據共享數據來分析油井下的含油含水情況,可提高參照率,對提升採油成功率也有很大幫助。

  《營贏》:此次HNC的主題是「敏捷已來」,那麼,您如何看待敏捷網絡在油田的智能管理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李鳳民:確切地說,原來華北油田的網絡並不十分先進,因為原來的網絡是集團公司統建的項目,統一採購路由器和交換機,不考慮各油田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求。即便擁有雲計算、物聯網這些先進的技術,但如果不是一個可靠的敏捷網絡,也無法獲益更多。華為推出的敏捷網絡,使網絡可以隨著業務需要快速靈活地改變,這非常符合我們的需求,所以我們也一直在關注。

相關焦點

  • 奇安信安全專家馬巖:智慧油田工控網絡安全實踐
    、智能化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奇安信集團安全專家馬巖在智慧油田分論壇上,就「智慧油田工控網絡安全實踐」進行了主題分享。馬巖表示,奇安信致力於服務石油企業發展「智慧油田」,助力數位化轉型,分享生產網工控安全解決方案及實踐經驗。
  • 石油聖地大慶的智慧轉型:華為ICT圓石油人數位化之夢
    大慶,這座百湖之城、石油之城,是中國石油工業的象徵。大慶人憑藉著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開發建設了全國最大的油田,鼓舞激勵了一代人。如今,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工業產業面臨轉型升級,信息化正全面支撐著大慶的油氣發展,數位化成為了新一代石油人的夢想。
  • 破局廣域覆蓋難題 勝利油田聯合中國聯通與華為探索5G+智慧油井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自2019年10月開始,總部位於山東省東營市的全國重點油田—中石化勝利油田與中國聯通、華為開展5G在油氣行業的應用場景探索。圖、勝利油田5G+智慧油井試點現場應對數據採集和高清視頻監控對上行速率的高要求,勝利油田、中國聯通東營分公司、華為三方經過實地調研和深入探討,聯合推出5G+智慧油井解決方案並在油井較為密集的孤東採油廠開展試點驗證工作
  • 華為基於5G微波解決方案助力勝利油田智能化升級
    為此,濟南恆達新公司攜手華為,基於華為先進的5G微波技術,以及濟南恆達新在能源領域的積累,聯合打造基於5G微波的油田智能化解決方案,實現油井視頻、傳感數據、控制數據的穩定、可靠回傳,同時結合前後端的智能化AI分析,提升油田的智能化水平。目前該方案已在中石化勝利油田東辛、孤島、勝利等多個採油廠試驗成功,收穫好評。
  • 特別報導|新疆油田寫就「中國智慧」「中國力量」華章
    2019年6月9日,新疆油田宣布,通過20多年的持續攻關,公司成功突破核心技術瓶頸,自主研發形成領先世界的新一代陸相非均質淺層高黏稠油開發成套技術及裝備,累計產油超1億噸,建成我國最大的優質環烷基稠油生產基地,為國家能源安全、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新疆和克拉瑪依地區社會穩定、長治久安和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 華北油田楊武寨區帶勘探紀實
    在華北油田饒陽凹陷南部的楊武寨區帶,相繼投產的強161x、強162x、強163x等5口探井及楚26斷塊的9口開發井,均「油花」怒放。截至6月底,這個區帶已產油8.4萬噸。  在楊武寨區帶,勘探開發已歷經40餘年。
  • 中國最大油田——大慶油田2018年經營指標創三年最佳
    中國最大油田——大慶油田2018年經營指標創三年最佳 2019-01-01 19:09:0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大港油田建設綠色化智能化井叢場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劉英 通訊員步宏光)截至7月28日,大港油田已建成243個井叢場,產能建設土地佔用減少70.8%,建設投資降低8.8%,生產操作成本降低12.2%,為老油田高效開發探索出一條新路。
  • 油田在大西北開拓新市場啦!
    近日,油田技術監測中心順利承攬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氣分公司採油三廠2020年至2022年能效測試技術服務項目,這是該中心首次與西北油氣分公司合作。
  • 長慶油田開發建設50周年慶祝大會在慶城縣舉行
    慶祝大會上,觀看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長慶油田專題片《牢記重託、砥礪前行》,宣讀了甘肅省委、省政府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黨組賀信,向勞模代表頒授了長慶油田開發建設50周年紀念章。慶陽市要始終堅持把支持長慶油田開發建設作為創建「和諧模範油區」的大事,想盡一切辦法幫助企業解決生產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千方百計保障企業增儲上產;要幫助油區職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使廣大油田職工能夠安下心、紮下根,全身心投入油田大建設。
  • 西北油田:碧水藍天工程助力節能型油田建設
    西北油田採油三廠塔三聯回收和利用油田生產汙水中的熱能,用於生產用熱和生活採暖,通過資源循環再利用,變廢為寶,實現節能減排、安全環保雙豐收,預計每年節約能源消耗費用150萬元。    採油三廠塔三號聯合站擔負西北油田8區、10區、11區、TP區及外圍新增區塊單井採出液的處理任務,設計年處理原油360萬噸,汙水處理與回灌能力為6500立方米/日,總罐容5萬方。近年來,隨著油田採出液含水率的升高,採出液及汙水處理量不斷增加,造成聯合站能耗遞增加快。
  • 華北油田採油三廠保供戰線上的六個「再一點」
    今年以來,華北油田公司採油三廠緊緊圍繞物資保供、成本控制、提質增效三條工作主線,以六個「再一點」詮釋履職擔當,在應對兩個前所未有的挑戰大考中精準施策,化危為機,上交了一份優異的保供答卷。復工復產後,該廠加強基層調研走訪工作,重點關注基層需求計劃的申報與審核審批,嚴格結合生產實際,先平庫、調劑後上報,堅持季度計劃為主,月度計劃為輔,減少零星計劃數量,計劃準確率達到99%,保障了原油生產和經營建設的順利進行。
  • 長慶油田上下及社會各界共話長慶加快二次發展
    她激動地說:「作為一名油三代,我從小就聽父親講上隴東、住草棚的創業故事,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傳承石油精神,為石油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智慧與力量。」  新華社甘肅分社記者梁軍常年跟蹤報導長慶油田的開發建設。他表示,艱苦創業的歲月是一段寶貴的財富。在當前疫情持續蔓延及低油價背景下,我們更應該在這裡堅守初心,汲取更多動力,為我國能源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甘肅慶陽長慶油田:接替大慶油田的石油油田
    在1949年以前,我國的石油大多是從外國進口的,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連續遭遇了十幾年的戰火,當時的人們都只為生存,根本不會有人想到去勘探石油資源,所以很多外國人都認為中國是一個石油資源缺乏的國家,中國人也因此開始關注石油的動向,請來專家在境內尋找石油資源。
  • 埃塞遇襲中國員工來自河南油田而非中原油田
    有關部門證實埃塞遇襲中國員工來自河南油田而非中原油田  罹難者具體身份尚待確認  本報訊據鄭州晚報報導,在衣索比亞遇襲的中國員工,昨天下午被證實為河南石油勘探局職工。昨日,記者趕到河南省濮陽市,來到中原油田勘探局,被宣傳部以「沒接到領導接待要求」為由擋在了門外。
  • 2016華為企業業務炫動ICT中國行走進遼寧
    導語:4月13日,2016華為企業業務中國ICT巡展在遼寧瀋陽成功舉行,華為分享了「新ICT」的價值以及在智慧城市領域的成功實踐,發布了最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同時在六個分論壇中,探討了行業信息化建設的思路,吸引了超過600位客戶、合作夥伴和專家參加。
  • 跟著旅發遊滄州 | 永恆的力量—華北油田礦山公園的石油精神
    華北油田礦山公園是一個集深奧的石油知識、先進的開採工藝,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歷史文化於一體的綜合性科普教育、文化娛樂、生態觀光的綜合型礦山公園,也是首批28處國家礦山公園之一。華北油田礦山公園的所有景觀設計都是圍繞石油勘探
  • 通訊:原始森林裡的綠洲—探訪俄羅斯大型油田之一:上喬斯克油田
    儘管通往油田的道路比較曲折,但是到達油田後所看到的景象還是讓人嘆為觀止。在原始森林覆蓋區打造出一個包含現代化居住、工作、生活的一整套綜合體,而且環境優雅、設施先進、乾淨整潔。這裡凝聚著俄羅斯石油工人的智慧和艱辛,也體現出俄羅斯民族徵服自然、堅忍不拔的毅力。
  • 美國領先的油田服務商BJ services宣布破產
    美國領先的油田服務商BJ services宣布破產; ① 低油價和北美頁巖氣開採活動的大幅減少,使得油田服務提供商BJ services周一宣布破產; ② 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的BJ服務公司是一家提供水力壓裂和固井服務的公司,在美國和加拿大的每一個主要盆地都有業務,但它也感受到了 大宗商品市場的不確定性以及疫情導致的需求大幅下降帶來的衝擊;
  • 港5井:大港油田的發源地
    供熱25967775 物業25922226 市政25965440 信息中心25920115 信息中心63963343 中國移動10086 聯通59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