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塑限塑令將落地 相關概念股有哪些?

2020-12-13 綜投網

  近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明年1月1日起,部分城市率先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等措施。再次升級的 「限塑令」,不僅加大了防治 「白色汙染」力度,還釋放了生物降解塑料領域巨大的市場潛力。

  業內人士表示,中央連續兩次出臺相關政策,表明了國家對治理塑料汙染的意願;各地陸續出臺的實施方案彰顯出各省、市的治理決心;北京市和海南省率先對限制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頒布具體規定,有助於將禁塑政策落到實處。在中央態度堅定,地方緊跟政策的情況下,看好禁塑限塑令的階段性目標如期完成,推動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

  事件驅動 禁塑限塑令落地在即

  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生態環境部於2020年1月16日發布 《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要求在2025年完善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對不可降解塑料逐漸禁止、限制使用。

  2020年7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就落實「意見」發布了《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在8月中旬前出臺省級實施方案,重點圍繞2020年底階段性目標,確保如期完成目標任務。

  近期各地陸續出臺相關規定。比如,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的 《寧夏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明確了寧夏禁塑的時間表及路線圖,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要會同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開展聯合專項行動,加強對塑料汙染治理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重點問題將納入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強化考核問責。

  此前,《海南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實施方案》發布,方案宣布海南自今年起分種類逐步推進全面禁塑。北京市目前頒布了3項針對性政策來限制塑料製品的使用。

  截至目前,已有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中央的具體要求發布了相關政策。根據中央要求,各地需要在8月中旬前出臺省級實施方案,其他省市的方案將會陸續出臺,加速推進塑料汙染治理進程。有些省市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具體細則進行修改與補充,例如江西省在意見的基礎上,突出降低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推進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推進塑料汙染治理與綠色創建等政策聯動的內容。地方與中央在禁塑限塑政策上的總體目標基本一致,在具體細則上根據地方特色有所調整,有助於保障目標有效達成。

  行業前景 可降解材料提升空間巨大

  可降解材料即在自然條件下,可降解為對環境無害的小分子物質的合成材料。目前通用的石油基材料往往存在極難自然降解的問題,可降解材料即為在此背景下應用而生的替代產品。其又可細分為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和石油基可降解材料,近年來伴隨生產技術不斷成熟、政策要求淘汰,全球及國內的市場規模都有明顯提升,但仍僅佔據全部合成材料不足1%的市場份額,提升空間巨大。

  目前為止,可降解材料表現出很明顯的政策驅動性特徵,即世界範圍內的「限塑」、「禁塑」政策逐步推動可降解材料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2018年以來,海外及我國相關強制性政策不斷加碼,在政策驅動下行業開始進入嶄新的發展快車道。根據中信建投(52.75 +9.24%,診股)測算,僅近期《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等相關文件就有望為國內帶來110萬噸以上的可降級材料市場空間。

  PLA是目前應用最廣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產品應用廣泛,且有技術壁壘,國內企業正在從多方向突圍,屬行業長期優質賽道。PBAT是最成熟的石油基可降解材料,是最直接便利的可降解材料替代方案,全球產能同樣正在大量上馬。PBS(PBSA)路線與PBAT高度相似,主要替代農用地膜;其餘可降解材料,包括PHA、PCL等,多數存在因價格昂貴只能應用於少數領域,或產業化尚不成熟的問題。

  目前而言,雖然產業化技術逐漸成熟,但幾乎所有可降解材料均不具備與通用石油基塑料直接成本競爭的能力。短期看,行業需求大幅增長帶動景氣上揚,率先入場者能夠享受短期內的行業紅利。但中長期看,以PLA為代表的可降解材料仍有相當技術壁壘,且具備巨大提效挖潛、壓低生產成本的空間,相關企業的長期競爭力仍將歸結於依託其技術儲備、產業鏈一體化布局以及成本競爭優勢。

  投資機會 布局可降解材料產業鏈

  我國生物降解塑料國內產能已達50萬噸左右,其中PLA產能已達5萬噸/年,PBAT產能已超20萬噸/年,並且還有大批在建或擬建項目。

  我國PBAT材料產業化發展速度快,行業內企業集中度高,目前國內已有產能主要包括:金髮科技6萬噸/年、金暉兆隆3萬噸/年、重慶鴻慶達3萬噸/年、甘肅莫高2萬噸/年、億帆鑫富1萬噸/年、杭州鑫富科1萬噸/年、藍山屯河0.5萬噸/年等。目前PBAT在建和擬建的項目產能合計超過百萬噸,涉及到的上市公司包括華峰氨綸30萬噸/年)、金髮科技(6萬噸/年)、萬華化學(6萬噸/年)、彤程新材(6萬噸/年)、瑞豐高材(6萬噸/年)等。

  信達證券表示,到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的需求有望達到130萬噸。而目前,我國可降解塑料需求不足10萬噸,未來5年,在禁塑令的推動下,我國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將大幅增加。而從產能來看,截至2019年,我國可降解塑料的總產能達到65.7萬噸,佔全球產能的比例達到48.2%。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可降解塑料產能中,存在部分由於技術、成本等各方面的原因無法開工的產能,導致產能利用率較低,僅為30%左右。而未來兩年,將迎來我國可降解塑料產能投放的高峰。

  天風證券表示,中央連續兩次出臺相關政策,表明了國家對治理塑料汙染的意願;各地陸續出臺的實施方案彰顯了出各省市的治理決心;北京市和海南省率先對限制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頒布具體規定,有助於將禁塑政策落到實處。在中央態度堅定,地方緊跟政策的情況下,看好禁塑限塑令的階段性目標如期完成,推動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建議關注PBAT行業國內龍頭金髮科技,布局PBAT業務的瑞豐高材、彤程新材,布局PLA業務的國內乳酸龍頭金丹科技。

  互動易平臺上,億帆醫藥表示,目前公司全生物降解材料產能為10000噸。仙鶴股份於2020年7月18日披露關於子公司投資高檔紙基材料項目的公告,生產的產品具有替代塑料製品的特性。

相關焦點

  • 「禁塑令」來了可降解塑料概念股迎風口
    明年1月1日起,部分城市將率先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受「限塑令」升級影響,多家上市公司布局可降解塑料相關領域,業內人士認為,該領域具有較大市場潛力。昨日,A股27隻可降解塑料相關概念股迎來一波強勢上漲行情,其中22家上漲,只有5家下跌。
  • 「禁塑令」來了,「可降解塑料」東風已來,A股僅19隻相關概念股
    此前,瑞豐高材投資建設年產6萬噸PBAT生物降解孰料項目,將在2021年6月底投產。 對此,瑞豐高材表示:該項目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及自籌資金,項目全部投產達效後,預計可實現年營收入12億元,生物降解塑料出口情況將根據投產後市場需求實際情況決定。
  • 東京奧運會將取消 相關概念股有哪些?
    大家都很期待這東京奧運會的到來,但是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原本要在今年夏天隆重舉辦的東京奧運會進退兩難,所以有消息稱東京奧運會將取消,有關注股市的人肯定要了解東京奧運會相關概念股有哪些的,我們一起來看看!東京奧運相關概念股據最新的消息了解誒到,奧委會主席明確,同意舉辦方日本政府的意見,如果明年年中無法舉辦本屆奧運會,2020東京奧運會將不得不取消。如果屆時新冠疫情還不能得到控制,本屆奧運會也不能無限延期。所以東京奧運會明年舉辦不成就取消,大家還是可以繼續關注最新消息的。至於東京奧運會相關概念股有哪些?
  • 史上最嚴「禁塑令」來了 多家上市公司忙擴產
    相比上一輪禁塑令在執行過程中或多或少地被打了折扣,新版禁塑令還未正式實施就被冠以了「史上最嚴」的稱號。今年初,國家發改委與生態環境部發布禁塑令要求,並明確了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城市需在今年底前應完成的禁塑任務,禁塑範圍包括這些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等。
  • 航空WiFi概念股有哪些哪些相關概念股值得關注?
    事實上,儘管相關概念股數量較少,但航空WiFi無疑佔據昨日市場風口,通過對機構研究報告梳理發現,近年來機構重點關注的航空WiFi概念股主要有4隻。那麼,航空WiFi概念股有哪些呢?我們來看看。2017航空WiFi概念股在9月18日中國民航局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民航局飛標司副司長朱濤透露,《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CCAR-121部)日前已第五次修訂發布,這次修訂放寬了對於機上可攜式電子設備的管理規定,允許航空公司為主體對可攜式電子設備的影響進行評估,並制定相應的管理和使用政策。該規定將於2017年10月份起實施。
  • 「禁塑令」最大受益者長鴻高科:被忽視的新材料隱形冠軍
    化工行業有一個特點,當風口來了,市場需求會極其旺盛,只要企業有足夠的產能,就很容易抓住一波機會變大變強,恆力石化即是如此。未來幾年將是「禁塑」的大風口,長鴻高科無疑也是意識到了這個歷史性機遇,正在只爭朝夕地建設產線。
  • 「禁塑令」第三天,海南都發生了什麼變化
    昨天小編點了奶茶發現真的變了,禁塑令在海南全面打響後,我們的生活的確發生了一些變化。1、農貿市場第一站,最具有生活氣息的農貿市場。看一看,海南禁塑令正式實施的第一天,農貿市場的情況如何?△農貿市場裡的可降解塑膠袋早在之前,海南市場監管局就來通知,從12月開始海南將正式全面禁塑,所以現在市場裡都用上了可降解的塑膠袋,不然將會面臨被罰款的風險。
  • 廈門:「限塑令」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
    不再為堂食提供塑料吸管「限塑令」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麥當勞和肯德基門店已行動廈門晚報訊(記者 張海軍)細心的市民可能已經發現,在麥當勞、肯德基的廈門餐廳,店方已經不再提供吸管了。這種杯蓋上有一個凸起的孔,掀開就可以直接飲用。麥當勞方面表示,這種「免吸管」杯蓋歷時近兩年研發,其飲嘴造型圓潤,不用吸管,飲用也很方便。而在廈門的肯德基門店,吸管盒也被拆掉了。在肯德基龍山店,服務員介紹,堂食時,不再主動為飲料提供吸管和杯蓋,顧客要持杯子直接飲用。
  • 「禁塑令」背後:為何紙吸管穩贏新起跑線
    「禁塑令8月份頒布後,紙吸管的市場一下子就火起來了。」石傑告訴記者。8月28日,商務部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務領域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內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高壓政策讓塑料吸管市場驟然緊縮,紙吸管行情火箭式攀升。   塑料吸管市場有多大,紙吸管市場就有多大。
  • 佛山版「禁塑令」來了!這些地方將停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佛山版「禁塑令」來了!對於未來,如果你有什麼期待,或者想為自己和他人加油、送上祝福,歡迎在「夢裡水鄉」微信號留言。裏水鎮綜合治理辦將隨機選取20條最走心留言,送上精美禮品一份。留言時請附上聯繫方式,方便兌獎聯繫。【留言格式】祝福語內容+姓名+聯繫電話。佛山版「禁塑令」來了!
  • 獻禮國慶 禁塑啟航 海南航空海南出港禁塑航班全面啟航
    旅客們通過現場的互動活動,獲得了海南航空限量款禁塑紀念徽章,紛紛化身為禁塑環保小衛士,一同倡導綠色生活理念。從9月29日起將陸續在博鰲、三亞機場出發廳以播放視頻、張貼宣傳海報的形式開展「禁塑」主題宣傳活動,旨在嚮往返海南島旅客宣傳、普及禁塑相關政策內容,號召更多的人投身於環保事業中來。在當天HU7281海口=北京航班上,同步開展了禁塑主題活動。
  • 大理地震最新消息2019 地震相關概念股有哪些?
    地震相關概念股  (1)水泥  災後重建將拉動四川省及周邊區域的水泥需求,預計將造成區域水泥價格的上漲。 相關推薦 數字貨幣概念股走強 央行數字貨幣最新消息
  • 可降解塑料不是「萬靈藥」,各地減塑限塑還有什麼靈丹妙藥?
    今年年初,我國加強版「限塑令」對部分地區作出明確要求。 臨近2020年底,我國多個省市(區)在推進「限塑令」方面加快了腳步。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暉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全國已有30個省市出臺相關塑料汙染治理政策法規。
  • 從中國入境日本不需要核酸檢測 相關概念股有哪些
    有消息稱從中國入境日本不需要核酸檢測,那麼股市中,相關概念股有哪些呢?因此一旦檢測為核酸「陽性」,即可證明患者體內有病毒存在。目前疫情還沒有結束,所以核酸檢測不能少,核酸檢測概念股也有不少,我們一起來看看!核酸檢測概念股根據日本外務省此前發布的最新規定,從11月1日起,從中國(含臺灣、香港、澳門)進入日本的人,不再需要在日本機場接受核酸檢測。
  • 禁塑令截止日期僅剩半年,麥當勞帶頭響應,一個新市場正在形成!
    近日,央視財經的一篇文章《塑料吸管年底禁用:紙吸管成本高生產難,多數小企業仍在觀望》再次引起了人們對于禁塑令的關注。 據悉,在今年1月份的時候,發改委聯合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意見指出,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 四川省公共機構「禁塑令」來了!再也不能任性用塑料杯喝奶茶了
    為預防塑料汙染四川省公共機構「禁塑令」來了四川省公共機構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塑料口袋、吸管兒等都不能用了!《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全面開展「禁塑」摸底調研工作,因地制宜制定「禁塑」工作措施,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各級公共機構要全面開展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工作,積極選用可降解或其它環保替代品。
  • 端午節股市休假安排 相關概念股有哪些?
    端午節股市情況 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至於端午節相關概念股有哪些?由於A股市場上,沒有與划龍舟相關的個股,所以,端午節期間僅對兩類股票利好,第一類是與粽子有關的股票;第二類是與旅遊有關的股票。可關注三全食品(002216)、好利來(002729)、西安旅遊(000610)、雲南旅遊(002059)、麗江旅遊(002033)等等。
  • 【早報】歐美等地疫情形勢惡化 最嚴「禁塑令」實施進入倒計時
    花 旗:2021年黃金將回升至2000美元上方  花 旗方面表示金價明年似乎必然回升至2000美元/盎司上方,新冠疫苗進展僅會減緩該牛市周期。AakashDoshi等分析師表示,只要美聯儲的立場依然足夠鴿派,金價就應上漲。美國缺乏財政刺激措施可能令更多資產購買的可能性上升,而美元在中期應會走軟。
  • 推行滿一周,市民對「禁塑」接受度如何?
    距離1月1日最嚴「禁塑令」正式推行,已過了近一周的時間。新規是否得到了廣泛了解和認可?「禁塑」的觀念是否走進了市民的心?記者選擇一家知名商業廣場的地下美食街進行調查。  對於全新的「禁塑令」,不少受訪市民的第一反應是一頭霧水,表示「不清楚」,記者進一步解釋新規內容後,他們才反應過來,表示「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