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禁塑令」來了 多家上市公司忙擴產

2020-12-13 網易財經

(原標題:最嚴「禁塑令」來了 多家上市公司忙擴產)

證券時報記者 劉燦邦

時隔十二年,禁塑令捲土重來。相比上一輪禁塑令在執行過程中或多或少地被打了折扣,新版禁塑令還未正式實施就被冠以了「史上最嚴」的稱號。

今年初,國家發改委與生態環境部發布禁塑令要求,並明確了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城市需在今年底前應完成的禁塑任務,禁塑範圍包括這些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等。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20餘個省份相繼發布了「地方版」禁塑令,為「史上最嚴」做出註解。與此同時,市場對於傳統塑料替代品的關注度與日俱增,可降解塑料與紙包裝是替代品中的佼佼者,不少上市公司瞅準機會忙擴產,希望解決替代品面臨的成本高企、產能不足等問題。

地方版禁塑令紛紛出臺

傳統塑料製品大限將至,距離今年年底的時間表已不足4個月。近日,「地方版」禁塑令紛紛出爐,例如,陝西省發文要求,按照循序漸進、分時分段原則,到2020年,西安市(含西鹹新區)率先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

具體來看,到2020年底,西安市(含西鹹新區)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禁止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膠袋。

這一舉措將在西安市(含西鹹新區)率先起步,到2022年底,實施範圍擴大至陝西省各設區市建成區,到2025年底,陝西省各設區市建成區的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此外,根據陝西省的規定,到2020年底,全省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各設區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規定中還對快遞行業禁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裝的安排給出了時間表。

濟南市有關部門也於近日印發文件,要求有序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分批禁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減少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同時,加強快遞塑料包裝管控等塑料製品使用、流通環節監管,嚴控塑料汙染。

記者注意到,在諸多省份中,海南省於今年3月率先發布了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生產銷售使用名錄,並定於年底12月1日實施。其中明確了不可降解塑料的類型和產品形式,尤其強調了所有含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種類,對不可降解這一概念進行了明確劃分。

相比不少省份將禁塑令的首批期限定為今年底,廣東省已於9月1日正式執行禁塑令。根據廣東省的安排,廣州、深圳兩市已率先執行;此外,到2020年底,廣東省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單位食堂還要帶頭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實際上,禁塑令並不是新鮮事,上一輪禁塑令於2008年6月1日起實施,但執行過程中出現了打折扣現象,例如,在農貿市場等場所,免費塑膠袋仍十分普遍。業內認為,最新的禁塑令考慮到了快遞、外賣等新業態發展對塑料製品的消耗增長,同時,新版禁塑令從一次性塑膠袋、塑料吸管等製品切入,也能夠使政策對企業經濟的影響保持可控。

可降解塑料PK紙包裝

在新版禁塑令提出早期,業內普遍認為隨著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的禁止,塑料包裝行業將迎來較大的替代產品市場空間,其中可降解塑料包裝與紙包裝材料受關注程度較高。

據了解,可降解塑料包裝的原材料能夠實現商業化使用的主要包括PLA(聚乳酸)、PBAT(聚對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等,在國內實現量產並有潛力持續擴大產能的集中在PLA和PBAT兩類。此外,紙包裝的原材料則以瓦楞箱板、白卡白板等包裝原紙為主。

卓創資訊分析師曹慧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傳統塑料的兩個替代方向,究竟哪一種更勝一籌可以從成本、替代領域及產能三個方面進行權衡。首先,在原材料成本方面,可降解塑料與紙包裝成本差異較大。

具體而言,PLA與PBAT兩種材料的國內市場價格大約在每噸2萬元左右,是傳統塑料價格的3倍。包裝原紙主要品種的價格區間雖然只有4000-5000元/噸,但就紙袋與塑膠袋而言,紙袋重量是同等大小塑膠袋的4倍左右,實際應用中的成本也將明顯高於傳統塑料。

其次,從替代品的應用領域來看,曹慧認為,考慮到成本的比較優勢,在一次性塑料製品方面,可降解塑料的替代作用將更為明顯;而在非一次性塑料包裝製品方面,尤其是諸如食品以及其他高附加值的相關產品上,紙包裝的替代作用將得以增強。

一項測算顯示,基於目前一次性塑膠袋及外賣包裝的年使用量估計值400萬噸計算,再加上快遞業務相關替代,預計未來能夠替代的塑料製品佔塑料製品總量約在6%-10%左右,量級水平約700萬噸。

其中,可降解塑料的替代將主要在一次性塑料製品方面,其替代量或將接近60%,約在400萬噸水平。而另外的40%主要為非一次性包裝材料,包括快遞塑料包裝85萬噸、食品及其他高附加值產品包裝約10%的替代,大約能達到200萬噸,將由紙包裝替代。

考慮到潛在的需求情況,可降解塑料與紙包裝究竟哪種方式更適合作為傳統塑料的替代方案還需要依據其產能情況。曹慧說,國內在可降解塑料與紙包裝的產能支撐上實際上是存在較大差異的。

一方面,國內可降解塑料產能水平短期內難以滿足國內及全球巨大的需求市場,但同時,紙包裝供應端有30%左右的產能可以在短期內快速進入一次性塑料替代品市場。曹慧認為,隨著禁塑令的推進,可降解塑料產業將迎來產能擴張階段,而短期內紙包裝的需求也將出現大幅提升。

上市公司謹慎中擴產

新版禁塑令發布的背景之一是眾多新業態的相繼崛起,例如快遞與外賣行業正成為塑料使用大戶。一項2018年的數據顯示,當年全國快遞業約產生80萬噸塑料垃圾,而外賣訂單量約為110億單,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約176萬噸。

快遞、外賣行業的巨大存量只是限塑令下塑料製品可替代空間的一個縮影,面對廣闊的替代空間,替代品產能成了主要制約因素。

根據歐洲生物基塑料協會2019年的市場數據,全球塑料3.59億噸的理論產量中,可生物降解塑料總產能僅為93.4萬噸,量級佔比為0.26%。同時,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可生物降解塑料PLA和PBAT的總產能也僅僅為25.7萬噸和7.5萬噸。

以PLA為例,其發展在國內仍處於起步階段,市場份額仍為NatureWorks等外資企業佔據,國內企業受制於技術水平、產品質量、生產規模等方面的原因,市場份額仍較小,已建並投產的生產線不多。目前,國內PLA生產規模較大的企業是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卓創資訊的統計顯示,國內PLA計劃在建產能為88萬噸/年,PBAT的計劃在建產能為51.3萬噸。記者注意到,在擴建可降解塑料產能的企業中,不少都是上市公司,例如金丹科技、金髮科技、恆力石化等。

金丹科技半年報顯示,公司規劃項目中包含10萬噸的PLA工程項目。上半年,金丹科技營業收入及淨利潤雙雙增長一成多,公司提到的有利因素中就包括PLA市場需求快速增長。

金丹科技表示,預計未來幾年,作為環境友好型生物基可降解材料,隨著禁塑令的推進,塑料、包裝、紡織、農用地膜等新興應用領域需求將快速增長,帶動聚乳酸需求快速增長,聚乳酸將超過食品和飲料行業成為乳酸的第一大應用領域。

金髮科技的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公司很早就已經研發並批量銷售可降解塑料產品,在建產能預計明年上半年投產。「我們現有的可降解塑料產品主要是銷往國外,原因是國外市場消費能力比較強,也有這方面的意識;國內市場遲遲沒有起來的原因之一是成本更貴,行業的既得利益格局也成為一定阻礙。」在該人士看來,可降解塑料的需求正處在比較旺盛的階段。

此外,恆力石化在半年中提到,預計今年下半年,公司將投產3.3萬噸的PBAT可降解塑料產能。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雖然部分公司啟動了擴產計劃,但擴產規模僅幾萬噸,相比巨大的產能缺口仍顯不足,在禁塑令正式實施及替代路徑更加明晰前,相關企業仍保持謹慎。

當然,面對可降解塑料的新增市場,也不乏財大氣粗者,例如,華峰集團就與南通市籤約,將投資100億元建設華峰可降解新材料一體化項目,其中包括年產30萬噸PBAT。根據計劃,該項目將於今年10月份開工建設。

可降解塑料是傳統塑料替代品中擴產的主力,相比之下,紙包裝廠商的供應格局相對穩定,且集中度較高,白卡紙主要生產商包括博匯紙業、晨鳴紙業等。

禁塑令加速落地,相關替代品原料的價格也水漲船高。例如,市場已經出現了高價購買PLA的買家,每噸報價甚至達到5萬元,遠超紙包裝的原料成本;與此同時,經過6月以來的連續上漲後,紙廠近日連續發出漲價通知,造紙行業也已進入漲價行情。

本文來源:證券時報 責任編輯:楊斌_NF4368

相關焦點

  • 最嚴限塑令來襲 可降解塑料與紙業輪番漲價 多家上市公司瞅準機會...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時隔十二年,限塑令捲土重來。相比上一輪限塑令在執行過程中或多或少地被打了折扣,新版限塑令還未正式實施就被冠以了「史上最嚴」的稱號。今年初,國家發改委與生態環境部發布限塑令要求,並明確了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城市需在今年底前應完成的限塑任務,限塑範圍包括這些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20餘個省份相繼發布了「地方版」限塑令,為「史上最嚴」做出註解。
  • 「禁塑令」來了可降解塑料概念股迎風口
    受「限塑令」升級影響,多家上市公司布局可降解塑料相關領域,業內人士認為,該領域具有較大市場潛力。昨日,A股27隻可降解塑料相關概念股迎來一波強勢上漲行情,其中22家上漲,只有5家下跌。多家上市公司布局「可降解塑料」國家發改委近期再次發布《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於8月中旬前出臺省級實施方案。
  • 【早報】歐美等地疫情形勢惡化 最嚴「禁塑令」實施進入倒計時
    阿聯能源部長馬茲魯伊回應稱,阿聯一直是歐佩克的忠實成員,並通過遵守目前與歐佩克的石油減產協議來證明這一承諾。  上期所理事長:加快推出現有期貨品種的期權及指數類期貨研發上市  上期所總經理王鳳海表示,增加高質量產品供給,積極準備氧化鋁期貨上市的準備工作,有序推進新能源車用動力電池相關金屬期貨、有色金屬指數期貨等儲備品種的研發工作,服務戰略新興產業發展。
  • 轉擴!合肥全面禁用!史上最嚴!
    事關每個合肥人 合肥史上最嚴 「限塑令」來了 年底起 合肥市建成區 商場、超市、書店、外賣打包
  • 最嚴禁塑令倒計時!千億風口下龍頭二次狂飆
    「史上最嚴限塑令」之下,受益的板塊不少。除了我們之前分析的白卡紙,更直接受益的就是可降解塑料。政策風口下,可降解塑料大概率成為長期趨勢。【事件爆發點】商務部發布重磅文件,「禁塑令」再升級!「限塑令」最早是從2007年開始,滿打滿算到今年已經是第十三個年頭。而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對於塑料製品行業也是如此。「限塑令」變成了「禁塑令」。
  • 青島最嚴「限塑令」年底生效,商超、市場、快遞等「用塑大戶」開始...
    > &nbsp&nbsp&nbsp&nbsp到今年年底,重點城市的商場、超市、餐飲外賣等區域率先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重點城市餐飲堂食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國餐飲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嚴限塑令
  • 禁塑限塑令將落地 相關概念股有哪些?
    在中央態度堅定,地方緊跟政策的情況下,看好禁塑限塑令的階段性目標如期完成,推動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  事件驅動 禁塑限塑令落地在即  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生態環境部於2020年1月16日發布 《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要求在2025年完善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對不可降解塑料逐漸禁止、限制使用。
  • 陝西最嚴「禁塑令」進入倒計時 大家準備好了沒?該用啥替代?
    西安最嚴「禁塑令」進入倒計時近日,西安市禁限塑工作全面啟動。截止本月底,西安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禁止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膠袋。全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合肥史上最嚴 「限塑令」來了!
    北極星固廢網訊:合肥史上最嚴「限塑令」來了,年底起,合肥市建成區商場、超市、書店、外賣打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餐飲行業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星級賓館、酒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目前,合肥史上最嚴「限塑令」已基本敲定【關鍵詞】生產▲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新版「限塑令」要求,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禁止以醫療廢物為原料製造塑料製品。
  • 或借史上最嚴「限塑令」炒作 丹化科技四連板後「地天板」又上演
    12月2日晚間,丹化科技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公司的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PGA)項目目前仍處於中試階段,尚未達到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要求,提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公告中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公司試產的可降解塑料產品的銷售額約600萬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很小。」
  • 「禁塑令」最大受益者長鴻高科:被忽視的新材料隱形冠軍
    在各地「限塑令」、「禁塑令」的政策驅動下,PBAT有望快速深入我們的生活圈,未來的市場空間不言而喻。先來捋一下時間線。10月份,長鴻高科與嵊州市政府籤訂《全生物降解新材料產業園項目投資協議書》。化工行業有一個特點,當風口來了,市場需求會極其旺盛,只要企業有足夠的產能,就很容易抓住一波機會變大變強,恆力石化即是如此。未來幾年將是「禁塑」的大風口,長鴻高科無疑也是意識到了這個歷史性機遇,正在只爭朝夕地建設產線。
  • 「禁塑令」背後:為何紙吸管穩贏新起跑線
    「禁塑令8月份頒布後,紙吸管的市場一下子就火起來了。」石傑告訴記者。8月28日,商務部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務領域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內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高壓政策讓塑料吸管市場驟然緊縮,紙吸管行情火箭式攀升。   塑料吸管市場有多大,紙吸管市場就有多大。
  • 順再融資新規天時 鋰電概念上市公司定增擴產
    再融資新規落地以來,11家鋰電概念上市公司披露或調整定增計劃,合計擬募資額為400.11億元,其中近260億元用於產能的擴建鋰電產業今年2月正式落地的再融資新規,為鋰電產業龍頭的擴張注入一劑「興奮劑」。據上證報資訊統計,新規落地至今,已有10餘家鋰電產業鏈企業披露合計400億元的定增計劃。在業內人士看來,龍頭企業順勢擴產將推動鋰電產業的良性發展。
  • 推行滿一周,市民對「禁塑」接受度如何?
    距離1月1日最嚴「禁塑令」正式推行,已過了近一周的時間。新規是否得到了廣泛了解和認可?「禁塑」的觀念是否走進了市民的心?記者選擇一家知名商業廣場的地下美食街進行調查。  對於全新的「禁塑令」,不少受訪市民的第一反應是一頭霧水,表示「不清楚」,記者進一步解釋新規內容後,他們才反應過來,表示「聽說過」。
  • 「禁塑令」第三天,海南都發生了什麼變化
    昨天小編點了奶茶發現真的變了,禁塑令在海南全面打響後,我們的生活的確發生了一些變化。1、農貿市場第一站,最具有生活氣息的農貿市場。看一看,海南禁塑令正式實施的第一天,農貿市場的情況如何?△農貿市場裡的可降解塑膠袋早在之前,海南市場監管局就來通知,從12月開始海南將正式全面禁塑,所以現在市場裡都用上了可降解的塑膠袋,不然將會面臨被罰款的風險。
  • 「史上最強限塑令」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原標題:「史上最強限塑令」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今年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   此前,北京、上海、海南、江蘇、雲南、廣東、河南、西安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出臺了升級版的禁塑地方法規。
  • 禁塑令截止日期僅剩半年,麥當勞帶頭響應,一個新市場正在形成!
    近日,央視財經的一篇文章《塑料吸管年底禁用:紙吸管成本高生產難,多數小企業仍在觀望》再次引起了人們對于禁塑令的關注。 據悉,在今年1月份的時候,發改委聯合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意見指出,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 廈門:「限塑令」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
    不再為堂食提供塑料吸管「限塑令」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麥當勞和肯德基門店已行動廈門晚報訊(記者 張海軍)細心的市民可能已經發現,在麥當勞、肯德基的廈門餐廳,店方已經不再提供吸管了。在廈門實施了12年的「限塑令」,將於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從「有償使用」變成「禁止使用」。此外,一次性塑料餐具也將禁止使用。
  • 最嚴「禁炮令」來襲,今年「啞巴年」或成定局,農民:這哪像過年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最嚴「禁炮令」來襲,今年又或是「啞巴年」,農民:這哪像過年?#新年味#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近幾年農村各項事業也得到了蓬勃發展。如今農村人的日子過得也越來越好了,農民家庭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條件,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 更嚴「禁塑令」來了!外賣、快遞將不能再隨便使用塑膠袋
    在治理環境汙染的過程中,數量龐大、汙染突出的塑料汙染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禁塑令」也是社會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19日發布,意見明確,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