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新區今日正式接管番禺大崗、欖核、東湧3鎮!今天上午,廣州市委、市政府在市政府禮堂舉行南沙區和番禺區行政區劃調整交接儀式,番禺區的大崗、欖核、東湧三鎮正式劃入南沙新區,這意味著三鎮市民以後的政府業務,必須到南沙區辦理。
接管後南沙人口增近兩倍
今年10月,國務院通過《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同意將番禺區的大崗、欖核、東湧三鎮劃歸南沙新區,三鎮從番禺劃歸南沙已成定局,但行政管轄權何時移交一直未作官方層面的交代。截至昨日晚上,番禺區的官方網站上還有東湧、大崗、欖核三鎮的信息。
南方日報記者昨日從南沙區獲悉,三鎮行政管轄權正式移交的時間為11月30日零時。今天,東湧、大崗、欖核三鎮正式掛上南沙新區的牌子。
據悉,大崗、東湧、欖核三鎮總面積達256.21平方公裡。南沙新區現有面積為527.65平方公裡。接管三鎮後,南沙的版圖擴充至800多平方公裡,面積超過番禺區和白雲區,在廣州12區(市)中從排名第六位升到第四位。三鎮現時人口44萬,南沙現時人口26萬,南沙區人口增加兩倍。
「冼星海故鄉」名片易主
隨著三鎮劃歸南沙區,一批優質資源隨之「易主」,包括大崗的中船基地、東湧的廣深港高鐵樞紐以及欖核鎮的「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故鄉這張亮麗名片。
據了解,比鄰亞運城的東湧鎮,已初步形成高鐵、地鐵、公路三位一體的交通樞紐,廣深港高鐵與地鐵四號線的交匯點就位於該鎮,途經東湧的還有南沙港快速路、京珠高速公路、黃欖快線等公路,這一「雙鐵交匯」的樞紐地位,填補了原南沙區的空白。
欖核鎮是廣州著名的農業大鎮,西面與順德中心城區接壤。值得注意的是,欖核鎮是廣州市唯一的革命老區,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故鄉。
大崗位於原番禺的最南端,這裡的重大項目,當數總投資270億元的中船集團船舶配套基地,目前已徵地4000畝,成為南沙臨港經濟圈的重要配套項目。無論從地理位置還是產業結構上看,大崗都是三鎮中與南沙聯繫最緊密的鎮區,也是大南沙開發的重要交通節點和集散通道。
這三鎮也是番禺重要的農業基地,馳名的番禺甘蔗(果蔗),三鎮多有出產。南沙新區此次的「擴容」,將使南沙新區的綜合競爭力大大增強。
此外,備受關注的垃圾焚燒發電站選址,也位於大崗鎮,建成後將負責處理番禺、南沙的垃圾。
南沙番禺實現無縫對接
南方日報記者獲悉,今年8月,一份關於南沙區接收大崗鎮公共設施的摸查表在網上開始傳播。據大崗鎮消息人士證實,南沙區方面早在兩年前就已緊鑼密鼓開展接收摸查工作。第一輪先對社會事務著手,了解兩區管理異同,制定相關工作方案,並對即將劃入南沙的3個鎮進行資料收集,包括接收的物資和設施的清單等。截至今年7月前,該項摸查工作已完成。
南沙區政法委相關人士介紹,為貫徹執行南沙區委統一部署,加快推進接收番禺大崗等三鎮各項工作,南沙區法院、檢察院、公安分局等先後出臺《關於做好接收番禺大崗等三鎮工作的方案》。緊密聯繫政法工作實際,以做好接收三鎮工作為重點,成立接收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落實領導小組決策,協調各方順利開展接收工作。
而南沙區委、區政府也專門就接收三鎮工作做出部署,第一步為動員部署階段,第二步為深入推進階段,第三步為總結理順階段。南沙區成立了專業的工作小組,對各小組的具體工作任務進行明確分工,通過深入大崗等三鎮摸查、走訪、調研,及時總結接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對策,儘快理順了各種關係、明確各種節點和接收流程,並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反饋接收工作情況。經過充分準備以後,番禺區和南沙區進行了無縫對接,各項工作順利交接。
民生四問
從11月30日起,大崗鎮、欖核鎮、東湧鎮三鎮行政區域正式劃歸南沙區,三鎮居民成為南沙居民,面對重大變革,他們作何感想?身份的改變會為他們的未來生活帶來什麼變化?三鎮居民的戶口登記及身份證更改怎麼辦理?大崗垃圾焚燒廠今後誰來管?民政低保、婚姻登記、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如何對接?三鎮公共運輸如何與南沙融合?南方日報記者就市民關心的熱點話題展開調查。
一、戶口簿、身份證更改怎麼辦理?
在戶口所在地對應派出所辦理
番禺三鎮劃入南沙,對當地人來說意味著「身份」要改變。不少當地村民、居民關心自己的身份證、戶口簿怎樣辦理更改業務?
對此,番禺區公安分局昨日介紹,三鎮居民的戶口簿、身份證地址更換的事宜,照常在其戶口所在地對應的派出所辦理即可。對於一些村民新換的戶口簿仍轄屬「番禺區」的情況,番禺區公安分局方面介紹,三個鎮涉及公安系統的辦理業務,其辦理業務的公章更改要等到正式交接之後更換。
另外,番禺區公安分局介紹,對於110、案件等事務,番禺公安分局會在三鎮交接過渡時期配合好南沙公安分局。
二、大崗垃圾焚燒廠今後誰來管?
由南沙和番禺兩區共同管理
東湧、大崗、欖核三鎮劃入南沙,規劃選址三鎮範圍的大崗垃圾焚燒廠項目備受關注。此前由番禺區方面管理的垃圾焚燒廠,在屬地區劃調整後誰來管理?會否出現管理、監督的扯皮現象?
對此,番禺區相關部門表示,垃圾焚燒廠所在地大崗雖然劃歸南沙,但關於垃圾焚燒廠的工作會繼續做下去,今後會由南沙和番禺兩地共同管理,目前已組建專門的工作小組,負責今後專門跟進大崗垃圾焚燒廠項目。
據介紹,大崗垃圾焚燒廠已於今年7月23日進行首次項目環評公示,本月中旬再次進行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根據環評報告,大崗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設計處理規模為平均2000噸/天,年處理生活垃圾73萬噸,服務範圍為番禺區和南沙區。項目總投資9.9億元,其中環保投資約為1.09億元,佔總投資額的10.99%。該垃圾焚燒廠在日後運營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垃圾收運具體路線,也將通過大石會江、龍穴島等15個覆蓋兩區的垃圾轉運站,收集番禺、南沙兩區的生活垃圾。
三、公共服務如何對接?
在政策上提供過渡性照顧
三鎮劃歸南沙後,南沙新區大小醫院將由8間增加至14間,其中三甲醫院只有南沙中心醫院一家。目前,三鎮共有6間醫院。三鎮居民稱,南沙區醫療水平相比番禺較低,三地合併後,他們還是會到番禺市橋的大醫院。
在教育資源方面,南沙區現有中學9所,三鎮歸到南沙之後將增加至13所中學。即便如此,從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來說,南沙新區仍有缺口。南沙一直缺少老牌名校,而番禺區有像仲元、番中、象賢、禺山等新舊名校,這些頂尖的教育資源,是新南沙無法比擬的。在去年廣州實施允許「跨區報考」的政策下,仍有不少南沙考生會選擇報考番禺區的中學。
南沙區相關部門回應稱,目前兩區政府已協調好三鎮的居民戶籍、權益等問題,在交接工作中,將在政策上為居民提供過渡性的照顧。教育、醫療、保險等,也會設置一定的緩衝期,兩地政府將實事求是,充分考慮現實情況。
四、兩地公共運輸如何融合?
居民呼籲南沙加大公交頻率
大崗、欖核、東湧三鎮公交規劃較為落後。目前運營的公交車多數不能使用羊城通,且票價貴,10元、8元的都有。除東湧有個別番禺公汽的線路(11路)外,大崗、欖核竟然沒有正規的公交線路,這讓三鎮居民在交通出行上大為不滿。
三鎮居民表示,希望大崗欖核東湧歸南沙後,南沙公交能增加線路,並且設立汽車站等公交樞紐。目前大崗、欖核的居民出行,基本是依靠公路客運的專線班車。居民呼籲南沙加大公交頻率,多開通一些南沙到三鎮的線路,解決不能使用羊城通的公交難題。
【專家觀點】
廣州市社科院副院長、研究員楊再高:
番禺不受影響 南沙迎新載體
「番禺三鎮如果按照南沙新區的區域規劃併入南沙,不會給番禺的發展帶來太大影響。」廣州市社科院副院長、研究員楊再高認為,三鎮若被劃歸南沙,番禺並不用太擔心未來的經濟發展受影響。他認為,目前,在番禺轄區內已經布局了系列廣州重大項目「棋子」,包括廣州南站、廣州新城、大學城、國際展貿城等,這些項目個個都有成為經濟「引擎」的可能。因此,就未來番禺經濟發展來說,不會因為三個鎮的區劃調整而受到影響。
楊再高建議,番禺應該儘快在體制機制、公共服務、交通、環境和產業定位等方面下工夫,主動順承南沙新區的輻射效應,採取錯位發展思路,構建一系列適合番禺區域發展的戰略性發展平臺,推動番禺新發展。
南沙新區目前的發展勢頭會否弱化番禺現有的製造業地位?楊再高認為,南沙新區的定位很高,屬於國家級新區定位,產業發展和經濟建設都是站在全國的視野來看珠三角、南沙的發展;番禺的發展更多側重於區域性定位,是廣州的現代化新城區。因此,兩者在產業定位上不會有衝突,相反是一種互補的關係,實現產業集群效應,南沙新區的發展會帶動更多先進位造業流向廣州南部,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番禺仍然是發展「向南」的受益者。
而對於南沙來說,楊再高認為,與其他幾個國家級新區相比,南沙新區目前的面積相對較小。番禺三鎮劃入南沙,將為南沙的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粵港澳合作平臺等全面布局提供了很好的載體。
交接盤點
人口:據番禺區政府網的公開數據顯示,大崗、東湧、欖核三鎮的常住人口,分別是13萬、18.2萬、13.2萬人。南沙現時人口26萬。也就是說,這三鎮併入南沙後,新南沙人口增長到原來的三倍。
產業:大崗的中船基地、東湧的廣深港高鐵樞紐、欖核鎮星海故鄉的亮麗名片,將悉數劃入南沙區。
「擴容」經過
2005年之前,南沙是番禺區的一部分。
2005年,南沙區建區,將番禺區的南沙街道和萬頃沙鎮、橫瀝鎮、黃閣鎮,靈山鎮的廟南村、七一村和廟青村的部分區域,東湧鎮的慶盛村、沙公堡村、石牌村的各一部分區域劃歸南沙區管轄。至「擴容」前,南沙區面積為527.65平方公裡,其中陸域面積339.5平方公裡。
2012年11月30日,番禺區沙灣水道以南,東湧,大崗,欖核三鎮劃歸南沙。
(成希 陶達嬪 杜靜)
(責任編輯:尹彥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