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一則新聞登上了微博熱搜。天津一位中學生被班主任體罰,連續做了10分鐘深蹲,回家後這名學生覺得腿疼,母親更是發現孩子的尿液呈黑色。到醫院檢查後,孩子被確診為「橫紋肌溶解症」。
其實類似的例子並不少見。比如今年7月的一則新聞,兩個女生比賽深蹲,互不相讓,各做1000次後打成平手。但隨後,兩人都因為「橫紋肌溶解症」出現腎衰竭,還進了重症監護室。
圖 丨 微博截圖
近些年來,關於橫紋肌溶解症的報導不斷出現,常是發生在軍訓中或是健身房裡。不是說運動有益健康嗎,怎麼還有生命危險?這個病究竟是啥?
好端端的肌肉為什麼會溶解?
人體的肌肉分為橫紋肌和平滑肌。橫紋肌主要分布在骨骼和心臟,並且以骨骼居多。骨骼上的橫紋肌又被稱作骨骼肌,負責了我們的日常運動。
橫紋肌溶解症又被稱為肌球蛋白尿症,是一種內科急症。所謂的「溶解」,只是一種通俗的說法,並不是說肌肉真的溶解了,而是組成肌肉的細胞破裂了,細胞裡面的蛋白質等物質進入到血液裡,並引起了一系列臨床症狀。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很多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的原因,其中最為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開篇提到的劇烈運動,比如大量深蹲、長距離行軍、跑馬拉松等。就像橡皮筋拉過頭了會崩斷一樣,任何東西使用過度都可能被損害,強健的骨骼肌也是如此。在過度的肌肉運動中,處於身體構造上狹窄空間內的骨骼肌是最容易受損的,比如小腿的脛骨肌。
此外,藥物不良反應、極端的體溫、感染、代謝紊亂、高壓電電擊、燒傷、壓傷、自身免疫病等也可能引起橫紋肌溶解症。
橫紋肌溶解容易累及腎臟
可別小看橫紋肌細胞裡面的物質,在細胞裡它們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可一旦漏出到血液中,它們不僅不「幹活兒」,還會「搗亂」,並可能由此帶來一系列嚴重的病症。
由於肌肉細胞破裂,橫紋肌溶解症的病人一般會出現肌肉的紅、腫、痛、僵硬等,這種疼痛與平時運動完後的肌肉酸痛有所區別,常常會伴隨著全身的突然發熱、乏力。
此外,這類病人往往還有一個典型的症狀,就是尿液變成醬油色、茶色或紅葡萄酒色,這是由於肌肉細胞裡的肌紅蛋白隨尿液排出的緣故。通常來說,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會由於肌肉細胞損傷的程度而有所不同。
橫紋肌溶解嚴重的時候,會給腎臟造成巨大的負擔。橫紋肌溶解後就像給乾淨的血液裡倒了一盆髒水,裡面有各種各樣的髒東西,這些東西會隨著血液的流動到達腎臟,當超過腎臟負荷時,就會堵塞、損傷腎小管,造成腎臟的缺血,進而誘發急性腎功能衰竭,特別嚴重的病人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怎樣預防橫紋肌溶解?
首先,不要突擊運動。如果你是一個平常不太運動、喜歡宅在家裡的人,不要因為一時興起而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過度激烈的運動,更不要用這種方式來懲罰自己。可以採用交叉運動的方式,交替完成不同的運動,給肌肉一個休息的機會。
如果已經身患一些代謝性疾病,則更要注意運動量,一旦出現肌肉疲勞、疼痛、僵硬時要趕快休息。夏天是橫紋肌溶解症的高發季節,當鍛鍊時間長、強度大、環境氣溫高這三個因素湊在一起時,也一定要注意預防病症發生。
除了避免長時間做重複或負荷過重的運動外,還要確保體內有足夠的能量讓肌肉高效運動,不要在低熱量飲食或長時間禁食後大規模鍛鍊。很多減肥的人一邊禁食一邊運動,肌肉得不到足夠的能量卻要超負荷運動,很容易造成肌肉損傷。
當你已經進行了激烈的體育運動,記得多喝水並補充電解質,這不僅是為了解渴,還因為喝水可以加速血液中有害物質的排出,即使有一些肌肉細胞因為運動而破裂,裡面的物質釋放到血液裡,及時飲水也可以加速這些物質的排出,減少對腎臟造成傷害的機會。
另外,還要預防和警惕其他常見的誘發因素,比如吃藥問醫生,避免藥物、食物之前的相互作用。已經發生橫紋肌溶解的患者要注意休息,隨時觀察尿液變化,如果不適感嚴重,比如身體某部分無法運動或是尿液一直沒有改善,則要儘快就醫,儘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