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桃花盛開的時候,是吃鱖魚的最好時候。提起蘇州菜,不得不說的就是松鼠鱖魚,在蘇州人的宴席上,這道菜常被用來壓軸,炸好的鱖魚裝盤上桌,隨即澆上熱騰騰的醬汁,就有「吱吱吱」的響聲。因活像一隻松鼠而得名。在很多人眼中,鱖魚算不得上時令美食,因為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已經不足為奇了。
作為人間天堂的蘇州既有讓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又有讓人垂涎欲滴的特色美食,松鼠鱖魚是江蘇蘇州地區的漢族傳統名菜,在江南各地一直將其列作宴席上的上品佳餚。鱖魚又叫鰲花魚、桂魚,屬於分類學中的脂科魚類。我們在生活中會看到「松鼠桂魚」和「松鼠鱖魚」兩種寫法,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其實沒有區別,鱖魚就是桂魚。因為鱖魚的鱖字比較難寫,又很容易讀錯,所以就寫成桂魚了。
松鼠鱖魚算得上是蘇州最負盛名的大菜,色、香、味俱全,一酸一甜兩種味道的融合本是蘇州菜式的經典口味,但要真正做到兩者平衡十分不易。廚師們把鱖魚雕成松鼠狀,頭尾上翹,出鍋後淋上熱騰騰的滷汁還會發出「吱吱」聲,因此在享用時更多了幾番趣味。下面來看看松鼠鱖魚的做法吧!
食材:鮮活鱖魚1條,紹酒25克,精鹽、蔥白段、姜各10克,綿白糖200克,檸檬汁100克,番茄沙司50克,幹澱粉150克,溼澱粉40克,青豆少許,松子少許,蒜末適量,色拉油適量。
做法:
1、將鱖魚去鱗去鰓,剖腹去內臟,洗淨。胸鰭斜切下魚頭,從魚頭下巴處順長剖開,用刀面輕輕拍平,並沿脊骨兩側平片至尾部(魚尾勿斷),斬去脊骨,片去胸刺。然後在魚肉上先直刻、後斜剖,深至魚皮(勿破皮),成菱形刀紋。用紹酒15克、精鹽1克放碗內調勻,抹在魚頭和魚肉上,再滾上幹澱粉,用手拎起魚尾抖去餘粉。
2、番茄醬放入碗內,加鮮湯、糖、醋、酒10克、鹽10克、溼澱粉,攪拌成調味汁。
3、起鍋燒油,油溫五成熱,下入魚頭,魚身子中間卷上一個鋼圈,用竹筷子穿好也下鍋中炸那個魚身子也下鍋炸,炸熟炸酥脆,撈出控油。鍋內留油少許,下蔥段、薑片煸香撈出,再加蒜末、青豆、松子炒熟,倒入調味汁,旺火燒濃後,加入適量的熟豬油和熟蝦仁炒勻,淋入色拉油,起鍋澆在魚身上即可。
松鼠鱖魚有著酷似松鼠的外形,色澤飽滿橘紅,夾一口放進嘴裡。嗯,不僅口感清脆,酸甜可口,還有松子香味,讓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以前沒有想到過魚原來還能有這種做法,有一句話說得好:脫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松鼠鱖魚造型精巧,味道鮮美,香脆又不失魚細嫩。在蘇州,桃花盛開的時候,是吃鱖魚的最好時候!小夥伴們,你吃過松鼠鱖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