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特點及養生原則

2020-12-11 瀟湘名醫

一、夏季的特點及對人體的影響

夏三月,指農曆四月至六月,陽曆六月至八月。即從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夏季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等六個節氣。

夏季與其他季節不同的是,有一階段呈現出溼熱交蒸的氣候特點,不僅氣溫高而且雨水多、溼度大,最為潮溼悶熱。中醫把這一階段稱為長夏,人們容易感受暑溼之邪而患病。

二、夏季養生原則

1.養陰扶陽,「養陰扶陽」,是夏季的氣候特點決定的。暑和溼都是「邪氣」,但兩者的性質卻截然相反。暑屬於「陽邪」,易損耗人的津液,導致人體產生「熱變」,常用的對付方法是避暑、養陰、生津。溼屬於「陰邪」,特點是下行,比較重,比較濁。溼氣一重,人體容易受影響的器官就是屬土的脾。脾臟被困,腸胃就不舒服,於是出現肚子脹、不想吃飯、大便不成形、四肢有時候冰涼等。所以,此時也需要扶陽,如服用溫陽化溼的五苓散之類。

2.健脾和胃,夏季可適當吃一些帶有刺激性的調味料,如辣椒、香菜、大蒜、醋、姜、蔥等,另外,苦瓜也可以多吃點;冰鎮冷飲食用時要有度,不能貪圖一時之快傷了脾胃。

3.清心養心,夏季在五行上與火對應,在五臟上與心對應。赤日炎炎的天氣還容易讓人心火亢奮,應清瀉心火。首先要學會避暑,天既然熱了,就少到人多的地方。其次,保證充足的睡眠,學會睡「子午覺」,就是子時(23時)之前入眠,午時(11時~13時)再補午覺。另外,可以吃一些清涼的食品,如蓮子粥、百合粥、綠豆湯、赤豆湯等。(區健康教育中心 供稿)

【來源:嶽陽樓區手機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夏屬火,火克金,注意這4點,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養生才靠譜
    因此夏季需要注意這些。1、運動鍛鍊夏季進行運動鍛鍊要遵循因時而宜、因人而異的兩大原則,首先鍛鍊的時間儘量選擇涼爽的清晨或舒適的傍晚,避開正午與下午氣溫高的時候,選擇通風陰涼處,儘量不要選擇耗體力的劇烈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老年人和小孩子身體功能不如青年人健壯,尤其是老年人,因為身體退化的原因,發生心血管疾病及其他臟器疾病的概率本來就高
  • 我國夏季氣候特點
    一說到夏天,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熱,夏季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的時期。目前有很多劃分四季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把立夏節氣的到來作為夏季的開始,立夏是從天文學角度來劃定的。氣象部門通常以陽曆劃分四季,6-8月為夏季。
  • 夏季養生的六個方法你知道幾個?
    養生是近年來比較火的一個話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養生。夏季高溫天氣頻頻來襲,因此人體的消耗也會隨之加大,人們非常容易得病。因此保健十分的重要,那麼夏季如何養生呢?夏季養生方法你知道幾個?
  • 陽虛氣虛體質者身體較差,應該把握的四季養生原則
    中醫養生講究順應時令,陽虛和氣虛體質的人體質較差,因此一年四季更應該注重保養。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都有當季氣候特點,根據這些氣候特點來合理安排自己的保養,對體質較差的人至關重要。養生虎這裡介紹體質較差的人四季中醫養生要點,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 夏季養生小常識一覽 開啟「闖關」模式
    夏季養生小常識一覽 開啟「闖關」模式  「小暑過,每日熱三分」,小暑正值初伏前後,空氣溼度逐漸加大,天氣由乾熱轉為悶熱。「桑拿模式」即將開啟,你準備開啟「闖關」模式了嗎?  第一關:養陽關   都說「春夏養陽」,很多人不明白,夏季是一年中陽氣最為旺盛的時節,為何還要養陽呢?夏季,人體的毛孔都張開了,容易讓陽氣發散。同時,大量的出汗,如果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很容易傷津耗陽氣。  建議:調節好體溫和室溫間的差別,房間內外溫差不宜過大。
  • 夏季養生食譜 常吃這5款食譜清熱解暑 養生減肥
    原標題:夏季養生食譜 常吃這5款食譜清熱解暑 養生減肥   夏季養生食譜  夏天來臨,人們的飲食習慣也要有所調整,夏季大多數人會感到胃口大減,你知道夏季有哪些可以讓你胃口大增的養生食譜嗎?你知道多少夏季飲食原則嗎?夏季減肥食譜有哪些呢?下面大家可以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 夏日宜吃篇:夏季的氣候特點及進補原則、宜吃食材
    夏季是生機盎然的季節,是一年中最炎熱的一段時期,也是很多疾病高發的季節。「暑」「溼」是夏季氣候的顯著特點。根據這一氣候特點,古人又將整個夏季分為盛夏和長夏。夏為暑熱,五臟屬心。由於天氣炎熱,毛孔張開,出汗量較大的在夏季人體的代謝是一年中最旺盛的因此機能能量消耗也是一年之中最大的,營養的需要也相應增加。夏季應選擇清淡可口的食物,避免進食難以消化的進補食材或者中藥材;重視健脾養胃,促進消化功能吸收;宜清心消暑,避免暑邪。
  • 夏季養生湯 天熱喝什麼湯養生
    夏季到來,很多追求健康的養生人士都會選擇養生湯。在炎熱的夏季養生湯不僅能夠補充體內水分還能健康養生,是保健人士的不二之選。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夏季養生湯有哪些,喝養生湯注意事項以及怎麼煲湯方法。  我們所說的養生湯是什麼了?養生湯就是具有養生和食療效果的湯品。中醫食療中養生湯是經常用到的方法,因其簡單而有效果。
  • 哪些運動適合夏季養生?
    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說明夏季的運動鍛鍊對健康起著重要作用。實驗觀察發現,夏季常參加鍛鍊比不鍛鍊的人,其心臟功能、肺活量、消化功能都要好,而且發病率也較低。但夏天天氣炎熱,對人體消耗較大,故夏季參加體育活動必須講究方法,只有合理安排才能收到好的健身效果。究竟有哪些運動適合夏季養生呢?
  • 夏季養生怎麼破?北鼎旗艦養生壺K185助你「以食養生」
    進入7月盛夏時節,面臨高溫酷暑的「烤」驗,不少人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亞健康」疾病,嚴重影響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夏季健康養生也因此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話題。廚房小家電領導品牌北鼎Buydeem推出的K185養生壺,倡導以食養生,被稱為「新一代夏季養生神器」。這隻養生壺具體有哪些特點,一起來看看!
  • 夏季養生 名老中醫教您煲兩款湯
    ,夏季養生應著眼於保護人體的各項生理功能的正常發揮,適應夏季萬物成長的特點。  吳維城指出,夏季應重視心神的調養。在中老年人對高溫天氣的適應性差的情況下,夏季一定要寧心安神為要務,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儘量避免過喜、過怒、過於驚恐、過於悲傷、過於思慮等情志的刺激,保護好心腦等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以避免重大疾病的發生。  立夏之後,作息時間應以晚些入睡為宜,此時一天的暑熱時期已過,晚上較為清涼,故容易入睡。
  • 夏季如何養生?來騰衝,很簡單
    13日,瑪御谷溫泉小鎮的谷民們聚在一起,和養生專家探討養生之道。一桌養生膳食,一池養生中藥浴,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小鎮夏季也都是用的溫泉水,溫泉水中加入騰藥,夏季「熱養」,可將身上的汗液衝洗一遍,使毛囊皮膚保持清潔,還可使皮膚透氣,加快皮膚和肌肉血管的血液循環。
  • 夏季養生,名老中醫教您煲兩款湯
    立夏是夏季的開始,故祖國醫學認為:夏三月,陽盛於外,人應該以養護陽氣為主。鄧鐵濤中醫醫學獎獲得者、廣東省名中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主任中醫師吳維城教授指出,夏季養生應著眼於保護人體的各項生理功能的正常發揮,適應夏季萬物成長的特點。
  • 夏季泡湯更養生 特定人群適合泡溫泉
    業界人士分析稱,隨著廣東溫泉市場日趨成熟,溫泉消費逐漸從娛樂時代邁向養生時代,夏季泡溫泉被視為「冬病夏治」的一種保健方式,逐漸深入人心。廣東溫泉消費從娛樂時代走向養生時代廣東是名副其實的溫泉大省,根據廣東溫泉行業協會發布的《2017年廣東省溫泉旅遊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廣東省內溫泉旅遊企業達355家,溫泉旅遊接待總人次1.15億人次,溫泉旅遊產業總收入達到352億元。
  • 夏季養生莫忘「水中四寶」,你知道幾個?
    夏季養生莫忘「水中四寶」,你知道幾個?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提到夏季養生食物
  • 冬季養生原則:順天者昌
    那麼,在這個寒冬時節,我們人又該如何養生呢?先從我們人體的「陽氣」說起。《黃帝內經》中說的「陽化氣,陰成形」,陽氣化成人體所需要的能量,陰氣形成了身體。如果人的身體沒有陽氣,就會變成空的軀殼,人也就會死亡。所以,養護陽氣是養生治病的根本。陽氣就是真氣,也就說我們平常說的元氣,它儲藏在人體的腎裡。我們常聽到的「元氣大傷」,也就是陽氣。
  • 養生,即保養生命的意思,又稱攝生,中醫養生
    指出在指導養生中,應順應四時陰陽特點來保健。舉夏季為例,夏季「天地氣交,萬物華實」。養生人體要順應陽盛長養之氣的特點,使心氣長旺,提高抗病能力。應鍛鍊形體,堅持室外活動,行日光浴。調節情致,積極進取,勿生懈惰厭倦之心,以使陽氣宣散於外。
  • 夏季養生,避暑也分為兩種,記住一個字
    #夏季養生#暑邪就是熱邪嗎?夏季養生,避暑也分為兩種,記住一個字。進入夏季之後,尤其大暑後的這幾天,南方的朋友進入了「高溫燒烤」模式。於是,夏季養生之中的「避暑」便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了。大多數人認為,夏季養生主要就是要降溫、清暑。所以,暑邪也就是熱邪。這麼理解對不對呢?
  • 霜降時節飲食養生原則 三類食譜健康養生
    在霜降要到臨的時候我們都習慣先從飲食方面來進行改善,也會有很多人會考慮這些問題,霜降時節飲食養生原則是哪些呢?在霜降的時候有哪些的養生食譜呢?堅果也是我們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那麼在霜降的時候吃哪些堅果是比較好的,這些我們都知道嗎,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 關注|潘醫生談夏季養生篇
    之前有跟大家聊過春季的養生 , 這轉眼間 , 夏天都已經來了好一陣子了 , 每到節氣變換的時候 , 我都想跟大家聊一聊新季節怎樣科學養生的問題 。 那麼這炎炎夏日 , 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先來看看我們的養身寶典《黃帝內經》 。 《內經》有云:「夏三月 , 此為蕃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