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北二十裡的邙山腹地有一個名叫張家凹的小村子,這是一個普通的北方村莊,從外表看不出任何特別之處,然而你不要忘了這裡可是邙山,不要小瞧任何一個邙山上的村子,比如這個小小的張家凹。
01驚現蓮花盤
2018年3月的一條新聞使這個小村子一夜間出名了,具體情況是村民們集資修築村道,在通往村辦鍛造廠的路上從地基下面挖到了一尊石刻蓮花盤,邙山上的老百姓對這些東西都不陌生,馬上意識到挖到文物了。村幹部不敢遲疑馬上向縣文物辦報告,文物辦來人現場查看,經過勘察確定這是一尊北魏時期的墓前神道石刻蓮花盤。
由於張家凹村此前幾年曾出土過石羊等神道石刻,這次的蓮花盤離上次出土石羊的地方不遠,基本可以斷定同屬一墓。
那麼這究竟是誰的墓前之物呢?
村子裡有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對村裡過去的情況非常了解,他們明確地表示這個蓮花盤就是埋葬在村子南邊的北魏天柱大將軍、太原王爾朱榮墓前之物。
據已故的洛陽文史學者郭玉堂先生的著作《洛陽出土石刻時地記》一書記載,張家凹、閻凹和十裡等村子附近是北魏爾朱家族的祖塋,此地已經陸續出土了十幾方爾朱氏成員的墓誌,光在張家凹就發現了四個爾朱氏的成員墓,包括冀州刺史爾朱紹墓和定州刺史爾朱襲墓等高等級大墓。
爾朱榮的大名相信對南北朝史略有研究的朋友都不會陌生,這位契胡酋長不但親手摧毀了北魏孝文帝以來幾代帝王苦心經營的新都洛陽城,甚至敲響了北魏王朝的喪鐘,成為這個馬背帝國的掘墓人。後來埋葬北魏江山的兩大梟雄宇文泰、高歡幾乎都和他有著密不可分地聯繫。
02北魏終結者
這麼重要的角色,還是先隆重介紹一下吧。
爾朱榮,字天寶,北秀容(今山西朔州)人,契胡部落的領民酋長。此人是當時很有威望的部落貴族,後來趁著北魏邊境爆發六鎮之亂,招兵買馬發展壯大,成為一方霸主。六鎮之亂的烈火很快便燒遍北方大地,北魏朝廷上下束手無策,爾朱榮不失時機向朝廷秀軍事肌肉,朝廷果然病急亂投醫,對爾朱榮加官晉爵,極力籠絡,利用他的軍事實力鎮壓六鎮之亂,爾朱榮自然也心知肚明,這原本就是你情我願的事兒。
爾朱榮出馬自然是不費吹灰之力便打了幾個勝仗,爾朱榮雖然在歷史上名聲不佳,但他的軍事才能還是很厲害的,沒幾下子便打出了威名,勢力急劇膨脹,慢慢地連朝廷都控制不住這頭猛虎了。洛陽那幫深度漢化的鮮卑貴族不得不小心謹慎地捧著爾朱榮,加封大都督,成了北方一支舉足輕重的軍事力量。
爾朱榮輕鬆幹掉叛軍頭目杜洛周后,正準備和另一個叛軍頭目葛榮掰手腕,這時一個來自洛陽的密使找上門交給他一份皇帝密詔,原來洛陽那邊的孝明帝和他的母親胡太后爆發了激烈衝突,說白了這對母子為了爭奪皇權圖窮匕見——攤牌了。
孝明帝忍無可忍之下寫了密詔命令爾朱榮帶兵進京勤王,調外兵進京對付自己的母親,這實在是個悲劇。這份密詔正中爾朱榮下懷,他馬上拉起兵馬趕往洛陽,途中突然接到了孝明帝駕崩的噩耗,那個心如蛇蠍的女人毒死了自己的親兒子。
這下爾朱榮更高興了,手裡有了這個藉口還有什麼能阻擋住他的滾滾鐵流呢。
一定要為皇帝不明不白的死討一個說法!
後面的事情我們都清楚,爾朱榮兵不血刃進入洛陽,在黃河邊的河陰陶渚大肆屠殺了兩千多北魏朝廷的高官,幾乎將北魏朝廷清洗了個乾淨,上至丞相、高陽王元雍,下到普通的朝臣都沒有倖免,這場史稱「河陰之變」的大屠殺使爾朱榮在歷史上留下了抹不去的惡名,一直到今天。
河陰大屠殺後,洛陽官民人心惶惶,對爾朱榮的暴虐可以說是人神共憤,爾朱榮自己或許也意識到玩得太過火了,於是他在擁立新皇帝孝莊帝元子攸後不久便上奏請求追諡那些死在河陰的朝臣,並以禮厚葬。
於是,那個月洛陽的殯葬生意出現了井噴現象,成群結隊地往邙山上送葬,賣棺材的,刻墓碑的,製作冥器的都狠賺了一筆。
03魚死網破
孝莊帝雖然是爾朱榮擁立的傀儡,但這個年輕人卻並不甘心對爾朱榮俯首聽命,他時刻都在準備反戈一擊,奪回屬於自己的皇權。
孝莊帝永安三年(530年)九月,萬事齊備的孝莊帝詐稱皇后(爾朱榮的女兒)生了兒子,將爾朱榮騙進皇宮後孝莊帝親手一刀捅死了自己的老丈人,這就有點那啥了……
爾朱榮精明了一輩子,怎麼也想不到最後會死在一個毛頭小子手上,而且還是自己的女婿,看來千萬不能把女兒嫁給自己的上司,忒不靠譜。
爾朱榮死後,他的兒子爾朱兆氣勢洶洶地帶兵攻入洛陽皇宮,將孝莊帝綁到太原關進佛寺裡,不久後將其勒死,為老爹報了仇。
爾朱榮死後葬在了什麼地方,一直以來因為沒有找到證據而導致各種說法不絕於耳,有的說法還有鼻子有眼,似乎證據確鑿。不過隨著爾朱榮墓蓮花盤的出土,那些鼓吹爾朱榮葬在山西的說法可以消失了。
據張家凹老人回憶村南的爾朱榮墓早在1933年就被盜了,當時出土了大量陶器以及最重要的文字證據——墓誌。不過非常可惜的是抗戰爆發後墓誌就下落不明了,據說是被日軍運回國去了。
後來有村民又下到墓室挖了一次,又挖出幾十件陶器,因為不值錢又不捨得扔掉,就把這批陶器藏到了村外的草垛中,可惜後來幾乎都損毀了。爾朱榮墓前些年出土的石羊現藏孟津縣漢陵博物館,還有一隻殘缺的石羊放在村裡的廣場草叢裡,村民家門口還埋了一隻石虎的殘軀。
這次出土的蓮花盤計劃會在新建成開放的孟津博物館展出(文物古蹟浩如煙海的孟津縣至今竟然沒有自己的博物館)。至於爾朱榮的墓,早年因為多次盜掘,加上雨水的侵蝕,早已塌陷成大坑,旁邊的鍛造廠和附近的村民把大坑當作了垃圾坑。
我在村南找到了爾朱榮塌陷的墓坑,還能隱約看到黑漆漆的墓室洞口,幾乎快被垃圾掩埋了,我突然想起六年前在河北磁縣看到的高洋武寧陵,也淪為了村裡的垃圾坑。
難道這就是暴君劊子手的下場嗎?
不容青史盡成灰,也許這就是最好的結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