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預防骨折很重要,給你分析5個方面,趕緊給家中老人看吧

2021-01-13 網易

2021-01-12 14:49:02 來源: 養了個生

舉報

  骨折是常見的骨科疾病,常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鈣質大量流失,很容易出現骨質疏鬆,平時不慎摔倒或是磕磕碰碰都有可能引發骨折,所以生活中老年人如果能了解相關的預防措施,就能避免發生骨折。

  

  那麼,老年人如何預防骨折?

  1、加強鍛鍊身體

  老年人能夠加強鍛鍊身體,不僅能調節身體平衡協調能力,通過加強鍛鍊身體還可以增強骨骼密度,防止骨骼脫臼。老年人值得注意的是,出現骨質疏鬆後運動也要根據自己身體健康情況進行適當運動,避免劇烈運動,否則會增加骨折機率,所以這類老年人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鍛鍊方法。

  2、減少外出

  老年人平衡能力沒有年輕人那麼好,走路時要更加小心謹慎,尤其是路面溼滑或者是陰雨天,儘量走草地,減少走瓷磚,由於瓷磚防滑較低很容易發生摔倒。同時,儘量選擇有防滑功能的鞋子,能大大降低骨折發生機率。

  

  3、保持室內明亮

  老年人在家的時候也要注意保持室內明亮,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大,眼神更加不好使,夜間起床時很容易摔跤而引發骨折,因此保持室內房間的明亮,在一定程度上是能減少骨折發生。

  4、平時要合理飲食

  大部分老年人覺得自己出現骨質疏鬆了,就想喝骨頭湯來補鈣,其實這種做法並不科學。骨頭湯起不到補鈣的作用,老年人若是喝太多骨頭湯,容易出現血脂過高,影響血液正常運行,造成組織營養不良而加重骨質疏鬆症狀,因此老年人平時能科學飲食,保證飲食均衡,努力做到飲食多樣化,是可以預防骨質疏鬆,從而減少骨折發生。

  

  5、適當地曬太陽

  生活中能夠適當曬太陽,是可以預防骨質疏鬆,減少骨折發生,其實人體攝入的維生素D,它能通過紫外線直接照射皮膚,有利於肝臟腎臟被活化,有效與鈣結合利用,因此能適當曬太陽,對老年人健康是有好處的。

  老年人出現骨折後,會給生活會帶來極大不便,所以生活中要做好相關預防工作,才能避免發生骨折。出現骨折後也要引起高度重視,除了需要積極治療外,生活中也要做好相應護理,才能讓老年人更快恢復健康。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家庭醫生超能團##健康2021#

  

參考資料: 1、《老老年人預防骨折--我有訣竅》搜狐網2017-12-08 2、《老年人如何預防骨質疏鬆和骨折?》搜狐網2018-12-2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西南醫院重陽回訪吳川百歲骨折老人!提醒:老人要預防骨質疏鬆防滑倒!
    「沒問題、沒問題了,謝謝西南醫院,謝謝你!羅主任,你們這麼忙還來看我,很有心!」這是湛江西南醫院骨科專家羅玉琛主任與吳川籍百歲老人梁婆婆的一段對話。 考慮到病人多工作實在太忙,羅玉琛與醫護人員於重陽節前一天特地前往吳川覃巴鎮那覃村,回訪一年前在西南醫院做「人工半髖關節置換術」的百歲老人梁婆婆,跟蹤了解其恢復情況。此次,已是該院醫護人員在一年內的第三次回訪,且每次均為梁婆婆送上慰問金,梁婆婆及其家人對此感激不已,盛讚西南醫院醫生不僅醫術高明,還有情有義,服務熱情周到。
  • 90歲老人摔傷後10天才發現骨折 專家提醒:高齡老人要警惕「隱匿性...
    一天,李奶奶在家中不慎摔倒,致左髖部摔傷,當即感覺疼痛難忍且行動困難,家人以為在家靜養能夠好轉,然而10天過後,老人左大腿根的疼痛、腫脹越發明顯,根本無法活動。家人趕緊送至當地醫院就診,因為患者為高齡老人、病情重、基礎疾病多,當地醫院兩次叫停手術,建議轉至南京市第一醫院骨科就診。「患者X光片顯示為左股骨近端骨折,分離移位明顯,正常都需要手術治療,考慮到患者年歲已大,還患有多種基礎性疾病。
  • 老人骨折後到底應不應該手術?
    原標題:老人骨折後到底應不應該手術?   老年人骨骼的韌性差,脆性增加,且有骨質疏鬆,輕微的外傷即有可能引起骨折。由於年齡大、耐受力下降以及合併心腦血管疾病等因素,如果進行手術治療,老人需承擔很高的風險。但如果不手術,長期臥床帶來的則是更高風險的併發症。
  • 百歲老人不慎摔倒骨折 關節置換後重獲新生
    科學應對「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選對治療方案很重要 股骨頸骨折和股骨轉子間骨折號稱「人生最後一次骨折」,而股骨頸骨折約佔老年髖部骨折的50%,是一種常見且嚴重的骨質疏鬆性髖部骨折。這種骨折對老年人的影響巨大,一方面不僅會讓老人失去活動能力,臥床不起,還可能迅速誘發褥瘡、肺部感染、下肢靜脈血栓等一系列致命併發症,所以又被稱為老年人「死亡性骨折」。
  • 髖部骨折很「要命」高齡老人受傷莫再觀望儘早就醫
    半島網6月30日訊 在老年骨科疾病中,髖部骨折常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因為它會引發多種合併症,如果保守治療,老年人一年後生存率大約只有50%。髖部骨折受傷後10天才來醫院就診5月21日,在家人的陪護下,兩位做完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的「90後」老奶奶手扶助行器行走在青島市中心醫院創傷骨科病房走廊上。從兩位老人平穩的步伐中,全然看不出20小時前,她們還是遭受髖骨骨折只能臥床的高齡患者。這兩位「90」後的老奶奶分別是96歲的楊奶奶和94歲的王奶奶。
  • 老人腰痛不愈 這個動作幫你判斷是否骨折
    A、老人的壓縮性骨折發生靜悄悄龍厚清介紹,很多老人因持續腰痛不能緩解來就醫時,最後診斷為骨折,老人常常會很詫異,「我沒跌倒,又沒被車撞到,怎麼可能骨折?!」他解釋,老年人由於不同程度有骨質疏鬆,骨骼內的骨小梁變薄、減少、消失甚至形成空洞時,骨骼的強度、抗壓的能力就會大大減低,椎體骨的承重機能也會減退。這時在不經意中,時常會發生一些微小的骨折,比如老年人在做一些扭轉身體、彎腰持物等動作時,突然感到腰痛,就可能發生了脊椎的壓縮性骨折,甚至自己的體重都有可能使椎體受壓變形、短縮。
  • 暴雪突襲冰城 謹防老人滑倒骨折! 醫學專家教您走路如何「防摔」
    在此,哈醫大一院耿碩醫生再次提醒大家:告訴家中老人,沒啥事兒就別出來瞎溜達啦!不小心滑倒事兒小,要是骨折就麻煩啦!                 再加上老年人骨質鈣磷流失增加,易導致骨質發生脫鈣、骨皮質變薄以及骨質疏鬆等病理變化,直到骨密度及骨強度發生改變,以至於老人在輕微暴力(不慎摔倒)的情況下也會發生骨折,醫學上將其稱為脆性骨折。常見的脆性骨折發生部位有:尺、橈骨遠端骨折、股骨頸骨折、腰椎壓縮骨折。
  • 老年人成騙子「獵物」 今年1至9月廈門64個老人被騙269.9萬元
    然而,就是咱們家裡的「寶貝」,卻是騙子們眼中的「香餑餑」,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正在成為當前不法分子的重要目標。今年1至9月,廈門64個老人被騙269.9萬元,其中年紀最大的已有86歲,最大詐騙金額達72萬元。
  • 冬季是老人的「鬼門關」想要安穩過冬,注意這幾個方面,非常重要
    冬天氣溫降低人體各器官活性也隨之減弱,對於那些到了冬天就長期宅家的老年人來說,家裡呆的時間越長,身體的靈活性變得更差,身體免疫力也隨著下降,到了全年的最低點。,很容易出現骨折問題;此外冬季常處於密閉的環境中,空氣不流通,呼吸道出現的問題也很常見。
  • 老人被行李箱絆倒15天後死亡!這些安全知識每個老年人都該知道
    老年人身體各系統的功能老化,關節的靈活度也開始下降,視力、聽力及反應能力減弱,記憶力減退,因此很容易發生意外事故。據統計,從事故的種類上分析,佔第一位的是跌倒,佔第二位的是墜床,佔第三位的是被撞倒,其次為夾傷、燙傷、走失、觸電。
  • 老年人跌倒危害大!專家教你如何成為「不倒翁」
    跌倒是老年人受傷、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數據估計28%-35%的老人(≥65歲)每年至少發生1次跌倒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廣東衛生在線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老年醫學科副主任護師湛獻能、護師蘇少玲攜手教你守護家中老年人的正確姿勢「跌倒是指突發、不自主的體位改變,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
  • 疑惑老年人補鈣怎麼補?福泰年告訴你老人補鈣的最好方法
    福泰年來幫您解惑:一,老年人補鈣有什麼作用:預防骨類疾病。衰老是必經的過程,到了老年,骨膠原會加速流失,身體的吸收大不如年輕時候源,這個時候更不容易吸收鈣質,但人體不管什麼時候都需要鈣成分的輔助,所以到了老年就要補鈣,這樣能很好的預防骨類疾病。
  • 為什麼說髖關節骨折是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怎麼防治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人口逐漸老齡化,老年人數量不斷增長,與老年人相關的病例也在不斷增加。髖關節骨折就是老年人健康不能忽視的問題之一,因為這些患髖關節骨折的老年人中,受傷一年後,能完全恢復到受傷前功能狀態的不足15%,有將近50%的髖關節骨折老人在傷後一年內可能會永遠離開。
  • 耋耄老人股骨粗隆骨折,結局意想不到
    「原以為媽媽這次受傷骨折會長期臥倒在床上,想不到手術後恢復那麼快,你看走的越來越穩了,婁底市骨傷醫院果然名不虛傳!」這樣溫馨的一幕發生在婁底市骨傷醫院髖股膝脛科,看到97歲的老人家手術後快速恢復,劉老太的家人難抑心中的喜悅,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 新研究表明:不吃肉的人,更易發生骨折!
    研究者經過17.6年的跟蹤隨訪,記錄了3941例骨折,通過數據分析發現,與食肉者相比,素食者與純素食者發生全骨折風險分別增加了11%與50%。 骨折之所以對老年人危害這麼大,主要是因為骨折後的長期臥床可引發諸多併發症,如下肢靜脈血栓、褥瘡、墜積性肺炎、泌尿系統感染等,老人免疫力差、身體恢復慢,任何一種併發症都有可能威脅生命。
  • 三級醫療機構攜手為老年人送健康
    為了提高居民對骨質疏鬆症和肌少症的認識,預防和減少骨折的發生。2020年12月11日上午,在古三社區活動廣場,礄口古田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攜手同濟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開展「關愛老人,關愛健康」的大型義診諮詢活動。
  • 老人稱穿「防滑」足力健鞋摔骨折,起訴廠家和張凱麗虛假宣傳
    受訪者供圖老人稱穿足力健老人鞋下階梯時滑倒摔骨折超市附近的監控在2018年9月19日拍下了袁玉華倒地的瞬間,其中顯示,袁玉華兩手拎著購買的物品從超市走出來,超市門前有三級臺階,下臺階時,她右腳疑似滑了一下,跌坐在地。
  • 年紀大了謹防摔傷 老年人如何成為「不倒翁」?
    年輕人摔一跤可能沒大礙,但老年人摔一跤,就很有可能會骨折;骨折後接受手術、臥床,之後很容易出現肺部感染、下肢靜脈血栓等併發症;很多老年人雖然骨折癒合,但軀體功能經此打擊,再也恢復不到跌倒前的體能狀態。還有不少老人在這以後長期臥床,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料,軀體功能進入到殘障階段。調查發現:9月份發生的跌倒次數最多老年人是不是愛摔跤?確實是這樣。
  • 【科普】高齡老人大腿骨折,隔天卻「健步如飛」,緣由在它!
    【科普】高齡老人大腿骨折,隔天卻「健步如飛」,緣由在它!為了避免術後出現併發症以及髖關節脫位術後一些注意事項也要認真執行術後康復小要點1、早期要進行功能鍛鍊一般手術後,患者要進行早期的功能鍛鍊,來預防臥床相關的併發症。
  • 95歲老太遭遇「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安醫大四附院多學科協作成功救治
    日前,因意外摔傷導致右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李奶奶,經安醫大四附院多學科協作手術治療後,在家人的陪伴下康復出院。家住三十頭鄉的李奶奶今年95歲,雖然是高齡老人,但平時的生活都能自理,從沒想過會遭遇「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月初李奶奶不慎摔傷,右側髖關節處著地,疼痛難忍,不能站立行走,本以為過段時間就能緩解,但在家休息後情況仍無改善,家人趕緊將她送到安醫大四附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