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突襲冰城 謹防老人滑倒骨折! 醫學專家教您走路如何「防摔」

2020-12-12 騰訊網

黑龍江網11月19日訊(徐旭  記者 王忠巖 王鐵男)18日夜間,冰城哈爾濱飄下了今冬頭一場大雪。街上的行人,或三兩相扶、或搖搖擺擺,都小心翼翼。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怕摔倒。在此,哈醫大一院耿碩醫生再次提醒大家:告訴家中老人,沒啥事兒就別出來瞎溜達啦!不小心滑倒事兒小,要是骨折就麻煩啦!

               

中山路天橋上,老人和孩子攙扶著小心翼翼的過天橋。

為啥年輕人不怕摔,老人一摔就愛骨折?

人老了,我們身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也會有退化,特別對於絕經以後的女性來說,雌激素分泌減低,間接影響骨骼成骨、破骨作用,使骨生成減少,骨破壞增加。再加上老年人骨質鈣磷流失增加,易導致骨質發生脫鈣、骨皮質變薄以及骨質疏鬆等病理變化,直到骨密度及骨強度發生改變,以至於老人在輕微暴力(不慎摔倒)的情況下也會發生骨折,醫學上將其稱為脆性骨折。常見的脆性骨折發生部位有:尺、橈骨遠端骨折、股骨頸骨折、腰椎壓縮骨折。

 

為啥滑倒後的骨折常發生在手腕部、腰部和髖部這個部位?

這是由摔倒時的姿勢決定的。滑倒時,絕大多數人都會下意識地手撐地面,這一瞬間經過手腕的力量是巨大的,因此常表現為腕關節或肩關節的骨折。如果老人不慎摔了個「屁股蹲兒」,沿脊柱垂直向下的暴力作用於腰椎則可能引起腰椎壓縮性骨折。同時,摔倒時一側屁股著地也是比較危險的姿勢,可能導致包括股骨頸、股骨轉子間在內的髖部骨折,尤其是對於患有嚴重骨質疏鬆症的老年人來說,更應該小心。其中,髖部骨折對於老人來說這些是致命性的,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一次骨折本身可能不足以危及生命,但是對於很多已經患有嚴重疾病的老年患者而言,卻可能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據統計發生髖部骨折的老年人,一年內的死亡率可能會超過20%,最高甚至能達到 50%。這是因為在髖部骨折發生後,患者便無法下地行走。而老年人一旦長期臥床,各種併發症都會接連發生,如肺炎、褥瘡、下肢深靜脈血栓等等,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如何讓「一摔就折」 的老年朋友避免摔倒,就變得尤為重要。

雪中出行的人們。

 

雪大路滑,怎樣走路可以有效「防摔」?

 

1、選一雙防滑的鞋子很重要。女性尤其不要在雪天穿高跟鞋,特別容易摔倒。另外,走路的每一步都要全腳掌著地,無論是腳尖還是腳跟先著地都會增加滑倒的風險,儘管這樣走路和大多數人的習慣相違背,但這種類似「踏步」的步態的確會讓您像企鵝走的一樣穩。此外,對於踝關節本身就容易扭傷的人,還建議選擇護踝或者穿高幫鞋進行保護。

 

2、走路步幅儘量小,不要著急邁大步。尤其在哈爾濱的很多地面上都鋪了光亮的地磚,平時看著很漂亮,可是雪花一旦落在上面,地磚秒變「冰面」!走在上面特別滑。此時可以學企鵝走路,小碎步慢慢挪,不但可以保持平衡,還不容易摔倒。

 

3、 雙手不要插口袋。張開雙手走路可以幫助身體保持平衡,萬一跌倒可以用手撐著,不至於造成髖部骨折。畢竟上肢的外傷比下肢好處理,不必長期臥床、預後較好,治療費用較低。下肢外傷行動不便時需要人伺候,上肢外傷依舊可以到處溜達。

 

4、特殊人群需注意。人得服老,本身老年人就容易骨質疏鬆,要是再摔一跤,後果更嚴重。大雪天儘量減少出門次數,孩子們也要盯緊家中的「活寶」,儘量做到老人出行,有人陪伴。即便是出行,也要多藉助我們城市發達的交通系統,儘量乘坐汽車,減少步行。

 

 

哈醫大一院骨科醫生耿碩叮囑大家:

雪天行走時,一旦預感自己即將跌倒,要趕快下蹲,降低身體的重心,雙手扶住身邊的東西或緊急撐地,減少滑倒時的衝擊力。摔倒後也不要急於起身,應先看看自己身上哪裡疼痛,同時大聲呼叫,等待周圍人過來幫忙。如果您在路邊剛好遇到老人跌倒,也不要急忙扶起老人,應先確認周圍環境安全,避開來往車輛,詢問老人身體有無明顯的疼痛部位,避免對老人造成骨折後的二次損傷,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由專業醫護人員救助。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一病房每年為百餘位下肢骨折患者進行手術,技術水平國內領先。尤為擅長治療複雜的高齡骨質疏鬆骨折,骨與關節疾病;善於運用3D列印技術訂製個性化假體進行複雜關節翻修;攜手哈醫大一院骨科,共同守護冰城人民的健康防線。

相關焦點

  • 暴雪突襲冰城 謹防老人滑倒骨折! 醫學專家教您走路如何「防摔」
    黑龍江網11月19日訊(徐旭  記者 王忠巖 王鐵男)18日夜間,冰城哈爾濱飄下了今冬頭一場大雪。街上的行人,或三兩相扶、或搖搖擺擺,都小心翼翼。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怕摔倒。在此,哈醫大一院耿碩醫生再次提醒大家:告訴家中老人,沒啥事兒就別出來瞎溜達啦!不小心滑倒事兒小,要是骨折就麻煩啦!
  • 武漢:七旬「攝影發燒友」冒雨拍江水 滑倒摔成粉碎性骨折
    近日,一名七旬「攝影發燒友」在拍江水時不慎滑倒,為了護住幾萬元的相機導致自己摔成粉碎性骨折。武漢市中心醫院骨外科專家介紹,近期梅雨季節因滑倒導致骨折的病人增多。70歲的餘爹爹(化姓)家住漢口,是名「攝影發燒友」,年輕時就特別喜歡攝影,退休後經常背著相機到處採風。雖然隨著年齡越來越大,餘爹爹的體力大不如前,但他對攝影的熱愛依舊不減。
  • 西南醫院重陽回訪吳川百歲骨折老人!提醒:老人要預防骨質疏鬆防滑倒!
    「梁婆婆,咱醫院的領導委託我們專門看您來了,祝您健康長壽!」湛江西南醫院的醫護人員剛走進梁婆婆的家門,梁婆婆就開心地迎了上來。 與一年多前相比,梁婆婆的精神狀態更好了,走路也很順暢。湛江西南醫院的醫護們在為梁婆婆送上重陽節慰問金和水果籃後,認真地對梁婆婆進行過人工半髖關節置換術的左腿進行了複查。
  • 武漢:七旬「攝影發燒友」冒雨拍江水 滑倒摔成粉碎性骨折
    近日,一名七旬「攝影發燒友」在拍江水時不慎滑倒,為了護住幾萬元的相機導致自己摔成粉碎性骨折。武漢市中心醫院骨外科專家介紹,近期梅雨季節因滑倒導致骨折的病人增多。70歲的餘爹爹(化姓)家住漢口,是名「攝影發燒友」,年輕時就特別喜歡攝影,退休後經常背著相機到處採風。雖然隨著年齡越來越大,餘爹爹的體力大不如前,但他對攝影的熱愛依舊不減。
  • 外八字、小步伐、慢慢走,雨雪天氣出門謹防滑倒摔傷
    1月15日,古城西安迎來了2020年的第一場雨夾雪,西安市紅會醫院急診已收治滑倒摔傷患者13例,專家溫馨提醒,雨雪天氣市民避免滑倒摔傷重點九個字「外八字、小步伐、慢慢走」。  受降雨雪及降溫影響,截至1月15日下午3點,西安市紅會醫院急診已收治滑倒摔傷患者13例。
  • 老人稱穿「防滑」足力健鞋摔骨折,起訴廠家和張凱麗虛假宣傳
    廣告視頻截屏圖 杜心羽 製圖廣告宣稱「踩在雨雪、溼滑路面上,一點兒也不打滑」的足力健老人鞋,被指打滑了。江蘇邳州市64歲老人袁玉華稱,她在一超市門口下臺階時腳滑摔了一跤,當時腳上穿的正是「足力健」牌老人鞋。
  • 雨雪天氣,西安市紅會醫院提醒您出行注意安全,小心滑倒
    雨雪天氣,西安市紅會醫院提醒您出行注意安全,小心滑倒 2020-11-24 1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銀輝生活」下雪天如何走路防摔倒?快來跟骨科大夫學幾招!
    那麼雪天出門怎樣預防滑倒摔傷,摔傷之後又該怎麼做呢?今天,為大家介紹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大夫們推出的一份「冰雪天走路寶典」。其實,醫生們要告訴大家的就一句話:請向呆萌的企鵝君學習走路!為啥學企鵝走路能在雪地不摔跤?技巧關鍵是:走路搖擺這麼做的目的是控制身體平衡。
  • 已十幾人因為雪天骨折!明後天摔倒概率更高,怎麼走路看攻略
    在浙江省中醫院急診室,錢報記者遇見了兩位滑倒而骨折的市民。50歲的陳女士,左手託著右手,小心翼翼走著,嘴裡還跟護士嘟囔著自己的不幸。「早上起床,我就到門口倒了下垃圾,刺溜一下人就滑倒了,你說是不是太背了。」
  • 冰雪天摔傷骨折患者增多 醫生打石膏打到手軟
    ,專家提醒四類人員需特別防摔傷  長沙晚報訊(記者 唐江澎 彭放 通訊員 陳雙 鄔敏)52歲的劉秀英(化名)從鳳凰來長沙看女兒,沒想到在去女兒家的路上,因路面結冰打滑摔倒,左手掌撐地,當時左手腕十分疼痛。
  • 為了接住滑倒的男孩 男子摔下臺階左手骨折(圖)
    為了接住滑倒的男孩 男子摔下臺階左手骨折(圖) 2015-08-06 07:33:58小孩得救了,而他失去平衡,從梯坎上滾下,導致左手骨折。昨天,左手打著石膏、纏著繃帶的譚文濤對記者說:「我受的這點傷不算什麼,只要小孩沒得事就行了。」  男孩跑太快摔下梯坎  49歲的譚文濤是重慶鐵路客運段的一名列車員。8月3日上午,他剛好從外面買完菜回來。這裡進入居民樓門口,需要上一段17步的梯坎。
  • 拜登與愛犬玩耍意外滑倒 致足部細小骨折
    新華社華盛頓11月29日電(記者徐劍梅 鄧仙來)美國當選總統約瑟夫·拜登的醫生凱文·奧康納29日說,拜登28日在和愛犬玩耍時滑倒,右腳有細小骨折,預計未來數周走路時可能需要穿助行靴。奧康納在一份聲明中說,最初的X光檢查沒有顯示任何明顯骨折,但隨後的CT掃描證實足中部有裂紋骨折。美國媒體援引拜登助手的話說,拜登將繼續開展政權過渡工作。29日晚,現任總統川普在社交媒體上祝拜登「早日康復」。
  • 摔了一跤,人沒了?老人摔跤有多危險?
    摔了一跤,臥床休息,怎麼人就沒了?摔跤,也是老年人致死的一大誘因。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2018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24949萬人,佔總人口的17.9%,其佔總人口的比例第一次超過15歲以下的孩子。
  • 百歲老人不慎摔倒骨折 關節置換後重獲新生
    百歲老人骨折 第一次就醫選擇保守治療 就診後老人被診斷為「右側股骨頸骨折」,醫生告知此類骨折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保守治療的風險遠遠高於手術治療。家人想著老人已經100歲了,只要能不痛了就不願意折騰了,所以不願意為老人做手術,拿了止痛藥準備回家保守治療。
  • 寒潮來襲路面溼滑 什麼鞋子最防滑 怎樣走路不易摔
    株洲傳媒網01月22日訊 (記者 王娜)寒潮來臨,路面溼滑,如何才能平穩地走過這雨雪冰凍的路,可是一門學問。市氣象臺臺長曾欣曾經在採訪中就說過,其實雪本身並不滑,關鍵是冰凍。在冰凍的路面上行走,鞋底和冰凍面產生的摩擦係數越大,越不容易滑倒。
  • 摔了一跤,人沒了?老人摔跤有多危險?
    摔了一跤,臥床休息,怎麼人就沒了?摔跤,也是老年人致死的一大誘因。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2018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24949萬人,佔總人口的17.9%,其佔總人口的比例第一次超過15歲以下的孩子。
  • 【防摔秘籍】對不起,這個「雪天最全防摔滑秘籍」我們發晚了
    為了您的出行安全,小編給大家搜集來一些實用的「防滑攻略」,1.走路時不要把手插在衣服口袋裡,否則跌倒時極易造成傷害。2.雪天騎車,電動車輪胎不要充氣太足,這樣可以增加與地面摩擦,不易滑倒;2.雪天騎車,應保持相對安全車距,以免地面過滑發生追尾現象。3.
  • 年紀大了謹防摔傷 老年人如何成為「不倒翁」?
    年輕人摔一跤可能沒大礙,但老年人摔一跤,就很有可能會骨折;骨折後接受手術、臥床,之後很容易出現肺部感染、下肢靜脈血栓等併發症;很多老年人雖然骨折癒合,但軀體功能經此打擊,再也恢復不到跌倒前的體能狀態。還有不少老人在這以後長期臥床,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料,軀體功能進入到殘障階段。調查發現:9月份發生的跌倒次數最多老年人是不是愛摔跤?確實是這樣。
  • 年紀大了謹防摔傷 老年人如何成為「不倒翁」?
    年輕人摔一跤可能沒大礙,但老年人摔一跤,就很有可能會骨折;骨折後接受手術、臥床,之後很容易出現肺部感染、下肢靜脈血栓等併發症;很多老年人雖然骨折癒合,但軀體功能經此打擊,再也恢復不到跌倒前的體能狀態。還有不少老人在這以後長期臥床,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料,軀體功能進入到殘障階段。調查發現:9月份發生的跌倒次數最多老年人是不是愛摔跤?確實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