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下有泥土 心中有真情
本報特約記者 安 居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為此,中國農業銀行新疆伽師縣支行和雲南鎮雄縣支行充分發揮黨總支的戰鬥堡壘作用,把金融服務脫貧攻堅同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努力把黨總支建成服務脫貧攻堅、維護農村穩定的堅強領導核心。
增強黨組織引領力
位於新疆喀什地區的伽師縣,是全國52個未摘帽貧困縣之一。該縣底子薄,基礎設施差,且地處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尤其要加強黨的領導。農業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張青松掛點指導伽師縣支行,農總行選派援疆幹部李巍任喀什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新疆分行選派交流幹部朱曉煒任伽師縣支行黨總支委員、副行長。在總分行黨委的大力支持下,伽師縣支行班子成員衝鋒在前,掛牌督戰,抓好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在當地的全面貫徹落實。該行班子成員多次對接當地政府,以支持特色產業發展和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作為精準扶貧的重點,建立問題、任務、責任「三張清單」,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明確方向和堅強政治保證。
雲南昭通鎮雄縣也是全國52個未脫貧縣之一。在農業銀行黨委副書記、監事長王敬東的掛點指導下,農業銀行雲南分行制訂了《脫貧攻堅之鎮雄行動計劃(2019-2020)》,提出「以黨建工作引領全局」的工作思路,統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農業銀行鎮雄縣支行黨委班子進村入戶、深入帶貧企業開展調研20餘次,及時研究貧困村的現實困境,整鄉推進扶貧小額貸款的發放和普惠金融政策落地實施。該行全面落實黨委脫貧攻堅主體責任,實施了「機關部門與營業網點一對一掛鈎,分片包幹、整村推進」的制度,優先安排金融產品投放給更貧困的行政村。
帶動產業興旺
伽師縣是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的農業縣。伽師縣支行黨總支充分依託本地資源,結合當地支柱產業,緊緊抓住產業結構調整契機,積極開展項目營銷。從去年9月到現在,該行向帶貧效果明顯的肉產品加工、農資生產等企業發放貸款4700萬元,帶動貧困人口110人增收。此外,針對當地工業園區裡的企業融資難問題和孵化基地招商引資難題,該行積極探索風險補償金等多種融資模式;依託縣域棉花產業,積極推進「新棉通」業務發展;依託納稅e貸、微捷貸等線上產品,加大對復工復產小微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鎮雄縣支行黨委聚焦特色產業、優勢企業、重點區域,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則為貧困村設計產業扶貧方案。該行按照「銀行+龍頭企業+貧困戶」「銀行+電商+貧困戶」等產業扶貧模式,構建貧困戶與產業間的利益聯結機制;為鎮雄根源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和8個農業專業合作社共發放2210萬元貸款,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5936人;為13個鄉鎮31個行政村1072戶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貸款5230萬元,1.07萬人享受到農行的普惠金融紅利。在該行帶動下,肉兔養殖、花椒、辣椒、馬鈴薯、食用菌種植等扶貧產業先後在各村「落地生根」。此外,該行聯合培訓機構和企業開展勞動技能培訓3期,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23個公益性崗位。
與群眾心連心
伽師縣支行黨總支把扶貧和扶志、扶智結合起來,通過開展「訪惠聚」駐村工作、「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包聯督導,大力支持貧困群眾用辛勤勞動實現脫貧致富。近年來,該行抽調了7人負責4個深度貧困村的「訪惠聚」駐村工作;33名幹部包聯兩個深度貧困村132戶貧困戶,近兩年走訪包聯戶2700餘人次,把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支持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政策傳遞給鄉親們,積極幫助貧困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鎮雄縣支行注重發揮黨員幹部帶頭作用。該行配齊配強基層黨支部班子,實現了5家營業網點獨立黨支部全覆蓋,在此基礎上開展紅色基因傳承教育等黨日活動。該行在支行本部和基層網點成立了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讓黨員和青年員工奮戰在扶貧一線,幫助辦理扶貧貸款,宣傳惠農政策,將黨的溫暖送到農戶心裡。
此外,鎮雄縣支行持續開展結對幫扶活動,40名扶貧幹部和6名駐村工作隊員結對幫扶836戶貧困戶共3605人,為當地貧困村、貧困群眾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兩年來,該行組織黨員幹部開展貧困戶走訪活動200餘人次;籌措資金和物資累計80多萬元,用於人居環境改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