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機構估穿戴式電子產品2018年破2億臺 年增57.9%

2021-01-09 臺灣頻道

原標題:臺機構估穿戴式電子產品2018年破2億臺 年增57.9%

  中新網8月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臺灣研調機構預估,在2018年時,穿戴式消費電子在全球的出貨量將可望突破2.1億臺,年成長率將超過57.96%;其中,以智慧手環為主要產品。

  穿戴式裝置的興起,正式掀開物聯網的時代,隨著各家廠商陸續推出穿戴式裝置產品,穿戴式的應用及相關技術格外受到關注。

  臺灣拓墣產業研究所預估,全球穿戴式消費電子出貨量在2014年會達到3930萬臺,年成長49.32%;2015年將出貨6570萬臺,成長67.1%。

  拓墣指出,雖然穿戴式裝置的成長率不如2012至2013年以幾倍的速度成長,主要由於出貨量上升,計算成長率基期提高的緣故,穿戴式裝置每年增長的數量還是逐年加大,代表著這個產業正處在快速成長期。

  拓墣預估,在2018年時,穿戴式消費電子在全球的出貨量將可望突破2.1億臺,年成長率將超過57.96%,其中以智慧手環為主要的產品。

  拓墣指出,穿戴式裝置在醫療居家照護、資訊娛樂相關及運動健身三大應用領域成長最快,也佔有最多市佔率;除了三大市場外,還包括安全與保全、軍事用途等特殊領域市場,雖規模較小,但成長動能不容忽視,這些市場也將帶動相關零組件的需求與日俱增。

  拓墣表示,穿戴式裝置最大商機來自於創新應用,目前許多品牌廠商紛紛推出主打健康、運動等訴求為主的新品,並結合健康數據整合應用服務。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機構預測2018年臺灣經濟增2.57% 2019年增2.2%
    中新網11月12日電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臺灣經濟研究院12日舉行「經濟景氣趨勢研討會」,臺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林建甫指出,2019年臺灣景氣不會太好,預估2018年臺灣經濟增長率2.57%,預測2019年增長2.20%,希望臺當局加速公共建設等。
  • 臺代工廠去年營收出爐 仁寶首度突破兆元新臺幣
    廣達 廣達 12 月合併營收達 1098.2 億元,月增 6.75%、年增 18.24%,連 2 個月站穩千億元、第 4 季營收達 3030.36 億元,季減 7.4%、年增 1.9%,單月、單季同步改寫歷史第三高紀錄,累計去年營收達 1.09 兆元,年增 5.95%。
  • IDC 2018年全球可穿戴市場報告:小米第二 華為增長147.3%
    文| 陳興華 3月5日,市場研究公司IDC公布了2018年Q4和全年全球可穿戴市場報告,據報告中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第Q4,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增長了31.4%,銷量達到5930萬臺;2018年全年,全球可穿戴市場增長了27.5%,銷量達到1.722億臺。
  • 世界先進估電源IC業績年增25% 營收增5-6%
    打開APP 世界先進估電源IC業績年增25% 營收增5-6% 秩名 發表於 2012-02-21 09:09:45 總經理方略並說明,該領域產品業績將年增25%。以該產品佔營收比重2成換算,此部分將帶動整體營收持續成長約5-6%。世界先進去年第4季營收表現維持獲利優於公司早先預期,展望今年第1季,章青駒表示,雖目前供應鏈經過庫存調整相對穩健,但因客戶旺季備貨需求已過,加上全球經濟展望仍存在不確定性,客戶需求並未明顯回升,因此訂單能見度約在1個半月左右。
  • 星星科技定增擴產汽車、可穿戴玻璃蓋板
    打開APP 星星科技定增擴產汽車、可穿戴玻璃蓋板 消費日報網 發表於 2020-12-14 14:28:08 經過多年發展,星星科技主營業務已從上市初期的手機視窗防護屏拓展至移動智能終端觸控螢幕領域以及精密結構件領域,產品線覆蓋了移動智能終端電子產品所需的以玻璃、金屬及塑膠材料等組成的整套結構件和觸控顯示等部件。
  • 「罐軍之家」加持 年銷量破2萬臺,中集瑞江營收欲破百億
    躋身罐企銷量冠軍,2020年銷量將破2萬臺  中集瑞江於2002年開始專注專用車領域,後加入中集車輛集團,實現換道超車。2008年開始貫徹落實中集集團ONE精益管理模式,十年磨一劍,公司內涵與外延得到雙重提升,市場佔有率與影響力與日俱增。
  • 【華泰電子】【樂心醫療深度報告】可穿戴+雲服務,全面布局健康IoT
    IDC預計2019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同比增長29.4%至2.229億臺,其中智能手錶、智能耳機、智能手環將分別佔據41.2%、32.3%、24.3%的市場份額;預計2023年全球可穿戴出貨量將達到3.023億臺,對應2019-2023年複合增速為7.9%,屆時智能手錶、智能耳機、智能手環的市場份額將分別達到43.5%、34.8%、18.2%。
  • 2018年臺灣經濟「由溫轉涼」
    出口方面,根據臺方統計,2018年1-11月兩岸貿易總額1773.4億美元,佔臺出口總額比重41.3%,再創新高。對日出口總額211.8億美元,同比增長11.6%;對歐出口287.1億美元,增長9.8%;對美出口359.6億美元,增幅6.9%。
  • 阿里YunOS 今年目標破億臺
    昨日在深圳舉行的「阿里巴巴YunOS 2016年度合作夥伴大會」上,阿里YunOS透露,將整合全生態資源和力量,助力中小企業打造大品牌,在達成1億部目標的同時,實現全產業鏈的共贏發展。 阿里YunOS是阿里巴巴在2012年推出的行動作業系統。
  • 歌爾股份深度解析:聲光電深入布局,TWS和可穿戴共助成長
    隨著近年來可穿戴設備的硬體性能水平的發展以及智慧型手機用戶對運動和健康監測等需求的增加,可穿戴設備的需求迅速增長。據 IDC 數據,過去幾年間可穿戴設備中的手錶和手環市場整體保持了較快的增長,2017/2018/2019 的出貨為 1.07億副/1.26 億副/1.62 億副。
  • 三星電子賣出4902萬臺電視,連續第15年維持全球電視銷售冠軍地位
    Omdia:三星電子有望連15年維持全球電視銷售冠軍地位。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Omdia 在周三 (23 日) 發布的報告,受惠於新冠肺炎疫情帶動電視需求旺盛,三星電子預計在今年將售出 4902 萬臺電視,連續第 15 年維持全球電視銷售冠軍地位。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9天票房破億,直逼《角頭2》全臺最賣寶座
    劉以豪、陳意涵主演《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9天全臺票房破億啦!《比悲傷》目前全臺票房達1.05億,創下近年臺灣電影最快破億紀錄,上映以來連霸多日全臺票房冠軍,觀影總人數已突破42萬人次,超強感動口碑也讓戲院不斷加場,就是要讓觀眾看到這部年度最感人的電影!《比悲傷》為今年繼《角頭2》、《花甲大人轉男孩》後成為第3部破億的臺灣電影,全臺總票房仍不斷累積當中,極有可能成為今年年度「最賣臺灣電影」!
  • 【記錄】2018年中國專利進口費增長24.74%,主要付給美國;
    1.2018年中國專利進口358億美元 增長24.74%;2.蘋果iPhone強攻新專利,水下模式、AR穿戴式產品吸睛;3.OLED產業5年後將被中國超越 韓國官員著急了——4.博睿光電遞交NIMS專利無效請求;5.青海省每萬人口發明專利 擁有量為2.34
  • 電子科技硬體:數位化浪潮驅動下,核心環節的龍頭公司快速成長
    根據 Yole 數據統計顯示,19Q4 全球 CIS 營收創歷史新高,達到 57.46 億美元, 主要由於銷量的增長及 ASP 提升,其中 ASP 有望超過 3 美金,並且近 2 年將 維持 8~12%幅度提升,受到疫情影響 2020 年消費電子市場預計出貨量有所放 緩。隨著全球疫情未來逐步得到控制,經濟獲得復甦,攝像頭量價齊升趨勢仍 將延續。
  • 消息稱華為手機新目標已內定:今年出貨2.5億臺 2020年要破3億
    今年1月,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表示,2018年華為手機的總出貨量約2.06億臺,截止去年11月,600美元以上價位段的高端手機中,華為的份額提升到12%的新高。按照2017年報1.53億臺的出貨數據,華為終端去年的增長達到了34%左右。
  • 德國家電市場不樂觀 可穿戴設備進入高增長期
    其次是超高畫質電視在銷量方面總計售出440萬臺,同比增長20%;OLED電視銷售額為5.71億歐元,同比增長11%;銷量同比增長26%,銷量達到306000臺。從消費電子領域看,gfu 數據顯示,2019年德國消費電子領域的總銷售額 達到277億歐元,比2018年減少1.5%。
  • 全臺登革熱破6000 臺「疾管署長」夜駐臺南支援
    (黃仲裕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南市登革熱疫情嚴峻,全臺病例數今將破6000大關。有專家認為,受到鋒面、秋臺等天候因素影響,持續性的降雨會讓防疫工作更加困難,感染人數將會再增,昨晚臺「衛生福利部疾管署長」郭旭崧決定成立登革熱前進指揮所,並親自進駐臺南,留在當地協助防疫,加強支持臺南市政府,直到月底反轉疫情。
  • 兩岸關係緊張,臺灣8月對大陸出口卻創10年新高
    臺當局財政主管部門7日公布8月臺灣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8月出口311.7億美元,刷新曆年單月新高紀錄,並首度突破300億美元大關,年增8.3%,幅度為2018年7月以來最高(排除農曆春節)。根據該財政部門公布的2020年8月最新出口統計數字,對陸港的出口佔總出口的46.4%,美國為14.9%,日本為5.8%,歐洲7.9%,東協14.8%。
  • 2018年臺灣新出版電子書增長4.9%
    臺灣行政當局統計部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臺灣新出版電子書4340種,佔出版新書總數的11.1%,較2017年增長4.9%。   新出版的電子書以EPUB格式為主,佔80.5%,較2017年提高約33個百分點,首次超過PDF格式電子書。
  • 中國人民銀行:2018年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附下載) | 網際網路...
    此外,中國全國成年人去年在銀行獲得過貸款的比例為39.88%,農村地區為34.62%;在銀行以外的機構、平臺獲得過借款的成年人比例為22.85%,農村地區為21.08%。在個人投資理財產品方面,報告顯示,農村地區居民投資理財意識提升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