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是一種古代兵器,刀的一種。由短柄刀加長柄杆演進而成的一類長柄刀。大刀刀身形制不一,種類也頗多。近現代武術運動中,大都以偃月刀為大刀的基本形制。此外,「大刀」還有電視劇、電影、遊戲和直升機等意義
1.古代一種兵器,帶有長柄的刀。《晉書·劉曜載記》:「 安 左手奮七尺大刀,右手執丈八蛇矛。」《三國演義》第六六回:「見 雲長青巾綠袍,坐於船上,傍邊 周倉捧著大刀。」 2.指用作武器的短柄長刀。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章:「 劉宗敏一馬當先,一雙大刀在黃昏的煙靄與飛塵中閃著白光。」
大刀刀身形制不一,種類也頗多。如:刀口圓若半弦月者,名偃月刀;刀身寬大者,名寬刃刀;刀身細長者,名眉尖刀;還有屈刀、筆刀、鳳嘴刀、挑刀、片刀、虎牙刀、象鼻刀等。大刀各部分名稱為:刀頭、刀身(刀刃、刀背)、護手、刀把(上把、中把、下把、把尖)、刀穗等
大刀因為體型較大,長途攜行時一般要背在身上。少數大刀配有皮製刀鞘,鞘身後部上方敞開,以方便抽刀。刀鞘本身配有皮帶,使用者可以將套在鞘內的大刀像步槍一樣斜挎在身上。但是皮鞘易黴爛,而且成本較高,所以多數大刀是沒有鞘的。為了便於攜帶,很多大刀在刀尖上方、刀背最高處留有小孔,用繩子一頭系在孔上,一頭系在刀環或護手處,然後再掛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