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練武者要在大刀上裝鐵環,還一裝裝9個?刀匠:都是狠人

2020-12-14 羽昕天

千裡不留行,十步殺一人。 ——李白《俠客行》

江湖中常言:武器越怪,死得越快。在古代江湖行走中,冷兵器大刀是一種極為常見的一種武器,眾所周知,歷史名將關二爺所用的武器就是大刀——青龍偃月刀。所以古時候,在各種大型戰爭裡大刀是出場率最高的座上客,它有多種分類,或是短柄刀,或是長柄刀等等,但由於它的外形不一,它所用的用途和含義也不一樣。而刀上裝有九串鐵環的,更是被刀匠們認為:遇到要躲遠點的刀。

九環刀的來歷

大刀是以豪邁氣勢雄渾有力的風格而馳名的兵器,他在中國十八般武器中排行第一,那麼也由此可見它的地位之高。它是冷兵器時代的寵兒,作為戰爭場上的主要兵器,也正因為它的廣泛應用,使得它要經常不斷地突破新玩法新花樣

最常見九環的說法是它盛起於宋朝,因為它更方便操縱者借力。行走江湖的人都知道,大刀不是人人都扛得起的,它是一把有重量的刀,俗話說「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要是一般的普通人沒點臂力,都拿不起來,更別提在戰場上廝殺了。而大刀在加上鐵環後,當把它拿起隨意揮舞時,鐵環也會隨之舞動,那便形成了一個慣性向前傾的動作,與此同時,重心也向前靠攏,讓廝殺更有殺傷力

而且,當刀身與鐵環在揮舞時所產生的摩擦發出的聲音,讓人聽起來有足夠的威脅力的同時,也增強了用刀者的氣勢,使之產生一定的心理壓迫。更值得一說的是,其實刀上的環也可以算作是一種附帶型的兵器。

還有一種說法便是,在刀背上增加一定數量的鐵環時,在對戰過程中,使兩把武器互相碰撞所發出的聲音,讓武者可以得到一種磨鍊心性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提高武者的素養。大家可能不了解,在練武過程中,增加聲音的產生的話,是對練武者本身的一種自我挑戰!當然,這也對練武者本身的自我素養要求很高,不是一般人可以增加的哦!

九環刀的用法

當然九環刀對練武者的要求如此之高,同理可得,那麼它所帶來的威懾力殺傷力自然也是一流的!

用法一:阻擋,因為重刀本身就慣性大,而隨著舞動的劈砍動作幅度大的話,那麼一旦劈中敵人的身體部位時,就不會因為刀身的深入而難以拔刀,這都因為有了刀環的阻擋。但與此同時,又因為鐵環的鑲嵌位置在後面,所以它也不會降低九環刀自身的殺傷力。

用法二:減震,類似這種重量級的冷兵器,它是依靠慣性來產生的破壞力,但實際上,在實戰中時,它並不只是單方面的欺壓效果,如果敵對方有所還擊的話,那麼當兩種兵器撞擊在一起時九環刀上的鐵環就會吸收一部分的震力,從而轉向我方的力道縮小一部分,敵對方的力道變大。那麼我方的勝率也大大地提高了。

用法三:威懾,製造聲勢,達到「未見其人,先聽其聲」的效果,震懾敵意,這是一種擾亂敵方意志的心理戰術。當大刀耍起來時,呼呼震耳威風凜凜的,在氣勢上也能奪敵方一籌。在不同的情景下,刀還可以代主宣言,省下不少口水力氣,直接開打。在對打過程中,發出類似「噝噝噝」或者「哐哐哐」的聲音時,能令對手感到煩躁的話,那麼對於刀主而言,也是大大有力的一方。

用法四:增重眾所周知,當刀的重力越大,那麼所帶來的力量也越大,單薄的刀面對長槍棍棒時是很難一步到位的,但是像這種自帶鐵環的話,就可以增加劈砍的力道。假如練武者的力量足夠大的話,就有可能將敵方的武器直接摧毀!

九環刀的無聲

在江湖中能揮動刀身的並不算真本事,但能將九環刀耍的行雲流水的,卻是被認可為有真本事的人!因為能耍得起九環刀的,一般都是些掌握高深刀法的操縱者。他們為了讓自己的控刀技術比別人強,每天都對自己加以訓練,日夜顛倒,甚至走火入魔也在所不惜。

而在當時,為了能夠鍛鍊這種技術的使用者,會每天在刀環上加環,從一環開始,當適應了的時候,就會依次增加,如此反覆操作,直至它能到達九環時,才真正達到了控刀的目的!而當刀上的鐵環越多時,也就說明這把刀的慣性越大,這刀便越難操控,進而也說明了操縱者的控刀技術一流

但是,這也只是初級階段而已,因為刀本身使用的技巧就很講究,如果勁道太小又不會有殺傷力,但太大的話又有可能收不不住,所以才用有環的刀加以訓練。而一般真正的九環刀高手,在使用時能夠達到環環相撞卻不發出一絲聲音的時候,這就表明它已經到達了宗師級別了!因為這要求著操縱者能夠爐火純青的掌控勁道,達到人刀合一的境界。有道是:殺人不外乎無聲便是如此吧!

所以在古社會中,能帶刀的也不一定會是武林高手,也有可能是一些身強力壯豪放派漢子;能帶九環刀的也不一定就是宗師,也有可能是一些江湖賣藝的雜耍藝人,用來耍耍威風,招攬客人的玩意;而真正的高手是如李白的《俠客行》中說道的:千裡不留行,十步殺一人。

因此,在每個人心中,人人都有著一場屬於自己的江湖俠客夢幻想著能夠行俠仗義,義薄雲天於天下;幻想著能夠在江湖中闖蕩,放縱過一生;幻想著能夠遇到一段姻緣,從此相守於江湖……但或許是想像過於美好了,因為真正的高手從不會顯露自己的真武功,他們一般都隱藏在幕後,就像高手在民間一樣。但或許在某些時候,你能看到他如英雄般地出現在你面前,為你排憂解難,而在這時,身為平頭百姓的我們,要躲遠點,不要輕易觸碰到他們,因為在此時是屬於高手之間的對決,很容易殃及魚池的!

相關焦點

  • 為何古代大刀要裝上鐵環?並不是裝飾品,「大佬」才敢裝九環
    溫和之人會選擇"百兵君子"長劍;豪放不羈的之人會選擇雙斧;性格剛烈的朋友則會選擇大刀。所謂刀行厚重,劍走偏鋒,使劍者會給人一種飄逸輕盈之感;而用刀之人,則透露一種厚重的威嚴。試想一下,有位彪形大漢舉刀劈下,裂地碎石,是何等的勇猛!
  • 古代大刀上的鐵環有什麼用?為何看到手持九環刀者,一定要躲開?
    刀是我國十八般武器之一,也是古代眾多英雄豪傑使用的兵器,比如關羽使用的是一把青龍偃月刀,比如曹操使用的近戰武器是一把七星寶刀等等。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過這樣一個細節,有的英雄使用的刀上面會裝鐵環,而且數量還不少。那麼為何在刀背上要掛著鐵環呢?只是為了好看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 古代為何要在大刀上裝鐵環?師傅:少見多怪,看到鐵環多的要當心
    刀以雄渾、豪邁、揮如猛虎的風格而馳名的兵器,在十八般武器中排名第一,在古代戰場有「百兵之膽」美譽,由於刀使用沉穩有力,大開大闔,變化少而威力猛,實戰性強,是我國古代戰場使用時間最長的冷兵器之一。
  • 古代大刀上為何要裝著鐵環?工匠:看到手持九環刀者,一定要遠離
    刀是我國古代使用最多的武器之一,作為十八般武器之首,不僅老百姓們喜歡使用刀,連很多英雄好漢也使用的是刀,比如關羽和程咬金使用的武器就都是刀。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雖然同樣使用的是刀,但是有的刀背上面會裝著鐵環,而且數量還不少,這樣做有什麼作用呢?
  • 古代大刀上為何有鐵環?數量一看就知拿九環刀的不一般!
    古代功夫武術博大精深,歷史悠長,傳統的冷兵器種類繁多,各有所長,古人說的「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就表示至少有十八項武器的種類,現在的戲劇裡,就有人整理出這十八像兵器的描述,而最早出現的,當屬於「刀」了。而大家看古裝戲時,經常看到「九環大刀」,為何刀上要有鐵環?
  • 古代大刀為何要帶鐵環?那可是實力的象徵,見到九環的儘量躲遠點
    導語:古代大刀為何要帶鐵環?那可是實力的象徵,見到九環的儘量躲遠點在我們觀看古裝類的電視劇時,我們看到的大俠很多的裝備都是以劍為武器的,甚至一些修仙的小說或者武俠的小說也都有著劍聖、劍仙等等稱號的人物,在電視劇裡,總有著搶奪名劍的情節,比如《古劍奇譚》裡的焚寂劍;《軒轅劍之天之痕》裡的軒轅劍等等,都是各方勢力想要爭奪的名劍。
  • 古代大刀上為什麼有一排鐵環?環數越多殺傷力越大?9環無敵了
    要說真正用在戰場上的刀還是我們所熟知的「唐刀」,其狹直刀身,小鐔,長柄,唐刀的刀型源自漢代環首刀,前期大部分軍用唐刀均保留著環首,同時也擁有筆直的刀身,戰場上使用的唐刀可以劈砍破甲,威力巨大。我們有時候會在古裝劇中看到大刀上掛著幾個鐵環,難道那是裝飾品嗎?
  • 古代大刀為什麼要帶鐵環?見到刀上有九環的人,儘量躲遠點
    我們知道,中國有「十八般武藝」,它其實指十八種武器,比如刀劍棍等等冷兵器,由此可見我國古代兵器的豐富多樣。事實上這十八種兵器,根據需求或者用途的不同,每一種又可以細分出來很多種樣式,比如刀又可以分為大刀、長刀等等,不過比較令人覺得奇怪的是有一種大刀,其刀背上帶著鐵環,這些鐵環是用來幹什麼的呢?
  • 古時大刀為何要裝上鐵環?專家:如果刀上有九環,能躲多遠躲多遠
    作為我國的傳統冷兵器之一,大刀名頭響亮,歷史久遠,但卻不是古人最鍾愛的兵器。千年以來,刀的地位雖然很高,但總的來說,人們卻更愛劍。在古代,劍一向被視作兵中王者,而古代又素有:「古王皆有君子之氣,亦有皇上君臨天下」之說,因此它又被視作「百兵之君」。
  • 古代大刀上的「鐵環」有什麼用?見到刀上有九環的,儘量躲遠點!
    但是有一種刀卻經歷千年而不衰,直到抗戰時期還被中國軍人所使用,這就是大刀,準確來說是一種加工簡單、工藝粗糙的寬刃大刀,由長馬刀發展而來,這種刀廣泛的被民間及軍隊所使用,但是留給人最深印象的
  • 古代大環刀有多厲害?鐵匠:看到九個環的,你就繞道走
    大刀乃百兵之帥,單刀乃百兵之膽,所以練單刀要「勇猛有力,靈活便利。」而除了大刀和單刀外,刀還有很多的形制,比如三尖兩刃刀、青龍偃月刀、環首刀、唐刀、斬馬刀、九環刀等等。而在眾多的刀中,九環刀又因為形制特殊,引起大家的關注。其實九環刀這一類的大環刀,在史料記載中很少,甚至連官府和軍隊中都很少使用。目前現存最早的九環刀,就是清朝時期的。
  • 古代大刀為何有「九環」?刀匠:看見這種刀,最好躲遠點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科普小編,今天小編為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古代的大刀普遍喜歡戴「耳環」。其實很多人了解這種大刀多是從古裝電視劇中了解到的,親眼所見的並不是很多,因此,有些人也懷疑這種刀是不是現代人為了「電影特效」而添加上去的特效?
  • 同是大刀,為何古人卻對環刀心有餘悸:若見九環,能跑多遠跑多遠
    一般來說,只要是單面且具備長刃的短兵器,都可以將其稱之為刀,而那種長杆大刀,則正是在短刀的基礎上加長所制。如後世傳得沸沸揚揚的關刀「青龍偃月」,便屬於這種類型。相比短刀而言,長刀本身的重量更重,也更有殺傷力。不過想揮使它卻絕非易事,如力氣不足沒有熟練的技巧,手持大刀反而會害了自己的命。但如真能拿起大刀奔赴戰場,那對敵人而言,將是一件極為頭疼的事。只從心理上,就給敵人製造了極強的壓力,從而保持勝機。
  • 大刀是一種古代兵器,刀的一種
    大刀是一種古代兵器,刀的一種。由短柄刀加長柄杆演進而成的一類長柄刀。大刀刀身形制不一,種類也頗多。近現代武術運動中,大都以偃月刀為大刀的基本形制。此外,「大刀」還有電視劇、電影、遊戲和直升機等意義1.古代一種兵器,帶有長柄的刀。
  • 聖墟:狠人大帝能穿越,為何不救他的哥哥,只因石昊更重要吧
    狠人大帝雖說被叫做狠人,但她卻是無比重情義,也是擁有才情萬千的,狠人大帝並不是天生就特別強大的,她所擁有的實力都是後天給予他的。狠人大帝並沒有名字,也許是作者沒給他取吧,但更多的還是要吻和狠人大帝這個人物形象,因為他一開始的設定就十分特殊,狠人大帝本就不是屬於一直都那麼可怕的,而是後期才變得相當恐怖,直接影響到了許多人,化身為舉世無雙的大帝,成就最為高級戰鬥者。完全不遜色主角,不愧是三人組之一。
  • 真正的英雄,大刀王五是如何成為大俠的
    我們知道,練武偷師很難,你看見架子,但我怎麼使勁,勁從哪兒發,這個沒有人手把手教你,很難學會,所以,他一看王五有這架勢,就想這麼個奇才,不能埋沒了。「你願不願意拜我為師?」王五求之不得,跪倒直叫師傅,就這樣,他收了王五當徒弟。
  • 誰說好鋼要用到刀刃上?源自唐刀的日本刀為何會由直變彎?
    這個階段,漢代製造的各類短兵器,尤其是鐵製環首大刀,曾大量流入日本(當時稱倭,中國古代正史中《漢書.地理志》: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 日本人認為倭:指的是日本北部九州),對日本短兵器形制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下圖為漢代環首刀的各個類型:
  • 在日本,二次元正在拯救沒落的「刀匠」
    「全日本刀匠會」的理事坪內說:「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刀匠的減少,平成元年(1989年)的時候,刀匠會登錄人數是300人左右,而現在僅剩188人,並且已經呈現超高齡化的趨勢。」阻礙著鑄刀這項傳統文化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其實正是「刀匠傳統」本身。據坪內講,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刀匠,必須要跟隨師父進行5年以上的修行,且在這期間完全沒有任何薪水。
  • 流浪貓頭套鐵環,執著於撿垃圾,好心人探查後發現了鐵環的秘密
    其實也不怪鏟屎官要吐槽家中的貓咪,主要是貓咪的神經質是真的總能讓人覺得莫名其妙。可是貓咪每次做出的匪夷所思的事情都是沒有原因的嗎,都是它們頭腦一熱就衝動去幹的?RIO爸爸卻覺得也不一定都是這樣,也許貓咪真的是有什麼特殊原因,只是我們沒有發現罷了。
  • 被譽為日本國寶的刀匠,一把刀400萬日元起步有何過人之處
    雖然每個靈魂原本都閃耀著美德的光輝,如同一把新刀,但是,如果不勤於磨礪,它就會失去光澤。如他們所說的"自身的鏽跡",它和刀上的鏽跡一樣有害,因此人們必須像磨礪刀劍一樣對待自己的品行。光輝的靈魂一旦被鏽跡掩飾,所有需要做的就是再磨礪一次。—《菊與刀》在日本的手藝人階層中,地位最高的就是刀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