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德壽寧縣斜灘鎮有一座著名的三關虎墓,據說風水得天獨厚,除了周遭自然的山川美景之外,求子求財亦非常靈驗,數百年來,這座建於明代成化年間的古墓因其家喻戶曉的傳說,吸引著眾多的善男信女和遊客不畏山高路險前往朝拜許願。近年來隨著虎墓聲名遠揚,三關勝境儼然已經成為一處旅遊景區,而對虎墓的民間信仰也發展成為當地的一種民俗傳承,被列入壽寧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春節我們回壽寧過年,特意前往遊覽。
壽寧地區本是山區地貌,山高澗深,而三關虎墓更是隱藏著崇山峻岭之中,據說以前通往虎墓只能步行,非常險峻難行。而如今墓前的溪流已開發成水電站,有水泥路可直通虎墓,方便得很。從「李氏三關虎墓功德牌坊」下穿過前行約兩裡盤山路,我們在電站大壩前的停車場下車,步行通過大壩,再沿著環繞庫區的道路逶迤前行,幾個彎道之後就到達目的地。
正麗日晴和,水庫形成一環山湖,湖面如鏡,看不出水流方向,悠悠碧水倒影著青山綠樹,風光優美。虎墓前面修建一排建築,有餐廳、公廁、香堂等設施,有專人管理,還提供電瓶車接送,倒也像是一個景區的模樣了。拾階而上,山麓新建的李氏王德娘宮金碧輝煌,山體迴環處便是三關虎墓了,墓碑正中刻字:明誥命例贈隴西郡李門顯妣王氏德娘老淑之墓。墓前香燭氤氳,祭拜者絡繹不絕,爆竹之聲不絕於耳。我於墓前流連不到半個小時便已見十幾撥的人群次第前來,大多手持香燭水果等祭品,也有誇張的幾個人抬著整個豬頭上來,香火著實鼎盛。
相傳明朝成化年間,墓主王德娘的兒子為安葬已故的母親,將一風水大師請至府上好茶好酒供奉三載,未見大師有所作為。王德娘兒子為母尋穴之心甚為焦慮,而大師卻裝聾作啞,視若無睹。王德娘兒媳婦非常聰明,從大師口中探得大師已找得風水寶地,但只因此地風水存在「要發丁先失丁」原因,不敢告訴李氏後人。王德娘兒子權衡再三,決定一搏。風水大師就要求王德娘兒子給長子說親,並擇「進金」和婚禮同日舉行。風水大師還囑咐族人待新人入洞房後,釘好門窗,絕不能讓新人外出。當日墓修好,安葬的「吉時」定在子夜時分。吉時快到,曠野中突聞虎嘯三聲,新郎在洞房內焦躁萬分,打破窗戶躍入莽莽夜幕中。「進金」吉時到,墓坪即現血泊三灘,從此,李姓族人得益虎墓的靈氣,人丁興旺事業大成。至於其他信眾來此有求必應的事例亦相傳甚廣。
傳說固然兩可,然立墓前環顧,此地山形如同一隻盤臥於密林之中的猛虎,龍脈顯形,氣勢磅礴。墓穴位於虎頭處,門前一湖碧水,朝山三關擱鎖,四周群山環抱,屏山珠阜,鍾靈毓秀。縱如我等外行亦知此處確實是塊風水寶地,而山牆之上捐贈者信眾則遍布全國各地,遠至東北港臺,三關虎墓之影響可見一斑。
水庫大壩景觀。三關勝境處在山高澗深之處,自得清幽。
一鑑平湖環抱,山光水色,風景獨佳。
景區風光
群山環抱,秀水明堂,屏山珠阜,鍾靈毓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