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隴縣】隴縣鏈枷社火曾登上中國首屆社火藝術節開幕式

2021-02-23 印象隴州

本期組稿:印象隴縣  邢亞洲 微信合作:13571781989

    隴縣河北鎮有一個村叫李家下村,乍一聽,李家下村,就是住著姓李人家的村莊。其實不然,這個村莊連一戶姓李的人家都沒有,住著的全是王姓人家,說起這個原因,還有一段曲折動人的故事。

   早在200多年前,該村以李姓為主的大戶人家,耕讀持家,勤儉為本,家道漸漸殷實,為防盜匪,便以北方一普通農具--鏈枷演繹出鏈枷棍法,其章法變化多端,威武無比。如此的習文練武,使族人都有鏈枷棍的本領。盜匪到此搶劫無望,多次被李姓之人用鏈枷棍打敗,隨後多方盜匪聯合,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血洗了李家下。此一劫難20多口人的一個村莊僅1人(李姓掌門人)跳崖生還,其他人均被殺害。該李姓掌門人由於受傷過重,沿村旁水銀河溝向縣城方向逃亡,途中被一王姓人所救,到其家中黃家崖洞灣村療傷避難。後來李姓掌門人恢復了健康,因家中再無他人,加之自己年過花甲,為感謝王姓人救命之恩,便將李家下全部糧田轉贈,部分王姓人從洞灣村遷往李家下村,這就是李家下人姓王不姓李的原因,李姓人為了不讓鏈枷棍法失傳,也將其傳授於王家。隨著太平盛世的到來,王姓人將鏈枷棍看家護院功夫又演變成一種民間社火形式,將這種民間文化滲透進了古老文化社火中去耍,一耍就是100多年。到了新中國成立以後,李家下人將鏈枷棍法傳授到第三代人手裡。

   1964年,河北人民公社社長馮嶽祥來到李家下對此民間藝術進行挖掘和整理,並創意編排出「四門鏈枷棍」由李家下村民王生春、王鐵毛、王三信、王青兒四人表演,準備在一九六五年春節過後到西安進行表演。但之後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民間傳統文化被當做「四舊」破除,社火器械一燒而光。眼看這個民間藝術即將失傳,在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感召下,本村村民組織老藝人王秋福等人進行重新整理和編排,於2012年農曆正月初八在本村與世人見面,群英連枷棍這一民間藝術得到拯救。

   鏈枷社火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表演吸引了省內外的知名記者和攝影家,又受到了縣文化部門的肯定和高度重視,隨後於2012年農曆正月十三參加了隴州社火創意大賽表演而一炮打響,被評為「最佳創意獎」。

   在隴縣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下,2012年11月28日,國家民協主席王勇超及省市民協專家、藝人一行20餘人,專程來到李家下村,考察觀看了鏈枷社火全套表演,對李家下連枷社火的悠久歷史、獨特藝術、精彩的表演給予了肯定和高度讚揚。鏈枷社火隨之被確定為2013年中國首屆社火藝術節開幕式表演節目。

   「中國首屆社火藝術節」開幕式在總導演王宏的精心組織編排下,由李家下村60多村民參與演出的「天地社火、百姓舞臺」節目在2013年正月十三「中國首屆社火藝術節」上正式演出,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一時間鏈枷社火名聲大噪,各種受邀演出接肘而來,所到之處掌聲不斷。

來源:隴州宣傳

相關焦點

  • 陝西關中社火起源
    陝西關中社火的傑出代表隴縣的隴州社火保留了原生態社火文化,隴州社火臉譜不僅與我國遠古時期的圖騰崇拜有很深的關係,亦與我國古代民間的祭祀活動密不可分。它是從隋唐的儺舞、巫舞等百戲社火表演的「假面」、「塗臉」發展而來,堪稱我國最為古老的臉譜之一。
  • 隴縣2020年元旦春節文化活動安排出爐,社火巡遊、花燈展演都有!
    隴縣「兩節」期間將開展二十多項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包括社火表演、秦腔大賽、文藝晚會、群眾文化展示、書畫交流、花燈展、圖書閱讀等精彩的活動。1.「豐收鑼鼓慶新春」隴州社火鑼鼓演奏廣場培訓活動時 間:2020年1月30至2月6日活動地點:隴縣西門口廣場活動內容:由縣文化館、社火協會組織,在縣西門口廣場開展隴州社火鑼鼓演奏培訓活動。6.
  • 老西安的年味之大白楊社火
    陝西的社火亦稱「射虎」,是芯子、高蹺、竹馬、旱船、獅子、龍燈等的統稱。它通過各種高難度的動作和嚴密的構思,讓演員扮演成歷史人物和現代人物,形成故事組合,再加上和秦腔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給人一種高屋建瓴,驚險出奇的藝術感染力和源於古老黃土地的獨特魅力。比較著名的有隴縣社火、大白楊社火、血社火、周至縣紙社火、長安馮村社火等,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歷史悠久的大白楊社火。
  • 紀錄片《社火中國年》講海城高蹺隊故事
    紀錄片《社火中國年》講海城高蹺隊故事 遼寧日報
  • 發財中國年!大年初四陝西社火年味十足,財神爺的金元寶很搶眼
    估計不少北方的朋友都聽說過民間社火,這是一種流行於中國北方的民俗娛樂活動,主要在春節期間進行表演。這組圖拍攝於寶雞隴縣,大年初四社火表演來每家每戶串門,十分熱鬧。民間社火的歷史十分悠久,這是中國北方古老的風俗,主要在陝西,河南,河北和山西等地流行。作為南方人,這樣熱鬧的社火表演真是第一次見。圖:寶雞隴縣社火表演的隊伍,主人用鞭炮來歡迎。
  • 天水社火與馬社火
    清水縣馬社火表演 王 誠  社火是中國普遍流傳的一種傳統節慶活動,集中在過春節期間展現所以說,社火是民間最神聖的娛樂載體,是全民參與的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自發地傳承,使這種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得以保存下來,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與精神力量。  流行在天水、隴西一帶的社火,有傳統的秧歌、高抬、舞獅子、劃旱船、夜秧歌、高搖傘、高蹺、馬社火等。在眾多傳承不衰的社火中,唯有馬社火日漸衰微,已很少見。
  • 在詩意天堂的關山草原遇見驚豔社火,與你共受一場文化盛宴(下)
    關山草原中國高山草甸面積最大,我國內陸唯一以高山草甸為主景、極具歐陸風情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 「絲綢之路•神奇西北」100處攝影地、藝術寫生創作基地、婚紗旅拍基地,素有「天然涼都」「中國立體草原•東方愛蒙塔爾」之美譽。
  • 天水市麥積區正月十三社火匯演鬧新春
    由於先民對土地與火的崇拜,產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後隨社會發展及人們認識能力的提高,祭祀社火的儀式逐漸增加,演變成為一種規模盛大、內容豐富的民間娛樂活動。麥積社火取材廣泛,以反映社會各階層現實生活為主,也有一些取材於古代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和傳統戲劇故事。
  • 紅纓槍展社火魂
    「寧晉縣的馬雲東師傅印象最為深刻,馬師傅和我們同吃同住,三個月的朝夕相處,他給我們認真地傳授技藝,其中大拳、排拳、太祖、二郎、大金石、小金石、大洪拳、小洪拳等等這些技藝,經過師傅的教化和訓練,徒弟們個個都熟悉於心。」張老認真地說著。我情不自禁地對眼前的張老和他的前輩更是欽佩有加。
  • 社火鬧元宵
    社火鬧元宵 社火鬧元宵燕趙都市報記者 韋佳攝影報導    桃林坪村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西部山區二十公裡處,村裡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都有一場熱鬧的花臉社火表演。
  • 想起社火
    想起社火    初三啦!年後一天。
  • 麥積社火(原創文史)
    由於先民對土地與火的崇拜,產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後隨社會發展及人們認識能力的提高,祭祀社火的儀式逐漸增加,演變成為一種規模盛大、內容豐富的民間娛樂活動。麥積社火取材廣泛,以反映社會各階層現實生活為主,也有一些取材於古代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和傳統戲劇故事。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繼友:在社火馬勺臉譜上綻放生命精彩
    數十年來,他致力於社火馬勺臉譜研究和創作,曾多次參加國內外民間藝術展賽並屢獲大獎。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1996年被省文化廳、省文聯、省民協授予「陝西省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2003年被寶雞市人民政府授予「優秀民間藝術家」稱號,2006年被國家發改委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 隴縣傳統手工豬燈籠賣火了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印象隴縣」,再點擊「關注」,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每天都有分享,完全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隴縣代理銷售電話:18992710622(微信同號)隴縣花燈作為傳統手工藝品,製作歷史悠久,因而隴縣有著正月「掛燈、賞燈、遊燈」的風俗。
  • 千年大白楊社火 如何跟上城市發展的腳步?
    原來,自從2008年大白楊社火申報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成功後,隨著城市發展的加快、大白楊村的拆遷,其間大白楊社火耍了一次,之後十餘年再也沒耍過了。「社火是群眾的社火,不是我一個人的社火。傳習補助是大家的錢,我一個人拿著有愧。耍不成社火,我對不起政府。」侯宗海樸實的話語,讓很多人感慨老人高風亮節的同時,也讓大家陷入了思考。城市化進程中如何完善城市文化生態,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城市發展和諧共生?
  • 侯氏社火臉譜:巷子裡的濟南範兒
    、充滿戲劇性的京劇臉譜,而一提起社火臉譜,很多人卻不知道。在此次「濟南範兒——濟南城市文化符號評選」大型活動中,侯氏社火臉譜也被提及。  據悉,侯氏社火臉譜始於1820年,人稱「臉譜侯」的侯學林是其創始人,被譽為濟南一絕,並被列為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近日,記者採訪了侯氏社火臉譜第六代傳人侯志新,他告訴記者:「社火臉譜具有祈福、闢邪、嚮往生活越來越好的寓意,儘管全國各地都有社火臉譜,但侯氏社火臉譜卻獨具泉城特色,很有濟南的範兒。」
  • 隴原社火舞起來 龍騰獅躍迎新春
    隴原社火舞起來 龍騰獅躍迎新春  肅北  每日甘肅網2月3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通訊員朱蕊李彬記者劉學智文/圖)大年初二,肅北縣黨城灣鎮紫亭社區、東山村的秧歌社火隊與敦煌市莫高鎮的社火隊聯袂,在肅北縣會展中心舉辦「2017年新春社火秧歌大拜年」活動。
  • 西出長安第一關:隴縣,草原文明與農業文明的分界線!
    隴縣生態良好,森林覆蓋率60%,大小河流49條,是陝西西部重要的生態屏障和寶雞市水源涵養地。隴縣有個皇家牧場叫關山草原,是西北唯一高山草甸,亞洲最大奶山羊基地,「」有「東方愛蒙塔爾、中國立體草原」之譽,休閒避暑、騎馬射箭、賞景滑草等樂趣。
  • 正月十五狂歡夜 人山人海擠社火
    「咚咚鏘、咚咚鏘、咚咚鏘咚鏘咚鏘……」2月19日,從中國河南省林州市東姚鎮東溝村裡傳出了陣陣鑼鼓聲,這是東溝村每年的「舞動社火鬧新春」社火表演,來自本村的群眾身穿表演服裝、手持道具,個個精神抖擻,踏著旋律盡情表演,用自己的方式,為來自方圓周邊近萬名群眾帶來一場盛大、熱鬧的社火盛宴。
  • 甘肅:榆中社火鬧「元宵」
    榆中社火 人民網蘭州2月20日電 (魏怡)2月19日是我國傳統的元宵佳節,在這嚴冬將盡、冰雪初融、大地復甦之時,伴隨著陣陣鑼鼓聲,蘭州市榆中縣社火展演吸引了十裡八鄉的群眾看社火、鬧元宵,追夢新時代,暢想幸福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