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社火
初三啦!年後一天。
今年的春天來著早,元宵節一過,大地完全甦醒,耕牛遍地走。
今年沒有聽得有社火,社火也是民間農村的一道很歡的精神食糧,童年的記憶裡,村子裡每年耍社火,獅子旱船蠟花,領路的是燈傘,樣式像傘,舉起來顯眼,由村子裡德高望重的老人高高掌起,還要會喝燈傘。
一般正月初四出窩子,天色掩過身子,鑼鼓喧天,先到廟裡去燒馬,大人說判社火主要是耍給神欣賞的。
孩子們高興壞了,掌燈籠,每家都有一個掌燈籠的人,黑夜裡的燈籠星星點點,初四出窩子轉一圈,獅子就臥了。
村子裡耍,家家戶戶跑馬,有小孩的人家把孩子從獅子嘴裡餵進去,屁眼裡接出來利祥,一張獅子皮裡頂著兩個人,一個抱頭,一個墜尾,我也頂過,只會墜尾,那是多麼吃力的活,跑完一個四門,汗水譁譁洗身,抱獅子頭的更加吃力,晚上耍完幾戶人家,夜就深了,寒犬聲聲,耍社火的人都累了,主要是瞌睡來了,倒地就會睡著,那個時候的瞌睡是那麼多,現在的夜晚,再沒有了那個時候的瞌睡香了。
離開了那個村莊,我再也沒有參與過耍社火了,無論是新堡子還是會寧城,我都是看客,會寧城每年的元宵節在北關廣場,各鄉鎮的社火上城了,各單位大門上有接待的人,給耍社火的人菸酒獎勵,會寧的幾條街人如螞蟻,孩子架在脖子裡的,抱在懷裡的,託在手上的,那是多麼的歡快!
社火的確是一個很有趣的、很熱鬧的民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