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完整版:恭門鎮「二十五」大雪中耍社火狂歡,正月裡最後的社火驚豔了世界!

2021-02-10 張家川在線觀察

已有70000+張家川人加入我們,你呢?

恭門古鎮「二十五」 正月裡最後的社火


     當濃濃的年味漸行漸遠,而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恭門鎮一年一渡的正月二十五社火民俗表演活動卻久久不衰,社火耍出了人民群眾歡慶盛世的精氣神,「耍社火」是人民群眾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血脈繼承。 

        2月21日(古農曆正月二十五),天降一場大雪,並未阻擋張家川在線小編走進恭門鎮看社火,感同身受古鎮的歷史厚重和「耍社火」帶來的歡樂。

        和以往有點不一樣,早八點,恭門鎮街道裡已人潮湧動,沿街商販林立,叫賣聲不斷。不知是那個村的「高蹺」社火隊已早早來到了這裡,,他們是幾個打工歸鄉的年輕人,表演累了,他們會坐在牆峁上休息玩手機在微信朋友圈裡曬照片。他們告訴筆者,一年在外打工很累,回到家裡玩高蹺,圖的就是快樂,現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有錢了就是要耍,耍社火總比喝酒打麻將好,老祖先發明的「高蹺」這玩意兒就是好,既能鍛鍊體魄,又能「高人一等」。因此,我們祖祖輩輩都要繼承下去。

        在恭門鎮街上,遇到了張家川鄉土文化人王成科老師,當小編問到恭門鎮正月二十五社火的來歷時,他先把筆者帶到了下城子村「三聖宮」廟門前,他指向一個寫有下城子遺址的牌坊前說,這裡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縣邽縣舊址,這裡歷來被稱做「凰翔府」,是一個古城遺址,因此恭門鎮是一座歷史文化沉澱深厚的古鎮。他說,「凰翔府」這個古城依山而建,坐南朝北,面對著一條河。王成科曾經量過,這個舊城東、西城牆間約有500米,南、北城牆間最遠處約有550米。王成科說:「秦人時代,修起這樣大的城,非常不容易。」而下城子的三聖宮內以前祭祀上古神農氏炎帝,他是火神。農曆正月二十五日為填倉節。屆期,人們或飽食以表示填滿了倉,或用灰等圍出倉的形狀,在其中放些糧食以示倉滿,人們祭祀神農氏炎帝,以祈求一年糧豐倉滿,也是為了感謝炎帝教民耕種,解決了民以食為天的大事,使人類由原始遊牧民族生活向農耕文明轉化的這一功績。因此,恭門鎮群眾從歷史上就有正月二十五耍社火,唱秦腔祭祀炎帝的傳統習俗,估計從秦漢時期就已開始了。

     當天來自恭門鎮西山、高溝、付川、河北、高山、靈臺等村社火隊伍表演了彩車、扭秧歌、方隊、花臉社火、馬背社火、舞獅、武術、高臺、高蹺等等各具特色、精彩紛呈的傳統民間藝術節目。兩條東西走向的街道人潮湧動、鼓樂喧天,人們完全沉浸在新春節日的氛圍中,把恭門人民群眾慶新春、過大年的喜慶和歡樂最後一次推向高潮,也充分展示了張家川縣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新時期特色文化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

 

       恭門鎮黨委書記李江宏告訴張家川在線小編,今年為了活躍鎮村群眾文化生活,我們鎮上精心組織了這場社火表演活動,提前制定了活動方案,邀請了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的民警來保障活動的順利進行。恭門鎮文化底蘊深厚,民間文化藝術是老百姓的智慧結晶,我們要大力弘揚。

       本次社火表演評選活動由中共張家川縣委宣傳部主辦,縣文廣局和恭門鎮政府承辦,縣公安、交警民警保障了此次活動的順利舉行。

       精彩的社火表演,也吸引了陝西的攝影家路先生一行的拍攝,路先生告訴小編,為了拍攝社火,他們給恭門鎮政府打了電話,工作人員告訴他們有馬社火,於是他們提前一天到達了恭門鎮,在鎮上住了下來。今天一拍攝,果然不虛此行,今天拍爽了。

小編要養家餬口,生產原創內容不易,請掃碼打賞

▍張家川老鄉QQ群:318257087(1號群,加群時註明張家川老鄉,買賣房屋、招人才、找工作、二手買賣、企業商鋪開業、飯館轉讓、尋人)

▍老鄉交流QQVIP群:15675096(這是付費交流群)

▍合作電話:18993820007 0938-7886007(非誠勿擾,全程電話錄音)

打廣告的加小編微信zjczx001,或撥打電話18993820007

 

    1.天水市高校清真食堂招聘保潔和洗碗工8名,工資1500-1800元. 麵包糕點師、 奶茶飲料師、會計等若干名 面匠工1名  (二把刀) 後廚打雜工2名。招聘:早餐工饅頭花卷師傅若干名工資面議(吃住全包)  電話:13830858561, 15378848864 


    2.因本人有事,現將秦州區伏羲廟附近繁華地段大型營業中牛肉麵館轉讓,交通便利,停車方便,門口寬敞,可擺放近三十餘張啤酒桌,因本人另有發展,現欲轉讓,有意者看店詳談客源穩定,接手即可經營。電話18009389855+18394789939馬先生(非誠勿擾) 

【求租】樓房一套,新建小學附近和車站附近都可以,13919668669。

【求租】縣城租一套一室一廳或兩室一廳的房子。聯繫:18993806316

【求租信息】求租樓房:要求一室一廳,水電暖齊全。求租聯繫電話18093892489

   1、 張家川縣新樂坊KTV歌廳轉讓,設備一流,進口日本頂級音響,環境優雅,有意接手的至電:13309383288

   2、 因老闆精力有限,現將正贏利的張家川縣夜市對面克力牛肉麵館轉讓,聯繫電話15593892221。

   3、 轉讓獨院一處,建築面積120平米,價格面議,有意者聯繫老馬13909386099

張家川保利鑫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現向社會招聘客戶經理兩名,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周末雙休,底薪+提成(業務能力強者每月6000以上);要求:熟悉電腦操作,溝通能力強。地址:張家川鎮瓦泉路47號,招聘電話:13718766430。

       張家川首家養生足道店勝義足道招兵買馬0938-7812888,15095702172。新樂坊隔壁!

房屋信息

1.【售房】十年房子,兩室兩廳,一百平米,裝修典雅,家俱齊全。35萬出售,非誠勿擾。13830806998。

2. 【出租】濱河路縣法院新家屬樓四單元402,三室二廳二廁聯繫電話,13993819955...18709388599。

3.【房屋出售】馬家花園一86平米新裝樓房出售,房子自裝修從未入住過。聯繫人竇先生,聯繫電話13893811635

4.【鋪面出租】人民西路縣郵政大樓對面600平米鋪面出租,可兩層出租,也可四層出租,通大暖,水電齊全。李先生,聯繫電話:15293807968 15193845255


↓↓↓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阿陽論壇

和更多張家川人諞起來

小編的工資已與下方廣告掛鈎,小夥伴們就點一下再走唄!

相關焦點

  • 正月裡是新年,舞起社火,歡歡喜喜過新年
    春節期間,甘肅省武山縣有耍社火的傳統習俗。圖為大雪後,鄉村社火隊走在寬敞的硬化道路上。鳥谷散人 攝影。瀟浪影像記錄生活,見證社會變遷。原創作品,未經授權,請勿轉發。辛苦勞作一年的人們,只有過春節這一月時間才能輕鬆歡喜。圖為婦女們興高採烈耍社火。
  • 想起社火
    想起社火    初三啦!年後一天。
  • 天水社火與馬社火
    社火在我國出現很早,周秦時代就已現端倪,兩漢南北朝至唐代,大為發展。到了宋代,已蔚為大觀,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就記載了當時的社火。  最早的社火是為崇祀社神與火神而源起的。  流行在天水、隴西一帶的社火,有傳統的秧歌、高抬、舞獅子、劃旱船、夜秧歌、高搖傘、高蹺、馬社火等。在眾多傳承不衰的社火中,唯有馬社火日漸衰微,已很少見。  馬社火者,顧名思義,是以馬作為道具的社火。馬社火起源應當很早。
  • 正月十五狂歡夜 人山人海擠社火
    「咚咚鏘、咚咚鏘、咚咚鏘咚鏘咚鏘……」2月19日,從中國河南省林州市東姚鎮東溝村裡傳出了陣陣鑼鼓聲,這是東溝村每年的「舞動社火鬧新春」社火表演,來自本村的群眾身穿表演服裝、手持道具,個個精神抖擻,踏著旋律盡情表演,用自己的方式,為來自方圓周邊近萬名群眾帶來一場盛大、熱鬧的社火盛宴。
  • 【新春走基層】耍社火、打樹花、逛花燈……暖泉古鎮處處洋溢年俗...
    耍社火,古鎮裡品濃濃年味兒圖為暖泉古鎮的社火表演。胡嬋娟攝蔚縣暖泉古鎮被廣大網友稱為是「中國最具年味兒的地方」。每到新春這幾天,熱鬧的民間社火就拉開序幕,文化廣場上會有來自各個村莊,由農民自己表演的社火。圖為暖泉古鎮的社火表演。
  • 天之水網:甘肅天水李子園社火高蹺鬧新春
    2019年2月8日,正月初四,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娘娘壩鎮李子園花園村緱家莊農民自發組織的社火隊,在山村鄉野為村民帶來傳統的社火高蹺表演。平日寂靜的村落裡鑼鼓喧天、熱鬧非凡,耍獅子、踩高蹺、扭秧歌等傳統喜慶的社火表演給村民帶來一場節日裡的「草根文化大餐」。
  • 王華鋒:侯官寨社火,一次空前的盛宴
    侯官寨耍社火,這是一次空前的盛會,這是一道可口的文化大餐,更是老人的天堂,孩子的樂園。耍社火,增添喜慶,人們似乎想把年氣留住,把歡樂留住。作為春節的最後一檔節目,社火閃亮登場。侯官寨村位於長安區楊莊街道,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村子,歷來把耍社火當作重頭戲。村子大,分南社和北社,兩個社抬出的社火往往比較,增加了看頭。侯官寨的社火,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留了下來。
  • 麥積社火(原創文史)
    表演形式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裝扮成固定的人物形態或動物形態,以靜態觀賞為主,如馬鞅歌、高抬、轉抬、平抬等;另一種是在秧歌行進間或在較大場地表演時邊歌邊舞,以動態觀賞為主,如舞龍燈、耍獅子、腰鼓、跑驢、大腦殼、劃旱船、槓老爺、夜秧歌、踩高蹺等,並以打擊樂伴奏或民間小樂隊伴奏。社火大多在白天演出(稱「白社火」),也有極少數在晚上演出(稱「夜社火」,俗稱「夜秧歌」)。
  • 【印象隴縣】隴縣鏈枷社火曾登上中國首屆社火藝術節開幕式
    隨著太平盛世的到來,王姓人將鏈枷棍看家護院功夫又演變成一種民間社火形式,將這種民間文化滲透進了古老文化社火中去耍,一耍就是100多年。到了新中國成立以後,李家下人將鏈枷棍法傳授到第三代人手裡。但之後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民間傳統文化被當做「四舊」破除,社火器械一燒而光。眼看這個民間藝術即將失傳,在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感召下,本村村民組織老藝人王秋福等人進行重新整理和編排,於2012年農曆正月初八在本村與世人見面,群英連枷棍這一民間藝術得到拯救。
  • 夜聽丨風中的社火
    當然,高興的不止是村裡觀看社火的村民們,那些在社火裡扮演了各種角色的「身子」們,從他們輕快靈活的步態上,同樣表現了一種愉快和喜悅。雖然臉上塗抹的油彩被風吹得幹皺難受,雖然單薄的演出服裝在夜晚常讓他們凍得瑟瑟發抖。但這並不影響他們演出的熱情和質量。在這個乾旱多風的季節裡,當更多的人龜縮在暖氣房裡不敢出門的時候,社火卻從東村走到西村,從南莊走到北莊。
  • 紅纓槍展社火魂
    在和張老的交談中了解到,在他的記憶裡自己的祖父輩開始便自發組織村民習武、耍社火。由於那個年代的生活困苦,人們大多都靠種地、收糧養家餬口,精神生活很是簡單,特別是過了農忙時節,更是閒散。那個年代,如果說耍牌、抽菸、嘮嗑是種時尚,那麼把大家聚集起來習武、耍社火則足以表現出一種非凡的浩然正氣。
  • 榆中:鑼鼓喧天慶團圓 社火演練迎新年
    連日來,榆中縣部分鄉鎮村組正在加緊排練社火表演,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在春節、元宵節的社火表演上大顯身手。 2月15日,榆中縣小康營鄉翟家灣村陳家坡社籃球廣場內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彩旗隊、太平鼓隊、舞龍隊、錢鞭隊、獅子隊等輪番上陣演練,喜迎新年的熱情掩蓋了隆冬的寒冷。
  • 陝西華州:耍起社火鬧新春 傳統民俗活力盛
    新華社西安3月2日電 題:陝西華州:耍起社火鬧新春 傳統民俗活力盛新華社記者蔡馨逸、付瑞霞、劉瀟「鬧了社火,過年才算圓滿。67歲的李開元伸長脖子、踮起腳,領著小孫子,往裡三層外三層的人群裡扎。3月1日,正月十四,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舉辦春節非遺展演及社火巡遊活動,來自全區10個街鎮的1000餘名民間藝人帶著鑼鼓、背花鼓、秧歌、鐵裡芯子、老腔等民俗表演輪番上陣,吸引了數千人走上街頭觀看,一起迎接元宵佳節。
  • 【春暖武山】天水武山:多彩社火鬧「上九」(組圖)
    原標題:【春暖武山】武山:多彩社火鬧「上九」(組圖)  2月5日,農曆正月初九,俗稱「上九」,每到這一天,武山群眾會自發組織耍獅子、扭秧歌、劃旱船、唱小調等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動,熱熱鬧鬧鬧「上九」,紅紅火火過大年。
  • 渭南葡萄園:耍社火演節目 三萬人喜過初五
    渭南葡萄園耍社火演節目,三萬人喜過初五。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 記者 孫華林 孫挺 杜鵬)今天(2月20日)是2018年大年初五,位於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的渭南葡萄產業園,舉行了耍社火等「尋年味、賞民俗、憶鄉愁」活動。3萬多人齊聚這裡,與家人們喜看熱鬧的民俗活動。渭南葡萄產業園到處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氣氛,其中一個大型鏤空造型「福」字格外醒目。
  • 千年大白楊社火 如何跟上城市發展的腳步?
    原來,自從2008年大白楊社火申報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成功後,隨著城市發展的加快、大白楊村的拆遷,其間大白楊社火耍了一次,之後十餘年再也沒耍過了。「社火是群眾的社火,不是我一個人的社火。傳習補助是大家的錢,我一個人拿著有愧。耍不成社火,我對不起政府。」侯宗海樸實的話語,讓很多人感慨老人高風亮節的同時,也讓大家陷入了思考。城市化進程中如何完善城市文化生態,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城市發展和諧共生?
  • 隴原社火舞起來 龍騰獅躍迎新春
    ,在肅北縣會展中心舉辦「2017年新春社火秧歌大拜年」活動。  金昌  每日甘肅網2月3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通訊員李有文記者雒煥素文/圖)年味,盡在「舞」中。2月2日(大年初六),金昌市永昌縣東寨鎮的社火「舞」起來。你瞧!虎虎生威的獅子「嗨」翻天。
  • 「金豬納祥」天水秦州大地正月十二耍社火(天之水網組圖)
    金豬歡舞慶盛世,社火拜年鬧新春!2019年2月16日(農曆正月十二)上午,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民間社火匯演精彩上演。一陣陣歡慶鑼鼓敲出新春的吉祥和喜慶,一對對龍騰獅舞舞出新年的活力和激情;一組組民俗表演展示出古城天水的文化底蘊,一張張洋溢的笑臉飽含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夾板聲聲傳遞出羲皇兒女的奮進的心聲,鑼鼓陣陣展示出龍城發展的鏗鏘腳步。帶著對全市人民新春的美好祝福和羊年生活的新的希望。
  • 西安社火復活春節年味,遊客紛紛拍照
    到達十三朝孤獨西安以後,第一幕看到的便是西安地區最傳統的「社火」表演。可能很多年輕的小夥伴都不知道,「社火」是中國民間一種慶祝春節的傳統慶典狂歡活動,正所謂「社火娛神,香火娛人」,說的便是「社火」了。因為地理區域帶來的差異,北方的「社火」和南方的「社火」又不是不同的,北方的「社火」又被稱為 " 射虎" ,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具有紅火、熱鬧的意思。
  • 甘肅慶陽78歲農民演「社火」引導年輕人走正路
    ,一位老者手持自製繡球引逗著舞獅,用方言說唱著,這位年屆78歲的村民王學功在當地「耍社火」已有30多年,是當地頗有名氣的「社火頭」。 侯志雄 攝    「正月十五耍社火」元宵節前,在甘肅慶陽鎮原縣新城鄉新城村淺儉自然村的窯洞前,一位老者手持自製繡球引逗著舞獅,用方言說唱著,這位年屆78歲的村民王學功在當地「耍社火」已有30多年,是當地頗有名氣的「社火頭」   中新網甘肅慶陽3月4日電 (侯志雄 呂贇)「正月十五耍社火」元宵節前,在甘肅慶陽鎮原縣新城鄉新城村淺儉自然村的窯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