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一早,有關QQ音樂與網易雲音樂達成和解的消息傳播開來,當事方之一QQ音樂的親戚騰訊科技稱,雙方本次合作主要以音樂版權轉授權的形式進行,QQ音樂向網易雲音樂轉授音樂版權150萬首。都是預付+分成的方式,由版權方、QQ音樂及網易雲音樂共同參與確定合作細節。
嘖嘖,在最重要的細節上,當事方還是對圍觀群眾打了個哈哈。而且目前網易雲音樂的歌還是不能分享到朋友圈啊摔!
握手言和的背後,也許是個耐人尋味的信號:在百度將旗下音樂版權轉售給太合麥田、Apple Music進軍中國之後,當年都雄心勃勃要進軍的音樂產業的BAT,重新審視音樂業務似已成不爭事實。
QQ音樂終於做起了音樂版權二道販子
與視頻網站一樣,QQ音樂在騰訊也得到了高規格待遇,從版權購買到推廣,騰訊用天量開銷拿下了200家以上的音樂版權資源,獨家版權資源達到20家左右。也正由於此,QQ音樂與酷我+酷狗所屬的海洋音樂、網易雲音樂的版權紛爭一直不斷。除此之外,因為免費產品的存在,使得國內用戶付費意願低下,國內音樂應用目前陷入了泥沼。
BAT三家給出的對策各不相同,百度要變賣旗下音樂版權資源,用「版權轉授或將在在線音樂行業得到推動」這類措辭來粉飾的騰訊,其實還有更直截了當的措辭在這裡——要當二道販子了。這其實是當年樂視做視頻網站走的路子:先低價囤積版權,再用一部《甄嬛傳》這種黃金劇抬高價格,之後坐收漁利就行了。
瞧瞧你,學誰不好,學樂視呀……
不過,在如今版權本價格本已高企的情況下,要做二道販子,QQ音樂付出的代價更高昂。已經有媒體就此新聞委婉暗示「此前三大在線音樂平臺三足鼎立的局勢也或將產生變化」。但事實是,正如虎嗅之前刊文指出的那樣,QQ音樂在北京的人事結構已趨於癱瘓,有圈內人士猜測,QQ音樂可能併到微信事業群。
若真如此,那你還想再把網易雲音樂的歌分享到朋友圈?醒醒吧。
Apple Music來了,網易雲音樂還要免費下去?
毫無疑問,網易雲音樂是國內用戶呼聲較高且增長勢頭較好的移動音樂應用。但這不意味著它的商業模式或前景比國內同行更優秀。
來看國家版權局8月初透露的各家下架的盜版音樂數量:
百度音樂下線了64.2萬首,一聽音樂60萬首+,多米40餘萬首、唱吧29.8萬首,喜馬拉雅2.8萬首、阿里音樂2.6萬首、騰訊2.37萬首、考拉FM 1.5萬首、九酷音樂14.2萬首、豆瓣8563首、酷我6089首、酷狗5088首、荔枝FM 1288首、網易雲音樂642首、音悅臺319首、樂視178首。
網易雲音樂在只有642首盜版音樂的情況下還能贏得這麼好的口碑,實屬難得,但要知道目前的音樂資源基本集中在騰訊、阿里和海洋音樂,以及剛剛拿下百度音樂資源並為Apple Music提供中文歌曲版權的太合麥田。此次網易雲音樂與騰訊的合作,雖然解除了訴訟、達成了共贏合作,但這種皆大歡喜的結局只是一種假相,誰會相信QQ音樂版權會原價買原價賣?
版權成本還將是它未來發展的沉重負擔。
更重要的是,收費似乎並沒有那麼容易。即便業內幾乎已經達成收費共識,也永遠不缺用免費破壞規矩的玩家。在蘋果喊出「免費音樂是個謊言」的今天,以國內這些以免費起家的音樂應用,如今談起收費則遮遮掩掩,欲說還休。迄今為止,網際網路仍是超長的音樂產業鏈條上的攪局者,沒有成型的商業模式,要平衡吸血鬼一般的唱片公司,要養活音樂人,同時還要在眾多同質化產品中取得最大比例的用戶,真是夠難為人的。
聲明中稱「將進行創新商業模式的共建」……嘖,下次打版權官司的時候可千萬把這聲明藏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