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不停,幻夢長存。《愛樂之城》的英文原名叫《lalaland》,韋氏詞典對這個詞的解釋是一種如在夢境一般脫離殘酷現實的精神狀態。同時lalaland也是擁有好萊塢的夢想城市-洛杉磯的別名。如同故事一般,夢想成為女演員的女主四處碰壁,夢想開一間爵士樂俱樂部的男主不被人賞識。他們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相遇相愛,並繼續鼓勵彼此堅持夢想。
乍一看,這個故事梗並不陌生。但是曾導演過《爆裂鼓手》的本片導演達米安則把這個俗套的劇情,通過電影藝術展現的惟妙惟肖,影片中的歌舞元素十分驚豔,電影配樂朗朗上口,舞步編排動感十足,再配合信手拈來的長鏡頭,還有燈光的把控,高超的現場部署力、服裝設計等等。將這部發生在夢想之城的愛情故事拍得宛若夢境。
而且導演多次向好萊塢經典致敬,開場的高架橋鏡頭群舞致敬《柳媚花嬌》,傍晚時兩位主角迷人的踢踏舞是對《雨中曲》經典橋段的效仿,臺詞中數次提到的《北非諜影》,全片色彩斑斕的服裝是導演對摯愛的《瑟堡的雨傘》的致敬。
但是《愛樂之城》這部電影,就到此為止了嗎?我們想通過愛情彌補人生的遺憾,可是製造遺憾的,偏偏是愛情本身,逐夢得二人雖然彼此相愛,但是逼於現實從而產生分歧,最後女主的丈夫並不是在餘暉下翩翩起舞的舞伴,不過命運再次戲弄了他們,五年後的夜晚兩人在男主開的酒吧裡相遇了,如果當時換一種選擇會不會都不一樣呢?
《愛樂之城》用電影的形式為你構建了一個如此美麗的夢,卻在最後利落且無情的掐滅,我們可以為這樣的結局傷感,但是人生本身就是不完美,與其注重一段情感的結果,不如去回憶在這段感情中的所得與成長,也希望大家能有一生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