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日本遊學團:富士山的影和武士道的魂

2020-12-12 中國網

中國網7月10日訊(記者趙春曉)繼2014年臺灣、韓國遊學之後,2015年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營養師國際遊學團再次啟程。本次遊學團走進了日本的食品企業、醫院、學校、養老機構等地方,深入考察日本的營養健康行業,開闊視野、學習經驗。

營養師國際遊學團在富士山前合影

7月4日和5日周末休息時間,營養師國際遊學團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日本遊覽,從赫赫有名的富士山(世界文化遺產)到八幡宮(崇尚武士道精神的神社)到鎌倉大佛(日本第二大佛)一路參觀和學習。

日本著名的富士山於2013年6月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於是成為日本最熱門的的旅遊景點。作為日本第一高峰,富士山被視為藝術創作靈感源泉和朝聖地,同時也擁有數不清的傳說與不解之謎。

靜靜的富士山

富士山頂傳奇的雲朵與不解之謎

富士山在不同時期會受氣候等因素的影響而呈現出豐富的「表情」,因此擁有眾多別名。在太陽從富士山頂升起或落下的瞬間,眼前所見宛如閃閃發光的鑽石,這種現象就稱之為鑽石富士。富士山與光芒四射的太陽交織而成的風景堪稱大自然的藝術傑作。

覆蓋在富士山上的眾多雲朵中,帽子云和捲雲尤其出名,二者都屬於莢狀雲。莢狀雲不僅存在於富士山,只要有山的地方都會較常見,但富士山的莢狀雲格外美麗且變化獨特,按形狀就分為20種帽子云和12種捲雲。

「帽子云覆蓋山頂,一層鬥笠就是下雨的徵兆。」「山頂上方飄著懸浮鬥笠,預示著天氣晴朗。」在富士山山麓地區還有很多類似這樣與富士山上的雲朵相關的諺語。自古以來人們就是通過觀察富士山頂上雲朵的狀態來預測天氣,對農耕和生活都很有幫助。實際上,河口湖氣象站在1933年至1932年的20年間對富士山的雲形進行了觀測和分類,其預報精度之高也等到了證實。

遠遠望去,富士山的山頂看似平坦,走在山上才發現那裡不是平的,而是險峻的山脊道路。富士山的頂部是由9個山峰將火山口團團圍住的,即吉田山口、須走山口的山頂——久須志嶽、成就嶽、伊豆嶽、朝日嶽,御殿場山口的淺見嶽、駒嶽,富士宮山頂的三島嶽和日本海拔最高處3776米的劍峰,以及白山嶽這9個山峰。

「聖誕版富士山」五層笠雲

12月眾所期盼的聖誕節未到,街上已充滿濃厚的聖誕氣息,各大百貨也擺出聖誕樹相互較勁,以及路邊的樹上也高高掛著閃閃燈泡,世界各地歡慶,而日本富士山似乎也感受到了這濃厚的聖誕氣息,推出「聖誕版富士山」後引起熱議。有網友認為這奇怪的景象似乎是不祥的徵兆,也有人說難道是打開了「星際之門」?也有人逗趣地說是「聖誕版富士山」。

真相到底是什麼?專家分析,如果天氣晴朗,山頂有著像傘狀的雲朵覆蓋的景況很常見,若是自然形成七層傘雲,這種可能性就非常低。這層層分明的「聖誕版富士山」根據專家推測,應該是經由繪圖軟體後制而成。專家表示,出現兩層傘雲的情況時常可能發生,但四層以上是相當罕見,更何況是五層,且層層分明更不太可能。

此外,自然 「笠雲」現象發生一般發生在低氣壓的天氣,因為溫暖、潮溼的空氣上升導致。遠看山頂上的笠雲感覺它是靜止狀態,不過此時山上的風卻非常強。

日本國寶鎌倉大佛

武士道精神

名,忠,勇,義,禮,誠,克,仁,這八個字順序排列是有講究的,重要性從前向後遞減,這是武士道精神與中國儒家的根本性不同。儒家講求的則是仁,義,禮,誠,克,名,忠,勇,這與許多人理解的不太一樣。在日本走上軍國主義窮兵黷武的道路之後,武士道經歷了一次畸變。武士道作為傳統封建制度的精神規範,卻在日益法西斯化的國家軍隊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成為帝國主義侵略擴張的工具。

 

武士刀

 

武士道重視的是君臣戒律,「君不君」(君暴虐無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盡臣道),盡忠是絕對的價值。中國的原始儒學是以孝為本,盡孝才是絕對的價值。如果「父有過」,子「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但是如果「君有過」,臣「三諫而不聽,則逃之」。武士道論者認為,儒家的「士道論」乃在粉飾貪生怕死的私心,慎於人倫而注重主君的道德如何,才選擇生死,則面對死卻不乾脆去死。唯有純粹徹底的覺悟死,才是武士道強人之處。武士道徹底的覺悟死了,他的容貌、言語、起居動作,也就與眾不同。武士社會尊重禮儀,不光是封建社會階層秩序的尊從,更進一步說「禮儀端正」,才是武士強人一等的表現。武士要「死的乾脆」,君要你切腹自殺你就得切腹自殺,這是日本鎌倉武家時代以來的傳統。

小貼士:

北京營養師王旭峰:

壽司、生魚片、鰻魚飯、日式拉麵、抹茶蛋糕、櫻花茶……提到日本美食,大多數人都會想起「精緻」和「清淡」兩個詞。而除了「精緻」和「清淡」外,日本飲食還是典型的「環保飲食」。

首先,作為海洋民族,日本人喜食生鮮,飲食很少使用油炸、爆炒等重油重鹽的烹飪方法。這樣一來,廚房中不會產生濃重的油煙,產生的廚餘廢物也不會油油膩膩不好處理,那種餐館門前路面上漂著一層油的情況更是幾乎看不到;

其次,日本的水果蔬菜只需水龍頭下簡單一衝便可直接入口,因為日本的農藥殘留標準定的很嚴格,蔬菜中的農藥殘留很少,而且日本的雨水充足又清潔,大自然早已替你多次清洗,因此完全不用擔心;

此外,日本倡導節儉,不過量飲食、不鋪張浪費,這種習慣也大大減少了廚餘垃圾和汙染。中國飲食的博大精深毋庸置疑,而日本飲食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北京營養師王旭峰

清淡的日本壽司

陝西營養師柴希豔:

日本是全世界最早推廣食育理念的國家,主要有四個方發現:一是從小普及營養健康知識,從牆上的宣傳圖片,植物生長,廚藝知識可以看出;二是定期組織營養師,廚師與家長交流學習飲食製作和搭配;三是飯後照鏡子刷牙,保護口腔衛生;四是分餐、收餐有儀式,輪流當班,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感恩之心和團隊精神。

安徽營養師周有琴:

日本某小學雨後乾淨的地面

營養師國際遊學團參觀了一所日本小學,這樣的學校在日本很長見,200多年歷史三層樓房一個操場。此行主要是學習日本小學生的飲食規律及如何配餐。

進入校區,下著大雨,但地面乾淨整潔無雨水跡,沒有趕上分餐,還好學生正在吃飯,每個學生的盤子裡有一塊麵包、一杯牛奶、一份檸檬味蔬菜沙拉、一根牛蒡還有一杯西紅柿蛋花湯。看起來非常普通,但孩子們吃的津津有味。孩子們把飯菜全部吃光後,自覺的把盤子放到指定位置,並且隨後整理了課桌和教室。刷完牙後與老師唱起感恩的歌。老師始終笑嘻嘻的看著孩子們與營養師互動,沒有斥責和不滿。

中國的家長和老師真的需要從理念和意識上轉變,其實起跑線不光光是知識和成績,更是學生的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的養成。

相關焦點

  • 盤點日本的象徵;富士山、菊花、櫻花、武士道
    人類思維有個特點:會用具體的事物表示某種特殊意義(長城和中國)或用部分事物代表全體(艾菲爾鐵塔和巴黎)。這就是所謂的象徵。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象徵,研究這些象徵或可以明白這些國家和民族的性格。一,富士山——美的極致是死亡。富士山被日本人譽為「聖嶽」,是日本最著名的象徵之一。a,日本是一個建立在火山地震帶的群島國家,其中最著名的火山就是富士山。高3776.24米的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
  • 長城,富士山。儒釋道與武士道!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梳理思緒,結合中日兩國的歷史,有了一番自己的心得體會,我想要寫下來,想讓所有人看到,也要讓這位日本朋友看一看!完成那段對話!「儒釋道與武士道」如果說中國和日本的區別,那就是儒釋道於武士道的區別!我想再沒有比這更能概括的了。
  • 日本飲食文化的「生」和「鮮」
    本次遊學團走進了日本的食品企業、醫院、學校、養老機構等地方,深入考察日本的營養健康行業,開闊視野、學習經驗。7月2日,國際遊學團首先到達第一站名古屋(なごや),名古屋位於日本愛知縣的西部,是日本三大都市圈(東京大都市圈,京阪神大都市圈,名古屋大都市圈)之一。名古屋大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屬於日本二戰前規定的國內六大都市之一;同時,作為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日本五大國際貿易港中的一個。
  • 簡說富士山下的日本
    日本位居東亞,意為「日出之國」,主體民族為大和族,通用日語,總人口約1.26億。日本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生活水平極佳,國民受文化程度和素質極高,民間至今仍保留有完整的傳統文化。以動漫、遊戲產業為首的文化產業和發達的旅遊業是其重要象徵。
  • 日本武士道看重「向死而生」,為何整個武士階層都不畏死?
    優美的富士山下,隱藏著噴湧的巖漿。美麗的北海道沿岸,處在太平洋地震帶範圍。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相對於其他大中華文化圈裡的東亞各國,千百年來「獨懸海外」的日本民族,形成了其積極中帶著憂鬱,從容裡蘊含極端的特殊民族氣質。
  • 從武士道看日本人工作精神
    關於普通日本人,我們也有一些定見,比如日本人講禮貌,日本人是工作狂,日本人精益求精。但為什麼如此?我們不一定知道。事實上,日本很多特定的風俗、禮儀,都是一般外國人難以了解的。森田六朗這本《讀懂關鍵詞:看懂日本人的內心》從一些特定的詞彙如老實(日語的漢字表達是「素直」)、恥、客氣(日語的漢字表達是「遠慮」)、託你的福、武士道等入手,闡釋日本人的內心世界。
  • 日本幕藩體制與武士道倫理化,日本與中國文化的聯繫
    返回來看,幕府在太平時期,就很迫切的需要一種先進的思想,作為社會的主流道德觀,宋學明確規定了君臣的等級關係,對於規範和穩定社會秩序,都起到它應有的作用,易為幕府的統治者所接受,於是對朱子學派大加獎勵,促進新儒學的倫理道德日本化,這就成為他們取代佛教思想作為培養武士道精神的最好選擇。
  • 銀幕回眸|日本的武士電影反映的是真正的武士道麼?
    「忠臣藏」故事在日本可謂是家喻戶曉,從江戶時代就有了歌舞伎劇本《假名手本忠臣藏》,後來形形色色的藝術形式更是豐富起來,劇作中表現出的「忠義」、「勇敢」、「隱忍」等特性也成為武士道的良好宣傳品,以大石良雄(大石內蔵助)為代表的47名武士也為後世傳頌。時至現代日本,「忠臣藏」依然是日本NHK大河劇翻拍次數最多的題材(4次),諸如《最後的忠臣藏》等武士電影也備受歡迎。
  • 日本富士山下,一片神秘的「自殺森林」,已有上千人在此結束生命
    許多日本人,特別是日本歷史上的武士,在失敗後,常常會選擇自殺來告慰自已,而在今天的日本,有一個被稱為「自殺森林」的地方,每年都有不少人走過千山萬水,來到「白殺森林」結束生命,這片森林就是富士山腳下的青木原樹海。
  • 從《只狼》到《對馬島之魂》,日本武士文化中衣服有哪些講究
    作為一款融入了日本武士道精神的遊戲,這兩款遊戲在服飾的設定上都十分講究,有的甚至直接參考了日本戰國歷史上的名武將所穿過的服裝,用意非凡。 一、《只狼》、《對馬島之魂》中的日式傳統服飾探究 1.
  • 日本的「武士道」究竟是個什麼東西?有人說是個「筐」
    起源於鎌倉時代的「原始武士道」,因政治契約之故,特別強調「忠」與「死」所謂「武士道」,略言之,是一種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縱觀日本歷史,「武士道」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其實完全取決於現實政治的需要。一般認為,「武士道」起源於鎌倉時代,定名於江戶幕府初期。公元721年,元正天皇詔書首次正式承認「武士」的存在。
  • 武田信玄徵戰一生,死後和武士道有牽連,還與現代日本黑幫有關?
    摘要:武田信玄徵戰一生,死後和武士道有牽連,還與現代日本黑幫有關?武田信玄是上杉謙信的一生之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日本戰國大名之一。信玄的父親武田信虎是武田氏的家主,而武田氏又是鎌倉時代起就擔任甲斐國守護要職的名門。
  • 日本歷史上所推崇的「武士道」,究竟是個「神馬」東西
    一提起「日本武士道」,咱們廣大的中國觀眾和讀者就會在腦海當中浮現出「一個腦袋上扎一個必勝的白布條,長相猥瑣或是兇惡,傻裡傻氣的日本鬼子,高喊天皇萬歲,之後剖腹自殺」的場景。這一幕對於咱們中國的老百姓那是再熟悉不過了。
  • 為什麼富士山這些年盛行自殺文化?為什麼都要選擇富士山下呢?
    為什麼富士山這些年盛行自殺文化?為什麼都要選擇富士山下呢?日本人壓力很大,而且日本人比起中國人來說少所以統計下來算是自殺率高的,日本的自殺文化,比較典型的應該是剖腹吧。剖腹起源於流氓自殺。。。在幕府時期開始盛行,因為失職被擒畏罪之類和榮譽有關的原因剖腹。這時已經開始升華了。
  • 櫻花,武士道,幕府時代,切腹,日本武士階級是怎麼形成的?
    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在二戰期間可謂走出國門,衝向世界,在整個東亞和東南亞戰場上大放異彩。隱忍、毒辣、瘋狂,這是隱藏在日本人彬彬有禮的外表下的另一面。誠如題主所問,日本武士是如何像西方騎士一樣逐漸發展成為一個階層的呢?
  • 《對馬之魂》算是一部佳作,歡迎來到《刺客信條:對馬島》
    最近這段時間宣傳鋪天蓋地的PS獨佔大作《對馬之魂》發布過去了一周時間,眾多媒體和玩家的實際評測結果也出現在了大家面前。在看到遊戲畫面的第一時間,玩家感受到的是一種撲面而來的武士和浪人氣息,但真正玩到遊戲後,與傳統武士道相比又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進而讓不少玩家將其戲稱為《刺客信條:對馬島》。那麼,這款遊戲到底怎麼用,值不值得入手遊玩呢?
  • 日本聖山——富士山
    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徵,也是許多日本人的驕傲。一直以來對富士山的憧憬,讓我堅決這趟旅程無論如何都要親自和富士山見上一面。  其實如果天氣晴朗,在東京、箱根和靜岡縣等地方都能遠眺富士山。但是,為了讓自己和富士山有更親密的接觸,我們在富士五湖(富士山腳有五個湖泊,包括山中湖(Yamanakako),河口湖(Kawaguchiko),西湖(Saiko),精進湖(Shojiko)和本棲湖(Motosuko),合稱富士五湖,是富士山噴發而形成的堰塞湖。)中的河口湖住了一宿。
  • 有死之榮,無生之辱——淺談《只狼》中的武士道與生死觀
    本期筆者就打算借《只狼》這款遊戲,來和大家聊一聊何為支撐武士視死如歸的精神支柱。繞不開的一個話題:武士道如果要討論日本武士的生死觀,繞不過的一個話題就是武士道。對於武士道很多人或許並不會有什麼好感,大多數國人對其的印象都來源於那場沉重的災難。
  • 武士道到底是什麼?一起來看看武士道的進化歷程吧!
    由於不同時期對武士道的定義都不一樣,所以我們把武士和武士道混在一起聊。初級階段「大化改新」後,天皇作為「半人半神」的統治者,主要負責舉行一些維護國家安全的祭祀活動。但是很多青壯年都不願意離開家鄉,經常和負責押送的官吏上演「貓抓老鼠」的戲碼,不是這裡逃一個就是那裡逃一雙,估計還沒到首都人都跑沒了。天皇這不就沒辦法嘛,只好在當地組建了一些「臨時軍」,只在有叛亂的時候才會閃耀登場。
  • 淺析日本軍國主義推崇的武士道死亡美學,二戰老兵指出其為謊言
    日本作為戰敗國,美國對此向日本收繳了約八十萬把日本刀,精選了三到五萬把帶回美國國土,其餘的集中摧毀,並嚴令禁止日本境內不能舉辦舉行一切和武士有關的體育活動,這一政策一直延續到了1954年。日本人在當時是多麼深陷於日本天皇所鼓吹的武士道精神,其實日本帝國的武士道精神跟以前的還真有所區別,只不過他們都被日本天皇所蠱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