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當過工程師來自美國的約翰高恩納(John Gauntner)被日本酒的魅力所傾倒,作為一名日本酒的記者從事執筆和演講、講座舉辦等各種活動,向全世界傳播日本酒的魅力。
「日本酒造組合中央會」有來自全國約有1730家釀酒廠的會員,根據該會2020年2月公布的統計顯示,2019年的出口總額達到234億日元,連續10年創新高,與2009年度相比,超過2倍多。出口最多的地區第1名是美國,第2名是中國。
約翰談道,「最近10年喝日本酒的美國人增加了很多。也因為日本料理人氣高漲,葡萄酒侍酒師開始對日本酒產生興趣,在餐廳推薦給顧客也是一個重要的理由」。
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的約翰,作為「日本酒傳道士」被人所知,從事日本酒相關報導的執筆和演講、日本酒出口等相關活動。
約翰在當地的大學畢業以後,作為一名電子工程師在一家電機廠商上班,在年齡變大之前想去冒個險,就應聘了JET(外國青年招聘項目),即從海外招募青年在日本從事國際交流與外語教育的項目,被錄取,於1988年作為英語外語指導助手來到日本。
在神奈川縣的高中開始教書後幾個月的1989年正月,被愛好日本酒的同事邀請到家中做客,在那裡品嘗比較東北、四國、九州等地釀酒廠的日本酒,深深體會到日本酒的魅力。
約翰回憶道,「在那之前也有喝過日本酒,但感覺味道都一樣。但是那天喝的日本酒味道很不一樣,而且非常複雜深奧。從那時候起我的人生發生了變化」。
約翰在JET項目任期結束後留在了日本,在東京一邊作為一名工程師工作,一邊到居酒屋品嘗日本酒,或者拜訪釀酒廠,或者閱讀有關日本酒的書籍,積累了日本酒的知識。在那期間,被偶然認識的英文報紙Japan Times的記者勸說,最後在英文報紙連載日本酒專欄。這成了一個契機,有關日本酒的著書出版和演講等各種工作接踵而來。
1998年,他決定辭掉工程師的工作,把日本酒作為工作的中心。可見對約翰來說,日本酒有著滿滿的深奧魅力。根據原料-米和水、釀造方法、產地的氣候和料理等要素的不同,實際上日本酒會產生多種多樣的味道。即便是相同的日本酒,常溫下喝和冷卻後喝,味道都會改變。釀造日本酒的釀酒師的高超技術也讓約翰驚嘆不已。例如,日本酒釀造所需的蒸米工序之前還有一道浸入水中的工序,釀酒師不使用測量機械,即可精準地判斷把米放入水中浸泡多長時間、米含有多少比例的水分等。
約翰繼續說道,「日本酒釀造的所有工序,都由熟練的釀酒師決定。當然,也會有效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但最重要的還是釀酒師的經驗和第六感」。
不斷積累日本酒相關知識和經驗的約翰,在2010年作為外國人首次獲得了「日本酒品酒師」, 2015年作為外國人首次擔任全國新酒鑑評會的結束評審員,確立了作為日本酒專家的地位。
這樣的約翰傾注心血的活動之一就是,2003年開始的日本酒職業課程(Sake Professional Course)。這是約翰作為講師,在3-5天內集中教授日本酒的歷史、文化、種類、釀造工程等知識的一個講座。除了日本,還在美國、加拿大、中國、新加坡舉辦,截至目前,總計超過2,000人參加了這個講座。原則上用英語授課,所以包括在日本舉辦的講座,也有很多外國人參加。不僅在講座上實際品嘗各種各樣的日本酒,日本的講座還會拜訪釀酒廠,學習酒釀造工程。由於新冠病毒疫情(COVID-19)蔓延,目前約翰在線上實施日本酒職業課程,無論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聽課,所以聽課者的國籍越來越多樣化了。
約翰最後談道,「COVID-19結束後,想馬上去拜訪釀酒廠。喜歡跟釀酒廠的人聊天。說到葡萄酒,有關相當於釀造公館的釀酒廠等酒釀造人的信息在海外尚未被知曉。為了進一步把日本酒普及到海外,未來將傳播更多有關酒釀造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