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區多處自行車道被擠佔 市民籲讓出自行車道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市民反映城區多處自行車道不連續或被擠佔

  騎著騎著就沒路了

  近日,有讀者給本報打來電話反映,城區不少路段的自行車道被佔用,騎車人不得不將車騎上機動車道。他想通過本報呼籲,共享單車已遍布大街小巷,符合綠色出行的趨勢,但是自行車道的不連續或被佔用現象,造成騎車不便,希望大家能夠讓出車道,也希望交管部門能多規劃一些自行車道。

東三環中路輔路,共享單車佔了自行車道。

  自行車道被機動車佔用

  記者實地體驗了一把。騎著共享單車走了城區的幾條道路,發現自行車道被各種車輛佔據的情況比較普遍,尤其是路側停靠的機動車往往就佔了自行車道,造成騎車人只能騎上機動車道,有安全隱患。

  在東城區建華路邊,路兩側用白線劃出了自行車道,但在靠近齊家園外交公寓門口的路邊停著幾輛汽車,還有一輛三輪摩託車。其中一輛白色奔馳越野車將自行車道全部佔滿,途經的自行車只好繞行,一位女士被迫騎上了機動車道,還不時回頭看後方駛來的汽車,大約騎行了五六十米,自行車道沒有機動車了,她才靠邊騎行。同樣,就在這條路中間的一個十字路口處,路邊立著一個禁止車輛停放的交通標誌牌,但是,路邊的自行車道上照樣停著不少車。

幾輛汽車停在朝外大街自行車道上。

  在景華北街南側,路邊地面劃有自行車道標誌,但十幾輛車卻停在上面,在其外側還並排停著幾輛車,來往的汽車得小心翼翼地避讓通過,自行車更是只好見縫插針地穿行。記者到達的時間是傍晚時分,這條路上沒有交通協管員的身影,路兩側車輛隨意亂停的現象比較嚴重。此外,在這條街和金匯路相交的四個路口,有不少汽車在路邊等候,期間還有幾輛三輪摩託車在攬客,騎自行車的人到了這個路口,只能下車推行或者繞開路邊車輛,人多車多,路口交通很混亂。

  在附近的兆豐街,路邊的隔離欄杆將自行車道和機動車道分隔開,但記者看到在環球金融中心商廈門口,自行車道地面的停車線已經被塗抹掉,只剩模糊的線條,幾輛機動車停在隔離欄杆內,基本將自行車道全佔了,騎車人根本進不去。

隨意亂停的汽車讓騎車人沒路走。

  在相距不遠的朝陽門外大街靠近京廣橋的路段,路邊劃有自行車車道標識,但幾輛汽車成排停放。其中有一輛小貨車的後備廂敞開著,一名男子站在車邊,而就在他身後路邊立著一塊停車場的指示牌,上面標註著附近寫字樓停車場的名字和空餘車位數,這位司機卻熟視無睹。一位騎小黃車的路人經過,繞開了停靠的車輛,卻被機動車道上的公交車擠得晃晃悠悠,該男子抱怨說:「都怎麼停的,這路沒法騎了。」等公交車走遠了,他才費力地往前騎。

  共享單車亂停擠佔自行車道

  除了自行車道被機動車佔用這一現象外,遍布街頭的共享單車有時候也會佔了自行車道。

  在大郊亭橋西側的金茂府小區北側,有一條無名小路。在這條路的南側,每天都停放著數百輛共享單車,這些單車基本上佔了一半的道路。騎車人沒有地方行車,就連機動車經過這裡,也只能在僅剩的半條路上行駛,如果遇到兩車交錯,只能緩慢避讓後再通過。

  在世貿天階商城門口,路邊白色的隔離欄杆將輔路的車道一分為二,一邊供機動車行駛,一邊供單車行駛,記者發現其中一米多寬的自行車道被數十輛共享單車給佔據了,被佔的道路有五六十米長,騎車人無法通過。

  路邊的保安說,世貿天階這一帶有很多寫字樓和商鋪,每天都有不少上班族騎車來上班,路邊停放的共享單車隨意擺放,數量多的時候會將機動車道也佔上。商城清理過這些亂放的單車,但還是顧不過來。此外,在商城北側的一條小路兩側,路邊的上百輛共享單車天天堵著路,機動車道狹窄難行。

  這種現象在國貿地區更常見。在東三環輔路靠近百子灣路附近的路邊,自行車道上的共享單車排成一條長隊,連綿百餘米,其中還有不少單車倒地,自行車道基本上被佔滿。記者騎行中發現,自行車道被亂停的單車分隔成好幾段,只能在機動車道和自行車道中來回穿梭。

  這類現象比較多見的另一個地區是地鐵站附近。在6號線地鐵黃渠站B口外路邊,共享單車停滿了人行道,還有不少停到了輔路上,一多半的輔路被佔了。橫七豎八的共享單車擺放在近百米長的路邊,取車人想騎走一輛車要費很大力氣。有一名女子搬了半天也沒挪出來一輛車,只好求助旁人。

  市民呼籲讓出自行車道

  記者致電一家共享單車客服,一位工作人員說他們每天都會接到單車佔道的投訴,他們會記錄單車停放的位置和單車編碼,並通知後臺工作人員,隨後會有運營維護人員去現場處理,將這些車停到不影響正常交通秩序的地方,便於他人取用。他說,單車平臺會推送相關的提示信息給騎車人,讓大家共同遵守道路秩序。

  記者在採訪中聽到一些路人的反映,自行車道被佔都是因為停車人不遵守道路秩序造成的,不論是開車的司機還是騎車人,都應該為他人著想,不亂停放車輛,不僅方便了自己,也要方便他人。

  本報記者 楊曉斌 文並攝

相關焦點

  • 北京城區多處自行車道被擠佔 市民:騎著騎著就沒路了
    近日,有讀者給本報打來電話反映,城區不少路段的自行車道被佔用,騎車人不得不將車騎上機動車道。他想通過本報呼籲,共享單車已遍布大街小巷,符合綠色出行的趨勢,但是自行車道的不連續或被佔用現象,造成騎車不便,希望大家能夠讓出車道,也希望交管部門能多規劃一些自行車道。
  • 右轉機動車擠佔自行車道 盼裝護欄保行人安全
    我要評論 關鍵詞: 自行車道 右轉 加裝 行人安全 車輛 歷山路 行駛 輔道 通過率 交通隱患 [提要] 花園莊路口許多機動車右轉擠佔自行車道和人行道。」
  • 北京將在二環路等八區域建設標準自行車道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自行車道建設將有規劃保障   記者體驗騎行,發現車道被私家車擠佔、停車位難找等問題;今年將在二環路及三裡河等八區域建設標準自行車道   預計到今年年底,北京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0%,到2020年,北京自行車出行比例將從12%上升至18%,綠色出行比例有望達到75%。
  • 「自行車王國」怎能少自行車道?
    鄭州因騎自行車違章導致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據鄭州交巡警三大隊統計,僅中原路地下道快車道內4月份前15天內發生非機動車事故5起。          記者在市內一些主要路段發現,許多騎自行車的市民駛入了快車道,由於違章人數多,交通協管員和交警根本無暇一一勸阻。          近日,鄭州市開始執行一項新的規定:交通違章者將被通報到單位。
  • 騎行道遭擠佔 想「慢行」不容易
    為在全市範圍內倡導綠色出行,9月8日,北京交通推出新舉措——市民騎行、步行或是乘公交、地鐵,將可積攢碳能量,用以兌換代金券等小禮品。據了解,今年底五環內將建成3200公裡自行車道路網,3公裡範圍內將有效降低機動車出行比例。不過,也有不少市民反映,目前的騎行環境還有待改善,存在自行車道上原來施劃的標識模糊、騎行缺乏路標路牌、自行車道被機動車停佔等問題。
  • 莆田街頭:尷尬的自行車道,無處安放的機動車
    文:聞道 圖:H去年,為了加快建設慢行系統,緩解城區交通壓力,莆田首次在城區完成了多條城市主幹道的自行車道項目。然而,半年時間過去,自行車有路難走,機動車沒位難停,成了莆田城區道路交通一個頭疼問題。
  • 北京三環輔路自行車道60%路段已疏通
    ­  (記者孟環)今天上午,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養護管理科科長張愛軍等相關負責人來到北京交通廣播,暢談本市關於自行車道、步道的建設等話題。今年本市重點進行三環輔路自行車道和步道系統整治,今後市民可舒適暢通的騎著自行車「刷三環」。­  北京過去所有工作都圍繞著保證機動車出行舒適順暢開展,無形中步道和自行車道通行空間被機動車道擠佔。
  • 北京:自行車出行卡在哪兒?
    記者 孫戉攝「There are nine million bicycles in Beijing,That's a fact(北京城裡有900萬輛自行車,這是個事實)」,這首2005年曾橫掃歐洲各大金曲排行榜的流行歌曲,如今聽來卻著實名不副實。市交通部門統計數據顯示,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北京仍是當之無愧的「自行車之城」,約6成市民出行首選自行車。
  • 北京自行車道的奇怪現象:機動車停自行車道、自行車走機動車道
    2019年中,北京市的首條專用自行車道在海澱區的建成,這也體現了北京市對於自行車這種交通形式的支持。與之相對,北京市區的自行車道卻非常尷尬,經常出現一種奇特的現象:機動車停自行車道、自行車走機動車道。其中的根本的原因,就是非機動車道(自行車道)常常無條件變為機動車的停車場。下面幾招照片明顯是北京市區汽車停在自行車道上面的情況。
  • 記者走基層:北京勁松這些自行車道好尷尬 難住了騎車人
    潘家園東路,幾位騎車人在自行車道裡被一輛電動四輪車擋住去路,通行困難,大家只好停下,搬起自行車依次繞過。記者騎車也經過此處,拍下了這令人煩惱的一幕。12月23日,廣和東街,一輛七座客車將自行車道堵得嚴嚴實實,騎車人只能進入機動車道前行。12月14日,潘家園東路,自行車道的護欄被移動,一輛電動四輪車堵住自行車道,騎車人只好搬著車通過。
  • 濟南的公共自行車來了,車道卻被私家車擠佔!
    呼喚了多年的公共自行車終於要來了,這一消息刷屏了朋友圈。現代生活提倡低碳綠色出行,作為短途出行最環保的交通工具,尤其是在日漸擁堵的濟南中心城區,自行車出行便成了避堵的最佳方式。不過,齊魯晚報記者近日在騎行體驗過程中發現,在一些路段,非機動車道「腸梗阻」現象十分突出。
  • 自行車道應限寬1米6 北京高中女生為自行車出行出謀劃策
    來自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高中生王月林,對自行車在這幾十年間命運的轉換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從去年開始著手調查北京城區自行車路網現狀,並憑藉該項目拿下第30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根據相關文獻記載,雖然北京非機動車擁有數量超過1300萬輛,年銷售新車超過100萬輛,;但是市民非機動車出行的比例卻大幅下降,這一比例已從上世紀80年代的62.7%銳減到不足20%。也有研究顯示,北京市小區居民自行車閒置多、使用率低,騎車出行意願低。究竟是什麼阻擋了人們外出騎車的意願呢?月林決定自己來搞個明白,她走上街頭,做起了調查。月林共發放了529份調查問卷。
  • 道路自行車道_2020年道路自行車道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隨後,自行車道的建設逐漸發展,直至現在其存在的功能和意義移遠不止於交通連通性,而在科學技術、藝術性及材料選擇上均有了長足發展。 世界上最長的空中自行車道——廈門空中自行車道 2017年3月,中國第一條高架自行車道在廈門正式向市民開放。這條近8km長的自行車道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高架自行車道。為居民提供了一種新的可持續發展的交通替代方案,這將大大緩解城市道路擁擠的車輛交通。
  • 美國的「自行車道設計聖經」,徹底改變了市民騎行體驗
    為什麼自行車道的建設缺乏指導 2007年,一個規劃師編閱整個MUTCD,以及綠皮書和其他AASHTO發布的設計標準,也沒法找到任何幫助設計的關於自行車道的指導,而這種自行車道已經在丹麥和荷蘭存在了30年。相反,它們只提供了兩種自行車設施的指導:通常是在水邊和公園的街邊小道,然後畫出條自行車道來。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專在哪?電動自行車也禁入
    央視網消息:現在,不少人喜歡自行車出行,不過,總面臨著和機動車擠在一條道上的尷尬,給人感覺很不安全,對此,北京市昨天(23日)給出了一個全新的解決方案——建設自行車專用路。我們來聽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軌道交通所副所長王書靈的介紹。王書靈:「回龍觀是北京比較大的居住區,上地又是北京高新產業的一個聚集地,兩地之間的早晚高峰通勤需求量非常大。現在這兩地因為受到中間高速、鐵路以及一些地面道路的阻隔,兩地交通基礎設施的連接並不方便,道路比較擁堵,軌道也存在限流,公交也比較慢。」
  • 中國多城市加快建設步道自行車道等慢行系統
    專家指出,加快慢行系統建設,既有助於解決汽車侵佔自行車路權等問題,也能為騎行、步行提供更好的環境,為綠色交通出行體系提供支撐。自行車有了專用路「在專用路上騎車,挺舒服的。路面平整,風景優美,比平常滿是汽車的路好騎多了。」聽朋友說回龍觀這邊有個不錯的自行車專用路,來北京旅遊的王馨特地過來感受一番。
  • 濟南市民遭遇「騎車難」 多路段自行車道被佔(圖)
    根據市民反映,記者來到了旅遊路等道路進行了實地探訪,發現和最窄人行道一樣,有些地方不光自行車道被佔用,有些路段甚至還沒有自行車道,市民騎車時不得不和機動車攪合到一起,險象環生。  下午兩點,記者乘坐102路公交車來到了經七緯二站牌處,剛下車就看到經七路路南的非動車道上停滿了各種機動車,這些汽車排成了兩排佔據了一多半車道。記者觀察發現,道路兩側都規劃了停車位,但由於車位有限,很多司機還是選擇將車輛直接停在非機動車道上。
  • 記者走訪發現自行車道被機動車佔用現象多見
    躲車又躲人 自行車道騎車難  記者走訪發現自行車道被機動車佔用現象多見,部分路段公交車站設置在自行車道邊  今年,北京對80條共330公裡市管路步行自行車系統進行整治,並通過鋪設彩色自行車專用通行帶等措施,鼓勵綠色出行,保障騎行者的安全。
  • 自行車道?海爾路有!但也就只能在這兒騎騎
    不少市民在裡面散步,還有一些兒童在小徑上騎車穿行。 自行車道位於景觀長廊內側,寬約兩米,中間以盲道區分,留出了人行道的位置。記者從南向北騎行,先是穿梭於景觀長廊裡。再往前走,地上開始有畫好的自行車道地標。在這不光能騎車,景觀長廊和人行道綠化帶之間也很涼爽,背後有陣陣海風襲來。一路行人不多,偶爾才有幾輛自行車迎面騎來。
  • 自行車道僅佔城市道路20% 騎車如何安全通行?
    汽車佔用70%公共道路資源 據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統計,從1991年至2000年間,西安市汽車保有量增加到261969輛,同比增長9.33倍,但自行車依然是市民主要出行交通工具。從2001年至2010年間,西安市機動車保有量呈現出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共有各類機動車1198739輛,同比增長3.58倍,自行車數量呈現出「退化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