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食堂出餐快!濟南這條街40家小店「抱團」專營外賣很紅火!

2020-12-23 齊魯晚報網

40家專營外賣小店扎堆,整齊的平房讓這裡形成了「外賣一條街」。 本報記者 崔巖 攝

濟南歷城區葡萄園路的一處大院內聚集了40家餐飲店,所有的小店裡不設桌椅、沒有食客,只有廚師和外賣騎手,卻能在短時間內達到銷售高峰。對此,有餐飲業內人士認為,這種新型的外賣餐飲模式值得傳統行業借鑑;但也有消費者表示,在求快求方便的經營理念下,更要加強食品安全的把關和監管。

齊魯晚報記者 崔巖 時培磊

小店老闆:

房租便宜成本低 一天能賣100多單

位於濟南市歷城區的葡萄園路並非主幹道,深入其中的兩排小平房更無地段亮點可言。11月6日中午,天空飄著細雨,但這裡仍然聚集了二十多輛外賣送餐車。

記者粗略數了下,葡萄園路外賣餐飲商家40家,每家僅一間屋子,面積在15至30平方米不等,裡面只有廚房和食物製作包裝設備,沒有一張顧客吃飯的桌椅。

陳強夫妻倆的米粉店剛剛在此開業一個多月,「這裡挺偏,人流也少,不適合做堂食,但是專營外賣挺合適。」陳強說,外賣行業近兩年的快速發展,讓陳強夫妻倆琢磨著要抓住這個商機,「好地段房租貴,也不好找地方,之前在居民樓租過廚房,左右鄰居還不願意。」

「這裡便宜,十來個平方,一年一萬多元錢。」據陳強介紹,一些外賣平臺對開設外賣店鋪有要求,必須要有實體店面,餐飲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等證件也必須齊全,「這條街上的商鋪租金差不多,一年兩萬元左右,對面西頭房屋面積大些,所以貴一些,得三四萬了。」

上午11點到下午1點是一天的接單高峰。陳強稱,一天能夠賣出100多單,其他商家的訂單量也差不多,附近寫字樓上班的多,用餐高峰還是集中在中午。

同樣在此經營簡餐的張晶晶認為,與堂食注重裝修風格和服務相比,外賣專營店的重心主要放在菜品口味和精美包裝上。「吸引不了顧客,單量就跑不起來,美團、餓了麼一趟抽成差不多四塊錢,如果我一份餐12塊錢,扣除抽成和成本,到手的盈利就有限。」為了吸引顧客,年輕的張晶晶也會試著搞活動做推廣,「但整體來說,這裡成本相對低、門檻也不高,比較適合年輕人創業。」

然而,縈繞在這些外賣店主頭上的最大問題,還是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質疑。但張晶晶認為,這與是否外賣專營店沒有關係,關鍵在於商家的良心和責任心。

由於取餐方便,外賣騎手們愛在這裡扎堆等候。 本報記者 崔巖 攝

外賣騎手:

專挑專營外賣店 有堂食意味出餐慢

餓了麼、美團、滴滴,橙黃藍不同顏色的外賣軍團們,身著不同送餐制服聚集在此,兩邊停靠的電動車更是密密麻麻。

「東環國際的搶到了!」「甸柳莊還有倆,快搶!」「這個3.8公裡的,你說我要不要」……上午11點,原本閒聊的騎手們,一個個認真起來,聚精會神地開始刷手機。

「三四十家外賣店,單子多,取餐集中,不用東跑西跑。」美團外賣騎手小張說,基於這些優點,外賣騎手們都爭搶來葡萄園路等餐。小張說,一般接到四五個外賣單子,才會出發離開。

外賣平臺既有派單,也有搶單。每天能接多少訂單,有時候靠的也是網速與手速。小張坐在葡萄園路一處臺階上,拿著手機飛速地翻屏。

在外賣騎手眼中,好單不外乎幾個條件:不上樓,可打電話直接拿;送餐方向一致;出餐快,堂食少的。「騎手接單特別喜歡這種專做外賣的店,因為有堂食就需要照顧店裡的客人,出餐速度就會相對慢。」小張說,如果選擇堂食店最多也就20單,但如果選擇外賣專營店30單都是可能的。

運營方:

外賣小店各方統籌 不正規開不下去

據外賣小店招商部負責人宋崗介紹,這兩排平房原來是造紙研究院的老倉庫,本打算仍被當做倉庫使用。後來,宋崗發現,旁邊公寓裡的年輕人經常為吃飯發愁。「它有市場需求,而且這不在居民樓下面,我們就想著是不是可以試著把倉庫改造成外賣小店,給創業的年輕人提供方便。」

據了解,半年前,運營方把其中一排倉庫改造成外賣小店,當成試點來招商,沒想到這排小店很快就被租完了。之後,他們又改造了第二排倉庫,截止到目前,共計40家外賣小店已經全部租出去了。

宋崗表示,其間為了讓外賣小店規範化經營,他們和歷城區食藥監局配合,對每家小店的資質進行了檢查,並就食品衛生方面容易出現的問題反覆叮囑商家。「這個地方很集中,食藥監每周都要檢查兩三次。食藥監還對每個店的貨物來源進行備案,從源頭上防止出現食品衛生方面的問題。」

除此之外,很多炒菜店、烤肉店油煙很大,為了符合環保的要求,他們找到環境部門,指導店面安裝能達標的油煙機。「還有城管、消防、街道辦,我們都找過,就是想把它們辦得正規,現在不正規你也開不下去。」宋崗稱,目前來看,大部分店面運營情況還不錯。

(文中外賣店主均為化名)

食藥監部門:全部備案登記適時將安監控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40家外賣店全部取得備案登記,達到「亮證經營、安全承諾、單據留存、原料公示、操作規範、廚房或場所清潔」六項要求,做到持證經營,規範經營。

「因為這個地方小餐飲店很集中,我們日常監督檢查的頻率也很高。」歷城區食藥監局工作人員稱,下一步,將聯合外賣平臺對該地加大監管,確保食品安全。「比如根據條件,看看能否安裝監控攝像頭。」

「外賣一條街」的出現是市場需求的驅動,面對越來越多的外賣小店,不少市民坦言,區別於普通的小飯館,對於外賣小店的監管需要多方面著手,這依賴於食品藥品監管局、第三方外賣平臺、街道辦、物業,甚至店主、騎手,這是一個需要綜合治理的領域。

記者從歷城區食藥監局了解到,根據山東省食品「三小條例」及省、市相關管理規範要求,歷城區食藥監局東風食藥所加大對該區域的規範,指導場所出租方對周邊環境條件進行改造。該地院內曾有一間旱廁距經營場所不到20米,工作人員指導出租方進行填埋處理,徹底清除周邊汙染源;原來場所的房頂是普通的瓦片頂,容易漏水,指導出租方進行防水處理,對每一間房屋的牆面、地面進行了重新粉刷,使場所衛生達標。

此外,工作人員還指導經營業戶規範經營行為,如指導業戶在房間內配齊最基本的操作設備設施,從業經營者全部進行健康查體,取得健康證;對經營者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了解食品材料供貨商資質情況,進貨時要索證索票並留存等。

2017年9月5日,《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由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辦法明確了第三方平臺的監管責任,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據餓了麼平臺工作人員介紹,平臺制定了嚴格的商家準入標準,商戶上線後,平臺會進行自檢自查,排查餐廳或餐品存在食安風險,當信用分被扣除到一定程度後,商戶將永久不能上線。

齊魯晚報 記者 崔巖 時培磊

相關焦點

  • 外賣商家出餐時間多快才算快?怎樣提高出餐效率?
    莫過於外賣小哥站在你家前廳眼巴巴的在等你出餐的時候。那種望眼欲穿的感覺,相信大家都有體會的吧。我們今天來說說如何提高出餐效率1.不是所有菜都適合外賣有些外賣商家,會針對堂食和外賣,提供兩套完全不同的菜單,差異就在於:針對外賣的菜單,製作相對簡便,出餐速度更快,且口感和味道經得起配送顛簸和時間考驗。
  • 外賣+輕食堂,這種小店模式未來一定會火
    疫情過後,關注餐飲的朋友應該有注意到,就是這種外賣+輕食堂的小店很多都火了起來,並且很多還是加盟連鎖的店鋪,這種小店的生意在疫情之下非但沒有被衝垮,反而生意變得比以前還好了。經營這類門店他們的商品主要有雞肉、鴨肉、以及烤肉等品類,這種餐廳的模式究竟是怎樣的?為什麼疫情之下發展的更好了?未來是否會有更大發展潛力?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今天一起來探討一下。
  • 12秒出餐,11家店月銷破萬,甚至提高了一個鎮的GDP?
    單憑炒飯自成氣候 ,80%的貢獻來自外賣,平平常常一天就能做到800單。少即是多:只賣18種炒飯!出餐要快:12秒!最高日單量1458單!新店要「爆單」: 杭州店首月賣了15800單!做好每一個環節:「既是做生意,更是做人」!這一個個外賣黃金法則,被一個做炒飯的小店完美闡釋,這個案例不可錯過!
  • 「外帶+外賣+輕堂食」,這種小店模式火了
    帶著這些問題,紅餐網實地走訪了多家餐企。01 火了!「外帶+外賣+輕堂食」的小店模式走俏  11月4日,下午五點多,中山八路。  不到40平米的嘉鳴揚小店,6張桌22個餐位,座無虛席。而排隊斬料、打包外帶的顧客,更是直接從店裡排到了人行道上。  主打外帶生鮮餃子的「粵餃皇」同樣生意火爆。在長隆南村,紅餐網觀察到,粵餃皇店內銷售的平均每斤20元的餃子云吞,一到晚上就賣得差不多了。  據紅餐網觀察,這些爆火的門店都是以外帶和外賣為主,堂食所佔的比例較小。
  • 「外帶+外賣+輕堂食」,這種小店模式火了!
    帶著這些問題,紅餐網實地走訪了多家餐企。△外帶檔口排長隊。紅餐網攝01.火了!「外帶+外賣+輕堂食」的小店模式走俏11月4日,下午五點多,中山八路。紅餐網攝 不到40平米的嘉鳴揚小店,6張桌22個餐位,座無虛席。而排隊斬料、打包外帶的顧客,更是直接從店裡排到了人行道上。 主打外帶生鮮餃子的「粵餃皇」同樣生意火爆。在長隆南村,紅餐網觀察到,粵餃皇店內銷售的平均每斤20元的餃子云吞,一到晚上就賣得差不多了。
  • 快評慢談丨深夜食堂的煙火氣升騰發展信心
    本文轉自【浙江新聞客戶端】;最近,有媒體報導了杭州喬司工業園的夜生活,這裡的小吃店、燒餅攤凌晨1點還在馬不停蹄地出餐,為那些趕製訂單的工人提供能量補給。在世界經濟經歷「至暗時刻」之際,深夜食堂的燈光,映照出我們的經濟韌性,成為寒夜裡一抹溫暖的存在,給予我們在新發展格局下不斷前行的信念。春江水暖鴨先知。餐飲業被形容為經濟社會系統的末梢神經,風吹草動他們最先感知,也最早受影響。疫情陰影下,今年以來,有五星級酒店支起路邊早餐攤,有高檔食府為企業做「團餐」,甚至有的米其林餐廳也開始送外賣了。
  • 濟南最好吃的外賣,快來看看,有你吃過的麼
    大家好,現在外賣非常的火,因為xx的原因, 所以我們在家呆了4個多月的時間,上班之後就是一頓狂吃、狂吃、狂吃……如今外賣生意好,但是你哪個外賣最受歡迎嗎?有人說查查x團不就行了,nonono!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家附近的,有沒有喜歡的上榜了!首先就是這家兀島燒肉丼飯,兀島燒肉丼飯,是新式的燒肉丼飯,與傳統的日式燒肉丼飯有所不同, 無論在口味還是出餐速度上,這家效率要高得多。因為價格也比較合理,所以這裡的產品非常的受歡迎,無論堂食還是外賣都是遙遙領先的。
  • 這兩地獲評山東首批大眾點評必吃街!濟南夜間消費總額已超去年同期
    四百餘米長的街道,北起濟南府學文廟,南至泉城路,因街中芙蓉泉而得名,街道兩側商戶鱗次櫛比,各色小吃琳琅滿目。而作為備受年輕人追捧的網紅打卡地,不遠處的情景式消費街區寬厚裡,則匯聚著民俗生活體驗、公益博覽、高檔餐飲、娛樂休閒、特色策展等業態於一身。今年7月,大眾點評根據用戶評價大數據模型發布了2020必吃街,公布了33座城市的50條特色美食街區,寬厚裡與芙蓉街成功入選。
  • 安大北門這條街,藏著青春的遺憾
    現在重返校園啦,你心心念念的美食鋪子、奶茶甜品站、精品小店,它們還在嗎?龍河路,這個比鄰安大和安醫大的小吃街,每日都會有許多學生前來光顧,儼然成為了合肥大學旁的一處知名地標。數月以前,受到疫情衝擊,原本繁華的街道變得冷清,人影稀疏,商戶也都紛紛閉門。
  • 濟南這條社區特色美食街終於「解封」了
    4月12日,濟南天橋區制錦市小區的周公祠街迎來「解封」,道路東口的隔離擋板被拆除,車輛和行人可以正常通行,20多家美食店也開始對外正常營業。時隔兩個多月,這條社區特色美食街終於恢復了往日的熱鬧。13日中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位於五龍潭公園北側的周公祠街。「解封」後的首個工作日,街上人來車往,各家美食店都在大力地招攬顧客。不時有外賣小哥前來取餐,忙得不亦樂乎。由於正值午飯時間,附近不少上班族也前來打卡各色美食,有的店鋪門前甚至排起了隊。
  • 南瓜餅、燒麥、童子雞...饞了濟南這5家特色小店~
    每個城市,都有著一些特色小店,有的還一幹就是一二十年,靠著口味吸引來越來越來的食客。
  • 走進濟南「茶幫一條街」
    這裡的茶商大部分為茶農出身、家裡有茶園,老家種茶濟南賣,原產地直供、倉儲式批發,讓這片新興的茶葉銷售街區逐漸形成自己的優勢,成為茶商的「供貨商」,被人親切地稱為「茶幫一條街」。  入駐「茶幫一條街」的壹知味茗茶專售臺灣茶,負責人餘滿藝親自到臺灣知名茶產區鹿谷鄉收茶。所以他的茶也算得上產地直供,價格實在質量可靠。  吳陽春茶業的經理吳乃標是名地道的「茶二代」,老家在福鼎市磻溪鎮吳陽村,自家有茶山,父母多年經營茶葉。去年受父母召喚來到濟南,在「茶幫一條街」自立門戶經營茶葉生意。
  • 濟南這條寶藏美食街,從來找不到一個瘦子!
    #北坦美食小吃集合#無論是比較知名的美食街還是藏在濟南巷子裡的「小破店」
  • 鄭州這條美食街有些小"任性":不團購不外賣靠口碑
    提起祭城,老鄭州都會忍不住說,翻爛字典,也只有咱鄭州這地兒讀祭(zhà)城。 祭城在鄭州有名,一是因為曾是古鎮,二是那裡有許多老鄭州都愛的祭城餐飲文化一條街。 許多老食客對這條街戀戀不捨,一些新食客也正在被這條街圈粉。
  • 鄭州這條「年輕」的街道,深藏的4家美食小店,你吃過幾個?
    十里舖街就是其中一條,它夾在商城路和商鼎路之間,並不長,從南到北不過兩個十字路口的距離。但是,所有與生活相關的東西在這條街上都能夠找得到。今天,小編就來介紹幾家這條街道上的美食小店,看看你吃過幾個。忠義香酥餅烤麵筋在十里舖街社區南門的這家香酥餅烤麵筋小店,面積不過兩三平米,但是卻深受附近居民們的喜愛。飯點的時候,門口總是排著隊,老闆出餐的速度還算可以,並不需要等很久。他們家好吃的就要數燒餅和烤麵筋了。
  • 深夜食堂的煙火氣升騰發展信心
    浙江在線12月3日訊(記者 張萍)最近,有媒體報導了杭州喬司工業園的夜生活,這裡的小吃店、燒餅攤凌晨1點還在馬不停蹄地出餐,為那些趕製訂單的工人提供能量補給。在世界經濟經歷「至暗時刻」之際,深夜食堂的燈光,映照出我們的經濟韌性,成為寒夜裡一抹溫暖的存在,給予我們在新發展格局下不斷前行的信念。  春江水暖鴨先知。
  • 成都這條街,很少人注意,但卻藏著鮮為人知的大秘密!
    今天,輝哥就給大家說一條老舊卻經典的-鏜鈀(tangpa)街!說起這個發音,我一直讀tangba,四川人生得憨,認字認半邊!可千萬不要小看這條街哦!18年,英國《TimeOut》雜誌,根據世界各地的編輯、撰稿人的意見,同時對超過15000名全球旅行者進行問卷調查,最終誕生了一份「全球最酷50城市街區」排名。
  • 濟南有條隱藏於鬧事的"香味"小巷,藏著的不只是濟南味道,還有生活…(有福利)
    這一次小編把鏡頭對準了佛山街佛山街絕對是濟南城一個神奇的存在雖看起來不起眼但整條老街上充滿了風格迥異的各種美味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探尋下這條飄著香味兒的小巷裡最具人氣的小店和店主們短短幾年便在天津開了多家分店兩年前,因為女友的一句「想回濟南」這個痴情的東北大漢二話不說就殺了過來順道把日料餐廳也「搬」了過來就在前不久,李東亮終於「持證上崗」正式成為濟南女婿了祝福喲地址:歷下區佛山街1號(銀座商城門口西臨
  • 街道丨為了一碗15塊的臺灣蚵仔面線去這條街,卻不知不覺吃了一路
    全長511米的惠福東路聚集了40多家食肆數量有限,可以先預訂或者直接在大眾點評上訂外賣。、大雄壽司<網紅日料店帶紅一條街>一路從教育路逛到惠福東路,見得最多的就是日料店。有趣的是,刺身蓋飯這種品類一條街就有好幾家。口碑最穩定的摩打食堂、大雄壽司相鄰而立,順便一提甜心媽媽的芒果糯米飯也很好吃。
  • 深夜食堂:一蔬一飯的煙火氣升騰發展信心
    最近,有媒體報導了杭州喬司工業園的夜生活,這裡的小吃店、燒餅攤凌晨1點還在馬不停蹄地出餐,為那些趕製訂單的工人提供能量補給。在世界經濟經歷「至暗時刻」之際,深夜食堂的燈光,映照出我們的經濟韌性,成為寒夜裡一抹溫暖的存在,給予我們在新發展格局下不斷前行的信念。春江水暖鴨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