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前景
根據道略文化產業研究中心預測,2010年中國演出市場收入為108億元。其中實景旅遊演出約為12.4億元。旅遊演出市場正在全國範圍內蓬勃興起。
1.旅遊演出是產業化程度最高的演出領域。已經出現了多種相對成熟的產業化模式,如實景演出模式、主題公園模式、旅遊舞臺表演模式等。
2.旅遊演出是盈利性最好、投資回報率最高的演出領域之一。「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等都獲得很高的投資回報率。
3.旅遊演出市場的項目需求潛力巨大。各級政府是旅遊演出項目的主要推動者,項目需求已經從一線城市擴展到二三線城市。
4.旅遊演出市場的受眾群體廣泛,演出市場挖掘潛力大。旅遊消費者也成為演出市場的消費主體之一。
核心競爭力
作為演出品牌塑造型企業「印象」擁有持續創新能力及穩定的目標觀眾群。合力打造有大眾品牌認知度、和影響力的優質系列品牌,而穩定的品牌觀眾群,又為商業收益提供有力保障。同時「印象」系列品牌延伸能力強。可以實現跨區域、跨行業、跨產業鏈條等多種形式的品牌延伸,提供更為廣闊的商業機會。演出品牌塑造型企業品牌初步建立後將進入快速發展期,具有很高的成長性。
「印象系列」演出八年來總觀眾超過1660萬人次,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印象系列」(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印象大紅袍、印象普陀)共上演了超過2679場,吸引了超過450萬人次的觀眾觀看,全年總票房超過14億。
2010年12月,雲峰基金5000萬美金巨資投資觀印象藝術發展有限公司,推動「印象系列」實景演出全國擴展,合力打造旅遊演出第一品牌,這是旅遊演出市場最大金額的投資。
「印象系列」實景演出不但提升了遊客對旅遊地的印象,而且改變了當地人的傳統觀念、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態度、甚至改變了一些人的命運。
「印象劉三姐」自2004年3月在陽朔成功上演以來,成為我國第一個一年四季幾乎天天上演的實景演出,無論是晴天麗日,還是颳風下雨,在陽朔書童山附近江面上上演的這一出大戲,少見停過。甚至在旅遊旺季的時候,每天上演場次達兩場甚至三場,且場場爆滿,觀眾之多,在我國可以說是史無前例。據不完全統計,上演八年多來,一共演出場次超過3300場。
從2010年3月29日「印象大紅袍」公演,這一年多來,得益於「印象大紅袍」,去年一年武夷山接待遊客人數達635萬人次,總收入超過106億元, 在茶文化這個新引擎的推動下,武夷山茶業總產值同比增長近21%。當地農民僅茶產業一項,人均純收入就達1800多元,比上一年增長35%。現在,爬天遊峰、遊九曲溪、看「印象大紅袍」,已經成為遊客到武夷山旅遊的三個必選項。
商業延伸
「印象」作為演出跨界創新型商業品牌可以有效進行資源整合,實現疊加效應。通過資源整合,可以將不同行業的價值進行疊加,在品牌附加值、傳播影響、業務延伸等方面搶佔先機。同時能催生新的產品,搶佔演出市場最前沿。如,品牌衍生服飾、食品、旅遊紀念品、以及系列動漫、主題餐廳、酒店等產品都是跨界融合的延伸產物。
2011年8月,「印象大紅袍」品牌茶正式走向全國市場,這也是「印象」品牌的第一個衍生茶類產品。意味著從此後,「印象大紅袍」不僅僅代表著中國知名文化演出品牌,還將是武夷山特色巖茶的知名品牌。
隨著「印象系列」衍生產品的不斷推出,印象公司多元化的產業鏈條正在加速形成。